【原文】
陰溝水出河南陽武縣蒗渠,陰溝首受大河於卷縣,故瀆東南徑卷縣故城南,又東徑蒙城北。《史記》秦莊襄王元年,蒙騖擊取成皋、滎陽,初置三川郡,疑即騖所築也,幹事未洋。故瀆東分為二,世謂之陰溝水。京相璠以為出河之濟,又非所究。俱東絕濟隧,右瀆東南徑陽武城北,東南絕長城,徑安亭北,又東北會左瀆。左瀆又東絕長城,徑垣雍城南。昔晉文公戰勝於楚,周襄王勞之於此。故《春秋》書甲午,至于衡雍,作王宮於踐土。《呂氏春秋》曰,尊天子于衡雍者也。《郡國志》曰:卷縣有垣雍城,即《史記》所記韓獻秦垣雍是也。又東徑開光亭南,又東徑清陽亭南,又東合右瀆,又東南徑封丘縣,絕濟瀆,東南至大梁,合蒗渠。梁溝既開,蒗渠故讀實兼陰溝,浚儀之稱,故云出陽武矣。東南徑大梁城北,左屈與梁溝合,俱東南流,同受鴻溝沙水之目。其川流之會,左瀆東導者,即水也。蓋津源之變名矣。故《經》云:陰溝出蒗渠也。
東南至沛為濄水。
陰溝始亂蒗,終別於沙,而濄水出焉。水受沙水於扶溝縣。許慎又曰:濄水首受淮陽扶溝縣蒗渠,不得至沛,方為濄水也。《爾雅》曰:為洵。郭景純曰:大水泆為小水也。呂忱曰:洵,水也。水徑大扶城西。城之東北,悉諸袁舊墓,碑字傾低,羊、虎碎折,惟司徒滂、蜀郡大守騰、博平令光碑字所存惟此,自余殆不可尋。水又東南徑陽夏縣西,又東徑邈城北。城實中而西有隙郭。水又東徑大棘城南,故鄢之大棘鄉也。《春秋》宣公二年,宋華元與鄭公子歸生戰於大棘,獲華元。《左傳》曰:華元殺羊食士,不及其御,將戰,羊斟曰:疇昔之羊,子為政。今日之事,我為政。遂御人鄭,故見獲焉。後其地為楚莊所並。故圈稱曰:大棘,楚地,有楚太子建之墳,及伍員釣台,池沼具存。水又東徑安平縣故城北。《陳留風俗傳》曰:大棘鄉,故安平縣也。士人敦惷,易以統御。水又東徑鹿邑城北,世謂之虎鄉城,非也。《春秋》之鳴鹿矣。杜預曰:陳國武平西南,有鹿邑亭是也。城南十里,有《晉中散大夫胡均碑》,元康八年立。水之北,有《漢溫令許續碑》。續字嗣公,陳國人也,舉賢良,拜議郎,遷溫令。延熹中立。水又東徑武平縣故城北。城之西南七里許,有《漢尚書令虞詡碑》。碑題云:《虞君之碑》,諱詡,字定安,虞仲之後。為朝歌令,武都大守。文字多缺,不復可尋。按范曄《漢書》:詡字升卿,陳國武平人。祖為縣獄吏,治存寬恕,嘗曰子公為里門,子為丞相,吾雖不及於公,子孫不必不為九卿,故字詡曰升卿,定安蓋其幼字也。魏武王初封於此,終以武平華夏矣。水又東徑廣鄉城北。圈稱曰:襄邑有蛇丘亭,故廣鄉矣,改曰廣世。後漢順帝陽嘉四年,封侍中摯填為侯國、即廣鄉也。水又東徑苦縣西南,分為二水。枝流東北注於賴城人谷,謂死也。水又東南屈,徑苦縣故城南。《郡國志》曰:《春秋》之相也。王莽更名之曰賴陵矣。城之四門,列築馳道,東起賴鄉,南自南門,越水直指故台,西面南門,列道徑趣廣鄉道西門馳道。西屆武平北門馳道,暨於北台。水又東北屈,至賴鄉西,谷水注之。谷水首受渙水於襄邑縣東,東徑承匡城東。《春秋經》書:夏,叔仲彭生會晉郤缺於承匡。《左傳》曰:謀諸侯之從楚者。京相璠曰:今陳留襄邑西三十里,有故承匡城。谷水又東南,徑已吾縣故城西。《陳留風俗傳》曰:縣故宋也,雜以陳、楚之地,故梁國寧陵縣之徙種龍鄉也。以成哀之世,戶至八九千,冠帶之徒,求置縣矣。永元十一年,陳王削地,以大棘鄉、直陽鄉,十二年,自鄢隸之,命以嘉名曰已吾,猶有陳、楚之俗焉。谷水又東徑柘縣故城東。《地理志》淮陽之屬縣也。城內有柘令許君《清德頌》,石碎字紊,惟此文見碑。城西南里許,有《漢陽台令許叔種碑》,光和中立;又有《漢故樂成陵令太尉掾許嬰碑》,嬰字虞卿,司隸校尉之子,建寧元年立;余碑文字,碎滅不復可觀,當似司隸諸碑也。谷水又東徑苦縣故城中,水泛則四局隍塹,耗則孤律獨逝。谷水又東徑賴鄉城南。其城實中,東北隅有台偏高,俗以是台在谷水北,其城又謂之谷陽台,非也。谷水自此東人水。水又北徑老子廟東。廟前有二碑,在南門外。漢桓帝遣中官管霸祠老子,命陳相邊韶撰文碑。北有雙石闕,甚整頓。石闕南側,魏文帝黃初三年,經譙所勒;闕北東側,有孔於廟,廟前有一碑,西面,是陳相魯國孔疇建和三年立;北則老君廟,廟東院中,有九井焉。又北,水之側,又有李母廟。廟在老子廟北,廟前有李母冢。冢東有碑,是永興元年譙令長沙王阜所立。碑云:老子生於曲、間。水又屈東,徑相縣故城南。其城卑小實中。邊韶《老子碑》文云:老子,楚相縣人也。相縣虛荒,今屬苦,故城猶存,在賴鄉之東。水處其陽,疑即此城也。自是無郭以應之。水又東,徑譙縣故城北。
《春秋左傳》僖公二十二年,楚成得臣帥師伐陳,遂取譙,城頓而還是也。王莽之延成亭也。魏立譙郡,沇州治。沙水自南枝分,北徑譙城西,而北注。水四周城側,械南有曹嵩冢,冢北有碑,碑北有廟堂,余基尚存,柱礎仍在。廟北有二石闕雙峙,高一丈六尺,榱櫨及柱,皆雕鏤雲矩,上罦罳已碎。闕北有圭碑,題雲,《漢故中常侍長樂大仆特進費亭侯曹君之碑》,延熹三年立。碑陰又刊詔策,二碑文同。夾碑東西,列對兩石馬,高八尺五寸,石作粗拙,不匹光武隧道所表象馬也。有騰兄冢。冢東有碑,題云:《漢故穎川太守曹君之碑》,延熹九年卒,而不刊樹碑歲月;墳北有其元子熾冢,冢東有碑,題雲,《漢故長水校尉曹君之碑》。歷太中大夫、司馬、長史、侍中,遷長水,年三十九卒,熹平六年造。熾弟胤家,家東有碑,題云:《漢謁者曹君之碑》,熹平六年立。城東有曹太祖舊宅所在,負郭對廛,側隍臨水。《魏書》曰:太祖作議郎,告疾歸鄉里,築室城外,春、夏習讀書傳,秋、冬射獵,以自娛樂。文帝以漢中平四年生於此,上有青雲如車蓋,終日乃解,即是處也。後文帝以延康元年幸譙,大饗父老,立壇於故宅。壇前樹碑,碑題云:《大饗之碑》。碑之東北,水南,有譙定王司馬士會冢。冢前有碑,晉永嘉三年立。碑南二百許步,有兩石柱。高丈余,半下為柬竹交文,作制極工。石榜云:晉故使持節、散騎常侍、都督揚州、江州諸軍事、安東大將軍、譙定王河內溫司馬公墓之神道。水又東徑朱龜墓北,東南流。冢甫枕道有碑,碑題雲,《漢故幽州刺史朱君之碑》。龜字伯靈,光和六年卒官,故吏別駕從事史右北平,無終年化中平二年造。碑陰刊故吏姓名,悉薊、涿及上谷、北平等人。水東南徑層丘北,丘阜獨秀,巍然介立,故壁壘所在也。水又東南,徑城父縣故城北,沙水枝分注之。水上承沙水于思善縣,世謂之章水,故有章頭之名也。東北流徑城父縣故城西,側城東北流入於。水又東徑下城父北。《郡國志》曰:山桑縣有下城父聚者也。水又屈徑其聚東郎山西,又東南屈,徑郎山南。山東有垂惠聚,世謂之禮城。袁山松《郡國志》曰:山桑縣有垂惠聚,即此城也。水又東南徑陽城北。臨側水,魏大和中,為州治,以蓋表為刺史,後罷州立郡,衿帶遏戍。水又東南徑龍亢縣故城南,漢建武十三年,世祖封傅昌為侯國。故語曰:沛國龍亢至山桑者也。水又屈而南流,出石樑。梁石崩褫,夾岸積石,高二丈,水歷其間。又東南流,徑荊山北,而東流注也。
又東南至下邳淮陵縣,入於淮。
濄水又東,左合北肥水。北肥水出山柔縣西北澤藪,東南流,左右翼佩,數源異出同歸,蓋微脈涓注耳。東南流,徑山桑邑南,俗謂之北平城。昔文欽之封山桑侯,疑食邑於此。城東南有一碑,碑文悉破無驗,惟碑背放吏姓名尚存;熹平元年義士門生沛國蕭劉定興立。北肥水又東徑山桑縣故城南,俗謂之都亭,非也。今城內東側,猶有山亭桀立,陵阜高峻,非洪台所擬。《十三州志》所謂山生於邑,其亭有桑,因以氏縣者也。郭城東有《文穆冢碑》,三世二千石,穆郡戶曹史,征試博士、太常丞,以明氣候,擢拜侍中、右中郎將,遷九江、彭城、陳留三郡,光和中卒。故吏涿郡太守彭城呂虔等立。北肥水又東,積而為陂,謂之瑕陂。陂水又東南徑瑕城南。《春秋左傳》成公十六年,楚師還及瑕,即此城也。故京相璠曰:瑕,楚地。北肥水又東南徑向縣故城南。《地理志》曰:故向國也。《世本》曰:許、州、向、申,姜姓也,炎帝後。京相璠曰:向,沛國縣,今並屬譙國龍亢也。杜預曰:龍亢縣東有向城,漢世祖建武十三年,更封富波侯王霸為侯國,即此城也。俗謂之圓城,非。又東南徑義成南,世謂之褚城,非。又東入於,水又東注淮,《經》言下邱淮陵入淮,誤矣。
【譯文】
陰溝水源出河南郡陽武縣的蒗渠,
陰溝水的上口在卷縣由大河給水,老渠道往東南流經卷縣老城南面,又往東流經蒙城北面。據《史記》載,秦莊襄王元年(前249)蒙鶩攻占成皋、榮陽,首先設置了三川郡。蒙城大概就是蒙鶩修築的,但不大清楚。老渠道往東流,分為兩條,俗稱陰溝水。
京相潘認為是從河水分出的濟水,也沒有細究。這兩條支渠都向東穿過濟隧,右渠往東南流經陽武城北面,往東南穿過長城,流經安亭北面,又往東北流,與左渠匯合。左渠又東流,穿過長城,流經垣雍城南面,從前晉文公戰勝楚國,周襄王在這裡慰勞晉軍。所以《春秋》記載:甲午年晉文公到了衡雍,在踐土修建了王宮。《呂氏春秋》說:在衡雍尊奉周天子。《郡國志》說:卷縣有座垣雍城,就是《史記》里所說韓國獻給秦國的那座垣雍城。左渠又往東流經開光亭南面,又往東流經清陽亭南面,又東流與右渠匯合。陰溝水又往東南流經封丘縣,橫穿過濟讀,往東南流,到大梁與菠藹渠匯合。梁溝開鑿後,菠藹渠老渠道實際上兼有陰溝和浚儀水兩個名稱,因此,《水經》說陰溝水發源於陽武縣。陰溝水往東南流經大梁城北面,向左拐彎與梁溝匯合。兩條水都往東南流,也都有鴻溝和沙水的名稱。那條往東流相匯合的左渠就是飯水,這是這條支流源頭部分的異名。因此《水經》說陰溝水源出菠藹渠。
往東南流,到沛縣分出褪水,
陰溝水先流入菠藹渠,最後又從沙水分出,成為濄水。濄水在扶溝縣承接沙水。許慎又說:濄水上流接納了淮陽扶溝縣的菠藹渠,不可能到沛縣才成為褪水的。《爾雅》說:濄水就是詢水。郭景純說:這是大水溢出而形成的支流。呂忱說:詢水,就是濄水。褪水流經大扶城西面,此城的東北邊,全是袁氏的舊墓,不少墓室都塌陷了,墓碑傾倒了,石羊石虎也破碎斷折了,只有司徒袁謗、蜀郡太守袁騰、博平縣令袁光的墓碑還在。除此之外,就都不知是誰的墓了。褪水又往東南流經陽夏縣西面,又往東流經逮城北面,城牆十分堅實,西頭有城郭。褪水又往東流經大棘城南面,這是過去都縣的大棘鄉。《春秋》:宣公二年(前607),宋國華元與鄭國公子歸生在大棘會戰,華元被俘。《左傳》說:華元在出陣前殺羊慰勞將士,但沒有把羊肉分給他的駕車人。將要開戰時,駕車人羊斟說:過去的羊肉由您支配,今天的事情要由我支配了。就駕車闖入鄭軍陣中,所以華元被俘。後來這一帶被楚莊王所兼井廠因而圈稱說:大棘是楚國地方,有楚太子建的墳墓及伍員的釣台、池塘,如今都還在。褪水又往東流經安平縣老城北面。《陳留風俗傳》說:大棘鄉就是從前的安平縣,人民敦厚愚拙,容易統治。褪水又往東流經鹿邑城北面,人們稱虎鄉城,是不對的,這就是《春秋》時的鳴鹿。杜預說:陳國武平西南有個鹿邑亭,就指這地方。城南十里有晉中散大夫胡均碑,元康八年(298)立。濄水以北有漢溫令許續碑。許續字嗣公,陳國人,被推舉為賢良,授官議郎,以後調到溫縣當縣令。墓碑是延熹年間(158一167)所立。濄水又往東流經武平縣老城北面,城西南面約七里有漢尚書令虞詡碑,碑上題字是:虞君之碑。虞君名詡,字定安,是虞仲的後代,當過朝歌令和武都太守。碑上文字殘缺很多,不能辨認了。按范嘩的《漢書》:虞詡,字升卿,陳國武平人,祖父在縣裡當獄吏,管理犯人較為寬厚。他曾說:於公當里門的小吏,但他的兒子卻做皿相;我雖比不上於公,但子孫未必不當九卿,因此給虞詡取字叫升卿。定安是他的小名。魏武王最初被封在這裡,最後,又以武平、華夏作為他的封地。濄水又往東流經廣鄉城北面。圈稱說:襄邑有個蛇丘亭,就是過去的廣鄉,後來改稱廣世。後漢順帝陽嘉四年(135),將這地方封給侍中摯填,立為侯國,就是廣鄉。濄水又往東流經苦縣西南,分為兩條水,支流向東北流,在賴城流入山谷,稱為死褪。濄水又向東南拐彎,流經苦縣老城南面。
《郡國志》說:這裡就是春秋時的相,王莽改名為賴陵。苦縣老城四面的城門,修築了幾條寬闊的馳道,東面從賴鄉開始;南面從南門穿過泄水,直通故台,故台西面朝向南門。另一條大道直通向廣鄉道西門的馳道。西邊通到武平北門的馳道,直達北台。褪水又向東北拐彎,流到賴鄉西面,谷水注入。谷水的上口承接襄邑縣東面的渙水,向東流經承匡城東面。《春秋經》記載:夏天,叔、仲、彭生在承匡會見了晉國邵缺。《左傳》說:商量對付投靠楚國的諸侯。京相蟠說:今天,在陳留襄邑西面三十里有舊時的承匡城。谷水又往東南流經已吾縣老城西面。《陳留風俗傳》說:匕吾縣從前屬於宋國,兼有陳、楚的部分土地,是過去梁國的寧陵縣種龍鄉。成帝、哀帝時這裡的居民發展到八九千戶,於是當地的士族、官吏要求設縣。永元十一年(99),陳王封地被削,十二年(100)自郡劃出大賴鄉、直陽鄉隸屬於該縣,取了個美名叫巳吾。這裡還有陳、楚兩地的舊習俗。谷水又往東流經拓縣老城東面,據《地理志》,這是淮陽的屬縣。城內有拓縣縣令許君撰寫的《清德頌碑》,別的石碑都破碎了,碑文也已模糊不清,只有此文的碑刻還看得出。城西南約一里左右,有漢陽台令許叔種碑,是光和年間(178-184)所立;又有漢故樂成陵令太尉椽許嬰碑。許嬰,字虞卿,是司隸校尉的兒子。碑是建寧元年(168)所立。其餘的石碑,文字都剝蝕不清,無可辨認了,看來應當也是像司隸等差不多的碑。谷水又往東流經苦縣老城中,大泛濫時,就流遍四周的護城河;水小時,就只有一水獨流了。谷水又往東流經賴鄉。城南面。這座城非常堅實,東北隅有台,顯得較高。民間以為此台在谷水北面,因此又稱此城為谷陽台,其實是不對的。谷水在這裡東流注入濄水。濄水又往北流經老子廟東面,廟前有兩塊石碑,在南門外。漢桓帝派遣宦官管霸去祭祀老子,命陳國皿相邊韶撰寫碑文。碑的北面有兩座很整齊的石網,石網南側,是魏文帝黃初三年(222)經過誰縣時刻的,石網北邊東側,有孔子廟,廟前有一塊石碑,石碑朝西,是陳國垂相魯國的孔疇在建和三年(149)所立。北面就是老君廟,廟東的院子裡有九口井。又往北,在褪水的旁邊又有李母廟,在老子廟的北邊,廟前有李母墓,墓的東邊有塊石碑,是永興元年(153)誰縣令長沙王阜所立。碑文說:老子生在曲水、褪水之間。褪水又向東拐彎,流經相縣老城南面,此城雖很小卻很堅固,邊韶撰的《老子碑》說:老子是楚國相縣人。相縣虛空荒涼,今天屬於苦縣,老城至今還在,在賴鄉的東邊,褪水流過城南。說的可能就是此城,但卻沒有城郭了。泄水又往東流經誰縣老城北面。《春秋左傳》:僖公二十二年(前638),楚國成得臣率領軍隊討伐陳國,結果攻取了誰,在頓築城,然後還師。王莽時叫延成亭,魏時設立了誰郡,是瀋州的治所。沙水從南面分支流出,往北流經誰城西面,往北注入濄水。濄水四面環繞城邊,城南有曹篙墓,墓北有一塊石碑,碑北有一座廟堂,今天在遺址上還能看到石柱和石礎。廟北有兩座石網,互相對峙,高一丈六尺,頂椽、斗拱及立柱都雕刻著雲紋,上面的圍屏已經破碎,石網北邊有一塊圭形碑,碑上題著:漢故中常侍長樂太僕特進費亭侯曹君之碑,延熹三年(160)立。碑的背面又刻著詔書,兩面碑文相同。石碑東西兩邊,相對立著兩匹石馬,高八尺五寸,石雕粗糙拙劣,比不上光武帝墓道上的石像石馬。附近有曹騰兄墓,墓東有石碑,題著:漢故穎川太守曹君墓,延熹九年(166)卒。而未刻立碑年月。墓北有他的長子曹熾的墓,墓東有石碑,題著:漢故長水校尉曹君之碑。曹君歷任大中大夫、司馬、長史、侍中等職,調任長水,三十九歲死,熹平六年(177)造。曹熾弟曹清的墓也在這裡。墓東有碑,題著:漢渴者曹君之墓,熹平六年(177)立。城東有曹太祖的故居,故居背靠城牆,面對民房,旁邊是城壕,面臨流水。《魏書》說:太祖當過議郎,後因病辭官還鄉,在城外建了房屋,春夏研讀詩書經傳,秋冬到郊外射獵娛樂。文帝於漢中平四年(187)出生在這裡,當時天上青雲像車蓋一樣籠罩著,到天晚才散去,指的就是此處。後來文帝在延康元年(220)駕臨誰縣,大擺筵席宴請鄉里父老,並在故居設立祭壇,壇前立碑,碑題叫大饗之碑。碑的東北面、泄水南面,有誰定王司馬士會墓。墓前有塊石碑,是晉永嘉三年(309)所立,碑南約二百來步。有兩根石柱,高一丈多,下半部有成束的竹子互相交文的花紋,雕刻非常精緻。石碑上寫著:晉朝前使者持節散騎常侍都督揚州、江州諸軍事,安東大將軍,誰定王,河內郡溫縣司馬公墓之墓道。濄水又往東流經朱龜墓北面,往東南流。墓南靠近道路,有塊石碑,碑一卜題茸:,漢故幽州刺一史朱君之碑。朱龜字伯靈,光和六牟(183)死於在任期間,舊屬別駕從事史、右北平無終縣年化,中平二年(185)造、碑的背面刻著舊時屬吏的姓名,都是薊、琢及上谷、北平等地人。濄水往東南流經層丘北面,丘崗特別秀美,巍然獨立,這是從前軍營所在的地方。濄水又往東南流經城父縣老城北面,沙水的支流在這裡注入濄水。此水上流在思善縣承接沙水,世人稱為章水,因此有章頭的地名。章水往東北流經城父縣老城西面,靠著城旁往東北流入濄水。泄水又往東流經下城父北面。《郡國志》說:山桑縣有個村子叫下城父聚。褪水又拐彎流經村東的郎山西面,又往東南拐彎流經郎山南面,山東有個垂惠聚,人們稱為禮城。袁山松《郡國志》說:山桑縣有垂惠聚,指的就是此城。『褪水又往東南流經褪陽城北面,城瀕褪水,魏太和年間(477~噢99)是濄州的治所,派蓋表任刺史。後來廢州立郡,有濄水天險為屏護。濄水又往東南流經龍亢縣老城南面,漢建武十三年(37),光武帝把這地方封給傅昌,立為侯國。所以俗語說:沛國龍亢到山桑。褪水又拐彎向南流出石橋,石橋已毀,崩塌下來的石塊堆積在兩岸,高達二丈,水從其間流過。又往東南流經荊山北,往東流去。
又往東南流,到下鄭郡淮陵縣,注人淮水。
濄水又東流,在左邊與北肥水匯合、北肥水發源於山桑縣西北的大澤,往東南流,左右兩邊引來了好幾條細流,這些水源來自不同的地方,但都匯聚於一水。北肥水往東南流經山桑邑南面,俗稱北平城。從前文欽受封為山桑侯,食邑大概就在這裡。城東南有一塊石碑,碑文已經完全剝蝕得無法辨認了,只有石碑背面所刻的屬吏姓名還能看清:熹平元年(172)義士門生沛國蕭縣劉定興立。北肥水又往東流經山桑縣老城南面,俗稱都亭,這是不對的。令天城內東側小山崗上還有一座亭子高高地矗立著,山崗很高峻,不是一般大台所熊相比。《十三州志》說:城內有座山,山上的亭子旁有桑樹,因此取名山桑縣。外城東有文穆墓碑,大意說:文穆祖上三代都官至二千石。文穆初任郡戶曹史,召試為博士、太常承,因懂得氣象變化的規律,升任侍中、右中郎將,調任九江、彭城、陳留三郡太守,光和年間(178一184)亡故。屬吏琢郡太守彭城呂虔等人立碑。北肥水又往東流,積聚成破塘,叫做瑕破。塘水又往東南流經瑕城南面。《春秋左傳》:成公十六年(前575),楚軍回返到瑕,就指此城。所以京相潘說:瑕是楚國的地方。北肥水又往東南流經向縣老城南面。《地理志》說:向縣是從前的向國。《世本》說:許、州、向、申,都姓姜,是炎帝的後代。京相播說:向是沛國的一個縣,今天併入誰國龍亢縣了。杜預說:龍亢縣東有向城,漢世祖建武十三年(37),將向城改封給富波侯王霸,立為侯國,就是此城。俗稱圓城,不對。北肥水又向東南流經義成南面,人們稱褚城,也是不對的。北肥水又往東注入濄水,濄水又往東注入淮水。《水經》說濄水到下邪淮陵縣注入淮水,是搞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