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渠出滎陽北河,東南過中牟縣之北。
《風俗通》曰:渠者,水所居也,渠水自河與濟亂流,東徑滎澤北,東南分濟,歷中牟縣之圃田澤北,與陽武分水。澤多麻黃草,故《述征記》曰:踐縣境便睹斯卉,窮則知逾界。今雖不能,然諒亦非謬。《詩》所謂東有圃草也。皇武子曰:鄭之有原圃,猶秦之有具圃。澤在中牟縣西,西限長城,東極官渡,北佩渠水,東西四十許里,南北二十許里。中有沙岡,上下二十四浦,津流徑通,淵潭相接,各有名焉。有大漸、小漸、大灰、小灰、義魯、練秋、大白楊、小白楊、散嚇、禹中、羊圈、大鵠。小鵠、龍澤、蜜羅、大哀、小哀、大長、小長、大縮、小縮、伯丘、大蓋、牛眼等浦,水盛則北注,渠溢則南播,故《竹書紀年》梁惠成王十年,入河水干甫田,又為大溝而引甫水者也。又有一讀,自酸棗受河,導自濮讀,歷酸棗,徑陽武縣南出,世謂之十字溝,而屬於渠。或謂是讀為梁惠之年所開,而不能詳也。斯浦乃水澤之所鍾,為鄭隰之淵藪矣。渠水右合五池溝。溝上承澤水,下流注渠,謂之五池口。魏嘉平三年,司馬懿帥中軍討太尉王凌於壽春,自彼而還,帝使侍中韋誕勞軍於五池者也。今其地為五池鄉矣。渠水又東,不家溝水注之,水出京縣東南梅山北溪。《春秋》襄公十八年,楚子馮、公子格率銳師侵費,右回梅山。杜預曰:在密東北。即是山也。其水自溪東北流,徑管城西。故管國也,周武王以封管叔矣。成王幼弱,周公攝政,管叔流言曰:公將不利於孺子。公賦《鴟鴞》以伐之,即東山之師是也。《左傳》宣公十二年,晉師救鄭,楚次管以待之。杜預曰京縣東北有管城者是也。俗謂之為管水。又東北分為二水,一水東北流,注黃雀溝,謂之黃淵,淵周百步。其一水東越長城,東北流,水積為淵,南北二里,東西百步,謂之百尺水。北入圃田澤,分為二水。一水東北徑東武強城北。《漢書·曹參傳》:擊羽嬰於昆陽,追至葉,還攻武強,因至滎陽:薛瓚雲,按武強城在陽武縣。即斯城也。漢高帝六年,封騎將莊不識為侯國。又東北流,左注於渠,為不家水口也。一水東流,又屈而甫轉,東南注白溝也。渠水又東,清池水注之。水出清陽亭西南平地,東北流,徑清陽亭南,東流,即故清人城也。《詩》所謂清人在彭,彭為高克邑也。故杜預《春秋釋地》雲中牟縣西有清陽亭是也。清水又屈而北流,至清口澤,七虎澗水注之。水出華城南岡,一源兩派,律川趣別,西人黃雀溝,東為七虎溪,亦謂之為華水也。又東北流,紫光溝水注之,水出華陽城東北,而東流,俗名曰紫光澗。又東北注華水。華水又東徑棐城北,即北林亭也。《春秋》丈公與鄭伯宴於棐林,子家賦《鴻雁》者也。《春秋》宣公元年,諸侯會於棐林以伐鄭,楚救鄭,遇於北林。服虔曰:北林,鄭南地也。京相璠曰:今榮陽苑陵縣有故林鄉,在新鄭北,故曰北林也。余按林鄉故城,在新鄭東如北七十許里,苑陵故城在東南五十許里,不得在新鄭北也。考京、服之說,並為疏矣。杜預云:滎陽中牟縣西南,有林亭,在鄭北。今是亭南去新鄭縣故城四十許里。蓋以南有林鄉亭,故杜預據是為北林,最為密矣。又以林鄉為棐,亦或疑焉。諸侯會棐楚遇於此,寧得知不在是而更指他處也?積古之傳,事或不謬矣。又東北徑鹿台南岡,北出為七虎澗,東流,期水注之。水出期城西北平地,世號龍淵水。東北流,又北徑期城西,又北與七虎澗合,謂之虎溪水,亂流東注,徑期城北,東會清口水。司馬彪《郡國志》曰:中牟有清口水。即是水也。清水又東北,白溝水注之。水有二源,北水出密之梅山東南,而東徑靖城南,與南水合。南水出大山,西北流至靖城南,左注北水,即承水也。《山海經》曰:承水出太山之陰,東北流,注於役水者也。世亦謂之靖澗水。又東北流,大水注之。水出大山東平地。
《山海經》曰:太水出於大山之陽,而東南流注於役水,世謂之禮水也。東北徑武陵城西,東北流,注於承水。承水又東北人黃瓮澗,北徑中陽城西。城內有舊台甚秀,台側有陂池,池水清深。澗水又東,屈徑其城北。《竹書紀年》,梁惠成王十七年,鄭釐侯來朝中陽者也。其水東北流,為白溝,又東北徑伯禽城北,蓋伯禽之魯往徑所由也。屈而南流,東注於清水,即潘岳《都鄉碑》所謂自中牟故縣以西,西至於清溝,指是水也。亂流東徑中牟宰魯恭祠南,漢和帝時,右扶風魯恭,字仲康,以大尉掾遷中牟令。政專德化,不任刑罰,吏民敬信,蝗不入境。河南尹袁安疑不實,使部掾肥親按行之,恭隨親行阡陌,坐桑樹下,雉止其旁。有小兒,親曰:兒何不擊雉?曰:將雛。親起曰:蟲不入境,一異;化及鳥魯,二異;豎子懷仁,三異。久留非優賢,請還。是年,嘉禾生縣庭。安美其治,以狀上之。征博士、恃中,車駕每出,恭常陪乘。上顧問民政,無所隱諱。故能遺愛自古,祠享來今矣。清溝水又東北徑沈清亭,疑即博浪亭也。服虔曰:博浪,陽武南地名也。今有亭,所未詳也。歷博浪澤,昔張良為韓報仇於秦,以金椎擊秦始皇,不中,中其副車於此。又北分為二水,枝津東注清水。清水自枝流北注渠,謂之清溝口。渠水又左徑陽武縣故城南,東為官渡水,又徑曹大祖壘北。有高台,謂之官渡台,渡在中牟,故世又謂之中牟台。建安五年,太祖營官渡,袁紹保陽武。紹連營稍前,依沙堆為屯,東西數十里。公亦分營相御,合戰不利。紹進臨官渡,起土山地道以逼壘,公亦起高台以捍之,即中牟台也。今台北土山猶在,山之東悉紹舊營,遺基並存。渠水又東徑田豐祠北,袁本初慚不納其言,害之。時人嘉其誠謀,無辜見戮,故立祠於是,用表袁氏覆滅之宜矣。又東,役水注之。水出苑陵縣西,隙候亭東。世謂此亭為郤城,非也,蓋隙、隙聲相近耳。中平陂,世名之埿泉也,即古役水矣。《山海經》曰:役山,役水所出,北流注於河。疑是水也。東北流徑苑陵縣故城北、東北流徑焦城東,陽丘亭西,世謂之焦溝水。《竹書紀年》,梁惠成王十六年,秦公孫壯率師伐鄭。圍焦城,不克,即此城也。俗謂之驛城,非也。役水自陽丘亭東流,徑山民城北,為高榆淵。《竹書紀年》,梁惠成壬十六年,秦公孫壯率師城上積、安陵山民者也。又東北為酢溝,又東北,魯溝水出焉。役水又東北,埿溝水出焉。又東北為八丈溝,又東,清水枝律注之,水自沈城東派,注於役水。役水又東徑曹公壘南,東與沫水合。《山海經》云:沫山,沫水所出,北流注於役。今是水出中牟城西南,疑即沫水也。東北流,徑中牟縣故城西。昔趙獻侯自耿都此。班固云:趙自邯鄲徙焉。趙襄子時,佛胖以中牟叛,置鼎於庭,不與己者烹之,田英將寨裳赴鼎處也。薛瓚注《漢書》云:中牟在春秋之時,為鄭之堰也。及三卿分晉,則在魏之邦土,趙自漳北,不及此也。《春秋傳》曰:衛侯如晉,過中牟,非衛適晉之次也。《汲郡古文》曰:齊師伐趙東鄙,圍中牟。此中牟不在趙之東也。按中牟當在漯水之上矣。按《春秋》齊伐晉夷儀,晉車千乘在中牟,衛侯過中牟,中牟人慾伐之。衛褚師圃亡在中牟,曰:衛雖小,其君在,未可勝也。齊師克城而驕,遇之必敗,乃敗齊師。服虔不列中牟所在。杜預曰今滎陽有中牟,回遠,疑為非也。然地理參差,土無常域,隨其強弱,自相吞併,疆里流移,寧可一也?兵車所指,徑紆難知。自魏徙大梁,趙以中牟易魏。故趙之南界,極於浮水,匪直專漳也。趙自西取後止中牟。齊師伐其東鄙,於宜無嫌,而瓚徑指漯水,空言中牟所在,非論證也。漢高帝十一年,封單父聖為侯國。沫水又東北,注於役水。昔魏太祖之背董卓也,間行出中牟,為亭長所錄。郭長公《世語》云:為縣所拘,功曹請釋焉。役水又東北徑中牟澤,即鄭太叔攻萑蒲之盜於是澤也。其水東流,北屈注渠。《續述征記》所謂自醬魁城到酢溝十里者也,渠水又東流而左會淵水,其水上承聖女陂,陂周二百餘步,水無耗竭,湛然清滿,而南流注於渠。
渠水又東南而注大梁也:又東至浚儀縣,渠水東南徑赤城北,戴延之所謂西北有大梁亭,非也。《竹書紀年》,梁惠成王二十八年,穰疵率師及鄭孔夜戰於梁赫,鄭師敗逋,即此城也。左則故瀆出焉。秦始皇二十二年,王責斷故渠,引水東南出以灌大梁,謂之梁溝。又東徑大梁城南,本春秋之陽武高陽鄉也,於戰國為大梁,周梁伯之故居矣。梁伯好土功,大其城,號曰新里。民疲而潰,秦遂取焉。後魏惠王自安邑徙都之,故曰梁耳。《竹書紀年》,梁惠成王六年四月甲寅,徙都於大梁是也。秦滅魏以為縣。漢文帝封孝王於梁,孝王以土地下濕,東都睢陽,又改曰梁。自是置縣,似大梁城廣,居其東城夷門之東。夷門,即侯贏抱關處也。《續述征記》以此城為師曠城,言:郭緣生曾游此邑,踐夷門,升吹台,終古之跡,緬焉盡在。余謂此乃梁氏之台門,魏惠之都居,非吹台也,當是誤證耳。《西征記》論儀封人即此縣,又非也。《竹書紀年》,梁惠成王三十一年三月,為大溝於北郛,以行圃田之水。《陳留風俗傳》曰:縣北有浚水,像而儀之,故曰浚儀。余謂故汳沙為陰溝矣。浚之故曰浚,其猶《春秋》之浚誅乎?漢氏之浚儀水,無他也,皆變名矣。其國多池沼,時池中出神劍,到今其民像而作之,號大梁氏之劍也。渠水又北屈,分為二水。《續述征記》曰:汳沙到浚儀而分也。汳東注,沙南流。其水更南流,徑梁王吹台東。《陳留風俗傳》曰:縣有倉頡、師曠城,上有列仙之吹台、北有牧澤,澤中出蘭蒲,上多俊髦,衿帶牧澤,方十五里,俗謂之蒲關澤,即謂此矣。梁王增築以為吹台,城隍夷滅,略存故跡。今層台孤立於牧澤之右矣,其台方百許步,即阮嗣宗《詠懷詩》所謂駕言發魏都,南向望吹台,蕭管有遺音;梁王安在哉?晉世喪亂,乞活憑居,削墮,故基,遂成二層。上基猶方四五十步,高一丈余,世謂之乞活台,又謂之繁台城。渠水於此,有陰溝、鴻溝之稱焉。項羽與漢高分王,指是水以為東西之別。蘇秦說魏襄王曰:大王之地,南有鴻溝是也。故尉氏縣有波鄉波亭,鴻溝鄉鴻溝亭,皆藉水以立稱也。今蕭縣西亦有鴻溝亭,梁國難陽縣東,有鴻口亭,先後談者,亦指此以為楚,漢之分王,非也。蓋《春秋》之所謂紅澤者矣。渠水右與氾水合,水上承役水於苑陵縣。縣。故鄭都也。王莽之左亭縣也。役水枝津,東派為埿水者也,而世俗謂之氾溝水也。
《春秋左傳》僖公三十年,晉侯、秦伯圍鄭。晉軍函陵,秦軍氾南,所謂東氾者也。其水又東北徑中牟縣南,又東北徑中牟澤,與淵水合,水出中牟縣故城北,城有層台。按郭長公《世語》及干寶《晉紀》,並言:中牟縣故魏任城玉台下池中,有漢時鐵錐,長六尺,入地三尺,頭西南指不可動,正月朔自正,以為晉氏中興之瑞,而今不知所在。或言在中陽城池台,未知焉是。淵水自池西出,屈徑其城西,而東南流注於汜。氾水又東徑大梁亭南,又東徑梁台南,東注渠。渠水又東南流,徑開封、縣,睢、渙二水出焉。右則新溝注之。其水出逢池,池上承役水於苑陵縣,別為魯溝水,東南流,徑開封縣故城北。漢高帝十一年,封陶舍為侯國也。《陳留志》稱:阮簡,字茂宏,為開封令。縣側有劫賊,外白甚急數,簡方圍棋長嘯。吏云:劫急。簡曰:局上有劫亦甚急。其耽樂如是。故《語林》曰:王中郎以圍棋為坐隱,或亦謂之為手談,又謂之為棋聖。魯溝南際富城,東南入百尺陂,即古之逢澤也。徐廣《史記音義》曰:秦使公於少官率師會諸侯逢澤,汲郡墓《竹書紀年》作秦孝公會諸侯於逢澤,斯其處也。故應德璉《西征賦》曰:駕衡東指,弭節逢澤。其水東北流為新溝。新溝又東北流,徑牛首鄉北,謂之牛建城。又東北注渠,即沙水也。音蔡,許慎正作沙音,言水散石也。從水少,水少沙見矣。楚東有沙水,謂此水也。
又屈南至扶溝縣北,沙水又東南,徑牛首鄉東南,魯溝水出焉,亦謂之宋溝也。又徑陳留縣故城南。孟康曰:留,鄭邑也。後為陳所並,故曰陳留矣。魯溝水又東南,徑圉縣故城北。縣苦楚難,修其干戈,以圉其患,故曰圉也。或曰邊陲之號矣。歷萬人散。王莽之篡也,東郡太守翟義興兵討莽,莽遣奮威將軍孫建,擊之於圉北,義師大敗,屍積萬數,血流溢道,號其處為萬人散,百姓哀而祠之。又歷魯溝亭,又東南至陽夏縣故城西。漢高祖六年,封陳豨為侯國。魯溝又南人渦,今無水也。沙水又東南徑斗城西。《左傳》襄公三十年,於產殯伯有屍,其臣葬之於是也。沙水又東南徑牛首亭東。《左傳》桓公十四年,來人與諸侯伐鄭東郊,取牛首者也,俗謂之車牛城矣。沙水又東南,八里溝水出焉。又東南徑陳留縣裘氏鄉裘氏亭西,又徑澹臺子羽冢東,與八里溝合。按《陳留風俗傳》曰:陳留縣襄氏鄉,有澹臺子羽冢,又有子羽祠,民祈禱焉。京相璠曰:今泰山南武城縣,有澹臺子羽冢,縣人也。未知孰是。因其方志所敘,就記纏絡焉。溝水上承沙河,而西南流,徑牛首亭南,與百尺陂水合。其水自陂,南徑開封城東三里岡,左屈而西流南轉,注八里溝。又南得野兔水口。水上承西南兔氏亭北野兔陂。鄭地也。《春秋傳》云:鄭伯勞屈生於兔氏者也。陂水東北入八里溝,八里溝水又南徑石倉城西,又南徑兔氏亭東,又南徑召陵亭西,東入沙水。沙水南徑扶溝縣故城東。縣,即潁川之谷平鄉也。有扶亭,又有洧水溝,故縣有扶溝之名焉。建武元年,漢光武封平狄將軍朱鮪為侯國。沙水又東與康溝水合,水首受洧水於長社縣東,東北徑向岡西,即鄭之向鄉也。後人遏其上口,今水盛則北注,水耗則輟流。又有長明溝水注之,水出苑陵縣故城西北,縣有二城,此則西城也。二城以東,悉多陂澤,即古制澤也。京相璠曰:鄭地。杜預曰:澤在滎陽苑陵縣東,即《春秋》之制田也。故城西北平地出泉,謂之龍淵泉。泉水流徑陵丘亭西,又西,重泉水注之,水出城西北平地。泉涌南流,徑陵丘亭西,西南注龍淵水。龍淵水又東南,徑凡陽亭西,而南入白雁陂。陂在長社縣東北,東西七里,南北十里,在林鄉之西南。司馬彪《郡國志》曰:苑陵有林鄉亭。白雁陂又引瀆南流,謂之長明溝,東轉北屈,又東徑向城北,城側有向岡,《左傳》襄公十一年,諸侯伐鄭師於向者也,又東,右迤為染澤陂,而東注於蔡澤陂。長明溝水又東徑尉氏縣故城南,圈稱云:尉氏,鄭國之東鄙。弊獄官名也。鄭大夫尉氏之邑。故欒盈曰:盈將歸死於尉氏也。溝瀆自是三分,北分為康溝,東徑平陸縣故城北。高后元年,封楚元王子禮為侯國。建武元年,以戶不滿三千,罷為尉氏縣之陵樹鄉。又有陵樹亭,漢建安中,封尚書苟攸為陵樹鄉侯。故《陳留風格傳》曰:陵樹鄉,故平陸縣也。北有大澤,名曰長樂廄。康溝又東徑扶溝縣之白亭北。《陳留風俗傳》曰:扶溝縣有帛鄉帛亭,名在七鄉十二亭中。康溝又東徑少曲亭。《陳留風俗傳》曰:尉氏縣有少曲亭,俗謂之小城也。又東南徑扶溝縣故城東。而東南注沙水。沙水又南會南水。其水南流,又分為二永。一水南徑關亭東,又東南流,與左水合。其水自枝瀆南徑召陵亭西,疑即扶溝之亭也。而東南合右水,世以是水與鄢陵陂水雙導,亦謂之雙溝。又東南人沙水,沙水南與蔡澤陂水合。水出鄢陵城西北。《春秋》成公十六年,晉、楚相遇於鄢陵,呂錡射中共王目,王召養由基,使射殺之。亦子反醉酒自斃處也。陂東西五里,南北十里。陂水東徑匡城北,城在新汲縣之東北,即扶溝之匡亭也,亭在匡城鄉。《春秋》文公元年,諸侯朝晉,衛成公不朝,使孔達侵鄭,伐綿訾及匡,即此邑也。今陳留、長垣縣南有匡城,即平丘之匡亭也。襄邑又有承匡城,然匡居陳、衛之間,亦往往有異邑矣。陂水又東南至扶溝城北,又東南入沙水。沙水又南,徑小扶城西,而東南流也。城即扶溝縣之平周亭,東漢和帝永元中,封陳敬王子參為侯國。沙水又東南徑大扶城西,城即扶樂故城也。城北二里有《袁良碑》,云:良,陳國扶樂人。後漢世祖建武十六年,更封劉隆為扶樂侯,即此城也。渦水於是分焉,不得在扶溝北,便分為二水也。
其一者,東南過陳縣北。
沙水又東南徑東華城西,又東南,沙水枝瀆,西南達洧,謂之甲庚溝,今無水。沙水又南與廣漕渠合,上承龐官陂,雲鄧艾所開也。雖水流廢興,溝瀆尚伙。昔賈逵為魏豫州刺史,通運渠二百里余,亦所謂賈侯渠也。而川渠徑復,交鍺畛陌,無以辨之。沙水又東徑長平縣故城北,又東南徑陳城北,故陳國也,伏羲、神農並都之。城東北三十許里,猶有羲城實中,舜後媯滿,為周陶正。武王賴其器用,妻以元女大姬,而封諸陳,以備三格。太姬好祭祀,故《詩》所謂坎其擊鼓,宛丘之下。宛丘在陳城南道東。王隱云:漸欲平,今不知所在矣。楚討陳,殺夏征舒於栗門,以為夏州後。城之東門內有池,池水東西七十步,南北八十許步,水至清潔而不耗竭,不生魚草。水中有故台處,《詩》所謂東門之池也。城內有《漢相王君造四縣邸碑》,文字剝缺,不可悉識。其略曰:惟茲陳國,故曰淮陽郡云云,清惠著聞,為百姓畏愛,求賢養士,千有餘人,賜與田宅。吏舍,自損俸錢,助之成邸。五官掾西華陳騏等二百五人,以延熹二年云云,故其頌曰:修德立功,四縣回附。今碑之左右,遺塘尚存,基礎猶在。時人不復尋其碑證,雲孔子廟學,非也。後楚襄王為秦所滅,徙都於此。丈穎曰西楚矣,三楚斯其一焉。城南郭里,又有一城,名曰淮陽城,子產所置也。漢高祖十一年,以為淮陽國。王莽更名郡為新平,縣曰陳陵,故豫州治。王隱《晉書地道記》雲,城北有故沙,名之為死沙。而今水流津通,漕運所由矣。沙水又東而南屈,徑陳城東,謂之百尺溝。又南分為二水,新溝水出焉。溝水東南流,書水注之,水源上承澇陂。陂在陳城西北,南暨犖城,皆為陂矣。陂水東流,謂之谷水,東徑澇城北,王隱曰犖北有谷水是也。牽即怪矣。《經》書公會齊、宋於桂者也。社預曰:檉即牽也,在陳縣西北,為非。檉,小城也,在陳郡西南。谷水又東徑陳城南,又東流入於新溝水,又東南注於潁,謂之交口,水次有大堰,即古百尺堰也。《魏書》:《國志》曰,司馬宣王討太尉王凌,大軍掩至百尺堨,即此堨也。今俗呼之為山陽堰,非也。蓋新水首受穎於百尺溝,故堰兼有新陽之名也,以是推之,悟故俗謂之非矣。
又東南至汝南新陽縣北,沙水自百尺溝,東徑寧平縣之故城南。《晉陽秋》稱:晉太傅東海王越之東奔也,石勒追之,焚屍於此。數十萬眾,斂手受害,勒縱騎圍射,屍積如山。王夷甫死焉。余謂俊者所以智勝群情,辨者所以丈身袪惑,夷甫雖體荷俊令,口擅雌黃,污辱君親,獲罪羯勒,史官方之華、王,諒為褒矣。沙水又東,積而為陂,謂之陽都陂。明水注之,水上承沙水枝津,東出徑汝南郡之宜祿縣故城北,王莽之賞都亭也。明水又東北流注於陂,陂水東南流,謂之細水。又東徑新陽縣北,又東,高陂水東出焉。沙水又東,分為二水,即《春秋》所謂夷濮之水也。枝津北徑譙縣故城西,側城人渦。沙水東南徑城父縣西南,枝津出焉,俗謂之章水。一水東注,即濮水也。俗謂之艾水,東徑城父縣之故城南,東流注也。
又東南過山桑縣北,山桑故城在渦水北,沙水不得徑其北明矣,《經》言過北,誤也。又東南過龍亢縣南,沙水徑故城北,又東南徑白鹿城北,而東注也。又東南過義成縣西,南紵入於淮。
義成縣故屬沛,後隸九江。沙水東流,注於淮,謂之沙汭。京相璠曰:楚東地也。《春秋左傳》昭公二十六年,楚令尹子常以舟師及沙汭而還。社預曰:沙,水名也。
【譯文】
渠水出自榮陽北河,往東流過中牟縣北邊。
《風俗通》說:渠就是水所存積的地方。渠水從河水分出與濟水亂流,往東流經榮澤北邊,往東南從濟水分支而出,流經中牟縣圃田澤,北邊與陽武縣以水為分界。澤中多麻黃草,所以《述征記》說:一踏進縣境,到處都可以看見這種草,待到草完了時事就知道過了縣界了。今天雖然不能分得這樣清楚,但想來這話也不是亂說的。《詩經》里說的東有圃草,就指這種麻黃草。皇武子說:鄭國有原圃,就像秦國有具囿一樣。圃田澤在中牟縣西邊,西界長城,東到官渡,北連渠水,東西約四十里,南北約二十里。澤中有沙岡,上下有二十四浦,河渠相通,深潭相接,各浦都有名稱:有大漸、小漸、大灰、刁二灰、義魯、練秋、大白楊、小白楊、散嚇、禺中、羊圈、大鴿、小鵲、龍澤、蜜羅、大哀、小哀、大長、小長、大縮、小縮、伯丘、大蓋、牛眼等等。水漲時就向北流注,渠水滿溢就向南宣洩,所以《竹書紀年》載,梁惠成王十年(前360),把河水引入甫田,又開鑿大溝引入甫水。另一條渠道,經淮讀從酸棗引入河水,經酸棗、陽武縣向南流出,世人稱為十字溝,而與渠水相連。有人說這條渠是在梁惠王時開鑿的,但也弄不清楚。此浦是水澤匯聚的地方,是鄭國低洼的叢林沼澤地帶。渠水又在右邊與五池溝匯合。五池溝上口承接澤水,往下注入渠水,匯流處稱為五池口。魏嘉平三年(251),司馬巍率中軍在壽春討伐太尉王凌,回師途中,皇帝派侍中韋誕在五池慰勞軍隊。今天這裡已成為五池鄉了。渠水又東流,不家溝水注入。此水發源於京縣東南的梅山北溪。《春秋》:襄公十八年(前524),楚芳子馮,公子格率領精兵侵費,從右邊繞過梅山。杜預說:梅山在密縣東北,指的就是這座山。水從溪中往東北流經管城西邊,這裡是從前的管國,周武王把它封給管叔。當時成王年幼,周公攝政,管叔散布流言道:周公掌政將不利於幼王。周公作《鷗鴉》,討伐管叔,就是東山的軍隊。《左傳》:宣公十二年(前597),晉軍救鄭,楚軍屯駐於管,嚴陣以待。杜預說:京縣東北有管城。就指此城。民間稱這條水為管水。又往東北流,分為兩條,一條往東北流,注入黃雀溝,稱為黃淵,淵潭周圍百步;另一條往東流,越過長城往東北流,積聚成淵,南北二里,東西百步,稱為百尺水。北流注入圃田澤,又分為兩條。一條往東北流經東武強城北邊。
《漢書·曹參傳》說:曹參在昆陽攻打羽嬰,追到葉,又折回攻打武強,由此到榮陽。薛珍說:按武強城在陽武縣,就是這座城。漢膏帝六年(前201)里封給騎將莊不識,立為侯國。水又往東北流,在左邊注入匯流處稱為不家水口。另一條東流,又向南轉彎,往東南之溝。渠水又往東流,清池水注入。清池水發源於清陽亭西南平地上,往東北流經清陽亭南邊,往東流,這裡就是過去的清人城。《詩經》說到清人在彭。彭就是高克邑。因此杜預《春秋釋地》說:中牟縣西有清陽亭。清水又轉彎往北流,到清口澤,七虎澗水注入。此水發源於華城南岡,一個源頭分成兩道水流,各自朝著不同的方向,西流的注入黃雀溝,東流的叫七虎溪,也稱華水。華水又往東北流,紫光溝水注入。紫光溝水出自華陽城東北,往東流,俗稱紫光澗。又往東北流,注入華水。華水又往東流經裴城北邊,就是北林亭。《春秋》:文公與鄭伯在裴會宴,子家作《鴻雁》賦,就是這地方。《春秋》:宣公元年(前608),諸侯為伐鄭在裴會合;楚國去援救鄭,在北林與諸侯軍相遇。服虔說:北林是鄭國南部地方。京相播說:今天榮陽苑陵縣有舊時的林鄉,因地處新鄭以北,所以稱北林。我按林鄉舊城在新鄭東偏北七十來里,在苑陵舊城東南五十來里,不可能在新鄭北面。這樣看來,京相潘、服虔的說法都有錯誤。杜預說:榮陽中牟縣西南有林亭,在鄭北部。今天此亭南距新鄭縣舊城四十來里,因為南面有林鄉亭,所以杜預根據這一點以為是北林,這說法最為確切。又認為林鄉就是裴,這又值得懷疑了。諸侯在槳會師,楚軍在此與諸侯軍相遇,哪裡知道不在這裡而另指別處呢?自古流傳下來的記載,也許是不錯的。華水又往東北流經鹿台南岡,往北流出後稱為七虎澗;往東流,有期水注入。期水發源於期城西北的平地,世人稱為龍淵水。往東北流,又往北流經期城西邊,又北流與七虎澗水匯合,稱為虎溪水,亂流往東奔瀉,經過期城北邊,東流與清口水匯合。司馬彪《郡國志》說:中牟縣有清口水,指的就是這條水。清水又往東北流,白溝水注入。白溝水有兩個源頭;北水發源於密縣的梅山東南,往東流經靖城南與南水匯合。南水發源於太山,往西北流到靖城南,向左邊注入北水,就是承水。《山海經》說:承水發源於太山北麓,往東北流,注入役水,世人稱為靖澗水。又往東北流,太水注入。太水發源於太山東面的平地。《山海經》說:太水發源於太山南麓,往東南流,注入役水,世人稱為禮水。往東北流經武陵城西邊,往東北流注入承水。承水又往東北流,注入黃瓮澗,往北流經中陽城西邊。城內有一座舊台,十分秀麗,台旁有池,池水清澈幽深。澗水又東流,轉彎流經城北。
《竹書紀年》:梁惠成王十七年(前353),鄭厘侯來中陽城朝見。此水往東北流,稱為白溝。又往東北流經伯禽城北邊,那是伯禽赴魯時所經過的地方。白溝水拐彎向南流,往東注入清水。潘岳《都鄉碑》所說的,從中牟舊縣以西到清溝。指的就是這條水。清溝水亂流東經中牟縣縣令魯恭祠南邊。漢和帝時,右扶風魯恭,字仲康,從太尉椽調任中牟令,他致力於政事,以德進行教化,不輕施刑罰,官吏百姓都十分尊敬信仰他,連蝗蟲都不飛入縣境。河南府尹袁安懷疑所聞不實,派部屬肥親去巡察,魯恭跟著肥親走過田間小路,坐在一棵桑樹下,這時有一隻難雞停息在樹旁,還有一個小孩也在。肥親問小孩道:你為什麼不去打這隻難雞呢?小孩回答道:它正帶著一群小難呢。肥親站起來說:蝗蟲不入縣境,是一奇;教化及到鳥獸,是二奇;兒童懷有仁心,是三奇。久留並不是優待賢人的做法,讓我回去吧。這一年縣府庭院裡長出一棵莖壯穗長的嘉禾,袁安讚賞他的政績,寫了奏狀上呈朝廷,魯恭被徵聘為博士、侍中。皇上每次車駕出門,魯恭常在旁陪伴,皇上問及民政諸事,他都直言不諱。所以自古以來,一直受到民間的愛戴,立祠享祭,至今從未中斷過。清溝水又往東北流經沈清亭,可能就是博浪亭。服虔說:博浪是陽武以南的地名。今天有亭,但不知是否就是這個亭。清溝水流經博浪澤,從前張良為韓國向秦報仇,用鐵錘投擊秦始皇,沒有擊中,卻擊中了侍從的車,此事就發生在這裡。清溝水又北流,分為兩條,支流往東注入清水,清水從支流往北注入渠水,匯流處稱清溝口。渠水左邊流經陽武縣舊城南邊,東流稱為官渡水;又流經曹太祖壘北邊,這裡有一座高台,稱為官渡台,渡口在中牟,所以人們又稱為中牟台。建安五年(200),太祖在官渡紮營,袁紹守在陽武,連營結寨逐漸向前推進,依傍沙堆為營地,東西連營達數十里。曹操也分兵抵禦,交戰失利。袁紹兵向東推進逼近官渡,築土山,挖地道進逼曹操營壘;曹操也築起高台來捍衛,這就是中牟台。今天台北的土山還在,山的東邊都是袁紹的舊營壘,遺基也都還留著。渠水又往東流經田豐祠北邊。袁本初(紹)不聽田豐意見,以致戰敗,羞憤交加,竟把田豐殺了。當時人們讚賞田豐真心為袁紹謀劃,卻無辜被殺,特在此為他立祠,用以表示袁氏的覆滅是咎由自取。渠水又往東流,役水注入。役水發源於苑陵縣以西、隙候亭以東,世人稱此亭為卻城,是不對的,那是由於隙、卻兩字讀音相近而致誤。中平破,世人稱為堅泉,就是古時的役水。
《山海經》說:役山是役水的發源地,北流注入河水。指的可能就是這條水。役水往東北流經苑陵縣舊城北邊,往東北流經焦城東邊、陽丘亭西邊,世人稱為焦溝水。《竹書紀年》:梁惠成王十六年(前354),秦國公孫壯率軍攻鄭,包圍了焦城,卻沒有攻下。指的就是此城。民間稱為騷城,是不對的。役水從陽丘亭往東流經山民城北邊,就到高榆淵。《竹書紀年》載,梁惠成王十六年,秦公孫壯率軍修築了上積、安陵、山民等城。役水又往東北流是醉溝。又往東北流,魯溝水分支流出;又往東北流,分出堅溝水;又往東北流是八丈溝;又往東流,清水支流注入。這條支流從沈城分出,往東注入役水。役水又往東流經曹公壘南邊,東流與沫水匯合。《山海經》說:沫山是沫水的發源地,北流注入役水。今天這條水發源於中牟城西南,可能就是沫水。役水往東北流經中牟縣舊城西邊,從前趙獻侯從耿遷都到這裡。班固說:趙從邯鄲遷到這裡。趙襄子的時候,佛肝在中牟反叛,把大鍋放在庭院中,不跟他走的就投入大鍋里煮,這裡就是田英提起衣襟走向大鍋的地方。薛攢注《漢書》說:中牟在春秋時是鄭國的疆域,到三卿分晉時,則在魏的國境內;趙在潭水以北,國界不到這裡。《春秋傳》說:衛侯去晉,經過中牟,但不是說在從衛去晉的路上。《汲郡古文》說:齊國軍隊攻打趙國東部邊境,圍困中牟。這裡的中牟不在趙國東邊。按中牟應在漂水上。
按《春秋》,齊國攻打晉國夷儀,晉軍千餘輛兵車聚集在中牟;衛侯經過中牟的時候,中牟人想攻擊他。衛國有個褚師固早先逃亡到中牟,他對中牟人說:衛國雖然是小國,但君主在,是不能取勝的。齊軍攻克城邑,已經驕傲起來了,一交戰就要打敗仗。後來果然打敗齊軍。服虔沒有指出中牟在什麼地方。杜預說:今天榮陽有個中牟,路途遷回遙遠,想來不是那個中牟。但地理狀況很不一致,地域的範圍又變化無常,隨著各國力量的強弱消長,自相吞併,疆界也變動不定,怎麼可以看作一成不變呢?當年兵車開往何處,故意迂迴曲折地繞道走,也很難說。自從魏遷移到大梁後,趙用中牟與魏交換土地,所以趙的南疆直到浮水為止,而不止到漳水。趙國自從向西擴張後,到中牟為止,齊軍侵犯它的東部邊境,該是無可懷疑的。而薛攢卻直捷地推定是在漂水,憑空斷言中牟所在之處,這不是論證的方法。漢高帝十一年(前196),把這裡封給單父聖,立為侯國。沫水又往東北流,注入役水。從前魏太祖離開董卓,抄小路逃出中牟,被亭長捉住。郭長公《世語》說;被縣官拘捕,功曹請求釋放他。役水又往東流經中牟澤,鄭太叔就在這片澤地中進攻蓬蒲的盜賊。水往東流,折向北方,注入渠水。《續述征記》說從醬魁城到醉溝路程十里,這裡的醉溝就指渠水。渠水又東流,在左面與淵水匯合。淵水上口承接聖女破,此破周圍二百多步,破水從不乾涸,常是清泉滿池。池水南流注入渠水。渠水又往東南向著大梁流去。
又往東流到浚儀縣,
渠水往東南流經赤城北邊,戴延之以為西北的大梁亭就是赤城,這是搞錯了。《竹書紀年》:梁惠成王二十八年(前342),魏將攘疵率兵與鄭將孔夜在梁赫打了一仗,鄭軍敗逃。就指此城。左邊有舊渠道從這裡流出。秦始皇二十年(前227),王責堵住這條舊渠道,引水流向東南,去淹大梁,形成的渠道叫梁溝。渠水又往東流經大梁城南邊。這裡原是《春秋》中說的陽武高陽鄉,到戰國時稱為大梁,是周朝梁伯的故居。梁伯喜歡大興土木,擴大此城的範圍,稱為新里。百姓不勝勞苦,紛紛逃亡,於是秦國就乘機奪取了此城。後來魏惠王從安邑遷都到這裡,所以也稱為梁。《竹書紀年》載,梁惠成王六年(前364)四月甲寅日,遷都到大梁。秦滅魏後立為縣。漢文帝把梁封給孝王,孝王因為這裡地勢低洼潮濕,把都城移到東面的唯陽,又改稱梁。自此以後,就在這裡立縣。因為大梁城範圍很大,就把縣治設在東城夷門的東邊。夷門就是當年侯贏守關的地方。《續述征記》以為此城就是師曠城,說郭緣生曾經遊歷過此城,到過夷門,登上吹台,這些從遙遠的古代留下的遺蹟,今天都還在。我以為這是梁氏的台門,魏惠王居住的地方,並不是吹台,郭氏是弄錯了。《西征記》提到儀城封人,以為儀城就是此縣,也不對。《竹書紀年》載,梁惠成王三十一年三月(前339),在北邊外城開鑿了大溝,以引圃田舊澤的水。《陳留風俗傳》說:縣北有浚水,以儀象測定位置,因此稱為浚儀。我以為從前的飯沙水就是陰溝水,因為疏浚過,所以稱為浚水,這也許就像《春秋》中的浚沫吧?漢朝的浚儀水,沒有什麼特別的意思,不過都是異名罷了。這一帶地方遍布池塘沼澤,當時池中撈出一把神劍,到今天當地人還仿它的式樣制劍,稱為大梁氏之劍。渠水又轉向北流,分為二水。
《續述征記》說:飯沙到浚儀而分流:飯水東注,沙水南流。渠水往南流經梁王吹台東邊。《陳留風俗傳》說:縣有蒼領、師曠城,城上有仙人們的吹台,北邊有牧澤,澤中出產蘭草和香蒲,這一帶人才輩出。牧澤方圓十五里,俗稱蒲關澤,就是指這裡。梁王擴建了吹台。城牆和護城河都已平毀了,只留下一點遺蹟。現在那座層台還孤零零地聳立在牧澤的右邊。層台大小約一百步見方,就是阮嗣宗《詠懷詩》里所寫的:從魏都乘車出發,向南眺望著吹台。簫管的聲音還能聽到,可是梁王如今何在?晉朝戰禍頻仍,流民(乞活)聚居在這裡,台基被挖掘破壞,於是就成為兩層,上層還有四五十步見方,高一丈多,民間稱為乞活台,又叫繁台城。渠水到這裡,有陰溝、鴻溝之稱。項羽與漢高祖分地稱王,就以這條水作為東西兩邊的分界。蘇秦遊說魏襄王說:大王的土地南面有鴻溝。指的就是這裡。舊尉氏縣有波鄉、波亭、鴻溝鄉、鴻溝亭,都是以水命名的。今天蕭縣西也有鴻溝亭,梁國唯陽縣東有鴻口亭,古今許多談及鴻溝的人,也有認為此水是楚漢的分界,這是搞錯了的。實際上這是《春秋》所說的紅澤。渠水在西與泥水匯合,穿巳水上流在苑陵縣承接役水。苑陵縣是以前鄭國的都城,就是王莽時的左亭縣。役水支流向東分出稱為犯水,民間則稱為堡溝水。《春秋左傳》:僖公三十年(前630),晉侯、秦伯包圍了鄭,晉軍駐紮在函陵,秦軍駐紮在沱南―犯南就是所謂東犯。水又往東北流經中牟縣南邊,又往東北流經中牟澤與淵水匯合。淵水發源於中牟縣舊城北邊,城裡有層台,按郭長公《世語》和干寶《晉紀》,都說中牟縣從前魏時任城玉台下的池中,有一把漢時的鐵錐,長六尺,陷入地下三尺,錐頭指向西南,扳也扳不動,但到正月初一,錐頭卻自動指正了方向。人們認為這是晉朝中興的吉兆。但今天不知道這鐵錐在什麼地方了。有人說在中陽城池台,不知真否。淵水從池西流出,拐彎流經城西,往東南流,注入沮水。拿已水又往東流經大梁亭南邊,又往東流經梁台南邊,往東注入渠水。渠水又往東南流經開封縣,維水和渙水在這裡分出。右邊有新溝水注入。新溝水從逢池流出,池水上源在苑陵縣承接役水,分支流出,叫魯溝水,往東南流經開封縣舊城北邊。漢高帝十一年(前196),把這裡封給陶舍,立為侯國。《陳留志》說:阮簡,字茂弘,當開封縣令。縣旁有強盜搶劫,外面多次報告十分緊急,阮簡正在下圍棋,還長聲吟嘯。縣吏說:搶劫情況緊急啊!阮簡回答說:棋局上有劫,也很緊急啊!這位縣令沉溺於娛樂竟到了這樣的地步!所以《語林》說:王中郎把下圍棋稱為「坐隱」。也有人把它叫做手談,又稱善奕者為棋聖。魯溝南面緊靠富城,往東南流,注入百尺破,就是古時的逢澤。徐廣《史記音義》說:秦國派遣公子少官率領軍隊在逢澤與諸侯相會。汲郡墳墓里發掘出來的《竹書紀年》則載:秦孝公在逢澤與諸侯相會。所說的就是這地方。所以應德璉的《西征賦》說:皇上車駕東行,停車逗留於逢澤。這條水往東北流稱為新溝,新溝又往東北流經牛首鄉北邊,有城叫牛建城;又往東北注入渠水,也就是沙水。沙,音蔡,許慎正音讀作沙,意思是說中流衝散石子,偏旁從水,從少,水少沙也露出來了。楚國東部有沙水,就指這條水。
又轉彎南流到扶溝縣北邊,
沙水又往東南流經牛首山東南,魯溝水從這裡分出。魯溝也稱宋溝,又流經陳留縣舊城南邊。孟康說:留是鄭國城邑,後來被陳國兼併,所以叫陳留。魯溝水又往東南流經圃縣舊城北邊。圃縣人民深受楚國侵擾之苦,打造兵器以防禦(圍)入侵,因此取名為圍。也有人說圃就是邊睡的意思。魯溝水又流經萬人散。王莽篡位時,東郡太守翟義興兵討伐王莽,王莽派遣奮威將軍孫建在圍縣北攔擊翟義。翟義的軍隊大敗,被殺了萬餘人,道路上血流成河,因而把那地方叫萬人散,百姓哀悼死難者,就為他們立祠。魯溝水又流經魯溝亭,又往東南流,到陽夏縣舊城西邊。漢高祖六年(前201),把這地方封給陳稀,立為侯國。魯溝又往南注入渦水,今天已經沒有水了。沙水又往東南流經斗城西邊。《左傳》:襄公三十年(前543),子產停放好伯有的屍體,又把伯有的臣僚葬在這裡。沙水又往東南流經牛首亭東邊。《左傳》:桓公十四年(前698),宋人與諸侯攻打鄭國東郊,攻占牛首,俗稱牛車城。沙水又往東南流,八里溝水在這裡分出;又往東南流經陳留縣裘氏鄉裘氏亭西邊,又流經澹臺子羽墓東邊,與八里溝水匯合。按《陳留風俗傳》說:陳留縣裘氏鄉有澹臺子羽墓,又有子,羽祠,百姓都到祠里祈禱。京相蟠說:現在泰山南邊的武城縣有澹臺子羽墓,子羽是本縣人。不知哪一說法正確。這裡只是根據地方志上的記載,把糾纏不清之處摘下來罷了。溝水上流承接沙河,往西南流經過牛首亭南邊,與百尺破水匯合。百尺破水從破南流經開封城東面的三里岡,向左拐彎而西流南轉,注入八里溝。八里溝水又南流,在野兔水口接納了一條水。這條水上源承接西南方兔氏亭以北的野兔破,那是鄭國地方。
《春秋傳》說:鄭伯在兔氏慰勞屈生。阪水往東北注入八里溝。八里溝水又往南流經石倉城西邊,又往南流經兔氏亭東邊,又往南流經召陵亭西邊,往東注入沙水。沙水往南流經扶溝縣舊城東邊。扶溝縣就是穎川的谷平鄉,有扶亭,又有清水溝,所以有扶溝縣的名稱。建武元年(25),漢光武帝把這裡封給平狄將軍朱鯨,立為侯國。沙水又往東流,與康溝水匯合。康溝水上口在長社縣東面引入清水,往東北流經向岡西邊,就是鄭的向鄉。後人堵塞了這條水的上口,現在水漲時就往北流,水淺時就斷流。又有長明溝水注入。長明溝水發源於苑陵縣舊城西北。苑陵縣有兩座城,舊城是西城。兩座城以東一帶,有很多破澤,這就是古時的制澤。京相瑤說:這是鄭國地方。杜預說:澤在榮陽苑陵縣東邊,就是《春秋》中說的制田。舊城西北平地湧出泉水,稱為龍淵泉。泉水流經陵丘亭西邊,又西流,重泉水注入。重泉水發源於舊城西北的平地,泉水湧出,往南流經陵丘亭西邊,往西南注入龍淵水。龍淵水又往東南流經凡陽亭西邊,然後往南注入白雁破。白雁破在長社縣東北,東西七里,南北十里,在林鄉西南。司馬彪《郡國志》說:苑陵有林鄉亭。白雁破又有一條渠道引水南流,稱為長明溝,溝水向東拐彎,又向北轉,然後又往東流經向城北邊。城旁有向岡。《左傳》襄公十一年(前562),諸侯討伐鄭國,兵臨於向。長明溝又東流,向右分流積成染澤破,往東注入蔡澤破。長明溝水又往東流經尉氏縣舊城南邊。圈稱說:尉氏縣是鄭國東部邊境。尉氏是執掌刑獄的官名,是鄭大夫尉氏的封邑。所以栗盈說:我回去將死於尉氏之手了。長明溝在這裡分為三條,北支叫康溝,往東流經平陸縣舊城北邊。高后元年(前187),把這裡封給楚元王的兒子禮,立為侯國。建武元年(25),因平陸縣人口不滿三千戶,撤縣改為尉氏縣的陵樹鄉。又有陵樹亭,漢朝建安年間(196、22。),封尚書荀枚為陵樹鄉侯。因此《陳留風俗傳》說:陵樹鄉是過去的平陸縣。北邊有大澤,名為長樂廄。康溝水又往東流經扶溝縣的白亭北邊。《陳留風俗傳》說:扶溝縣有帛鄉、帛亭。地名在七鄉十二亭之列。康溝水又往東流經少曲亭。《陳留風俗傳》說:尉氏縣有少曲亭,民間稱為小城。又往東南流經扶溝縣舊』城東邊,往東南注入沙水。沙水又往南流,與南水匯合。此水南流又分為兩條。一條往南流經關亭東邊,又往東南流,與左水匯合。這條水從支渠往南流經召陵亭西一一召陵亭可能就是扶溝亭,往東南流,與右水匯合。世人因此水與郡陵破水併流,所以也稱雙溝。此水又往東南流,注入沙水。沙水南流與蔡澤破水匯合。破水出自郡陵城西北。《春秋》:成公十六年(前575),晉、楚兩軍在郡陵相遇,呂鑄射中共王的眼睛,共王把養由基召來,要他將呂鑄射死。這裡也是子反醉酒而死的地方。蔡澤破東西五里,南北十里。破水往東流經匡城北邊;城在新汲縣東北,就是扶溝的匡亭。亭在匡城鄉。《春秋))i文公元年(前626),諸侯到晉國朝見,衛成公卻不去朝見,還派遣孔達入侵鄭國,攻打綿警和匡―匡,就是匡城。現在陳留郡長垣縣南有匡城,就是平丘的匡亭。襄邑又有承匡城。然而匡在陳、衛之間,又往往有好幾個不同的城。破水又往東南流到扶溝城北,又往東南注入沙水。沙水又往南流經小扶城西邊,然後轉向東南流。小扶城就是扶溝縣的平周.亭,東漢和帝永元年間(89一105),把這裡封給陳敬王的兒子參,立為侯國。沙水又往東南流經大扶城西邊,這座城就是扶樂舊城。城北二里有袁良碑,碑上刻著:袁良,陳國扶樂人。後漢世祖建武十七年(41),改封劉隆為扶樂侯,就是這座城。渦水在這裡分出,不是在扶溝以北就分為兩條支流的。
其中一條往東南流過陳縣北邊,
沙水又往東南流經東華城西邊;又往東南流,沙水的一條支流往西南流到消水,稱為甲庚溝,現在已經無水了。沙水又南流,與廣潛渠匯合。廣潛渠上源承接龐官破,據說是鄧艾開鑿的。雖然水流時斷時通,溝渠還是很多的。從前賈逢當魏豫州刺史,疏、通了這條渠道二百餘里,於是也叫賈侯渠。然而河流渠道像田間葉陌似的縱橫交錯,很難辨別哪些是他疏浚過的。沙水又往東流經長平縣舊城北邊,又往東南流經陳城北邊,這裡就是從前的陳國。伏羲、神農都在這裡建都過。城東北三十來里,還有一座羲城,十分堅固。舜的後代妨滿,當周朝的陶正,武王使用他所做的陶器,因而把自己的長女太姬嫁給他為妻,並把陳封給他為食邑,這樣,武王分封前三朝帝王后裔這件事―即所謂三格―就都辦妥了。太姬喜歡祭祀,所以《詩經》里寫道:苑丘之下,鼓聲咚咚。苑丘在陳城南邊的路東。王隱說:苑丘逐漸被削平了,今天已不知它在什麼地方了。楚國攻陳,在栗門殺了夏征舒,在陳設置夏州。城的東門內有個水池,池水東西七十步,南北約八十步,池水十分清淨,從不乾涸,而且也不生魚蝦水草,池心留有舊時亭台的遺址―這就是《詩經》里所說的東門之池。城內有漢相王君造四縣邸碑,碑上文字已剝落殘缺,有些已看不清楚,大致意思是:現在的陳國,過去叫淮陽郡。又說:王君以清廉仁愛著稱,受到百姓的敬畏愛戴。他求賢養士千餘人,賜給他們田地住宅。他自己削減薪傣,幫助吏屬修建房舍。五官椽西華、陳驥等二百零五人於延熹二年(159),等等。所以對他的頌詞說:他修仁德,立功勳,四方各縣百姓都來歸附。今天碑的左右還遺留著斷垣殘壁,基礎還在。當今人們不去尋遺碑為證,卻說這是孔子廟學校,這是弄錯了。後來楚襄王被秦國滅掉,遷都到這裡來。文穎說:這就是西楚。所謂三楚,這就是其中之一。城南城郭裡面,又有一座城,名叫淮陽城,是子產修築的。漢高祖十一年(前196),立為淮陽國,王莽時改名,郡稱新平,縣叫陳陵,是先前豫州的治所。王隱《晉書·地道記》說:城北有從前的沙水舊道,名叫死沙,但今天水流暢通,是嘈運經過的地方。沙水又東流,轉而向南,流經陳城東,稱為百尺溝,又南流分為兩條水,新溝水就在這裡流出。溝水往東南流,谷水注入。谷水上流承接澇破,破在陳城西北,南達苹城,這一片都是湖澤。破水東流稱為谷水,往東流經澇城北邊。王隱說:牽城北有谷水。苹就是怪。《春秋經》載,僖公在怪與齊宋會盟。杜預說:怪就是苹,說在是陳縣西北,卻弄錯了。怪是小城,在陳郡西南。谷水又往東流經陳城南邊,又往東流注入新溝水,又往東南注入穎水,匯流處稱為交口。水旁有一條大堤堰,就是古時的百尺堰。《魏書·國志》說:司馬宣王討伐太尉王凌,大軍出其不意來到百尺竭,指的就是這條堤堰。今天俗稱山陽堰,其實不是,因新水上口在百尺溝接納了穎水,所以這條堰又兼有新陽堰的名稱。根據這一點推斷,可以明白民間的稱呼是錯誤的。
又往東南流,到了汝南郡新陽縣北邊,
沙水從百尺溝往東流經寧平縣舊城南邊。《晉陽秋》說:晉朝太傅東海王越向東逃奔,石勒在後追擊,在這裡焚燒了他的屍體,部下數十萬人都被圍困在此,束手受戮。石勒縱馬圍射,屍積如山,王夷甫也死在這裡。我想,才智出眾的人是憑著機智勝過普通人,能言善辯的人長於文飾自己,祛除迷惑。王夷甫雖然身負英才俊士的美名,但嘴巴長於顛倒黑白,污辱君王,得罪了石勒,史官把他與華欲、王朗相比,實在還是抬高了他。沙水又東流,積水成破,稱為陽都破,明水注入。明水上口承接沙水支流,往東流經汝南郡宜祿縣舊城北邊。宜祿縣就是王莽時的賞都亭。明水又往東北流,注入阪中。破水往東南流,稱為細水。又往東流經新陽縣北邊,又往東流,高破水從東流出。沙水又往東流,分為兩條,就是《春秋》所說的夷淮水。支流往北流經誰縣舊城西邊,在城旁流過,注入渦水。沙水往東南流經城父縣西南,又有一條支流在此分出,俗稱章水。另一條水往東流,就是淮水,俗稱艾水。往東流經城父縣舊城南邊,往東流去。
又往東南流過山桑縣北邊,
山桑縣舊城在渦水以北,沙水不可能流經城北,這是明明白白的。《水經》卻說流過縣北,是搞錯了。
又往東南流過龍亢縣南邊,
沙水流經舊城北邊,又往東南流經白鹿城北邊,然後往東流去。
又往東南流過義城縣西邊,往南注人淮水。
義成縣從前屬於沛郡,後來屬於九江郡。沙水往東流,注入淮水,稱為沙吶。京相蟠說:這裡是楚國東部地域_。《春秋左傳》:昭公二十七年(前515),楚國令尹子常把水軍開到沙吶後又退了回去。杜預說:沙,是水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