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伊水出南陽魯陽縣西蔓渠山,《山海經》曰:蔓渠之山,伊水出焉。《淮南子》曰:伊水出上魏山。《地理志》曰:出熊耳山即麓大同,陵巒互別耳。伊水自熊耳東北徑鸞川亭北,姦水出姦山,北流際其城東而北入伊水。世人謂伊水為姦水,姦水為交水,故名斯川為鸞川也。又東為淵潭,潭渾若沸,亦不測其深淺也。伊水又東北徑東亭城南,又屈徑其亭東,東北流者也。東北過郭落山,陽水出陽山陽溪,世人謂之太陽穀,水亦取名焉。東流入伊水,伊水又東,北鮮水入焉,水出鮮山,北流注於伊。伊水又與蠻水合,水出盧氏縣之蠻谷,東流入於伊。
又東北過陸渾縣南,《山海經》曰:滽滽之水,出於厘山,南流注於伊水。今水出陸渾縣之西南王母澗,澗北山上有王母祠,故世因以名溪,東流注於伊水,即滽滽之水也。伊水歷崖口,山峽也。翼崖深高,壁立若闕,崖上有塢,伊水徑其下,歷峽北流,即古三塗山也。杜預《釋地》曰:山在縣南。闞駰《十三州志》云:山在東南。今是山在陸渾故城東南八十許里。《周書》,武王問太公曰:吾將因有夏之居,南望過於三塗,北瞻望於有河。《春秋》昭公四年,司馬侯曰:四岳、三塗、陽城、太室、荊山、中南、九州之險也,服虔曰:三塗、大行、轘轅、崤、澠,非南望也。京相璠著《春秋土地名》,亦云:山名也。以服氏之說,塗,道也。准《周書》南望之文,或言宜為轘轅、大谷、伊闕,皆為非也。《春秋》,晉伐陸渾,請有事於三塗。知是山明矣。有七谷水注之,水西出女兒山之南七溪山,上有西王母祠,東南流注於伊水。又北,蚤谷水注之,水出女兒山之東谷,東徑故亭南,東流入千伊水。伊水又東北徑伏流嶺東,嶺上有崑崙祠,民猶祈焉。劉澄之《永初記》稱,陸渾縣西有伏流坂者也。今山在縣南崖口北二十里許,西則非也。北與溫泉水合,水出新城縣之狼皋山西南阜下,西南流會於伊水。伊水又東北徑伏睹嶺,左納焦澗水,水西出鹿髆山,東流徑孤山南。其山介立豐上,單秀孤峙,故世謂之方山,即劉中書澄之所謂縣有孤山者也。東歷伏睹嶺南,東流注於伊。伊水又東北,涓水注之,水出陸渾西山,即陸渾都也。尋郭文之故居,訪胡昭之遺像,世去不停,莫識所在。其水有二源,俱導而東注虢略。在陸渾縣西九十里也,司馬彪《郡國志》曰縣西虢略地,《春秋》所謂東盡虢略者也。北水東流合侯澗水,水出西北侯溪,東南流注於涓水。涓水又東徑陸渾縣故城北。平王東遷,辛有適伊川,見有被發而祭於野者曰:不及百年,此其戎乎。魯僖公二十二年,秦、晉遷階渾之戎於伊川,故縣氏之也。涓水東南流,左合南水,水出西山七谷,亦謂之七谷水。阻澗東逝,歷其縣南,又東南左會北水,亂流,左合禪渚水,水上承陸渾縣東禪渚,渚在原上,陂方十里,佳饒魚葦,即《山海經》所謂南望禪渚,禹父之所化。郭景純注云:禪,一音暖,鯀化羽淵而復在此然已變怪,亦無往而不化矣。世謂此澤為慎望陂,陂水南流注於涓水。涓水又東南注於伊水。昔有莘氏女採桑於伊川,得嬰兒於空桑中,言其母孕於伊水之濱,夢神告之曰:臼水出而東走。母明視而見臼水出焉。告其鄰居而走,顧望其邑,威為水矣。其母化為空桑,子在其中矣。莘女取而獻之,命養於庖,長而有賢德,殷以為尹,曰伊尹也。
又東北過新城縣南,馬懷橋長水出新城西山,東徑晉使持節、征南將軍宗均碑南。均字文平,縣人也。其碑,太始三年十二月立。其水又東流入於伊。又有明水出梁縣西狼皋山,俗謂之石澗水也。西北流徑楊亮壘南,西北合康水,水亦出狼皋山,東北流徑范塢北與明水合,又西南流入於伊。《山海經》曰:放皋之山,明水出焉,南流注於伊水是也。伊水又與大戟水會,水出梁縣西,有二源,北水出廣成澤,西南徑楊志塢北與南水合,水源南出廣成澤,西流徑陸渾縣南。《河南十二縣境簿》曰:廣成澤在新城縣界黃阜。西北流,屈而東,徑楊志塢南;又北屈徑其塢東,又徑塢北。同注老倒澗,俗謂之老倒澗水,西流入於伊。伊水又北徑新城東與吳澗水會,水出縣之西山,東流南屈,徑其縣故城西,又東轉徑其縣南,故蠻子國也。縣有鄤聚,今名蠻中是也,漢惠帝四年置縣。其水又東北流,莊於伊水。伊水又北徑當階城西,大狂水入焉,水東出陽城縣之大山。《山海經》曰:大之山多琈之玉。其陽,狂水出焉。西南流,其中多三足龜,人食之者無大疾,可以已腫。狂水又西徑綸氏縣故城南。《竹書紀年》曰:楚吾得帥師及秦伐鄭圍綸氏者也。左與倚薄山水合,水北出倚薄之山,南徑黃城西,又南徑綸氏縣故城東,而南流注於狂水。狂水又西,八風溪水注之,水北出八風山,南流徑綸氏縣故城西,西南流入於狂水。狂水又西得三交水口,水有三源,各導一溪,並出山南流合舍,故世有三交之名也。石上菖蒲,一寸九節,為藥最妙,服久化仙。其水西南流注於狂水。狂水又西徑缶高山北,西南與湮水合,水出東北湮谷,西南流徑武林亭東北,又屈徑其亭南,其水又西南徑湮陽亭東,蓋藉水以名亭也,又東南流入於狂。狂水又西徑湮陽城南。又西徑當階城南,而西流注於伊。伊水又北,土溝水出玄望山西,東徑玄望山南,又東徑新城縣故城北,東流注於伊水。伊水又北,板橋水入焉,水出西山,東流入於伊水。伊水又北會厭澗水,水出西山,東流徑邥垂亭南。《春秋左傳》文公十六年,秋,周甘歜敗戎於邥垂者也。服虔曰:邥垂在高都南。杜預《釋地》曰:河南新城縣北有邥垂亭。司馬彪《郡國志》曰:新城有高都城。今亭在城南七里,遺基存焉。京相璠曰:舊說言邥垂在高都南,今上黨有高都縣。余謂京論疏遠,未足以證,無如虔說之指密矣。其水又東注於伊水。伊水又北徑高都城東。徐廣《史記音義》曰:今河南新城縣有高都城。《竹書紀年》,梁惠成王十六年,東周與鄭高都利者也。又來儒之水出於半石之山,西南流徑斌輪城北,西曆艾澗,以其水西流,又謂之小狂水也。其水又西南徑大石嶺南,《開山圖》所謂大石山也。山下有《大石嶺碑》,河南隱士通明,以漢靈帝中平六年八月戊辰。於山堂立碑,文字淺鄙,殆不可尋。魏文帝獵於此山,虎超乘輿,孫禮拔劍投虎於是山。山在洛陽南,而劉澄之言在洛東北,非也。山阿有魏明帝高平陵,王隱《晉書》曰:惠帝使校尉陳總仲元詣洛陽山請雨,總盡除小祀,惟存大石而祈之,七日大雨。即是山也。來儒之水又西南徑赤眉城南,又西至高都城東西入伊水,謂之曲水也。
又東北過伊闕中,伊水徑前亭西。《左傳》昭公二十二年,晉箕遺、樂征、右行詭濟師,取前城者也。京相璠曰:今洛陽西南五十里伊闕外前亭矣。服虔曰:前讀為泉,周地也。伊水又北入伊闕,昔大禹疏以通水,兩山相對,望之若闕,伊水歷其間北流,故謂之伊闕矣,《春秋》之闕塞也。昭公二十六年,趙鞅使女寬守闕塞是也。陸機云:洛有四闕,斯其一焉。東岩西嶺,並鐫石開軒,高甍架峰,西側靈岩下,泉流東注,入於伊水。傅毅《反都賦》曰:因龍門以暢化,開伊闕以達聰也。闕左壁有石銘云:黃初四年六月二十四日辛巳,大出水,舉高四丈五尺,齊此已下。蓋記水之漲減也。右壁又有石銘云:元康五年,河南府君循大禹之軌,部督郵辛曜、新城令王琨,部監作掾董猗、李褒,斬岸開石,平通伊闕,石文尚存也。
又東北至洛陽縣南,北入於洛。
伊水自闕東北流,枝津右出焉。東北引溉,東會合水,同注公路澗,入於洛,今無水。《戰國策》曰:東周欲為田,西周不下水,蘇子見西周君曰,今不下水,所以富東周也,民皆種他種,欲貧之,不如下水以病之,東周必複種稻,種稻而復奪之,是東周受命於君矣。西周遂下水,即是水之故渠也。伊水又東北,枝渠左出焉,水積成湖,北流注於洛,今無水。伊水又東北至洛陽縣南,徑圜丘東,大魏郊天之所准漢故事建之。《後漢書·郊祀志》曰:建武二年,初制郊兆於洛陽城南七里,為圜壇八陛,中又為重壇,天地位其上,皆南向,其外壇,上為五帝位,其外為譴,重營皆紫,以像紫宮。按《禮》,天子大裘而冕,祭皞天上帝於此,今兗冕也。壇壝無復紫矣。伊水又東北流,注於洛水。《廣志》曰:鯢魚聲如小兒啼,有四足,形如鯪鱧,可以治牛,出伊水也。司馬遷謂之人魚,故其著《史記》曰:始皇帝之葬也,以人魚膏為燭。徐廣曰:人魚似鯰而四足,即鯢魚也。
【譯文】
伊水發源於南陽郡魯陽縣西面的蔓渠山,
《山海經》說:蔓渠之山是伊水的發源地。《淮南子》說:伊水源出上魏山。《地理志》說:出自熊耳山。以上諸山山麓相連大致相同,不過峰巒互有區別而已。伊水從熊耳山東北流經鶯川亭以北。墓水發源美山,往北流,沿著城東往北注入伊水。世人稱伊水為鶯水,墓水為交水,因此將這條川流稱為鶯川。伊水又東流,積成深潭,潭水噴涌如沸,也不知道深淺。伊水又往東北流經東亭城南,又轉彎流經亭東,往東北流去。
往東北流過郭落山,
陽水發源於陽山的陽溪,世人稱為太陽穀,水也依此取名,東流注入伊水。伊水又往東北流,鮮水注入。鮮水發源於鮮山,北流注入伊水。伊水又與蠻水匯合。蠻水發源於盧氏縣的蠻谷,東流注入伊水。
又往東北流過陸渾縣南面,
《山海經》說:墉墉水發源於厘山,南流注入伊水。如今這條水出自陸渾縣西南的王母澗,澗北山上有王母祠,因此人們就把這條溪叫王母澗。水往東流,注入伊水,就是墉墉之水。伊水流經崖口,這裡是個山峽。山峽兩側是很高的削壁,就像門戶一般。崖上有一座城堡,伊水從下面流過,穿過山峽往北流―這就是古時的三塗山。杜預《釋地》說:三塗山在縣南。闡胭《十三州志》說:山在縣城東面。但實際上三塗山位於陸渾縣老城東南八十多里。《周書》載,武王間太公道:我將承襲夏朝的舊都,朝南可祭三塗山,朝北可祭大河。《春秋》:昭公四年(前538),司馬侯說:四岳、三塗、陽城、太室、荊山、中南,這些都是九州險要的地方。服虔說:三塗、太行、輯轅、蜻、繩都不能朝南望祭。京相潘著的《春秋土地名》也說三塗是山名。根據服虔的說法,塗就是道路。照《周書》朝南望祭的話看,有人就說應當是輯轅、大谷、伊網三條路,其實這都不對。《春秋》載,晉攻打陸渾時,先在三塗致祭,可見分明是山了。有七谷水在這裡注入伊水。七谷水出自西方女幾山以南的七溪,山上有西王母祠。水往東南流,注入伊水。
伊水又北流,蚤谷水注入。蚤谷水出自女幾山東谷,往東流經老亭南面,東流注入伊水。伊水又往東北流經伏流嶺東面,嶺上有崑崙祠,人們至今還到這裡來祈禱。劉澄之《永初記》說:陸渾縣以西有伏流坂。但實際上這座山卻在縣南崖口以北三十里左右,說在縣西那就不對了。伊水又北流,與溫泉水匯合。溫泉水發源於新城縣狼皋山西南的山下,往西南流,與伊水匯合。伊水又往東北流經伏睹嶺,左邊接納了焦澗水。焦澗水發源於西面的鹿膊山,往東流經孤山南,此山頂上很寬廣,孤峰秀麗而獨立聳峙,因此世人稱它為方山。就是中書劉澄之所講的縣內有孤山。澗水往東流經伏睹嶺南麓,東流注入伊水。伊水又往東北流,有涓水注入。涓水發源於陸渾西山,就是陸渾都。尋覓郭文的故居,探訪胡昭的遺蹟,但都因年代久遠,不知究竟在什麼地方了。涓水有兩個源頭並流,往東流到貌略,貌略位於陸渾縣以西九十里。司馬彪《郡國志》說:縣西有貌略地區,《春秋》所說的東到藐略為1匕,就指這地方。涓水北支往東流,匯合侯澗水。侯澗水出自西北的侯溪,往東南流,注入涓水。涓水又往東流經陸渾縣老城北面。周平王東遷時,辛有到了伊川,看見一個人披頭散髮在郊野祭祀,於是說;不到一百年,這裡將是戎人的地方了吧?魯僖公二十二年(前638),秦國和晉國把陸渾一帶的戎人遷到伊川,因此縣也就以陸渾為名了。涓水往東南流,左邊匯合南水。南水源出西山七谷,又稱七谷水,由於水流受阻,因而往東流經縣城南面。又往東南流,左邊匯合北水,亂流左邊匯合禪諸水。禪諸水上流承接陸渾縣以東的禪諸,這是一片沼澤,位於高地上,方圓十里,魚類和蘆葦很多。《山海經》說,南望禪清,就是禹的父親變化的地方。郭景純《注》說:禪,音暖,鯨是在羽淵化為黃熊的,可是又說是在這裡,但既已變成精怪,那就不論到哪裡都會變化了。世人把這片沼澤稱為慎望破。澤水南流,注入涓水。涓水又往東南流,注入伊水。古代有萃氏的姑娘,在伊川採桑,在空心桑樹洞中撿到一個嬰兒。傳說嬰兒的母親在伊水之濱懷了孕,夢見神告訴她說:看見石臼里漫出水來,你就向東走。第二天母親果然見到石臼里漫出水來,告訴鄰居後就跑了,回頭一看,自己原來的家園,已成為一片汪洋了。母親也就化為一棵空心桑樹,嬰兒就在樹洞中。姑娘將嬰兒抱回獻給國王,國王把他交給廚子撫養,孩子長大後很有賢德,殷湯就任命他為尹,名叫伊尹。
又往東北流過新城縣南面,
馬懷橋長水發源於新城縣西山,往東流經晉使持節征南將軍宗均碑南面。宗均字文平,新城縣人。碑是泰(太)始三年(267)十二月所立。長水又東流,注入伊水。又有一條明水發源於梁縣西的狼皋山,俗稱石澗水,往西北流經楊亮壘以南,又往西北流,匯合了康水。康水也發源於狼皋山,往東北流經范塢以北,與明水匯合。明水又往西南流,注入伊水。《山海經》說:放皋之山是明水的發源地,南流注入伊水。伊水又與大戟水匯合。大戟水發源於梁縣西面,有兩個源頭,北邊一條源出廣成澤,往西南流經楊志塢以北,與南邊的一條匯合。南支出自南面的廣成澤,往西流經陸渾縣南面。《河南十二縣境簿》說:廣成澤位於新城縣境內的黃阜,往西北流,轉彎往東流經楊志塢南面,又向北轉彎流經塢東,又流經塢北,注入老倒澗,俗稱老倒澗水,西流注入伊水。伊水又往北流經新城東,和吳澗水匯合。吳澗水發源於新城縣的西山,往東流,折向南方流經新城縣老城西面,又向東轉彎,流經縣城南。這裡原是舊時的蠻子國,縣內有鄖聚,現在叫蠻中的就是那地方。漢惠帝四年(前191)設縣。吳澗水又往東北流,注入伊水。伊水又往北流經當階城西,大狂水注入。大狂水發源於東方陽城縣的大悲山。《山海經》說:大悲之山多產璋浮之玉,狂水發源於山的南麓,往西南流,水中有很多三足龜,人吃了就不會生大病,也可以消腫。狂水又往西流經綸氏縣老城南面。《竹書紀年》說:楚國吾得率領軍隊和秦軍一起攻打鄭國,包圍了綸氏。狂水向左流與倚薄山水匯合。這條水發源於北方的倚薄之山,往南流經黃城西面,又往南流經綸氏縣老城東面,然後南流注入狂水。狂水又西流,八風溪水注入。這條水發源於北方的八風山,往南流經綸氏縣老城西面,往西南注入狂水。狂水又西流,匯合三交水口。這條水有三個源頭,各自從一條溪澗流過,出山後南流合為一條,因此有三交之名。這一帶有一種生長在岩石上的葛蒲,一寸有九節,有很好的藥用價值,長期服用可以成仙。水往西南流,注入狂水。狂水又往西流經擊高山以北,往西南流與湮水匯合。湮水發源於東北方的湮谷,往西南流經武林亭東北,又轉彎流過亭南;湮水又往西南流經湮陽亭東,亭是因水而得名的。湮水又往東南流,注入狂水。狂水又往西流經湮陽城南,又往西流經當階城南,然後西流注入伊水。伊水又北流,土溝水源出玄望山以西,往東流經玄望山南面,又往東流經新城縣老城北面,東流注入伊水。伊水又北流,板橋水注入。板橋水出自西山,東流注入伊水。伊水又北流,匯合了厭澗水。厭澗水出自西山,往東流經郊垂亭南面。《春秋左傳》:文公十七年(前610)秋,周甘敬在郊垂大敗戎人。服虔說:郊垂在高都以南。杜預《釋地》說:河南新城縣北面,有個郊垂亭。司馬彪《郡國志》說:新城,縣有個高都城。現在此亭在城南七里,遺址還在。京相播說:照舊的說法,郊垂在高都南面,而現在上黨卻有個高都縣。我認為京說不夠填密,不能引以為證,不如服虔的說法正確。厭澗水又東流,注入伊水。伊水又往北流經高都城東面。徐廣《史記音義》說:現在河南新城縣有高都城。《竹書紀年》,梁惠成王十七年(前353),東周把高都給與鄭國。又有來儒水發源於半石之山,往西南流經斌輪城以北,西經艾澗,因為這條水往西流,又稱小狂水。來儒水又往西南流經大石嶺南面,就是《開山圖》所說的大石山。山下有大石嶺碑。河南隱士通明於漢靈帝中平六年(189)八月戊辰日在山堂立碑,碑文膚淺粗俗,已模糊不可辨認了。魏文帝在山上打獵,一隻老虎跳上文帝的乘車,孫禮拔劍刺死老虎,就在這座山上。山在洛陽以南,但劉澄之卻說在洛陽東北,他搞錯了。山彎里有魏明帝的高平陵。王隱《晉書》說:惠帝派了校尉陳總仲元到洛陽山求雨,陳總把山上所有的小神、廟一概廢除,只留下一塊大石,向它祈禱,七天以後果然下起大雨。說的就是此山。來儒之水又往西南流經赤眉城南面,又往西流到高都城東面,西流注入伊水,稱為曲水。
又往東北流過伊闊中間,
伊水流經前亭西面。《左傳》:昭公二十二年(前520),晉國的箕遺、樂征、右行詭渡過伊水,奪取了前城。京相潘說:現在洛陽西南五十里,伊網外面的前亭,就是前城。服虔說:前,讀作泉,是周的領地。伊水又往北流入伊網。古時大禹在這裡疏浚河道通水,兩座山峰兩邊相對,望去就像門網一般,伊水通過兩山之間往北流,因此稱為伊網。這就是《春秋》所說的閥塞。昭公二十六年(前516),趙鞍派女寬防守網塞,就指這裡。陸機說:洛陽有四網,伊網是其中之一。東西兩邊的山嶺上,鑿石開出窗戶,在山峰高建起窟室。西側靈岩下,有一條泉水往東注入伊水。傅毅《反都賦》說:通過龍門來發揚教化,開啟伊網來通達聽聞。伊網左邊石壁上刻著;黃初四年(223)六月二十四日辛巳,漲大水,水位升高了四丈五尺,與此線相平。這是水位漲退的記錄。右邊石壁上也刻著:元康五年(295),河南府尹遵從大禹治水的法度,率領督郵辛耀,新城縣令王餛,部監作椽董琦、李褒,開鑿兩岸岩石,使伊網水流暢通無阻。石上的文字都還在。
又往東北流,到了洛陽縣南面,往北注人洛水。
伊水出了伊網往東北流,右岸分出一條支渠,引水流向東北灌溉農田,東流與合水匯合,一同注入公路澗,流進洛水。現在這條支渠已經斷水了。《戰國策》說:東周想種稻,西周不肯給下流放水。蘇子去見西周國君說:現在不給下流放水,正好富了東周,那裡的農民就都種麥,不種別的東西了。若要叫他們貧窮,不如放下水去進行破壞。這一來東周必定又會種稻,待他們種了稻,我們又不給他們水,那東周就會聽您擺布了。於是西周就放水。水就是經過這條水的舊渠放的。伊水又往東北流,一條支渠從左岸分出。水積成湖,北流注入洛水。現在已斷水了。伊水又往東北流,到洛陽縣南,流經圈丘東面。這是大魏祭天的地方。是依照漢朝的舊例建造的。《後漢書·郊祀志》說:建武二年(26),開始在洛陽城南七里劃定郊壇界址,修築成一座圓形祭壇,共八道台階,中央又建了雙層祭壇,上面安放著天地的神位,都是坐北朝南,外層壇上是五帝的神位。壇外是圍牆,圍牆共兩層,都塗成紫色,象徵紫宮。按照禮制:天子身穿大皮衣,頭戴冠冕,在這裡祭祀昊天上帝。如今穿戴的是龍衣和冠冕,祭壇的圍牆也不再是紫色的了。伊水又往東北流,注入洛水。《廣志》說:貌魚的聲音很像小兒啼哭,有四隻腳,形狀像穿山甲,可以醫治牛的瘟疫。這.種魚產於伊水。司馬遷稱它為人魚,因此他撰著《史記》時說:秦始皇下葬時,用人魚膏做蠟燭。徐廣說:人魚像站魚,有四條腳,就是魷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