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經注卷十四沽河

  【原文】

  沽河從塞外來,沽河出御夷鎮西北九十里丹花嶺下,東南流,大谷水注之,水發鎮北大谷溪,西南流,徑獨石北界,石孤生,不因阿而自峙。又南,九源水注之,水導北川,左右翼注。八川共成一水,故有九源之稱,其水南流,至獨石注大谷水。大谷水又南徑獨石西,又南徑御夷鎮城西。魏太和中,置以捍北狄也。又東南,尖谷水注之,水源出鎮城東北尖溪,西南流徑鎮城東,西南流注大谷水,亂流南注沽水。又南出峽,夾岸有二城,世謂之獨固門,以其藉險憑固,易為依據,岩壁升聳,疏通若門,故得是名也。沽水又南,左合乾溪水,引北川西南徑一故亭東,又西南注沽水。沽水又酒南徑赤城東,趙建武年,并州刺史王霸為燕所敗,退保此城。城在山阜之上,下枕深隍,溪水之名,藉以變稱,故河有赤城之號矣。沽水又東南與鵲谷水合,水有二源,南即陽樂水也,出且居縣。《地理志》曰:水出縣東南流徑大翮山、小翮山北,歷女祁縣故城南。《地理志》曰:東部都尉治。王莽之祁縣也。世謂之橫水,又謂之陽田河。又東南徑一故亭,又東,左與候滷水合,水出西北山,東南流徑候鹵城北,城在居庸縣西北二百里,故名雲候鹵,太和中,更名御夷鎮。又東南流注陽樂水。相樂水又東南傍狼山南,山石白色特上,亭亭孤立,超出群山之表。又東南徑溫泉東,泉在山曲之中。又徑赤城西,屈徑其城南,東南入赤城河。河水又東南,右合高峰水,水出高峰戍東南,城在山上,其水西南流,又屈而東南,入沽水。沽水又西南流出山,徑漁陽縣故城西,而南合七度水,水出北山黃頒谷,故亦謂之黃頒水,東南流注於沽水。沽水又南,漁水注之,水出縣東南平地泉流,西徑漁陽縣故城南。應劭曰:在漁水之陽也。考諸他說,則無聞,脈水尋川,則有自。今城在斯水之陽,有符應說,漁陽之名當屬此,秦發閭左戍漁陽。即是城也。漁水又西南入沽水。沽水又南與螺山之水合,水出漁陽城南小山。《魏土地記》曰:城南五里有螺山,其水西南入沽水。沽水又南徑安樂縣故城東。《晉書地道記》曰:晉封劉禪為公國。俗謂之西潞水也。南過漁陽狐奴縣北,西南與濕余水合,為潞河;沽水西南流徑狐奴山西,又南徑狐奴縣故城西。漁陽太守張堪,於縣開稻田,教民種殖,百姓得以殷富。童謠歌曰:桑無附枝,麥秀兩歧,張君為政,樂不可支。視事八年,匈奴不敢犯塞。沽水又南,陽重溝水注之,水出狐奴山,南轉徑狐奴城西,王莽之所謂舉符也。側城南注,右會沽水。沽水又南,濕余水注之。沽水又南,左會鮑丘水,世所謂東潞也。沽水又南徑潞縣為潞河。《魏土地記》曰:城西三十里有潞河是也。

  又東南至雍奴縣西,為笥溝;漯水入焉,俗謂之合口也。又東,鮑丘水於縣西北而東出。又東南至泉州縣,與清河合,東入於海。清河者,派河尾也。沽河又東南徑泉州縣故城東,王莽之泉調也。沽水又東南合清河,今無水。清、淇、漳、洹、滱、易、淶、濡、沽、滹淪,同歸於海。故《經》曰派河尾也。

  【譯文】

  沽河從塞外流過來,

  沽河發源於御夷鎮西北九十里的丹花嶺下,往東南流,大谷水注入。大谷水發源於鎮北大谷溪,往西南流經獨石北界。這塊巨石四面沒有山巒依附,孤零零地矗立於平地上。大谷水又南流,九源水注入。九源水來自北川,左右兩邊有八條小溪匯入,合成一條,因此有九源之稱。水往南流,到獨石注入大谷水。大谷水又往.南流經獨石西面,又往南流經御夷鎮西面。御夷鎮是魏太和時為防北狄而設。大谷水又往東南流,尖谷水注入。尖谷水源出御夷鎮東北的尖溪,往西南流經鎮城東面,往西南流,注入大谷水,亂流往南注入沽水。沽水又往南流出峽谷,這裡有兩座城夾岸時峙,人們標為獨固門。因為這裡有險要難攻的地形可以依靠,易於固守。兩旁岩石壁立高聳,而中間則可以通過,猶如門戶,因而得名。沽水又往南流,在左邊匯合干溪水。干溪水引北川往西南流,經一個老亭東面,又往西南注入沽水。沽水又往西南流經赤城東面。趙建武年間(335一348),并州刺史王霸被燕國打敗,退回此城堅守。赤城位子山丘上,城下便是深澗,溪名也因城名而改變,因此義有赤城河之稱。沽水又往東南流,與鵲谷水匯合。鵲谷水有兩個源頭、南面是陽樂水,發源於且居縣。《地理志》說:陽樂水發源於縣東。往南流經大翩山、小翩山以北,流過女祁縣老城南面。《地理志》說:這是東部都尉治,也就是王莽時的祁縣。陽樂水世人稱為橫水,又稱陽田河。陽樂水又往東南流經一個古亭,又東流,在左與候滷水匯合。候滷水發源於西北山,往東南流經候鹵城北面。城在居庸縣西北二百里,因此名叫候鹵,太和年間(477-499)改名為御夷鎮。候滷水又往東南流,注入陽樂水。陽樂水又往東南沿著狼山南麓流過。山上的岩石呈白色,孤峰亭亭聳峙,高出眾山之上,陽樂水又往東南流經溫泉東面,溫泉在一處山彎里。又流經赤城西面,折向城南,往東南流入赤城河。赤城河又往東南流,向右流匯合高峰水。高峰水發源於高峰戍東南面,這座城堡位於山上。水往西南流一,又折向東南,炸入沽水。沽水又往西南流出山間,流經漁陽縣老城西面,南流匯合了七度水。七度水發源於北山黃頒谷,因此又稱黃頒水,往東南流,注入沽水。沽水又往南流,漁水注入。漁水發源於漁陽縣東南的平地上,泉水往西流經漁陽縣老城南面。應劫說:漁陽縣在漁水之陽。查閱其它地理著作,都沒有這個說法,但沿著河流探尋,卻又確實從那裡流過。如今漁陽在漁水之陽,與應肋說法相符,漁陽的地名應是由此而來的。秦調派鄉里貧民駐守漁陽,指的就是此城。漁水又往西南流,注入沽水。沽水又南流,與螺山之水匯合,此水發源於漁雨城以南的小山。《魏土地記》說:城南五里有螺山,水往西南注入沽水,沽水又在南流經安樂縣老城東面。《晉書·地道記》說:晉把這裡封給劉禪,立為公國。沽水,俗稱西潞水。

  往南流過漁陽郡狐奴縣北面,往西南與濕余水匯合,稱為潞河;沽水往西南流經狐奴山西面,又往南流經狐奴縣老城西面。漁陽太守張堪,帶領狐奴縣百姓開墾農田,並指導他們種植水稻,百姓從此才富裕起來。有童謠唱道:桑樹沒有弱枝,雙穗的麥子旺長,張太守愛民施政;老百姓喜氣洋洋。張堪在漁陽任職八年,匈奴不敢進犯邊塞。沽水又南流,陽重溝水注人。陽重溝水發源於狐奴山,轉彎往南流經狐奴城西面,這就是王莽時的舉符。陽重溝水傍著城邊南流,在右邊與沽水匯合、沽水又往南流,濕余水注入。沽水又往南流,在左邊與鮑丘水匯合,世人稱為東潞水。沽水又往南流經潞縣,稱為潞河。《魏土地記》說:城西三十里有潞河。

  又往東南流到雍奴縣西面,稱為筒溝。

  漯水在這裡注入,匯流處俗稱合口。沽水又東流,鮑丘水在雍奴縣西北往東流出。

  又往東南流到泉州縣,與清河匯合,往東流人大海。清河是眾河的末尾。

  沽水又往東南流經泉州縣老城東面。泉州就是王莽時的泉調。沽水又往東南流,匯合了清河,現在已經無水了。沽水又匯合清、淇、漳、渲、濃、易、徠、濡飛沽、淖沱等水,一同歸入大海。因此《水經》說:清河是眾河的末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