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濕余水出上谷居庸關東,關在沮陽城東南六十里居庸界,故關名矣。更始使者入上谷,耿況迎之於居庸關,即是關也。其水導源關山,南流歷故關下。溪之東岸有石室三層,其戶牖扇扉,悉石也,蓋故關之候台矣。南則絕谷,累石為關垣,崇墉峻壁,非輕功可舉,山岫層深,側道褊狹,林鄣邃險,路才容軌,曉禽暮獸,寒鳴相和,羈官遊子,聆之者莫不傷思矣。其水歷山南徑軍都縣界,又謂之軍都關。《續漢書》曰:尚書盧植隱上谷軍都山是也。其水南流出關,謂之下口,水流潛伏十許里也。
東流過軍都縣南,又東流過薊縣北,濕余水故瀆東徑軍都縣故城南,又東,重源潛發,積而為潭,謂之濕余潭。又東流,易荊水注之,其水導源西北千蓼泉,亦曰丁蓼水,東南流徑郁山西,謂之易荊水。公孫瓚之敗於鮑丘也,走保易荊,疑阻此水也。易荊水又東,左合虎眼泉水,出平川,東南流入易荊水。又東南與孤山之水合,水發川左,導源孤山,東南流入易荊水,謂之塔界水。又東徑薊城,又東徑昌平縣故城南,又謂之昌乎水。《魏土地記》曰:薊城東北百四十里有昌平城,城西有昌平河,又東流注濕余水。濕余水又東南流,左合芹城水,水出北山,南徑芹城,東南流注濕余水。濕余水又東南流徑安樂故城西,更始使謁者韓鴻北徇承制,拜吳漢為安樂令,即此城也。
又北屈東南至狐奴縣西,入於沽河。
昔彭寵使狐奴令王梁南助光武,起兵自是縣矣。濕余水於縣西南東入沽河。故《地理志》曰:濕余水自軍都縣東至潞南入沽是也。
【譯文】
濕余水發源於上谷郡居庸關東面,
居庸關位於沮陽城東南六十里的居庸縣界,所以叫居庸關。更始帝派使者來到上谷,耿況到居庸關去迎接他,說的就是此關。濕余水源於關山,往南流經居庸關下。溪水東岸,有一座三層石室,石室的門窗、框架全是岩石做的,這就是古關的燎望台。燎望台南面是深谷,關隘的城牆都用石塊砌成,牆高壁峭,可不是一項輕而易舉的工程。這裡峰巒層疊,絕谷淵深,山道狹窄,僅容得下一輛車。又有深林的阻障,地形極其險要。早晨的山鳥,黃昏的野獸,在寒風中哀鴻,互相應和,旅人聽了無不感到傷懷,思鄉之情袖然而生。濕余水流過山南,流經軍都縣界,這裡也有個關,叫軍都關。《續漢書》說;尚書盧植隱居於上谷軍都山,就是這裡。濕余水南流出關,那地方叫下口,水流潛入地下十餘里。往東流過軍都縣南面,又往東流過薊縣北面,濕余水舊道東經軍都縣老城南面,又往東,水流又從地下冒出來,積成水潭,稱為濕余潭。濕余水又東流,易荊水注入。易荊水發源於西北的千蘿泉,又稱丁蘿水,往東南流經郁山西面,才稱易荊水。公孫攢在鮑丘打了敗仗,想退回易荊固守,可能就被這條水所阻擋。易荊水又東流,在左邊匯合了虎眼泉,虎眼泉源出平川,往東南流入易荊水。易荊水又往東南流,與孤山水匯合。孤山水發源於平川的東邊,從孤山流出,往東南流入易荊水,又稱塔界水,塔界水又往東流經薊城,又往東流經昌平縣老城南面』,又稱昌平水。《魏土地記》說:薊城東北一百四十里有昌平城,城西有昌平河。昌平河又往東流,注入濕余水。濕余水又往東南流,在左邊匯合芹城水。芹城水發源於北山,往南流經芹城,往東南流,注入濕余水。濕余水又往東南流經安樂老城西面。更始派渴者韓鴻去北方巡視,奉命授吳漢為安樂令,說的就是此城。又向北轉彎,往東南流到狐奴縣西面,注人沽河。
從前彭寵派狐奴縣令王梁,往南幫助光武帝起兵,就是從該縣前去的。濕余水從該縣西南,往東注入沽河。因此《地理志》說:濕余水自軍都縣東面流到潞縣,往南注入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