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易水出涿郡故安縣閻鄉西山,易水出西山寬中谷,東徑五大夫城南。昔北平侯王譚,不從王莽之政,子興生五子。並避時亂,隱居此山,故其舊居,世以為五大夫城,即此。《岳贊》云:五王在中,龐葛連續者也。易水又東,左與子莊溪水合,水北出子莊關,南流徑五公城西,屈徑其城南。五公,即王興之五子也。光武即帝位,封為五侯:元才北平侯,益才安憙侯,顯才蒲陰侯,仲才新市侯,秀才為唐侯。所謂中山五王也,俗又以五公名居矣。二城並廣一里許,俱在岡阜之上,上斜而下方。其水東南入於易水。易水又東,右會女思谷水,水出西南女思澗,東北流注於易,謂之三會口。易水又東屆關門城西南,即燕之長城門也。與樊石山水合,水源西出廣昌縣之樊石山,東流徑覆釜山下,東流注於易水。易水又東歷燕之長城,又東徑漸離城南,蓋太子丹館高漸離處也。易水又東徑武陽城南,蓋易自寬中歷武夫關東出,是兼武水之稱。故燕之下都,擅武陽之名。左得濡水枝津故瀆。武陽大城東南小城,即故安縣之故城也,漢文帝封丞相申屠嘉為侯國。城東西二里,南北一里半。高誘云:易水徑故安城南城外東流。即斯水也。誘是涿人,事經明證。今水被城東南隅,世又謂易水為故安河。武陽,蓋燕昭王之所城也,東西二十里,南北十七里。故傅逮《述游賦》曰:出北薊,歷良鄉,登金台,觀武陽,兩城遼廓,舊跡冥芒。蓋謂是處也。易水東流而出於范陽。
東過范陽縣南,又東過容城縣南,易水徑范陽縣故城南。秦末,張耳、陳余為陳勝略地,燕、趙命蒯通說之,范陽先下是也。漢景帝中二年,封匈奴降王代為侯國,王莽之順陰也。昔慕容垂之為范陽也,戍之即斯。意欲圖還上京,阻於行旅,造次不獲,遂中。易水又東與濡水合,水出故安縣西北窮獨山南谷,東流與源泉水合,水發北溪,東南流注濡水。濡水又東南徑樊於期館西,是其授首於荊軻處也。濡水又東南流徑荊軻館北,昔燕丹納田生之言,尊軻上卿,館之於此。二館之城,澗曲泉清,山高林茂,風煙披薄,觸可棲情,方外之士,尚憑依舊居,取暢林木。濡水又東徑武陽城西北,舊堨濡水,枝流南入城徑柏冢西,冢垣城側,即水塘也。四周塋域深廣,有若城焉。其水側有數陵,墳高壯,望若青丘,詢之古老,訪之史籍,並無文證,以私情求之,當是燕都之前故墳也,或言燕之墳塋,斯不然矣。其水之故瀆南出,屈而東轉,又分為二瀆。一水徑故安城西,側城南注易水,夾塘崇峻,邃岸高深。左右百步,有二釣台,參差交峙,迢遞相望,更為佳觀矣。其一水東出注金台陂,陂東西六七里,南北五里。側陂西北有釣台高丈余,方可四十步,陂北十餘步有金台,台上東西八十許步,南北如減。北有小金台,台北有蘭馬台,並悉高數丈,秀峙相對,翼台左右,水流徑通,長廡廣字,周旋被浦,棟堵咸淪,柱礎尚存,是其基構可得而尋訪。諸耆舊咸言,昭王札賓,廣延方士,至於郭隗、樂毅之徒,鄒衍、劇辛之儔,宦遊歷說之民,自遠而屆者多矣。不欲令諸侯之客,伺隙燕邦,故修連下都館之南垂,言燕昭創之於前,子丹踵之於後,故雕牆敗館,尚傳鐫刻之石,雖無經記可憑,察其古蹟,似符宿傳矣。濡水自堰又東徑紫池堡西,屈而北流,又有渾塘溝水注之,水出遒縣西白馬山南溪中,東南流入濡水。濡水又東至塞口,古累石堰水處也。濡水舊枝分南入城東大陂,陂方四里,今無水。陂內有泉,淵而不流,際池北側,俗謂聖女泉。濡水又東得白楊水口,水出道縣西山白楊嶺下,東南流入濡水,時人謂之虎眼泉也。濡水東合檀水,水出遒縣西北檀山西南,南流與石泉水會,水出石泉固東南隅,水廣二十許步,深三丈。固在眾山之內,平川之中,四周絕澗阻水,八丈有餘。石高五丈,石上赤土,又高一匹,壁立直上,廣四十五步,水之不周者,路不容軌,僅通人馬,謂之石泉固。固上宿有白楊寺,是白楊山神也。寺側林木交蔭,叢柯隱景,沙門釋法澄建剎於其上,更為思玄之勝處也。其水南流注於檀水,故俗有並溝之稱焉。其水又東南流,歷故安縣北而南注濡水。濡水又東南流,於容城縣西北大利亭東南合易水而注巨馬水也。故《地理志》曰:故安縣閻鄉,易水所出,至范陽入濡水。闞駰亦言是矣,又曰濡水合渠。許慎曰:濡水入淶。淶、渠二號,即巨馬之異名。然二易俱出一鄉,同入濡水,南濡。北易至涿郡范陽縣會北濡,又並亂流入淶,是則易水與諸水互攝通稱,東徑容城縣故城北,渾濤東注,至勃海平舒縣與易水合。闞駰曰:涿郡西界代之易水。而是水出代郡廣昌縣東南郎山東北燕王仙台東。台有三峰,甚為崇峻,騰雲冠峰,高霞翼嶺,岫壑沖深,含煙罩霧,耆舊言:燕昭王求仙處。其東謂之石虎岡,范曄《漢書》云:中山簡王焉之窆也。厚其葬,采涿郡山石,以樹墳塋,陵隧碑獸,並出此山,有所遺二石虎,後人因以名岡。山之東麓,即泉源所導也,《經》所謂閻鄉西山。其水東流,有毖水南會,渾波同注,俗謂之為雹河。司馬彪《郡國志》曰,雹水出故安縣。世祖令耿況擊故安西山賊吳耐蠡符雹上十餘營,皆破之。即是水者也。易水又東徑孔山北,山下有鍾乳穴,穴出佳乳,采者篝火尋沙,入穴里許,渡一水,潛流通注,其深可涉,於中眾穴奇分,令出入者疑迷不知所趣,每於疑路,必有歷記,返者乃尋孔以自達矣。上又有大孔,豁達洞開,故以孔山為名也。其水又東徑西故安城南,即閻鄉城也。歷送荊陘北,耆舊云:燕丹餞荊軻於此,因而名焉,世代已遠,非所詳也。遺名舊傳,不容不詮,庶廣後人傳聞之聽。易水又東流屈徑長城西,又東流南徑武隧縣南,新城縣北。《史記》曰:趙將李牧伐燕,取武隧方城是也。俗又謂是水為武隧津,津北對長城門,謂之汾門。《史記·趙世家》云:孝成王十九年,趙與燕易土,以龍兌,汾門與燕,燕以葛城,武陽與趙。即此也。亦曰汾水門,又謂之梁門矣。易水東分為梁門陂,易水又東,梁門陂水注之,水上承易水於梁門,東入長城,東北入陂。陂水北接范陽陂,陂在范陽城西十里,方十五里,俗亦謂之為鹽台陂。陂水南通梁門淀,方三里,淀水東南流,出長城注易,謂之范水,易水自下,有范水通目。又東徑范陽縣故城南,即應劭所謂范水之陽也。易水又東徑樊輿縣故城北。漢武帝元朔五年,封中山靖王子劉條為侯國,王莽更名握符矣。《地理風俗記》曰:北新城縣東二十里有樊輿亭,故縣也。易水又東徑容城縣故城南,漢高帝六年,封趙將夜於深澤,景帝中三年,以封匈奴降王唯徐盧於容城,皆為侯國,王莽更名深澤也。易水又東,埿水注之,水上承二陂於容城縣東南,謂之大埿淀、小埿淀。其水南流注易水,謂之埿洞口,水側有渾埿城,易水徑其南,東合滱水。故桑欽曰:易水出北新城西北,東入滱,自下滱,易互受通稱矣。易水又東徑易京南。漢末,公孫瓚害劉虞於薊下,時童謠云:燕南垂,趙北際,惟有此中可避世。瓚以易地當之,故自薊徙臨易水,謂之易京城,在易城西四五里。趙建武四年,石虎自遼西南達易京,以京障至固,令二萬人廢壞之。今者,城壁夷平,其樓基尚存,猶高一匹,余基上有井,世名易京樓,即瓚所保也。故瓚《與子書》云:袁氏之攻,狀若鬼神,沖梯舞於樓上,鼓角鳴於地中。即此樓也。易水又東徑易縣故城南,昔燕文公徙易,即此城也。闞駰稱太子丹遣荊軻刺秦王,與賓客知謀者,祖道於易水上。《燕丹子》稱,荊軻入秦,太子與知謀者,皆素衣冠送之於易水之上,荊軻起為壽,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高漸離擊築,宋如意和之,為壯聲,士發皆衝冠;為哀聲,士皆流涕。疑於此也。余按遺傳舊跡,多在武陽,似不餞此也。漢景帝中三年,封匈奴降王仆為侯國也。
又東過安次縣南,易水徑縣南,鄚縣故城北,東至文安縣與滹沱合。《史記》,蘇秦曰:燕長城以北,易水以南。正謂此水也。是以班固、闞駰之徒,咸以斯水謂之南易。
又東過泉州縣南,東入於海。
《經》書水之所歷,沿次注海也。
【譯文】
易水發源於泳郡故安縣閻鄉的西山,
易水發源於西山寬中谷,往東流經五大夫城南邊。從前北平侯王譚,不肯順從王莽政權,他的兒子王興生了五個兒子,也都跟他出來避亂,隱居這座山中。世人就把他們的舊居稱為五大夫城。潘岳《贊》說:五王在城中,裙帶相連,是個大族。易水又東流,左邊與子莊溪水匯合。子莊溪水發源於北方的子莊關,往南流經五公城西,拐彎流經城南。五公,就是王興的五個兒子。光武帝即位後,封他們為五侯:元才為北平侯,益才為安息侯,顯才為蒲陰侯,仲才為新市侯,季才為唐侯―這就是所謂中山五王。民間又稱他們的居地為五公城。五大夫城和五公城方圓都有一里左右,都坐落在小山崗上,上方傾斜,下端方正,溪水往東南注入易水。易水又東流,右邊與女思谷水匯合。女思谷水發源於西南的女思澗,往東北流,注入易水,匯流處稱為三會口。易水又往東拐彎流到關門城西南一一就是昔日燕國的長城門,與樊石山水匯合。樊石山水發源於西方廣昌縣的樊石山,往東流經覆釜山下,東流注入易水。易水又往東流經燕長城,又往東流經漸離城南,這是燕太子丹設館安頓高漸離的地方。易水又往東流經武陽城南。因為易水從寬中經武夫關東流而出,於是就兼有武水之稱,所以燕國下都也就得了武陽之名了。易水左邊與濡水支流舊-道匯合。武陽大城東南的小城,就是故安縣的舊城,漢文帝把該縣封給垂相申屠嘉,立為侯國。舊城東西二里,南北一里半。高誘說:易水經故安城南城外往東流。指的就是這支水。高誘是琢郡人,他的記載是經過明確的查證的。今天水漫到城的東南角,世人又稱易水為故安河。武陽城是燕昭王所築,東西二十里,南北十七里。因而傅逮《述游賦》說:出了北薊,經過良鄉,登上金台,眺望武陽,兩座城空曠遼闊,舊遺蹟渺渺茫茫。賦中寫的就是這地方。易水往東流出范陽。
往東流過范陽縣南邊,又往東流過容城縣南邊,
易水流經范陽縣舊城南邊,秦朝末年,張耳、陳余替陳勝攻占燕、趙的土地,派蒯通去遊說,首先攻下范陽。漢景帝中元二年(前148),把范陽封給降於漢的匈奴王代,立為侯國,就是王莽時的順陰。從前慕容垂逃奔到范陽,設兵駐守,就是這地方。他本來打算到上京去,因行軍途中受阻,倉促間未能如願。易水又東流,與濡水匯合。濡水發源於故安縣西北窮獨山的南谷,東流與源泉水匯合,源泉水發源於北溪,往東南流注入濡水。濡水又往東南流經樊磚期館西邊,就是樊磚期自刻,把頭交給荊柯的地方。濡水又往東南流經荊柯館北邊,昔日燕丹採納田生的建議,尊封荊柯為上卿,在此處修建館舍安置他。兩座館舍所在的小城,溪澗曲折,泉水澄清,山高林茂,煙霧繚繞,眺望這景色,真令人心曠神怡;出家的僧道,還棲身於舊地,在山林清靜的生活中自得其樂。濡水又往東流經武陽城西北。從前曾攔河築壩,引出支流往南流入城中,流經柏家西邊。墓園的圍牆在城旁,有個水塘。四周是森嚴龐大的墓地,有如城邑。水旁有幾座陵墓,高大壯觀,望去好像青色的山丘。詢問老人,查閱史籍,卻都沒有文字記載。但按情理推想起來,應當是燕都以前的舊墳。有人說是燕的墳地,想來大概不是。濡水舊道往南流出,轉向東邊分為兩條。一條流經故安城西,傍著城牆往南流入易水。兩邊堤高岸深,左右相隔百步,有兩座釣台參差對峙,遙遙相望,風景更為秀麗。另一條往東流,注入金台阪,這片破塘東西六七里,南北五里;阪塘西北有釣台,高一丈余,方圓大約四十步,阪塘北岸十餘步有個金台,台上東西八十多步,南北稍狹。北邊有個小金台,台北又有個蘭馬台,都有幾丈高,相對並峙,十分秀麗。台左右兩邊水流相通,有長龐闊檐,盤迴曲折地披覆在水岸上。屋宇牆壁都已倒塌了,但柱礎還在,所以建築的基址和結構還可以看得出來。訪問老人,都說昭王以禮厚待賓客,廣泛招聘四方人才,如郭魄、樂毅、鄒衍、劇辛之流,還有那些求官覓職,遊說於諸侯之間的人們,都紛紛遠道而來。但昭王為防備諸侯的門客到燕國來刺探虛實,所以又修建了下都,把他們安頓在南部邊境的館舍里。老人們還說,昭王開創於前,他的兒子丹又續建於後,所以雕牆破館之間,還留有鐫刻過的殘石,雖然沒有經籍記載可相印證,但細察這裡的古蹟,似乎與歷來相傳的說法頗相符合。濡水從堰壩又往東流經紫池堡以西,轉向北流,又有渾塘溝水注入。渾塘溝水發源於遒縣西邊白馬山的南溪,往東南流注入濡水。濡水又往東流到塞口,是古時修築石堰攔水的地方。濡水舊分支南流,注入城東大阪。破塘方圓四里,現在已經無水了。破塘內有泉水,水深不流,緊鄰著水池的北邊,俗稱聖女泉。濡水又東流,在水口接納了白楊水。白楊水發源於遒縣西山的白楊嶺下,往東南流入濡水,時人稱為虎眼泉。濡水東流,與檀水匯合。檀水發源於遒縣西北、檀山西南,南流與石泉水匯合。石泉水發源於石泉固東南角,水寬二十來步,深三丈。石泉固坐落在群山深處的平川之間,四周有山澗阻隔,澗岸高八丈有餘,底部岩石高五丈,岩上又有一層紅土,高四丈,陡峭直上,有如牆壁。澗寬四十五步。水不流到的地方,路極狹窄,容不下一輛車子,只有單人獨馬可以通過,地名叫石泉固。石泉固上古來就有一座白楊寺,寺廟裡供奉的是白楊山神。寺旁林木茂密,枝柯交錯,連片的綠蔭把陽光都遮住了。僧人法澄在上面修建了一座佛寺,就更成為修道的勝地了。
水往南流,注入檀水,所以民間有並溝之稱。水又往東南流經故安縣北邊,往南注入濡水;濡水又往東南流,在容城縣西北、大利亭東南與易水匯合,注入巨馬水。所以《地理志》說:故安縣的閻鄉,易水就發源在這裡,到范陽注入濡水。闡胭也是這麼說;又說:濡水與渠水匯合。許慎說:濡水注入沫水。沫水、渠水這兩個稱呼都是巨馬水的別名。但兩條易水都發源於一鄉,一同注入濡水。北易水流到琢郡范陽縣與北濡水匯合,又一起亂流注入沫水,於是北易水與諸水就都可相互通稱了。北易水往東流經容城縣老城北邊,波濤滾滾地往東流,到勃海郡平舒縣與南易水匯合。闡馳說:琢郡西部與代郡以易水為分界。這條易水是南易水,發源於代郡廣昌縣東南、郎山東北的燕王仙台東邊。仙台有三座山峰,十分高峻,峰頂上飄著雲霞,深谷中籠著煙霧,老人們說這是燕昭王求仙的地方。仙台的東面稱石虎岡。范嘩《後漢書》說:這裡是中山簡王焉墓穴的所在地,葬物非常豐厚,采了琢郡的山石來修築墳墓。墓道上的墓碑和石獸都是用山上的岩石雕成的,還留下兩隻石虎,因此後人就稱為石虎岡。山的東麓,就是泉源所出處,《水經》稱為閻鄉西山。水往東流,有毖水往南匯入,二水混合同流,俗稱雹河。司馬彪《郡國志》說:雹水發源於故安縣。世祖命令耿況去攻打故安西山的賊兵吳耐氫,沿雹水而上十餘營,全都擊潰,指的就是這條水。易水又往東流經孔山北麓,山下有鍾乳溶洞,洞中出產很美的石鐘乳。採石鍾乳的人打著燈籠去尋覓,入洞約一里,渡過一條潛流的地下河,不太深,人可涉水過去。洞中又奇妙地分出許多石洞,使得出入的人迷失方向,不知該往哪裡走;因此在容易迷路的地方,人們一定會留下標記,回來時才能找到出洞的通道。洞頂又有大孔,朝天敞開,所以叫孔山。易水又往東流經西故安城南,就是閻鄉城;流過送荊隆北邊。老人們說:燕丹就在這裡為荊柯餞行,因而得名,但世代久遠,也不大弄得清楚了。不過對從前留下的地名和傳聞,也不得不作此說明,以便讓後人擴大見聞。易水又東流,轉彎繞經長城西邊,又東流,往南流經武隧一縣以南、新城縣以北。《史記》說:趙國大將李牧攻打燕國,占領了武隧、方城,就指這兩座城。民間又把這條水叫武隧津。水北朝著長城門,稱為汾門。《史記·趙世家》說:孝成王十九年(前247),趙國與燕國交換土地,把龍兌、汾門給燕,燕則把葛城、武陽給趙。汾門也叫汾水門,又稱梁門。易水往東分支流出,積成梁門破;易水又東流,梁門破水注入。這條水上口在梁門承接易水,往東流入長城,往東北流注入破中。破水在北方承接范陽破,這片破塘在范陽城西十里,方圓十五里,民間又稱為鹽台破。阪水南通梁門淀,梁門淀方圓三里。淀水往東南流,出了長城,注入易水,稱為范水。易水從這裡起,下流通稱為范水。又往東流經范陽縣老城南邊,就是應肋所說的范水之陽。易水又往東流經樊輿縣老城北邊。漢武帝元朔五年(前124),把樊輿封給中山靖王的兒子劉條,立為侯國。王莽改名為握符。《地理風俗記》說:北新城縣以東二十里有樊輿亭,是個舊縣。易水又往東流經容城縣老城南。漢高帝六年(前201),封趙將夜於深澤;景帝中元三年(前147),把降於漢的匈奴王唯徐盧封於容城,都是侯國。王莽改名為深澤。易水又往東流,堡水注入。堅水上流,在容城縣東南承接兩個破塘,稱為大堅淀和小堅淀。水往南流,注入易水,匯流處叫堅洞口。水邊有渾堡城,易水流經城南,往東與流水匯合。所以桑飲說:易水發源於北新城西北,東流注入流水。從此以下,流水與易水都可通稱了。易水又往東流經易京以南。漢朝末年,公孫攢在薊下殺害了劉虞。當時童謠說:燕的南疆,趙的北地,唯有這裡可避亂世。公孫攢以為這地方就是易水一帶,所以從薊遷到易水邊,把他所駐的城稱為易京城,在易城以西四五里。後趙建武四年(338),石虎從遼西南下,到了易京,看到易京城牆極其堅固,就派了二萬人把它破壞了。現在城牆已經毀為平地,但城樓基址還在,高度還有四丈多。廢址上有一口井,世人稱這座城樓為易京樓,城就是公孫攢所據守的易京城。所以公孫攢給他兒子的信中說:袁氏攻城時,就像鬼神一樣,沖梯在城樓上亂舞,鼓角在地上齊鳴,說的就是這裡的城樓。易水又往東流經易縣老城南。從前燕文公遷到易縣,就是這座城。闡胭說:太子丹派荊柯去刺秦王,與知道這一密謀的賓客在易水上給他餞行。《燕丹子》說:荊柯動身到秦國去時,太子和知道密謀的人都穿了白衣,戴了白帽,在易水上給他送行。荊柯起身向他敬酒,唱道: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高漸離擊築,宋如意伴唱,唱到悲壯時,人們激動得頭髮直豎,把帽子都頂了起來;唱到淒哀時,人們都不禁涕淚紛紛。這次壯行處可能就是在這裡。我按古時留一下的遺蹟認為,壯行處大多是在武陽,似乎不會在這裡。漢景帝中元三年(前147),把易縣封給降於漢的匈奴王仆繼,立為侯國。
又往東流過安次縣南邊,
易水流經安次縣南邊、郭縣舊城北邊,往東流到文安縣,與淳沱河匯合。《史記》載,蘇秦說:燕長城以北,易水以南,指的就是這條水。所以班固、闡馴等人都把這條水叫南易水。又往東流過泉州縣南邊,往東注人大海。
《水經》記載易水依次所經地方,一路流去,注入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