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沁水出上黨涅縣謁戾山,沁水即涅水也。或言出谷遠縣羊頭山靡谷,三源奇注,徑瀉一隍。又南會三水,歷落出左右近溪,參差翼注之也。
南過谷遠縣東,又南過陭氏縣東,谷遠縣,王莽之谷近也。沁水又南徑陭氏縣故城東,劉聰以詹事魯繇為冀州,治此也。沁水又南歷陭氏關,又南與水合,水出東北巨駿山,乘高瀉浪,觸石流響,世人因聲以納稱。西南流注於沁。沁水又南與秦川水合,水出巨駿山東,帶引眾溪,積以成川,又西南徑端氏縣故城東。昔韓、趙、魏分晉,遷晉君於端氏縣,即此是也。其水南流,入於沁水。
又南過陽阿縣東,沁水南徑陽阿縣故城西。《魏土地記》曰:建興郡治陽阿縣。郡西四十里有沁水南流。沁水又南與濩澤水合,水出濩澤城西白澗嶺下,東徑濩澤。《墨子》曰:舜漁濩澤。應劭曰:澤在縣西北,又東徑濩澤縣故城南,蓋以澤氏縣也。《竹書紀年》,梁惠成王十九年,晉取玄武、濩澤者也。其水際城東注,又東合清淵水,水出其縣北,東南徑濩澤城東,又南入於澤水。澤水又東得陽泉口,水出鹿台山。山上有水,淵而不流,其水東徑陽陵城南,即陽阿縣之故城也。漢高帝六年,封卞訢為侯國。水歷嶕嶢山東,下與黑嶺水合,水出西北黑嶺下,即開瞪也。其水東南流徑北鄉亭下,又東南徑陽陵城東,南注陽泉水。陽泉水又南注濩澤水。澤水又東南,有上澗水注之,水導源西北輔山,東徑銅於崖南,歷析城山北,山在濩澤南,《禹貢》所謂砥柱、析城,至於王屋也。山甚高峻,上平坦。下有二泉,東濁西清,左右不生草木,數十步外多細竹。其水自山陰東入濩澤水。濩澤水又東南注於沁水。沁水又東南,陽阿水左入焉,水北出陽阿川,南流徑建興郡西,又東南流徑午壁亭東,而南入山。其水沿波漱石,漰澗八丈,環濤轂轉,西南流入於沁水。沁水又南五十餘里,沿流上下,步徑裁通,小竹細筍,被於山渚,蒙蘢茂密,奇為翳薈也。
又南出山,過沁水縣北,沁水甫徑石門,謂之沁口。《魏土地記》曰:河內郡野王縣西七十里有沁水,左徑沁水城西,附城東南流也。石門是晉安平獻王司馬孚之為魏野王典農中郎將之所造也。按其表云:臣孚言,臣被明詔,興河內水利。臣既到,檢行沁水,源出銅鞮山,屈曲周回,水道九百里,自太行以西,王屋以東,層岩高峻,天時霖雨,眾谷走水,小石漂迸,木門朽敗,稻田泛濫,歲功不成。臣輒按行,去堰五里以外,方石可得數萬餘枚。臣以為累方石為門,若天暘旱,增堰進水,若天霖雨。陂澤充溢,則閉防斷水,空渠衍澇,足以成河。雲雨由人,經國之謀,暫勞永逸,聖王所許,願陛下特出臣表,敕大司農府給人工,勿使稽延,以贊時要。臣孚言。詔書聽許。於是夾岸累石,結以為門,用代木門枋,故石門舊有枋口之稱矣。溉田頃畝之數,間二歲月之功,事見門側石銘矣。水西有孔山,山上石穴洞開,穴內石上,有車轍、牛跡。《耆舊傳》云:自然成著,非人功所就也。其水南分為二水,一水南出,為朱溝水。沁水又徑沁本縣故城北,蓋藉水以名縣矣。《春秋》之少水也。京相璠曰:晉地矣。又云:少水,今沁水也。沁水又東徑沁水亭北,世謂之小沁城。沁水又東,右合小沁水,水出北山台淳淵,南流為台淳水,東南入沁水。沁水又東,倍澗水注之,水北出五行之山,南流注於沁水。
又東過野王縣北,沁水又東,邗水注之,水出太行之阜山,即五行之異名也。《淮南子》曰:武王欲築宮於五行之山,周公曰:五行險固,德能覆也,內貢回矣,使吾暴亂,則伐我難矣。君子以為能持滿。高誘云:今太行山也,在河內野王縣西北上黨關。《詩》所謂徒殆野王道,傾蓋上黨關。即此由矣。其水南流徑邗城西,故邗國也。城南有邗台,《春秋》值公二十四年,王將伐鄭,富辰諫曰:邗,武之穆也,京相璠曰:今野王西北三十里有故邗城,邗台是也。今故城當太行南路,道出其中,漢武帝封李壽為侯國。邗水又東南徑孔子廟東。廟庭有碑,魏太和元年,孔靈度等以舊字毀落,上求修復。野王令范眾愛、河內太守元真、刺史咸陽公高允表聞,立碑於廟。抬中劉明、別駕呂次文、主簿向班虎、荀靈龜,以宣尼大聖,非碑頌所稱,宜立記焉。雲仲尼傷道不行,欲北從趙鞅,聞殺鳴鐸,遂旋車而反,及其後也,晉人思之,於太行嶺南為之立廟,蓋往時回轅處也。余按諸子書及史籍之文,並言仲尼臨河而嘆曰:丘之不濟,命也。夫是非太行回轅之言也。碑云:魯國孔氏,官於洛陽,因居廟下,以奉蒸嘗。斯言是矣。蓋孔氏遷山下,追思聖祖,故立廟存饗耳。其猶劉累遷魯,立堯祠於山矣,非謂回轅於此也。邗水東南徑邗亭西。京相璠曰:又有亭在台西南三十里,今是亭在邗城東南七、八里,蓋京氏之謬耳。或更有之,余所不詳。其水又南流注於沁,沁水東徑野工縣故城北。秦昭王四十四年,白起攻太行,道絕而韓之野王降。始皇拔魏東地,置東郡,衛元君自濮陽徙野王,即此縣也。漢高帝無年,為殷國,二年為河內郡,王莽之後隊,縣曰平野矣。魏懷州刺史治,皇都遷洛,省州復郡。水北有華岳廟,廟側有攢柏數百根,對郭臨川,負岡蔭諸,青青彌望,奇可玩也。懷州刺史頓丘李洪之之所經構也。廟有碑焉,是河內郡功曹山陽荀靈龜以和平四年造,天安元年立。沁水又東,朱溝枝津入焉。又東與丹水合,水出上黨高都具故城東北阜下,俗謂之源源水。
《山海經》曰:沁水之東有林焉,名曰丹林,丹水出焉。即斯水矣。丹水自源東北流,又屈而東注,左會絕水。《地理志》曰:高都縣有莞谷,丹水所出,東南入絕水是也。絕水出泫氏縣西北楊谷,故《地理志》曰:楊谷,絕水所出。東南流,左會長平水,水出長平縣西北小山,東南流徑其縣故城。泫氏之長平亭也。《史記》曰:秦使左庶長王齕攻韓,取上黨,上黨民走趙,趙軍長平,使廉頗為將,後遣馬服君之子趙括代之。秦密使武安君白起攻之,括四十萬眾降起,起坑之於此。《上黨記》曰:長平城在郡之南,秦壘在城西,二軍共食流水,澗相去五里。秦坑趙眾,收頭顱築台於壘中,因山為台,崔嵬桀起,今仍號之曰白起台。城之左右沿山亘隰,南北五十許里,東西二十餘里,悉秦、趙故壘,遺壁舊存焉。漢武帝元朔二年,以封將軍衛青為侯國。其水東南流,注絕水。絕水又東南流徑泫氏縣故城北。《竹書紀年》曰:晉烈公元年,趙獻子城泫氏。絕水東南與泫水會,水導源縣西北該谷,東流徑一故城南,俗謂之都鄉城。又東南徑泫氏縣故城南,世祖建武六年,封萬普為侯國。而東會絕水,亂流東南入高都縣,右入丹水。《上黨記》曰:長平城在郡南山中,丹水出長平北山,南流。秦坑趙眾,流血丹川,由是俗名為丹水,斯為不經矣。丹水又東南流注于丹谷,即劉越石《扶風歌》所謂丹水者也。《晉書地道記》曰:縣有太行關,丹溪為關之東谷,途自此去,不復由關矣。丹水又徑二石人北,而各在一山,角倚相望,南為河內,北曰上黨。二郡以之分境。丹水又東南歷西岩下,岩下有大泉涌發,洪流巨輸,淵深不測,瀕藻茭芹,竟川含綠,雖嚴辰肅月,無變暄萋。丹水又南,白水注之,水出高都縣故城西,所謂長平白水也,東南流歷天井關。《地理志》曰:高都縣有天井關。蔡邕曰:太行山上有天井關,在井北,遂因名焉。故劉歆《遂初賦》曰:馳太行之險峻,入天井之高關,太元十五年,晉征虜將軍朱序破慕容永於太行,遣軍至白水,去長子百六十里。白水又東,天井溪水會焉。水出天井關,北流注白水,世謂之北流泉。白水又東南流入丹水,謂之白水交。丹水又東南出山,徑鄈城西。城在山際,俗謂之期城,非也。司馬彪《郡國志》曰:山陽有鄈城。京相璠曰:河內山陽西北六十里有鄈城。《竹書紀年》曰:梁惠成王元年,趙成侯偃、韓懿侯若伐我葵。即此城也。丹水又南屈而西轉,光溝水出焉。丹水又西徑苑鄉城北,南屈東轉,徑其城南,東南流注子沁,謂之丹口。《竹書紀年》曰:晉出公五年,丹水三日絕不流;幽公九年,丹水出相反擊。即此水也。沁水又東,光溝水注之,水首受丹水,東南流,界溝水出焉,又南人沁水。沁水又東南流徑成鄉城北,又東徑中都亭南,左合界溝水,水上承光溝,東南流,長明溝水出焉。又南徑中都亭西,而南流注於沁水也。
又東過州縣北,縣,故州也。《春秋左傳》隱公十有一年,周以賜鄭公孫段。韓宣子徙居之。有白馬溝水注之,水首受白馬湖,湖一名朱管陂,陂上承長明溝。湖水東南流,徑金亭西,分為二水,一水東出為蔡溝,一水南注於沁也。
又東過懷縣之北,《韓詩外傳》曰:武王伐紂到邢丘,更名邢丘曰懷。春秋時,赤翟伐晉圍懷是也。王莽以為河內,故河內郡治也。舊三河之地矣。韋昭曰:河南、河東、河內為三河也。縣北有沁陽城,沁水徑其甫而東注也。
又東過武德縣甫,又東南至榮陽縣北,東入於河。
沁水於縣南,水積為陂,通結數湖,有朱溝水注之,其水上承沁水於沁水縣西北,自枋口東南流,奉溝水右出焉。又東南流,右泄為沙溝水也。其水又東南,於野工城西,枝渠左出焉,以周城溉,東徑野工城南,又屈徑其城東而北注沁水。朱溝自枝渠東南,徑州城南,又東徑懷城南,又東徑殷城北.郭緣生《述征記》曰:河之北岸,河內懷縣有殷城。或謂楚、漢之際,殷王印治之,非也。余案《竹書紀年》云:秦師伐鄭,次於懷,城殷。即是城也,然則殷之為名久矣,知非從印始。昔劉曜以郭默為殷州刺史,督緣河諸軍事,治此。朱溝水又東南注於湖。湖水右納沙溝水,水分朱溝南派,東南徑安昌城西。漢成帝河平四年,封丞相張禹為侯國。今城之東南有古冢,時人謂之張禹墓。余按《漢書》,禹,河內軹人,徒家蓮勺,鴻嘉元年,禹以老乞骸骨,自治冢奎,起祠堂於平陵之肥牛亭,近延陵,奏請之,詔為徒亭,哀帝建平二年薨,遂葬於彼,此則非也。沙溝水又東徑隰城北.《春秋》值公二十五年,取太叔於溫,殺之於隰城是也。京相璠曰:在懷縣西南。又徑殷城西,東南流入於陂,陂水又值武德縣,南至滎陽縣北,東南流入於河。先儒亦咸謂是溝為濟渠。故班固及闞駰並言濟水至武德入河。蓋濟水枝瀆條分,所在布稱,亦兼丹水之目矣。
【譯文】
沁水發源於上黨涅縣渴庚山,沁水就是涅水。也有人說是發源於谷遠縣羊頭山世靡谷,有三個源頭一同瀉入深澗中。又南流,匯合了三條水,這些泉水塗塗地從左右近旁的山溪中流出,參差錯落地從兩邊注入沁水。往南流過谷遠縣東邊,又往南流過隋氏縣東邊,
谷遠縣就是王莽的谷近。沁水又往南流經崎氏縣老城東邊。劉聰任命詹事魯蒜為冀州太守,治所就在這裡。沁水又往南流過陸氏關,又往南與最晶水匯合。這條水發源於東北的巨駿山,從高處滾滾地奔瀉而下,衝著岩石發出轟響,人們就是以水聲取名的。水往西南流,注入沁水。沁水又南流,與秦川水匯合,秦川水發源於巨駿山東麓,帶引了許多山溪,積聚成一條川流。又往西南流經端氏縣舊城東邊。從前韓、趙、魏分割了晉國,把晉國的國君貶遷到端氏縣就是此縣。水往南流,注入沁水。
又往南流過陽阿縣東邊,
沁水往南流經陽阿縣老城西邊。《魏土地記》說:建興郡的腳所在陽阿縣。郡治西邊四十里有沁水往南流。沁水又南流,與菠澤水匯合。菠澤水發源於菠澤城西的白澗嶺下,往東流經覆澤。《墨子》說:舜在鑊澤捕魚。應肋說:菠澤在縣城西北。又東流經菠澤縣老城南面,縣名就是因菠澤而來的。《竹書紀年》:梁惠成王十九年(前351),晉奪取玄武和菠澤。水傍城邊往東奔流,又東流與清淵水匯合。清淵水發源於縣北,往東南流經鑊澤城東面,又往南流入澤水。鑊澤水又東流,在陽泉口接納了陽泉水。陽泉水出自鹿台山。山上有一亂泉水,淵深而不流動。水往東流經陽陵城南,也就是陽阿縣的老城。漢高帝七年(前20),把這地方封給卞訴,立為侯國。水流過礁曉山東邊,在山下與黑嶺水匯合。黑嶺水發源於西北的黑嶺腳下,就是開瞪。水往東南流經北鄉亭下,又往東南流經陽陵城東面,往南注入陽泉水。陽泉水又南流,注入菠澤水。澤水又經東南流,有上澗水注入。上澗水發源於西北的輔山,東經銅於崖南邊,流過析城山北邊。析城山在蓬澤南邊,《禹貢》所謂砒柱、析城,直到王屋,就是指這座山。山極高峻,地面平坦,山下有兩道泉水,東邊那條渾濁,西邊那條澄清,兩岸草木不長,只在數十步外面才有許多細竹。水從山北往東注入攫澤水,鑊澤水又往東南注入沁水。沁水又往東南流,陽阿水從東邊注入。陽阿水發源於北方的陽阿川,往南流經建興郡西邊,又往東南流經午壁亭東面,然後往南流入山中。滾滾的水波衝著山石,沿著高達八丈的深澗發出轟隆隆的巨響,掀起卷著漩渦的怒濤,往西南流奔,注入沁水。沁水又往南流了五十餘里,沿著水流上下一帶,只有一條小徑相通;山間水濱,翁翁鬱郁的全是一行小竹細筍,長得非常茂密,綠蔭沉沉,景色清奇。又往南流出山間,流過沁水縣北邊,沁水往南流經石門,人們也叫沁口,《魏土地記》說:河內郡野王縣以西七十里有沁水,左邊流經沁水城西面,傍著城邊往東南流。這道石門是晉朝安平獻王司馬孚在魏當野王縣的典農中郎將時主持修建的。他呈遞給朝廷的奏表中說:我秉承詔諭來興修河內的水利。我一到了這裡,就去沁水視察了一番。沁水源出銅鞍山,縈迴曲折,水道長達九百里。太行、王屋二山岩峰層沓,極其高峻,從太行以西,王屋以東,每逢久雨季節,條條山谷就都山水橫流,小石塊紛紛被捲走,木製的水門年久朽壞,稻田泛濫淹水,一年的辛勞就得不到收成。我立即去巡察,發現離堰五里外,可以取得好幾萬塊方石。我以為用方石砌成水門,如逢天時晴旱,可以增堰引水灌溉;如逢天時久雨,破塘湖澤都已水滿,就關閘斷水。那時切斷上源的空渠,單憑排澇也足以成河了。這樣雲雨都可以由人力加以控制,實在是治國大計,一勞永逸,聖明君主應會讚許的。請陛下把我的奏表特別頒發下去,下令大司農府派給人工,不要拖延,以助成目前這件要事。朝廷下詔批准,於是在兩岸砌築成石門,以代替過去的木門杭,因有木杭,所以石門以前又有仿口之稱。水門建成後灌溉田畝多少,在漫長的年月中歷次重修的曲折經過,石門旁的碑刻上都有記載。水西有孔山,山上有石洞,洞口大開,洞內岩石上,有車轍印跡和牛的蹄痕。《眷舊傳》說:這些都是天然形成,不是人工鑿出的。水往南流,分成兩條,一條往南分出,就是朱溝水。沁水又流經沁水縣老城北面,該縣就是以水來命名的。沁水就是《春秋》的少水。京相潘說:這裡是晉國地方。又說:少水就是今天的沁水。沁水又東流,經沁水亭北,世人稱之為小沁城。沁水又東流,在右邊匯合了小沁水。小沁水發源於北山台停淵,南流就是台停水,往東南注入沁水。沁水又東流,倍澗水注入。倍澗水發源於北方的五行之山,南流注入沁水。
又往東流過野王縣北邊,沁水又東流,邢水注入。邪水發源於太行的阜山―太行山是五行山的異名。《淮南子》說:武王想在五行之山建造宮室,周公說:五行形勢險要而閉塞,如果我們修德可以保住它,那末天下來納貢的道路卻很曲折難行;如果我們有暴虐悖亂的行為,那末天下人要來討伐我們又很困難了。有識之士認為周公很能保持成業。高誘說:五行之山就是今天的太行山,在河內野王縣西北的下黨關。有詩說:在野王路上走得睏倦不堪,到上黨關喜逢知友暢敘衷腸。說的就是這座山。沁水往南流經邢城西面,就是舊時的邢國。城南有邪台,《春秋》:僖公二十四年(前636),周王打算討伐鄭國,富辰勸阻道:邢是武王的後代子孫。京相播說:現在野王縣西北三十里,有舊邪城,就是邢台。現在老城坐落在太行南路上,道路就通過城中。漢武帝把這裡封給李壽,立為侯國。邢水又往東南流經孔子廟東面。廟內庭院裡有碑。魏太和元年(477),孔靈度等鑑於舊殿宇破敗零落,向上級申請修復。野王縣縣令范眾愛、河內太守元真、刺史咸陽公高允,向朝廷上表申請重修,在廟中立碑記載此事。治中劉明,別駕呂次文,主簿向班虎、荀靈龜,以為孔子是大聖人,碑頌之類形式是不相稱的,應該立個碑記才對。說:仲尼因大道得不到推行而傷感,想北上去投趙鞍,可是卻聽到他殺了鳴鐸,就掉過車頭往回走。到後來,晉人追思他,就在太行嶺南為他立廟,這大概就是從前孔子往回走的地方。我按諸子書及史籍中都說仲尼臨河嘆息,說:我不能過河,大概也是命中注定的吧!並沒有說在太行山掉轉車頭。碑文說:魯國孔氏,在洛陽做官,居住在廟下,主持祭祀。這樣說才對了。因孔氏遷居到山下,追思起先世的聖人,所以立廟維持祭祀。這也正像劉累遷移魯地,就在山上建立堯祠一樣,並不是說孔子在這裡掉轉車頭。邪水往東南流經邪亭西邊。京相蟠說:又有亭在台的西南三十里,但現在此亭在邢城東南七八里,那是京相瑤說得不對;或者還有別的亭,那就不清楚了。水又南流,注入沁水。沁水往東流經野王縣老城北面。秦昭王四十四年(前263),白起攻打太行,切斷了道路,於是韓國的野王投降了。秦始皇攻占魏國東部土地,設置了東郡。衛元君從淮陽遷移到野王,指的就是此縣。漢高帝元年(前206),這裡是殷國,二年是河內郡,王莽則稱郡為後隊,縣叫平野,是魏懷州刺史的治所。皇都遷到洛陽後,又撤去了州,恢復河內郡。沁水北岸有華岳廟,廟旁柏樹成叢,有數百株,面城臨水,背依山岡,水岸上滿眼一片青蔥,是很可玩賞的美景。華岳廟是懷州刺史頓丘李洪之主持修建的。廟前有碑,是和平四年(463)河內郡功曹山陽荀靈龜所造,天安元年(466)所立。沁水又東流,朱溝支流注入;又東流與丹水匯合。丹水發源於上黨高都縣老城東北的山岡下,俗稱源源水。
《山海經》說:沁水東邊有一片樹林,名叫丹林,丹水發源在這裡。說的就是這條水。丹水從源頭往東北流,又轉彎東流,左邊與絕水匯合。《地理志》說:高都縣有莞谷,是丹水的發源地,往東南流入絕水。絕水發源於法氏縣西北的楊谷,所以《地理志》說:楊谷,絕水發源在那裡,往東南流,左邊匯合了長平水。長平水發源於長平縣西北的小山,往東南流經老縣城,就是法氏的長平亭。《史記》說:秦國派左庶長王屹去攻打韓國,奪取了上黨,上黨的百姓逃到趙國去。趙國駐軍於長平,任廉頗為大將,後來又派馬服君的兒子趙括去替換他。秦國暗裡派了武安君白起去進攻趙括,趙括的四十萬軍隊都降了白起,白起就在這裡把他們統統活埋了。《上黨記》說:長平城在郡的南邊,秦的營地在西邊,兩國軍隊都一起喝這條溪澗里的水,相距不過五里。秦軍活埋了趙國兵眾以後,又把他們的頭顱收集起來在營地中築起高台,高台利用山勢而建,高高拔地而起,現在還叫它白起台。城的左右兩邊,沿著山邊,橫過低地,南北五十來里,東西二十餘里的一帶地方,全是秦趙的舊營壘,壁壘的遺址還在。漢武帝元朔二年(前127),把這裡封給將軍衛青,立為侯國。水往東南流,注入絕水。絕水又往東南流經法氏縣老城北面。《竹書紀年》說:晉烈公元年(前415),趙獻子在法氏築城。絕水往東南流,與法水匯合。法水發源於法氏縣西北的法谷,往東流經一座老城南面,俗稱都鄉城。又往東南流經法氏縣老城南面。世祖建武六年(30),把這裡封給萬普,立為侯國。法水又東流匯合於絕水,往東南亂流進入高都縣、在右邊注入丹水。《上黨記》說:長平城在郡治南邊山中。丹水發源於長平的北山,往南流。秦軍活埋了趙國兵士,流的血把水都染紅了,因而俗名為丹水,這真是胡說八道。丹水又往東南流注入丹谷,這就是劉越石《扶風歌》中所說的丹水。《晉書。地道記》說:縣裡有太行關,丹溪就是太行關的東谷,道路由這裡通出去,就不再從關那邊走了。丹水又流經兩個石人北邊,石人各在一山,前後相望,南面是河內,北面是上黨。二郡就以兩山為分界。丹水又往東南流過西岩下面,岩下有一股強勁的泉流,大如巨輪,洶湧而出,深不可測,整條河中,萍藻菱芹之類水草綠油油的一片,即雖是嚴寒的冬天,也還是生意欣欣,毫無改變。丹水又南流,白水注入。白水發源於高都縣老城西面,就是所謂長平白水,經東南流過天並關。《地理志》說:高都縣有天井關,蔡琶說:太行山上有個天井,關口就在天井北面,於是就以天井為名了。所以劉散《遂初賦》說:奔馳在險峻的太行山,進入那高高的天井關。太元十五年(390),晉朝征虜將軍朱序在太行山大敗慕容永,派兵到白水,離長子一百六十里。白水又東流與天井溪水相匯合。溪水發源於天井關,北流注入白水,人們稱為北流泉。白水又往東南流,注入丹水,匯流處稱為白水交。丹水又往東南流出山間,流過鄭城西面。癸腸城在山邊,俗稱期城,其實不對。司馬彪《郡國志》說:山陽有鄂城。京相潘說:河內山陽西北六十里有鄂城。《竹書紀年》說:梁惠成王元年(前369),趙成侯僵、韓露侯若,進攻我國的葵,說的就是此城。丹水又向南彎,向西轉,分出一條光溝水。丹水又往西流經苑鄉城北面,向南彎又轉回東邊,流經城南,往東南注入沁水,匯流處稱為丹口。《竹書紀年》說:晉出公五年(前470),丹水斷流三日,幽公九年(前425),丹水湧出,互相衝激,說的就是這條水。沁水又東流,光溝水注入。光溝水上口承接丹水,往東南流,界溝水分支流出;又南流匯入沁水。沁水又往東南流經成鄉城北面,又往東流往中都亭南面,在左邊匯合了界溝水。界溝水上口承接光溝,往東南流,長明溝水分支流出,又往南流經中都亭西面,然後南流注入沁水。
又往東流過州縣北邊,
州縣就是舊時的州。《春秋左傳》:隱公十一年(前712),周王把州賜給鄭國。「…昭公三年,晉以州田賜公孫段。後來韓宣子遷居到這裡。有白馬溝水注入。白馬溝上口承接白馬湖,白馬湖又名朱管破,破湖仁口承接長明溝,湖水往東南流經金亭西邊,分成二條:一條往東分出,叫蔡溝;一條往南注入沁水。又往東流過懷縣北邊,
《韓詩外傳》說:武王討伐封王,到了邢丘,把邢丘改名為懷。春秋時,赤翟攻晉包圍了懷。王莽改為河內,是舊河內郡的治所。從前屬三河地方。韋昭說:河南、河東、河內合稱三河。縣北有沁陽城,沁水流經城南往東流去。
又往東流過武德縣南邊,又往東南流到榮陽縣北邊,東流注人河水。
沁水在縣南積聚成為破塘,把好幾個湖泊都連結在一起,有朱溝水注入。朱溝水上流在沁水縣西北承接沁水,從仿口往東南流,從右岸分支流出的是奉溝水;又往東南流,從右岸分支流出的是沙溝水。水又往東南流,在野王城西面,有支渠從左岸分出,以灌溉城邊一帶土地『支渠東流經野王城南面,又轉彎流經城東,然後北流注入沁水。朱溝水從支渠往東南流經州城南面,又往東流經懷城南面,又往東流經殷城北面。郭緣生《述征記》說:河水北岸,河內懷縣有殷城。有人說楚漢對峙的時候,殷王司馬印的治所就設在這裡,其實不是。我按《竹書紀年》說:秦軍攻打鄭國,駐紮於懷,在殷築城,指的就是此城。那末殷這地名由來已久,可知不是司馬印開始的。從前劉耀指派郭默為殷州刺史,負責督察沿河各部隊的事務,治所就設在這裡。朱溝水又往東南流,注入湖中。湖水在西邊接納了沙溝水。沙溝水分出朱溝南支,往東南流經安昌城西邊。漢成帝河平四年(前25)把安昌封給承相張禹,立為侯國。現在城的東南有一座古墓,人們稱為張禹墓。我按《漢書》,張禹是河內積縣人,一家人遷移到蓮勺。鴻嘉元年(前20),張禹年老,申請退休回家養老。他親自營建墳墓,在平陵的肥牛亭修建祠堂,那地方與延陵相鄰近。他向朝廷提出申請,皇帝下詔為他把亭移走。哀帝建平二年(前5),張禹亡故,於是就葬在那裡。那末這裡就不是他的墳墓了。沙溝水又往東流經矚城北面。《春秋》;僖公二十五年(前635),在溫逮捕了大叔,就在矚城殺了他。京相潘說:限城在懷縣西南。沙溝水又流經殷城西面,往東南流入破塘,破水又一直流過武德縣,往南流到榮陽縣北邊,往東南流,注入河水。從前學者也都說這條溝就是濟渠,所以班固和闡姻也都說濟水到武德注入河水。因為濟水分出一條條的支流所到之處各有名稱,也就兼有丹水的名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