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經注卷九淇水

  【原文】

  淇水出河內隆慮縣西大號山,《山海經》曰:淇水出沮枷山。水出山側,頹波漰注,衝激橫山。山上合下開,可減六七十步,巨石磥砢,交積隍澗,傾瀾澇盪,勢同雷轉,激水散氛,暖若霧合。又東北,沾水注之。水出壺關縣東沾台下,石壁崇高,昂藏隱天,泉流發於西北隅,與金谷水合,金谷即沾台之西溪也。東北會沾水,又東流注淇水。淇水又徑南羅川,又歷三羅城北,東北與女台水合,水發西北三女台下,東北流注於淇。淇水又東北歷淇陽川,徑石城西北,城在原上,帶澗枕淇。淇水又東北,西流水注之,水出東大嶺下,西流徑石樓南,在北陵石上,練垂禁立,亭亭極峻。其水,西流水也。又東徑馮都壘南,世謂之淇陽城,在西北三十里。淇水又東出山,分為二水,水會立石堰,遏水以沃白溝,左為菀水,右則淇水,自元甫城東南徑朝歌縣北。《竹書紀年》,晉定公十八年,淇絕於舊衛,即此也。淇水又東,右合泉源水,水有二源,一水出朝歌城西北,東南流。老人晨將渡水而沉吟難濟,紂問其故,左右曰:老者髓不實,故晨寒也。紂乃於此斫脛而視髓也。其水南流東屈,徑朝歌城南。《晉書地道記》曰:本沫邑也。《詩》云:愛采唐矣,沫之鄉矣。殷王武丁始遷居之,為殷都也。紂都在《禹貢》冀州大陸之野。即此矣。有糟丘、酒池之事焉,有新聲靡樂,號邑朝歌,晉的曰:《史記·樂書》,紂作朝歌之音,朝歌者,歌不時也。故墨子聞之,惡而回車,不徑其邑。《論語比考讖》曰:邑名朗歌,顏淵不舍,七十弟子掩目,宰予獨顧,由蹙墮車。來均曰:子路患宰予顧視凶地,故以足蹙之使墮車也。今城內有殷鹿台,紂昔自投於火處也。《竹書紀年》曰:武王親禽帝受辛於南單之台,遂分天之明。南單之台,蓋鹿台之異名也。武王以殷之遺民封紂子武庚於茲邑,分其地為三,曰邶、鄘、衛,使管叔、蔡叔、霍叔輔之,為三監。叛,周討平以封康叔為衛。箕子佯狂自悲,故《琴操》有《箕子操》,徑其墟,父母之邦也,不勝悲,作《麥秀歌》。後乃屬晉。地居河、淇之間,戰國時皆屬於趙,男女淫縱,有紂之餘風。漢以虞詡為令,朋友以難治致吊,詡曰:不遇盤根錯節、何以別利器乎?又東與左水合,謂之馬溝水,水出朝歌城北,東流南屈,徑其城東。又東流與美溝合,水出朝歌西北大嶺下,東流徑駱駝谷,於中透迆九十曲,故俗有美溝之目矣。歷十二崿崿流相承,泉響不斷,返水捍注,卷復深隍,隍間積石千通,水穴萬變,觀者若思不周,賞情乏圖狀矣。其水東徑朝歌城北,又東南流注馬溝水,又東南注淇水,為肥泉也。故《衛詩》曰:我思肥泉,茲之永嘆。《毛注》云:同出異歸為肥泉。《爾雅》曰;歸異出同曰肥。《釋名》曰:本同出時,所浸潤水少,所歸枝散而多,似肥者也。犍為舍人曰:水異出流行,合同曰肥。今是水異出同歸矣。《博物志》謂之澳水。《詩》云:瞻彼淇澳,竹猗猗。毛云:王芻也;竹,編竹也。漢武帝塞決河,斬淇園之竹木以為用。寇詢為河內,伐竹淇川,治矢百餘萬,以輸軍資。今通望淇川,無復此物。惟王芻編草不異毛興。又言,澳,限也。鄭亦不以為津源,而張司空專以為水流入於淇,非所究也。然斯水即《詩》所謂泉源之水也。故《衛詩》云:泉源在左,淇水在右,衛女思歸。指以為喻淇水左右,蓋舉水所人為左右也。淇水又南歷枋堰,舊淇水口,東流徑黎陽縣界,南入柯。《地理志》曰:淇水出共,東至黎陽入河。《溝洫志》曰:遮害亭西十八里至淇水口是也。漢建安九年,魏武王千水口下大坊木以成堰,遏淇水東人白溝以通漕運,故時人號其處為仿頭。是以盧湛《征艱賦》曰:後背洪枋巨堰,深渠高堤者也。自後遂廢。魏熙平中復通之,故渠歷仿城北,東出今讀,破故竭。其堰,悉鐵柱木石參用,其故瀆南徑仿城西,又南分為二水,一水南注清水,水流上下更相通注,河清水盛,北入故渠自此始矣。一水東流,徑妨城南,東與菀口合。菀水上承淇水於元甫城西北,自石堰東、菀城西,屈徑其城南,又東南流歷土軍東北,得舊石逗。故五水分流,世號五穴口,今惟通並為二水,一水西注淇水,謂之夭井溝,一水徑土軍東分為蓼溝,東入白祀陂。又南分東入同山陂,溉田七十餘頃。二陂所結,即台陰野矣。菀水東南入淇水。淇水右合宿胥故瀆,瀆受河於頓丘縣遮害亭東、黎山西,北會淇水處立石堰,遏水令更東北注。魏武開白溝,因宿胥故瀆而加其功也。故蘇代曰:決宿胥之口,魏無虛頓丘。即指是瀆也。淇水又東北流,謂之白溝,徑雍榆城南。《春秋》襄公二十三年,叔孫豹救晉,次於雍榆者也。淇水又北徑其城東,東北徑同山東,又東北徑帝嚳冢西。世謂之頓丘台,非也。《皇覽》曰:帝嚳冢在東郡濮陽頓丘城南,台陰野中者也。又北徑白祀山東,歷廣陽里,徑顓頊冢西。俗謂之殷王陵,非也。《帝王世紀》曰:顓頊葬東郡頓丘城南,廣陽里大冢者是也。淇水又北屈而西轉,徑頓丘北,故闞駰云:頓丘在淇水南。《爾雅》曰:山一成謂之頓丘,《釋名》謂一頓而成丘,無高下小大之殺也。《詩》所謂送子涉淇,至於頓丘者也。魏徙九原、西河、土軍諸胡,置土軍於丘側,故其名亦曰土軍也。又屈徑頓丘縣故城西。《古文尚書》以為觀地矣。蓋太康弟五君之號曰五觀者也。《竹書紀年》,晉走公三十一年城頓丘。《皇覽》曰:頓丘者,城門名,頓丘道,世謂之殷。皆非也。蓋因丘而為名,故曰頓丘矣。淇水東北徑在人山東、牽城西。《春秋左傳》定公十四年,公會齊侯、衛侯於牽者也。杜預曰:黎陽東北有牽城。即此城矣。淇水又東北徑石柱岡,東北注矣。

  東過內黃縣南,為白溝。

  淇水又東北徑並陽城西。世謂之辟陽城,非也,即《郡國志》所謂內黃縣有並陽聚者也。白溝又北,左合盪水。又東北流徑內黃縣故城南,縣右對黃澤。《郡國志》曰:縣有黃澤者也。《地理風俗記》曰:陳留有外黃,故加內,《史記》曰趙廉頗伐魏取黃,即此縣。

  屈從縣東北,與洹水合。

  白溝自縣北徑戲陽城東,世謂之羛陽聚。《春秋》昭公十年,晉荀盈如齊逆女,還,卒戲陽是也。白溝又北徑高城亭東,洹水從西南來注之。又北徑問亭東,即魏界也,魏縣故城。應劭曰:魏武侯之別都也。城內有武侯台,王莽之魏城亭也。左與新河合,洹水枝流也。白溝又東北徑銅馬城西,蓋光武征銅馬所築也,故城得其名矣。白溝又東北徑羅勒城東,又東北,漳水注之,謂之利漕口。自下清漳、白溝、淇河,鹹得通稱也。

  又東北過館陶縣北,又東北過清淵縣西,白溝水又東北徑趙城西,又北,阿難河出焉。蓋魏將阿難所導,以利衡瀆,遂有阿難之稱矣。白溝又東北徑空陵城西,又北徑喬亭城西,東去館陶縣故城十五里。縣,即《春秋》所謂冠氏也,魏陽平郡治也。其水又屈徑其縣北,又東北徑平恩縣故城東。《地理風俗記》曰:縣,故館陶之別鄉也。漢宣帝地節三年置,以封后父許伯為侯國。《地理志》,王莽之延平縣矣。其水又東過清淵縣故城西,又歷縣之西北為清淵,故縣有清淵之名矣。世謂之魚池城,非也。其水又東北徑榆陽城北,漢武帝封太常江德為侯國。文穎曰:邑在魏郡清淵。世謂之清淵城,非也。

  又東北過廣宗縣東,為清河。

  清河東北徑廣宗縣故城南。和帝永元五年,封皇太子萬年為王國。田融言,趙立建興郡於城內,置臨清縣於水東,自趙石始也。猜河之右有李雲墓,雲字行祖,甘陵人,好學,善陰陽,舉孝廉,遷白馬令。中常侍單超等,立掖庭民女毫氏為後,後家封者四人,賞賜巨萬。雲上書移副三府曰:孔子云,帝者,諦也,今尺一拜用,不經御省,是帝欲不諦乎?帝怒,下獄殺之。後冀州刺史賈瓊使行部過柯雲墓,刻石表之,今石柱尚存,俗猶謂之李氏石柱。清河又東北徑界城亭東。水上有大梁,謂之界城橋。《英雄記》曰:公孫瓚擊青州黃中賊,大破之,還屯廣宗。袁本初自往征瓚,合戰於界橋南二十里,紹將麴義破瓚於界城橋,斬瓚。冀州刺史嚴綱又破瓚殿兵於橋上,即此梁也。世謂之鬲城橋,蓋傳呼失實矣。清河又東北徑信鄉西。《地理風俗記》曰:甘陵西北十七里有信鄉,故縣也。清河又北徑信成縣故城西。應劭曰:甘陵西北五十里有信成亭,故縣也。趙置水東縣於此城,故亦曰水東城。清河又東北徑清陽縣故城西。漢高祖置清河郡,治此。景帝中三年,封皇子乘為王國,王莽之平河也。漢光武建武二年,西河鮮于冀為清河太守,作公廨未就而亡,後守趙高計功用二百萬,五官黃秉、功曹劉適言:四百萬錢。於是冀乃鬼見白日,道從入府,與高及秉等對,共計校定,為適、秉所割匿,冀乃書表自理其略,言高貴不尚節,畝壟之夫,而箕踞遺類,研密失機,婢妾其性,媚世求顯,偷竊很鄙,有辱天官,易譏負乘,誠高之謂,臣不勝鬼言。謹因千里驛聞,付高上之。便西北去三十里,車馬皆滅不復見,秉等皆伏地物故。高以狀聞,詔下,還冀西河田宅妻子焉。兼為差代,以弭幽中之訟。漢桓帝建和三年,改清河為甘陵王國,以王妖言,徙,其年立甘陵郡,治此焉。

  又東北過東武城縣西,清河又東北徑陵鄉西。應劭曰:東武城西南七十里有陵鄉,故縣也。後漢封太僕梁松為侯國,故世謂之梁侯城,遂立侯城縣治也。清河又東北徑東武城縣故城西。《史記》,趙公子勝,號平原君,以解邯鄲之功,受封於此。定襄有武城,故加東矣。清河又東北徑復陽縣故城西。漢高祖七年,封右司馬陳胥為侯國,王莽更名之曰樂歲。《地理風俗記》曰:東武城西北三十里有復陽亭,故縣也。世名之曰檻城,非也。清河又東北流,徑棗強縣故城西。《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云:漢武帝元朔二年,封廣川惠王子晏為侯國也。應劭《地理風俗記》曰:東武城縣西北五十里,有棗強城,故縣也。又北過廣川縣東,清河北徑廣川縣故城南。闞駰曰:縣中有長河為流,故曰廣川也。水側有羌壘,姚氏之故居也。今廣川縣治。清河又東北徑歷縣故城南。《地理志》,信都之屬縣也,王莽更名曰歷寧也。應劭曰:廣川縣西北三十里有歷城亭,故縣也。今亭在縣東如北。水濟尚謂之為歷口渡也。

  又東過脩縣南,又東北過東光縣西,清河又東北,左與張甲屯絳故瀆合,阻深堤高鄣,無復有水矣。又徑脩縣故城南,屈徑其城東。脩音條,王莽更名之曰脩治,《郡國志》曰:故屬信都。清河又東北,左與橫漳枝津故瀆合,又東北徑脩國故城東。漢文帝封周亞夫為侯國,故世謂之北脩城也。清河又東北徑邸閣城東,城臨側清河。晉脩縣治,城內有縣長魯國孔明碑。清河又東至東光縣西,南徑胡蘇亭。《地理志》,東光有胡蘇亭者也。世謂之羌城,非也。又東北,右會大河故瀆,又徑東光縣故城西。後漢封耿純為侯國。初平二年,黃巾三十萬人入渤海,公孫瓚破之於東光界,追奔是水,斬首三萬,流血丹水。即是水也。

  又東北過南皮縣西,清河又東北,無棣溝出焉。東徑南皮縣故城南,又東徑樂亭北。《地理志》之臨樂縣故城也,王莽更名樂亭。《晉書地道志》、《太康地記》:樂陵國有新樂縣。即此城矣。又東徑新鄉城北。即《地理志》高樂故城也,王莽更之曰為鄉矣。無棣溝又東分為二瀆,無棣溝又東徑樂陵郡北,又東屈而北出,又東轉徑苑鄉縣故城南,又東南徑高成縣故城南,與枝瀆合。枝瀆上承無棣溝,南徑樂陵郡西,又東南徑千童縣故城東。《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曰:故重也,一作千鍾。漢武帝元朔四年,封河間獻王子劉陰力侯國。應劭曰:漢靈帝改曰饒安也,滄州治。枝瀆又南東屈,東北注無棣溝。無棣溝又東北徑一故城北,世謂之功城也。又東北徑鹽山東北入海。《春秋》僖公四年,齊、楚之盟於召陵也,管仲曰:昔召康公賜命先君太公履,北至於無棣,益四履之所也。京相璠曰:舊說無棣在遼西孤竹縣。二說參差,未知所定,然管仲以責楚無棣在此,方之為近,既世傳已久,且以聞見書之。清河又東北徑南皮縣故城西。《十三州志》曰:章武有北皮亭,故此曰南皮也,王莽之迎河亭。《史記·惠景侯者年表》云:漢景帝後七年,封孝文後兄子彭祖為侯國,建安中,魏武擒袁譚於此城也。清河又北徑北皮城東,左會滹沱別河故瀆,謂之合口。城謂之合城也。《地理風俗記》曰:南皮城北五十里有北皮城,即是城矣。

  又東北過浮陽縣西,清河東北流,浮水故瀆出焉。按《史記》,趙之南界有浮水焉,浮水在南,而此有浮陽之稱者。蓋浮水出入,津流同逆,混並清漳二讀,河之舊道,浮水故跡,又自斯別,是縣有浮陽之名也。首受清河於縣界,東北徑高成縣之苑鄉城北,又東徑章武縣之故城北。漢景帝後七年,封孝文後弟竇廣國為侯國,王莽更名桓章。晉太始中立章武郡,治此。浮水故瀆又東徑篋山北。《魏土地記》曰:高成東北五十里有筐山,長七里。浮瀆又東北徑柳縣故城南。漢武帝元朔四年,封齊孝王子劉陽為侯國。《地理風俗記》曰:高成縣東北五十里有柳亭,故縣也。世謂之辟亭,非也。浮瀆又東北徑漢武帝望海台,又東注於海。應劭曰:浮陽縣,浮水所出入海,朝夕往來,日再。今溝無復有水也。清河又北分為二瀆,枝分東出,又謂之浮瀆。清河又北徑浮陽縣故城西,王莽之浮城也。建武十五年,更封驍騎將軍平鄉侯劉歆為侯國,浮陽郡治。又東北,滹沱別瀆注焉,謂之合口也。

  又東北過邑北,水出焉。

  又東北過鄉邑南,清河又東,分為二水,枝津右出焉。東徑漢武帝故台北。《魏土地記》曰:章武縣東百里有武帝台,南北有二台,相去六十里,基高六十丈,俗雲,漢武帝東巡海上所築。又東注於海。清河又東北徑紵姑邑南。俗謂之新城,非也。又東北過窮河邑南,清河又東北徑窮河邑南。俗謂之三女城,非也。東北至泉州縣,北入滹沱。《水經》曰:笥溝東南至泉州縣與清河合,自下為派河尾也,又東,泉州渠出焉。

  又東北過漂榆邑,入於海。

  清河又東徑漂榆邑故城南,俗謂之角飛城。《趙記》云:石勒使王述煮鹽於角飛,即城異名矣。《魏土地記》曰:高城縣東北百里,北盡漂榆,東臨巨海,民咸煮海水,藉鹽為業。即此城也。清河自是入於海。

  【譯文】

  淇水發源於河內隆慮縣西邊的大號山,《山海經》說:淇水發源於沮枷山。水從山邊流出,轟隆隆地奔瀉直下,衝激著橫山。這座山峰頂合攏,山下卻分開,大約不到六七十步,深澗里錯雜地堆滿巨石,洪濤駭浪,猛衝過來,猶如雷電似的迅猛,激得水花飛迸,飄散成一片檬潦的水霧。又往東北流,沾水注入。沾水發源於壺關縣東邊的沾台下,高聳的石壁,遮蔽了天空,泉流就發源於西北角,匯合了金谷水―.就是沾台的西溪,往東北流,匯合於沾水,又東流注入淇水。淇水又流經南羅j!},又流過三羅城北面,往東北與女台水匯合。女台水發源於西北方的三女台下,往東北流,注入淇水。淇水又往東北流過淇陽川,流經石城西北。城在平原上,旁邊有澗水流過,同時也靠近淇水。淇水又往東北流,西流水注入,西流水發源於東大嶺腳下,往西流經石樓南面,在北陵的岩石上直垂下來,有如從極高處掛下的白練。這條水就是西流水。又往東流經馮都壘南邊,人們稱為淇陽城,在西北三十里。淇水又東流出山,分為兩條―在兩水相會處建了一道石堰,攔水引入白溝―左邊是苑水,右邊是淇水。淇水從元甫城往東南流經朝歌縣北面。《竹書紀年》:晉定公十八年(前494),淇水在舊時的衛斷流,就指這地方。淇水又東流,右邊匯合了泉源水。泉源水有兩個源頭,一條出自朝歌城西北,往東南流。有個老人一大清早想涉水過河,卻躊躇著怕下水。封王詢問隨從,他為什麼躊躇。隨從說:老人骨髓枯乾了,所以早晨怕冷。封王於是就在這裡砍斷他的腿,要看看他的骨髓。水往南流,折向東邊,流經朝歌城南。《晉書·地道記》說:朝歌是舊時的沫邑。《詩經》說:往哪兒采蒙萊?到沫的鄉野。殷王武丁開始遷居到那裡,成為殷的都城。封王的都城在《禹貢·冀州》所說的大陸之野,就是這地方。封王作過糟丘、酒池,又有靡靡之音的新樂曲,把城邑稱為朝歌。晉灼說:《史記·樂書》載,封王作《朝歌》的樂曲,所謂朝歌,就是唱歌不合時宜。所以墨子聽到了,討厭那歌聲,掉轉車頭就往回走,不肯打那座城裡經過。《論語·比考俄》說:城名叫朝歌,顏淵不肯在那裡宿夜,七十弟子也把眼睛蒙起來,只有宰予一個人回頭看,仲由踢了他一腳,使他跌下車來。宋均說:子路惱恨宰予回顧這不吉之地,所以用腳把他踢下車來。現在城內有殷時的鹿台,就是從前封王自己投身於火窟的地方。《竹書紀年》說:武王親自在南單之台俘獲了帝受辛,接受了天之大命。南單之台就是鹿台的異名,武王把封王的兒子武庚作為殷的遺民封於此城,把他的領地分成三區,即是鄴、都、衛;派管叔、蔡叔、霍叔去輔佐他,這就是所謂三監。三監後來反叛,周鎮壓了他們,把那地方封給康叔,稱為衛。箕子心中悲傷,假裝瘋狂,所以《琴操》中有一首《箕子操》,他經過故都廢墟時——那是他的祖國啊!——不禁悲從中來,因此作了《麥秀歌》。後來朝歌舊地歸屬晉國,位置在河水與淇水之間,戰國時都屬於趙國。當地男女都很淫蕩,還有封王時的遺風。那裡地勢多險阻,盜寇很多,漢時派虞詡去當縣令,朋友們都因那地方難治而去慰問他。虞詡說:要是不碰到盤曲的樹根,錯雜的枝節,怎麼識別得出快刀來呢?水又東流,與左水匯合,稱為馬溝水。馬溝水從朝歌城北流出,往東流,往南轉彎,從城東流過。又東流與美溝匯合。美溝發源於朝歌西北的大嶺腳下,東流穿過駱駝谷,在谷中曲曲折折地轉了九十彎,所以民間有美溝的名目。溝水流經十二座崖,這些山崖間的泉流一處接著一處流下,塗塗的水聲響個不停,與奔騰的水浪相激,回流又倒卷到深澗里。澗中堆積著成千成萬的岩石,岩穴間水波激盪,變幻無窮,遊人真會覺得目不暇接,無法描摹那奇幻的景象了。溝水往東流經朝歌城北邊,又往東南流,注入馬溝水,馬溝水又往東南注入淇水,就是肥泉。所以《衛詩》說:我懷想著那肥泉,徒然發出長嘆。毛亨《注》說:同出一個源頭卻流往不同的地方叫肥泉。《爾雅》說:流向相異而發源相同叫肥『《釋名》說:起初一同流出時,水還很少,但流向不同去處的支流卻分散而多,就像肥起來似的。鍵為舍人說:水的發源不同,奔流匯合在一起叫肥。現在這條水就是發源相異而匯合為一水的。《博物志》稱為澳水。《詩經》說:眺望著淇水的小灣,那篆竹是多麼婀娜秀美!毛亨說:菜就是草草,竹就是編竹。漢武帝砍了淇園的竹木來堵塞河水的決口。寇詢在河內做太守,在淇川砍竹,造了百餘萬支箭,以供應軍用物資。現在找遍了淇川,卻不再有這些東西了,只有草草和編竹與毛亨所注無異。毛亨又說:澳就是水灣的意思。鄭玄也不認為是水流的源頭,而張司空卻獨以為是注入淇水的水名,不知是否如此。然而這條水也就是《詩經》中所說的泉源之水。所以《衛詩》說:泉源在左邊,淇水在右邊。衛國的女子想回娘家,借水來表達自己的心情。說淇水的左右,是按水所注入的位置來定左右方向的。淇水又往南流過仿堰,就是舊淇水口;東流經黎陽縣境,往南注入河水。《地理志》說:淇水發源於共縣,東流到黎陽入河。《溝恤志》說:從遮害亭西流十八里到淇水口,漢朝建安九年(204),魏武王在水口放下大仿木築成堰壩,攔截淇水往東流入白溝,以便通航運糧,所以當時人們把那地方稱為仿頭。所以盧湛《征艱賦》說:後面靠著大仿巨堰,深渠高堤。以後廢毀了,到了魏熙平年間(516一518)才重新使它通水。舊渠道通過仿城北面,往東流出;今天渠道中已拆去舊壩,改築新堰全用鐵柱打下,也夾著使用木石。舊渠往南流經杭城西面,又南流分為兩條水:一條南流注入清水,水流向下向上都可流通,河清水大時,就從這裡開始往北倒灌入舊渠。一條往東流經仿城南邊,往東匯合於莞口。苑水上流在元甫城西北承接淇水,從石堰東邊,苑城西邊,轉彎流過城南,又往東南流過土軍東北,有石頭砌的舊水溝。從前有五條水分流,世人稱為五穴口,現已合併,只有兩條了:一條往西注入淇水,叫天井溝,一條流經土軍以東,分出蘿溝,東流注入白祀破。又向南分支,東流注入同山破,灌溉著七十餘頃的田畝。這兩片破塘相接處,就是台陰野。莞水往東南流入淇水。淇水右岸匯合了宿青舊渠,舊渠在黎山西北頓丘縣遮害亭東邊,接納了河水。在與淇水的匯合處,築了一道石堰攔截渠水,使渠水轉向東北流。魏武帝開鑿白溝,就是循著宿青舊渠加工開成的。所以蘇代說:在宿青決個口,魏的虛和頓丘就完蛋了。指的就是此渠。淇水又往東北流,稱為白溝,流經雍榆城南面。《春秋》:襄公二十三年(前550),叔孫豹去援救晉國,屯兵在雍榆,就指這地方。淇水又往北流經城東,往東北流經同山東邊,又往東北流經帝譽墓西邊,世人稱為頓丘台,其實不是。《皇覽》說:帝譽墓在東郡淮陽頓丘城南的台陰野。

  又往北流經白祀山東邊,流過廣陽里,流經擷項墓西邊,俗稱殷王陵,也不是。《帝王世紀》說:擷項葬於東郡頓丘城南面,廣陽里的大墓就是。淇水又向北彎,向西轉,流經頓丘北邊。所以闡馴說:頓丘在淇水以南。《爾雅》說:山只有一層的叫頓丘。《釋名》說:一重就成為丘,上下沒有大小的差別。《詩經》里說的:送你涉河過淇水,送到那頓丘的水邊。魏把九原、西河、土軍各地的胡人遷移出去,把土軍胡人安置在頓丘旁邊,所以地名也叫土軍。又轉彎流經頓丘縣舊城西邊,《古文尚書》以為這就是觀的地方,因為太康的弟弟名為五觀。《竹書紀年》:晉定公三十一年(前481),在頓丘築城。《皇覽》說:叫頓丘的來由,是因為城門名為頓丘道,世人又把它稱為殷,這都不對。頓丘是因小丘而取名的,所以叫頓丘。淇水往東北流經枉人山以東,牽城以西。《春秋左傳》:定公十四年(前496),定公在牽會見齊侯、衛侯。牽就指牽城。杜預說:黎陽東北有牽城,就是此城。淇水又往東北流經石柱岡,往東北流去。

  往東流過內黃縣南邊稱為白溝,

  淇水又往東北流經並陽城西面,世人稱為辟陽城是不對的。其實這地方就是《郡國志》所說的內黃縣的並陽聚。白溝又北流,左邊匯合了盪水。又往東北流經內黃縣老城南面,縣城右邊朝向黃澤。《郡國志》說:縣裡有黃澤。《地理風俗記》說:陳留有個外黃,所以這裡叫內黃。《史記》說:趙將廉頗攻魏,奪取了黃,指的就是此縣。

  轉彎從縣城往東北流與道水匯合。

  白溝從縣城往北流經戲陽城東面,那地方世人稱為養陽聚。《春秋》:昭公十年(前532),晉國荀盈到齊國去迎接一個女子,回來時死於戲陽。白溝又往北流經高城亭東面,垣水從西南流來注入。又往北流經間亭東面,就是魏縣地界了。魏縣老城,據應劭說,是魏武侯的陪都。就是王莽的魏城亭,城內有武侯台。左邊與新河匯合,新河是垣水的支流。白溝又往東北流經銅馬城西面,光武帝征討銅馬軍時築了此城,城也因而得名了。白溝又往東北流經羅勒城東面,又往東北流,漳水注入,匯流處稱為利嘈口。從這裡起,下流都可用清漳、白溝或淇河作為通稱了。又往東北流過館陶縣北邊,又往東北流過清淵縣西邊,

  白溝水又往東北流經趙城西面,又往北流,分出了阿難河。魏將阿難疏導此河,以便利衡讀的通航,於是有了阿難河的名稱。白溝又往東北流經空陵城西面;又往北流經喬亭城西面,喬亭城東距館陶縣老城十五里。館陶縣就是《春秋》所說的冠氏,是魏陽平郡的治所。水又轉彎流過縣北,又往東北流經平恩縣老城東面。《地理風俗記》說:平恩縣就是從前館陶的一個分鄉。漢宣帝地節三年(前67)設縣,把它封給皇后的父親許伯,立為侯國。按《地理志》,這就是王莽的延平縣。水又往東流過清淵縣老城西面,又流過縣城西北,就是清淵,所以縣名也就叫清淵縣。世人稱為魚池城,這是不對的。水又往東北流,經過榆陽城北面。漢武帝把這裡封給太常江德,立為侯國。文穎說:城在魏郡清淵,世人稱為清淵城,是不對的。

  又往東北流過廣宗縣東邊,叫清河。

  清河往東北流經廣宗縣老城南面。和帝永元五年(93)把這裡封給皇太子萬年,立為王國。據田融說,趙在城內設置了建興郡郡治,在水東設立臨清縣,這都是從石氏的趙國開始的。清河右岸有李雲墓。李雲,字行祖,甘陵人,喜歡讀書,長於陰陽五行之學;他被舉為孝廉,派去當白馬縣縣令。中常侍單超等人,把後宮偏室的普通民間女子毫氏立為皇后,她家裡受封的多達四人,賞賜的財物數以萬計。李雲向朝廷上書,並把複本交到三府,書中說:孔子道,帝就是諦,即審慎的意思。現在發個詔書就封官用人,不經過御省的同意,這麼做您這位皇帝是否就不想諦一下―不願慎重行事了呢?皇帝大怒,把他關進牢獄,並殺了他。後來冀州刺史賈瓊出來巡視下屬,途中經過時祭掃了李雲墓,並刻石表彰他,現在石柱還在,民間還稱它為李氏石柱。清河又往東北流經界城亭東面。水上有座大橋叫界城橋。《英雄記》說:公孫攢攻打青州的黃巾賊,把賊兵打垮了,回來時屯在廣宗。袁本初親自去打公孫攢,會戰於界橋以南二十里。袁紹的大將鞠義在界城橋打垮公孫攢,殺了他。冀州刺史嚴綱又在橋上打垮了公孫攢的殿後部隊,就是這座橋。世人稱為扁城橋,那是口傳失實的結果。清河又往東北流經信鄉西面。《地理風俗記》說:甘陵西北十七里有信鄉,原是個縣。清河又往北流經信成縣舊城西面。應動說。甘陵西北五十里有信成亭,原是個縣。趙在城中設立水東縣,所以也叫水東城。清河又往東北流過清陽縣舊城西面,漢高帝設清河郡,治所就在這裡。景帝中元三年(前147),把清陽這地方封給皇子乘,立為王國,就是王莽的平河。漢光武帝建武二年(26),西河鮮于冀當清河太守,他營建官署屋宇,工程尚未完竣就死了,後任太守趙高計算人工費用為二百萬。而五官黃秉、功曹劉適卻說是四百多萬錢。於是鮮于冀鬼魂出現,白日帶領著隨從走進官府里,與趙高及黃秉等人核對帳目,作出結論,認定是劉適、黃秉兩人隱瞞私分公款。鮮于冀於是寫了奏表自己申述理由,大意說:趙高居官顯貴卻不重節操;他本是個鄉野村夫,卻傲慢自大。他未能及時審察下屬的密謀,那些小人生來就是一副奴顏脾膝的樣子,餡媚求榮,偷竊的手段真是惡劣卑鄙。趙高失職,有辱朝廷命官的身份。《易經》譏笑那種居於君子之位的小人,真是趙高的寫照。我做鬼不能盡所欲言,謹憑郵釋上書,交趙高呈上。於是他就往西北方馳去,三十里後,車馬都不見了。黃秉等人俯伏在地上,都死了。趙高把情況報告朝廷,於是皇帝下詔把鮮于冀在西河的田畝住宅都發還給他的妻子,還派人代為管理,以平這場陰間的訟案。漢桓帝建和三年(149)把清河改為甘陵王國,後來清河王因為妖言被貶滴,當年立甘陵郡,而把治所設在這裡。

  又往東北流過東武城縣西邊,清河又往東北流經陵鄉西面。應肋說:東武城西南七十里有陵鄉,原是個縣。後漢時把陵鄉封給太僕梁松,立為侯國,所以世人稱為梁侯城,於是就設立了侯城縣治所。清河又往東北流經東武城縣老城西面。據《史記》,趙國公子勝,號為平原君,因為解除了邯鄲之圍有功,被封在這裡。因為定襄郡有個武城,所以這裡加上東字,叫東武城。清河又往北流經復陽縣舊城西面。漢高祖七年(前200),把復陽封給右司馬陳青,立為侯國。王莽改名為樂歲。《地理風俗記》說:東武城西北三十里有復陽亭,原是個縣。人們叫他檻城,這不對。清河又往東北流經棗強縣老城西面。《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說:漢武帝元朔立年(前127)把棗強封給廣川惠王的兒子劉晏,立為侯國。應韻《地理風俗記》說:東武城縣西北五十里,有棗強城,是個舊縣城。又往北流過廣川縣東面,

  清河往北流經廣川縣老城南面。闡胭說:縣中有長河流水,所以叫廣川。水邊有羌壘,是姚氏的故居,現在是廣川縣的治所。清河又往東北流經歷縣老城南面。按《地理志》這是信都的屬縣,王莽改名為歷寧。應肋說:廣川縣西北三十里有歷城亭。是個舊縣址,現在亭在縣東偏北,渡口到今天還叫歷口渡。

  又往東流過惰縣南邊,又往東北流過東光縣西邊,

  清河又往東北流,左邊與張甲屯絳舊河道匯合,因被高堤所阻,不再有水了。又流經惰縣老城南邊,轉彎流經城東。惰字讀作條,王莽改名為惰治。《郡國志》說:惰縣舊時屬信都郡。清河又往東北流,左邊與橫漳支流舊水道匯合。又往東北流經惰國舊城東面,漢文帝把這地方封給周亞夫,立為侯國,所以世人稱為北情城。清河又往東北流經邸閣城東面,城瀕清河邊,.晉時是惰縣的治所。城內有縣長魯國孔明碑。清河又東流,到了東光縣西面,往南流胡蘇亭。按《地理志》,東光縣有胡蘇亭。世人稱為羌城,不對。又往東北流,右邊與大河舊河道匯合,又流經東光縣舊城西邊,後漢時把這地方封給耿純,立為侯國。初平二年(191),黃巾三十萬人侵入渤海,公孫攢在東光邊界打敗了他們,追到這條水上,殺了三萬人,流血把水都染紅了,說的就是這條水。又往東北流過南皮縣西邊,

  清河又往東北流,無棣溝在這裡分出。往東流經南皮縣舊城南面,又往東流經樂亭北面,就是《地理志》的臨樂舊城,王莽改名為樂亭。《晉書·地道志》、《太康地記》都說樂陵國有新樂縣,就是這座城。又往東流經新鄉城北面,就是《地理志》的高樂舊城,王莽改名叫為鄉。無棣溝又東流,分為兩條渠道。無棣溝又往東流經樂陵郡北面,又折向東邊,往北流,又轉而往東流經苑鄉老城南面;又往東南流經高城縣老城南面,與支渠相匯合。支渠上口承接無棣溝,往南流經樂陵郡西邊,又往東南流經千童縣舊城東邊。《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說:千童就是舊時的重,又寫作千鍾。漢武帝元朔四年(前125),把千童封給河間獻王的兒子劉陰,立為侯國。應劫說:漢靈帝改名為饒安,是滄州的治所。支渠又往南流,轉向東邊,往東北注入無棣溝。無棣溝又往東北流經一座老城北面,人們稱為功城;又往東北流經鹽山,往東北注入大海。《春秋》:僖公四年(前656),齊、楚二國在召陵會盟,管仲說:從前召康公給我們的先君太公劃定征伐的範圍,北邊到無棣,是四方疆界所至的地方。京相瑤說:舊的說法以為無棣在遼西孤竹縣。兩種說法互有出入,不知哪一個對。但管仲以周所定疆界責難楚國,無棣在這裡,照位置看來,較為切近。但世上相傳已久,姑且把所見所聞都記錄下來。清河又往東北流經南皮縣老城西面。《十三州志》說:章武有北皮亭,所以這裡叫南皮亭,也就是王莽的迎河亭。《史記·惠景侯者年表》說:漢文帝後元七年(前157),把這裡封給孝文帝皇后哥哥的兒子彭祖,立為侯國。建安年間(196一220),魏武帝就在這城中俘獲袁譚。清河又往北流經北皮城東面,在左邊匯合淖沱別河舊道,匯流處叫合口。《地理風俗記》說:南皮城北五十里有北皮城,就是此城。又往東北流過浮陽縣西邊,清河往東北流,浮水舊河道在這裡分出。按《史記》這是趙國的南部邊界,有浮水流出。浮水在南,但這裡卻叫浮陽,大概是因為浮水出入的水流,同流與逆流的水互相混並,清河和漳河這兩條水,又循河水的舊道而流,浮水的遺蹟又是從這裡分出的,所以該縣也就有了浮陽之名了。浮水上口在浮陽縣境內引入清河水。往東北流經高城縣苑鄉城北面,又往東流經章武縣老城北面,漢文帝後元七年(前157),把這裡封給孝文帝皇后弟弟竇廣國,立為侯國;王莽改名為桓章,晉泰(太)始年間(265?274)設立章武郡,治所就在這裡。浮水舊河又往東流經筐山北面。《魏土地記》說:高成東北五十里有筐山,長七里。浮水又往東北流經柳縣老城南面。漢武帝元朔四年(前125),把這裡封給齊孝王的兒子劉陽,立為侯國。《地理風俗記》說:高成縣東北五十里有柳亭,從前是縣。世人稱為辟亭,不對。浮水又往東北流經漢武帝望海台,又東流注入大海。應動說:浮陽縣,浮水發源在這裡,流入大海,潮汐漲落每天兩次。現在溝里不再有水了。清河又北流,分為兩條,往東分出的支流,又稱為浮讀。清河又往北流經浮陽縣老城西面,這就是王莽的浮城。建武十五年(39)把這裡改封給曉騎將軍平鄉侯劉欲,立為侯國,是浮陽郡的治所。又往東北流,淖沱別讀注入,匯流處稱為合口。

  又往東北流過滲邑北邊,穢水由此流出。

  又往東北流過鄉邑南邊,清河又東流,分為兩條。支流從右岸分出,往東流經漢武帝故台北面。《魏土地記》說:章武縣東邊一百里有武帝台,台有南北兩座,相距六十里。台基高六十丈,民間相傳,這是漢武帝在東方巡察海上時所築。又東流注入大海。清河又往東北流經紛姑邑南邊,俗稱新城,不對。

  又往東北流過窮河邑南邊,

  清河又往東北流過窮河邑南邊,俗稱三女城,不對;往東北到了泉州縣,北流注入淖沱水。《水經》說:筒溝往東南流到泉州縣,與清河匯合,從這裡起的下流是派河的尾端。又東流,泉州渠在這裡分出。

  又往東北流過漂榆邑,注人大海。

  清河又往東流經漂愉邑老城南面,俗稱角飛城。《趙記》說:石勒派王述在角飛煮鹽,就是漂榆城的別名。《魏土地記》說:高城縣東北一百里,北邊到漂榆縣為止,東邊靠著大海,老百姓都用海水煮鹽,以製鹽為業,說的就是此城。清河就在這裡流入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