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清水出河內修武縣之北黑山,黑山在縣北白鹿山東,清水所出也,上承諸陂散泉,積以成川。南流西南屈,瀑布乘岩,懸河注壑二十餘丈,雷赴之聲,震動山谷。左右石壁層深,獸跡不交,隍中散水霧合,視不見底。南峰北嶺,多結禪棲之士,東岩西谷,又是剎靈之圖,竹柏之懷,與神心妙遠,仁智之性,共山水效深,更為勝處也。其水歷澗飛流,清冷洞觀,謂之清水矣。溪曰瑤溪,又曰瑤澗。清水又南,與小瑤水合,水近出西北窮溪,東南流注清水。清水又東南流,吳澤陂水注之,水上承吳陂於修武縣故城西北。修武,故寧也,亦曰南陽矣。馬季長曰:晉地自朝歌以北至中山為東陽,朝歌以南至軹為南陽。故應劭《地理風俗記》云:河內殷國也,周名之為南陽。又曰:晉始啟南陽。今南陽城是也。秦始皇改曰修武,徐廣、王隱並言始皇改。瓚注《漢書》云:案《韓非書》,秦昭王越趙長平,西代修武,時秦未兼天下,修武之名久矣。余案《韓詩外傳》言,武王伐紂,勒兵於寧,更名寧曰修武矣,魏獻子田大陸還,卒於寧是也。漢高帝八年,封都尉魏遬為侯國,亦曰大修武。有小,故稱大。小修武在東,漢祖與滕公濟自玉門津,而宿小修武者也。大陸即吳澤矣。《魏土地記》曰:修武城西北二十里有吳澤水。陂南北二十許里,東西三十里,西則長明溝入焉。水有二源,北水上承河內野王具東北界溝,分枝津為長明溝。東徑雍城南,寒泉水注之,水出雍城西北,泉流南注,徑雍城西。《春秋》僖公二十四年,王將以狄伐鄭,富辰諫曰:雍,文之昭也。京相璠曰:今河內山陽西有故雍城。又東南注長明溝,溝水又東徑射犬城北。漢大司馬張揚為將楊丑所害,眭固殺丑屯此,欲北合袁紹。《典略》曰:眭固字白菟。或戒固曰:將軍字菟,而此邑名犬,菟見大,其勢必驚,宜急去,固不從。漢建安四年,魏太祖斬之干此。以魏種為河內太守,守之。沇州叛,太祖曰:惟種不棄孤。及走,太祖怒曰:種不南走越,北走胡,不汝置也。射犬平,禽之。公曰:惟其才也。釋而用之。長明溝水東入石澗,東流,蔡溝水入焉,水上承州縣北,白馬溝東分,謂之蔡溝。東會長明溝水,又東徑修武縣之吳亭北,東入吳陂。次北有苟泉水入焉,水出山陽縣故修武城西南,同源分派,裂為二水。南為苟泉,北則吳瀆,二瀆雙導,俱東入陂。山陽縣東北二十五里有陸真阜,南有皇母、馬鳴二泉,東南合注於吳陂也。次陸真阜之東北,復覆釜堆,堆南有三泉,相去四五里,參差次合,南注於陂。泉在濁鹿城西,建安二十五年,魏封漢獻帝為山陽公。濁鹿城,即是公所居也。陂水之北際澤,側有隤城。
《春秋》隱公十一年,王以司寇蘇忿生之田,攢茅、隤十二邑與鄭者也。京相瑤曰:河內修武縣北有故隤城,實中。今世俗謂之皮垣,方四百步,實中,高八丈。際陂,北隔水十五里,俗所謂蘭丘也,方二百步。西十里又有一丘際山,世謂之敕丘,方五百步,形狀相類,疑即古攢茅也。杜預曰:二邑在修武縣北,所未詳也。又東,長泉水注之,源出白鹿山東南,伏流徑十三里,重源浚發於鄧城西北,世亦謂之重泉水也。又徑七賢祠東。左右筠篁列植,冬夏不變貞萎,魏步兵校尉陳留阮籍,中散大夫譙國嵇康,晉司徒河內山濤,司徒琅邪王戎,黃門郎河內向秀,建威參軍沛國劉伶,始平太守阮咸等,同居山陽,結自得之游,時人號之為竹林七賢。向子期所謂山陽舊居也,後人立廟於其處。廟南又有一泉,東南流注於長泉水。郭緣生《述征記》所云,白鹿山東南二十五里有嵇公故居,以居時有遺竹焉,蓋謂此也。其水又南徑鄧城東,名之為鄧瀆,又謂之為白屋水也。昔司馬懿征公孫淵還達白屋,即於此也。其水又東南流徑隤城北,又東南歷澤注於陂。陂水東流,謂之八光溝,而東流注於清水,謂之長清河,而東周永豐塢,有丁公泉發於焦泉之右。次東得焦泉,泉發於天門之左、天井固右。天門山石自空,狀若門焉,廣三丈,高兩匹,深丈余,更無所出,世謂之天門也。東五百餘步,中有石穴西向,裁得客人,東南入,徑至天井,直上三匹有餘,扳躡而升,至上平,東西二百步,南北七百步,四面險絕,無由升陟矣。上有比丘釋僧訓精舍,寺有十餘僧,給養難周,多出下平,有志者居之。寺左右雜樹疏頒,有一石泉,方丈余,清水湛然,常無增減,山居者資以給飲。北有石室二口,舊是隱者念一之所,今無人矣。泉發於北阜,南流成溪,世謂之焦泉也。次東得魚鮑泉,次東得張波泉,次東得三淵泉,梗河參連,女宿相屬,是四川在重門城西並單川南注也。重門城,昔齊王芳為司馬師廢之,宮於此,即《魏志》所謂送齊王於河內重門者也。城在共縣故城西北二十里。城南有安陽陂,次東又得卓水陂,次東有百門陂,陂方五百步,在共縣故城西。漢高帝八年,封盧罷師為共侯,即共和之故國也。共伯既歸帝政,逍遙於共山之上。山在國北,所謂共北山也,仙者孫登之所處,袁彥伯《竹林七賢傳》,嵇叔夜嘗採藥山澤,遇之於山,冬以被發自覆,夏則編草為裳,彈一弦琴,而五聲和。其水三川南合,謂之清川。又南徑凡城東。司馬彪、袁山松《郡國志》曰:共縣有凡亭,周凡伯國。《春秋》隱公七年,《經》書,王使凡伯來聘是也。杜預曰:汲郡共縣東南有凡城。今在西南。其水又西南與前四水總為一瀆,又謂之陶水,南流注於清水。清水又東周新豐塢,又東注也。
東北過獲嘉縣北,《漢書》稱越相呂嘉反,武帝元鼎六年,巡行於汲郡中鄉,得呂嘉首,因以為獲嘉縣。後漢封侍中馮石為侯國。縣故城西有漢桂陽太守趙越墓,冢北有碑。越字彥善,縣人也。累遷桂陽郡、五官將、尚書僕射,遭憂服闋,守河南尹,建寧中卒。碑東又有一碑,碑北有石柱、石牛、羊、虎俱碎,淪毀莫記。清水又東周新樂城,城在獲嘉縣故城東北,即汲之新中鄉也。
又東過汲縣北,縣,故汲郡治,晉太康中立。城西北有石夾水,飛湍浚急,人亦謂之磻溪,言太公嘗釣於此也。城東門北側有太公廟,廟前有碑,碑云:太公望者,河內汲人也。縣民故會稽太守杜宣白令崔瑗曰:太公本生於汲,舊居猶存。君與高、國同宗,太公載在《經》《傳》,今臨此國,宜正其位,以明尊祖之義。於是國老王喜,廷掾鄭篤,功曹邠勤等,咸曰:宜之。遂立壇祀,為之位主。城北三十里,有太公泉。泉上又有太公廟,廟側高林秀木,翹楚競茂,相傳云:太公之故居也。晉太康中,范陽盧無忌為汲令,立碑於其上。太公避紂之亂,屠隱市朝,遁釣魚水,何必渭濱,然後磻溪?苟愜神心,曲渚則可,磻溪之名,斯無嫌矣。清水又東徑故石樑下,梁跨水上,橋石崩褫,余基尚存。清水又東與倉水合。水出西北方山,山西有倉谷,谷有倉玉、珉石,故名焉。其水東南流,潛行地下,又東南復出,俗謂之雹水。東南歷坶野,自朝歌以南,南暨清水,土地平衍,據皋跨澤,悉坶野矣。《郡國志》曰:朝歌縣南有牧野。《竹書紀年》曰:周武王率西夷諸侯伐殷,敗之於坶野。《詩》所謂坶野洋洋,檀車煌煌者也。有殷大夫比於冢,前有石銘,題隸云:殷大夫比於之墓。所記惟此。今已中折,不知誰所志也。太和中,高祖孝文皇帝南巡,親幸其墳,而加吊焉,刊石樹碑,列於墓隧矣。雹水又東南入於清水。清水又東南徑合城南,故三會亭也,似淇、清合河,放受名焉。清水又屈而南徑鳳皇台東北南注也。
又東入於河。
謂之清口,即淇河口也,蓋互受其名耳。《地理志》曰:清河水出內黃縣南,無清水可來,所有者惟鍾是水耳。蓋河徒南注,清水瀆移,匯流徑絕,余目尚存。故東川有清河之稱,相嗣不斷,曹公開白溝,遏水北注,方復故瀆矣。
【譯文】
清水發源於河內郡情武縣的北黑山,
黑山在了者武縣北方白鹿山的東頭,是清水的發源地。清水上流承接破塘散流的水,匯集成為河流南流,轉向西南;水流成為瀑布,乘岩而下,從二十餘丈的高處直瀉入深壑中,轟雷般的響聲震動了整個山谷。兩邊的石壁層層疊疊極其幽深,連野獸的足跡也到不了那裡,深澗中水流衝激飛濺,升騰起一層霧氣,俯視深不見底。這一帶遠近各處的峰嶺上,居住著不少修道幽居的人,岩谷間也散布著些寺院佛塔。清高絕俗的情懷,與神靈之心一樣幽遠,仁人志士們的至性,得山水之美而愈益深厚,這真是極其佳勝的地方。山水穿過幽澗飛流,澄澈見底,因而稱為清水。溪叫瑤溪,又叫瑤澗。清水又南流,與小瑤水匯合。小瑤水發源於西北近處深山裡的溪澗。往東南流,注入清水。清水又往東南流,有吳澤破水注入。破水上流在惰武縣老城西北承接吳破。惰武縣就是舊時的寧,又叫南陽。馬季長說:晉國地域從朝歌以北到中山是東陽,朝歌到軟是南陽。所以應動《地理風俗記》說:河內是殷國,周人稱為南陽。又說:晉國開始開發南陽。指的就是現在的南陽城。秦始皇改名為惰武。徐廣、王隱也都說是秦始皇改的。薛攢注《漢書》說:按韓非的書,秦昭王越過趙國的長平,從西面進攻惰武,當時秦國還沒有統一天下,情武這地名早就有了。我按《韓詩外傳》說:武王討伐封王,在寧練兵,把寧改名為惰武。魏獻子在大陸打獵回來,死於寧。漢高帝八年(前199),把這裡封給都尉魏遨,立為侯國,也叫大惰武。因為有個小惰武,所以這裡叫大情武。小惰武在東,漢高祖與滕公從玉門津渡水,夜宿小惰武,就是這地方。大陸就是吳澤。《魏土地記》說:惰武城西北二十里有吳澤水。肢塘南北約二十里,東西三十里,西邊有長明溝流入。此水有兩個源頭,北邊一條上游承接河內野王縣東北的界溝,分出支流就是長明溝,往東流經雍城南面,有寒泉水注入。寒泉水發源於雍城西北面,泉水往南流經雍城西面。《春秋》:禧公二十四年(前636),周王打算調狄人去攻鄭國。富辰勸、阻道:雍是文王子孫的封國。京相播說:現在河內山陽西面有舊雍城。又往東南注入長明溝,溝水又往東流經射犬城北面。漢朝大司馬張揚被將軍楊丑所害,睦固殺了駐在這裡的楊丑,心想北進與袁紹會合。《典略》說:睦固字白冤。有人提醒睦固說:將軍字冤,而這座城名叫犬,兔子見了狗勢必驚嚇,你還是趕快離開為好。但睦固不聽。漢建安四年(199),魏太祖就在這裡殺了他,派魏種去當河內太守,駐守在這裡。充州反叛時,太祖說:只有魏種不會背棄我。但他卻逃走了,太祖生氣地說:魏種不往南逃到南越,往北逃向胡人,我不會饒了你的!平定射犬後,就把他抓住了,曹操說:我只是看中他的才能,才免了他的罪加以使用的。長明溝水東流注入石澗,東流,有蔡溝水注入。蔡溝水上流承接州縣北面的白馬溝,向東分支流出,稱為蔡溝,往東與長明溝水匯合,又往東流經情武縣吳亭北面,往東注入吳破。稍北有苟泉水注入。苟泉水出自山陽縣惰武城西南,同一個源頭分成兩條水;南邊是苟泉,北邊是吳讀,兩條水都往東流入破塘中。山陽縣東北二十五里有陸真阜,南面有皇母、馬鳴兩條水泉,往東南合流注入吳破。靠近陸真阜的東北面,有覆釜堆,覆釜堆南有三支泉水,相距各有四五里,參差地匯合,往南注入破泉。破泉在濁鹿城西邊,建安二十五年(220),魏封漢獻帝為山陽公,濁鹿城就是他所居的地方。破水北面,靠近沼澤,旁邊有饋城。
《春秋》隱公十一年(前712),周王把司寇蘇忿生的田地―攢茅、饋等十二個城邑給與鄭人。京相潘說:河內惰武縣北面有老饋城,很堅固。現在俗稱皮垣,很堅固,四百步見方,高八丈。靠近破塘北岸,隔水十五里,就是民間所說的蘭丘,方圓二百步。往西十里又有一座小丘,靠近山邊,人們稱為救丘,方圓五百步,形狀相似,想來可能就是古時的攢茅。杜預說:兩座城都在惰武縣北邊,不知是否如此。又東流,有長泉水注入。長泉源出白鹿山東南,潛流地下十三里,又在鄧城西北重新流出地面,世人也叫重泉水。又流經七賢祠東面,祠廟左右兩邊遍植翠竹,無論冬夏都是秀色蔥籠。魏步兵校尉陳留阮籍、中散大夫誰國秘康、晉司徒河內山濤、司徒榔邪王戎、黃門郎河內向秀、建威參軍沛國劉伶、始平太守阮咸等,都一同住在山陽,常結伴同遊,逍遙自得,當時人稱他們為竹林七賢。這就是向子期所渭的山陽舊居。後人在那地方立廟,廟南有一條泉水,往東南流,注入長泉水。郭緣生《述征記》說,白鹿山東南二十五里有稽公故居,因為當時還留有竹林才知道的。他指的就是這地方。水又往南流經鄧城東邊,名為鄧讀,又稱白屋水。從前司馬爵攻打公孫淵,歸來時到達白屋,就指這地方。水又往東南流經饋城北面,又往東南流過沼澤,注入破塘中。破水東流,稱為八光溝;東流注入清水,又叫長清河。東周的永豐塢有丁公泉,從焦泉右邊流出。稍東又有焦泉,此泉是從天門左邊、天並固右邊流出的,天門山的岩石天然形成空缺,形狀像是門戶,寬三丈,高八丈,深約一丈余,此外沒有別的出日,因此世人稱為天門。往東五百餘步,內有石洞,洞日朝西,只容得下一個人,從東南方進入,可直達天井;從這裡一直往上爬了大約十二丈,手扳腳踏,直爬到上面,卻是一片坦平的山頂,東西二百步,南北七百步,四面險峻陡峭極了,根本沒有可攀登的地方。頂上有持戒僧人訓修行的地方,寺內有僧徒十餘人,衣食等生活必需品都要從下面的平原搬運上來,很難供應周全,所以只有修煉意志十分堅定的人才會來這裡居住。寺院旁邊雜樹疏疏落落,有一窪石井泉,約莫丈余見方,一漲清泉平靜不波,住在山上的人都靠這泉水飲用。北邊有兩個石室,從前是隱居的人靜心修煉的地方,現在已經無人居住了。泉水從北阜湧出,南流成為溪澗,人們稱為焦泉。稍東有魚鮑泉,稍東有張波泉,稍東有三淵泉,這四條泉水正像梗河三星結合在一起,並與女宿遙相聯繫一樣,在重門城一西面匯合成為一條,往南流注。重門城是從前齊王芳被司馬師廢黝後,在這裡居住之處。《魏志》說的遣送齊王到河內重門,就是這地方。城在共縣老城西北二十里,城南有安陽破,稍東又有卓水破,稍東又有百門破。百門肢方圓五百步,在共縣老城西面。漢高帝八年(前199),封盧罷師為共侯,就是共和的故都。共伯還政於宣王,在共山上逍遙自在地過著隱居生活。山在都城北面,就是所謂共北山,仙人孫登就住在那裡。袁彥伯仗竹林七賢傳》載,秘叔夜曾在山林澤地採藥,在山上遇到他,冬天散著頭髮來遮蔽自己的身體,夏天編草做衣裳,他用獨弦琴彈奏,卻能奏出和諧的五音。山上有三條水南流匯合成一條,稱為清川。又往南流經凡城東。司馬彪、袁山松《郡國志》說:共縣有凡亭,是周時凡伯的封國。《春秋》:隱公七年(前716),《經》文記載,周王派遣凡伯前來訪問。.杜預說:汲郡共縣東南有凡城。現在卻在西南面。水又往西南流,與前面那四條水匯為一條,又叫陶水,南流注入清水。清水又東流,繞過新豐塢,然後又往東奔去。往東北流過獲嘉縣北邊,
《漢書》說越國承相呂嘉謀反,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巡察汲縣中鄉,獲得呂嘉的頭顱,因此叫獲嘉縣。後漢時把這裡封給侍中馮石,立為侯國。獲嘉縣老城西有漢時桂陽太守趙越墓,墳墓北面有石碑。趙越字彥善,本縣人,歷任桂陽郡太守,五官將,尚書僕射,因為父母喪亡,守孝三年期滿後,任命為河南尹,建寧年間亡故。石碑東面又有一塊碑,碑北有石柱、石牛、石羊、石虎,都破碎毀壞了,無可記述。清水又往東繞過新樂城,城在獲嘉縣老城東北,就是汲縣的新中鄉。
又往東流過汲縣北邊,汲縣是舊時汲郡的治所,晉太康年間(280一289)設置。城西北有石夾水,水深流急,人們也稱為播溪,說太公曾在這裡垂釣過。城中東門北側,有太公廟,廟前有碑,碑文上說:太公望是河內汲縣人。縣人前會稽太守杜宣告訴縣令崔緩說:太公本來生於汲,故居現在還保留著。您和高氏、國氏都是太公的後代,經傳中都有記載,現在您來到這裡,應當擺正太公位置,以宏揚尊祖的傳統。於是國老王喜、廷椽鄭篤、功曹那勤等都說:確實理當如此。就立壇建祠,安置神位。城北三十里有太公泉,泉上又有太公廟,廟旁高聳的叢林,秀麗的樹木,鬱鬱蔥蔥非常茂盛,據當地相傳,這裡就是太公的故居。晉太康年間,范陽盧無忌在汲縣當縣令,曾在那裡立碑。太公為避封王亂國,隱於市上從事屠宰,躲到水邊去釣魚,何必非要渭水之濱,一然後又是播溪呢?只要能舒暢高遠的情懷,一彎曲水也就夠了。播溪是指這裡,那是無可置疑的了。清水又往東從一座老石橋下流過。石橋原來橫跨於水面上,後來橋石崩塌,只留下一個遺址了。清水又東流,與倉水匯合。倉水發源於西北的方山,山的西邊有倉谷,山谷里有倉玉、氓石,因而得名。水往東南流,潛入地下,又往東南重新冒出,俗稱雹水,往東南流過姆野。從朝歌以南,南到清水,地勢平坦,包括大片的水田和沼澤,全都是姆野地區。《郡國志》說:朝歌以南有牧野。《竹書紀年》說:周武王率領西方夷族諸侯討伐殷封,在姆野打敗了他。《詩經》里說:姆野寬廣坦蕩,檀木車呀多堂皇!那裡有殷朝大夫比干墓,墳前刻石用隸書題著:殷大夫比干之墓。所載就只有這麼幾個字,也不知是誰立的,現在碑也斷了。太和年間(477一499),高祖孝文皇帝到南方巡察,親臨比干墓,舉行祭掃,並刻石立碑,放置在墓道上。雹水又往東南注入清水。清水又往東南流經合城南面,這就是舊時的三會亭,因為淇水、清水在這裡與河水匯合,所以得名。清水又轉彎往南流過鳳皇台東北,往南流去。
又往東流注人河水。
清水入河處叫清口,也就是淇河口,這是因為兩水互相通稱的緣故。《地理志》說:清河水發源於內黃縣南邊,清河並沒有水流到內黃來,流過來的實際上只有這條淇水。因為河水改道南流,清水的河道也移徙了,匯流的水路斷了,但地名卻留了下來,所以東川有清河的名稱,相承不絕。曹操開鑿白溝,阻擋水道使向北流。方才恢復了舊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