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廬江水出三天子都,北過彭澤縣西,北入於江。
《山海經》三天子都,一曰天子鄣。王彪之《廬山賦敘》曰:廬山,彭澤之山也。雖非五嶽之數,穹隆嵯峨,實峻極之名山也。孫放《廬山賦》曰:尋陽郡南有廬山,九江之鎮也。臨彭蠡之澤,接平敞之原。《開山圖》曰:山四方,周四百餘里,疊鄣之岩萬仞,懷靈抱異,苞諸仙跡。《豫章舊志》曰:廬俗,字君孝,本姓匡,父東野王,共鄱陽令吳芮佐漢定天下而亡。漢封俗於陽,曰越廬君。俗兄弟七人皆好道術,遂寓精於宮庭之山。故世謂之廬山。漢武帝南巡,睹山以為神靈,封俗大明公遠法師。《廬山記》曰:殷、周之際,匡俗先生,受道仙人,共游此山,時人謂其所止為神仙之廬,因以名山矣。又按周景式曰:廬山匡俗,字子孝,本東里子,出周武王時,生而神靈,屢逃徵聘,廬於此山,時人敬事之。俗後仙化,空廬猶存,弟子睹室悲哀,哭之旦暮,事同烏號。世稱廬君,故山取號焉。斯耳傳之談,非實證也。故《豫章記》以廬為姓,因廬以氏,周氏遠師,或托廬慕為辭,假憑廬以托稱。二證既違,二情互爽。按《山海經》創之大禹,記錄遠矣。故《海內東經》曰:廬江出三天子都,入江彭澤西,是曰廬江之名,山水相依,互舉殊稱,明不因匡俗始,正是好事君子,強引此類,用成章句耳。又按張華《博物志·曹著傳》,其神自雲姓徐,受封廬山。後吳猛經過,山神迎猛,猛語曰:君王此山,近六百年,符命已盡,不宜久居,非據。猛又贈詩云:仰矚列仙館;俯察王神宅,曠載暢幽懷,傾蓋付三益。此乃神道之事,亦有換轉,理難詳矣。吳猛,隱山得道者也。《尋陽記》曰:廬山上有三石樑,長數十丈,廣不盈尺,杳然無底。吳猛將弟子登山,過此梁,見一翁坐桂樹下,以玉杯承甘露漿與猛。又至一處,見數人,為猛設玉膏。猛弟子窈一寶,欲以來示世人,梁即化如指,猛使送寶還,手牽弟子,令閉眼相引而過。其山川明淨,風澤清曠,氣爽節和,土沃民逸。嘉遁之士,繼響窟岩。龍潛風采之賢,往者忘歸矣。秦始皇、漢武帝及太史公司馬遷咸升其岩,望九江而眺鍾、彭焉。廬山之北有石門水,水出嶺端,有雙石高竦,其狀若門,因有石門之目焉。水導雙石之中,懸流飛瀑,近三百許步,下散漫十許步,上望之連天,若曳飛練於霄中矣。下有磐石,可坐數十人。冠軍將軍劉敬宣,每登陟焉。其水歷澗,徑龍泉精舍南。太元中,沙門釋慧遠所建也。其水下入江。南嶺,即彭蠡澤西天子鄣也。峰隥險峻,人跡罕及。嶺南有大道,順山而下,有若畫焉。傳雲匡先生所通至江道。岩上有宮殿故基者三,以次而上,最上者極於山峰。山下又有神廟,號曰宮亭廟,故彭湖亦有宮亭之稱焉。余按《爾雅》云:大山曰宮。宮之為名,蓋起於此,不必一由三宮也。山廟甚神,能分風擘流,住舟遣使,行旅之人,過必敬祀而後得去。故曹毗詠云:分風為貳,擘流為兩。昔吳郡太守張公直自守征還,道由廬山。子女觀祠,婢指女戲妃像人。其妻夜夢致聘,怖而遽發,明引中流,而船不行。合船驚懼,曰:愛一女而合門受禍也。公直不忍,遂令妻下女於江。其妻布席水上,以其亡兄女代之,而船得進。公直方知兄女,怒妻曰:吾何面目於當世也。復下己女於水中。將渡,遙見二女於岸側,傍有一吏立,曰:吾廬君主簿,敬君之義,悉還二女。故於寶書之於感應焉,山東有石鏡,照水之所出。有一圓石,懸崖明淨,照見人形。晨光初散,則延曜入石,豪細必察,故名石鏡焉。又有二泉,常懸注,若白雲帶山。《廬山記》曰:白水在黃龍南,即瀑布也。水出山腹,掛流三四百丈,飛湍林表,望若懸素。注處悉成巨並,其深不測。其永下入江淵。廬山之南,有上霄石,高壁緬然,與霄漢連接。秦始皇三十六年,嘆斯岳遠,遂記為上霄焉。上霄之南,大禹刻石志其丈尺里數,今猶得刻石之號焉。湖中有落墾石,周回百分步,高五丈,上生竹木。傳曰:有星墜此,因以名焉。又有孤石,介立大湖中,周回一里,竦立百丈,矗然高峻,特為瑰異。上生林木,而飛禽罕集,言其上有玉膏可采,所未詳也。春舊云:昔禹治洪水至此,刻石紀功,或言秦始皇所勒,然歲月已久,莫能合辨之也。
【譯文】
廬江水發源於三天子都,往北流過彭澤縣西,往北注人江水。按《山海經》,三天子都又稱天子郭。王彪之《廬山賦·敘》說:廬山,就是彭澤之山,雖然不在五嶽之內,但峰巒磋峨,上接蒼彎,實在也是極其高峻的名山。孫放《廬山賦》說:尋陽郡南有廬山,是九江的主峰,此山俯臨彭鑫的大澤,鄰接平曠的原野。《開山圖》說:廬山伸展向四方,周圍四百餘里,層巒疊嶂,山岩高達萬協,其間藏著許多靈異的事物,留著許多仙人的遺蹟。《豫章舊志》說:廬俗,字君孝,本姓匡,他的父親東野王與都陽縣令吳丙為輔佐漢室平定天下而死。漢封廬俗於那陽,名為越廬君。廬俗兄弟七人,都喜好道術,就在宮亭山上修煉,所以世人稱為廬山。漢武帝南巡時看到此山,覺得有點神靈,就封廬俗為大明公。遠法師的《廬山記》說:殷、周之交,匡俗先生從仙人接受了道術,同游此山,當時人們以為他所棲止的地方是神仙的廬舍,因而就作為山名。又按周景式說:廬山匡俗,字子孝,本來是東里子,出自周武主時,因他生來就有神靈之性,屢次逃避朝廷的徵聘,在這山上建廬而居,當時人們都很敬仰他,奉他為師。匡俗後來升仙了,只留一間空屋,弟子看到他的居室都很悲哀,早晚號哭,就像黃帝登仙時小臣們抱著他的烏號弓哀哭一般。世人稱他為廬君,山就因而取名為廬山了。這些都是民間的口頭傳說,並非確實可信的記載。所以《豫章記》以廬為姓,照廬字來命名,周氏和遠師或者是仰慕廬山,就編造了這些話,借廬俗作為假託。這兩條記載既相矛盾,兩件事情又互不一致,按《山海經》,還是始於大禹時,記錄就更遙遠了。
《海內東經》說:廬江發源於三天子都,在彭澤以西入江。這就是說廬江的名稱是山水相依的,兩者互舉,分明不是由匡俗開始的。這都是好事的人硬把這類傳聞拿來編造故事罷了。又據張華《博物志·曹著傳》,山神自稱姓徐,受封於廬山,後來吳猛經過這裡,山神去迎接他。吳猛說:你在這山里為王已近六百年,現在你受命為王的期限已到頭了,不宜再在非你所應占有的地方久居了。吳猛又贈詩說:仰望眾仙的樓台館舍,俯視大王的仙宮靈府,長年裡只圖心懷快暢,逢摯友當把真情傾吐。這是神道之類事情,卻也有換任調動,按事理就很難說得清楚了。吳猛是隱居深山得道的人。《尋陽記》說:廬山上有叫三石樑的,長數十丈,但寬不到一尺,下面深杳無底。吳猛帶子弟登山,走過這道石樑,看見一個老人坐在桂樹底下,用玉杯承接了甘露漿遞給吳猛。又到一處,看到有幾個人給吳猛擺了玉膏。吳猛弟子偷了一件寶物,想拿來給世上的人看,石樑立即變得和手指一般細了。吳猛叫他把寶物送回去,手牽著弟子,叫他閉上眼睛,領著他回來。廬山山明水秀,風清氣爽,氣候溫和,土壤肥沃,而人民安樂,山林隱逸的人士,到岩穴中來隱居的從不中斷;像龍鳳一般蟄伏待時的賢才,一到這裡也會樂而忘歸了。秦始皇、漢武帝和太史公司馬遷,都曾登臨這裡的岩峰,遙望九江,憑眺石鐘山和彭蠢澤。廬山北有石門水,發源於嶺端,那裡有兩塊高聳的巨石,樣子像門,因此有石門之名。水從這兩塊巨石之間流出,從懸崖上飛瀉而下,高近三百步,到了底下,飄散開來約十多步。從下面仰望,瀑布似乎高與天連,仿佛是從雲端垂下的一幅飄曳的白絹。下面有巨石,可坐數十人,冠軍將軍劉敬宣常常來此攀登。石門水流過山間,流經龍泉寺南,此寺是太元年間(376-396)僧人慧遠所建。石門水往下流入大江。南面的山嶺,就是彭蠢澤西面的天子郭。這裡峰巒峻峭,山徑艱險,人跡罕至;嶺南有大路,沿山下行,風景如畫。據傳說,這是匡先生所開通到江邊的道路。岩上有三處宮殿遺址,依次上山,最上面的遺址在峰頂;山下有神廟,稱為宮亭廟,所以彭湖也有宮亭之稱。按《爾雅》說:大山叫宮。宮這名稱大概就起源於此,未必就是由三宮而來的。這座神廟十分顯靈,能分開風,隔開江流;能把船隻釘在水上不移動,也能讓它繼續航行。往來行人經過這裡,定要恭敬地祭祀,方才可以離開。所以曹毗歌詠道:把風分成兩股,把水裂為兩道。從前吳郡太守張公直,從任上被召返回,途經廬山。兒女們去參觀祠廟,一個丫矍同他女兒開玩笑,指著妃子們的神像說是像她;那夭晚上妻子夢見神來聘娶,很是害怕,立即就開船。天明時船到中流,就不能前進了,一船人都驚惶翹來,說道:你捨不得一個女兒,全家都要遭殃了!張公直心裡不忍,就讓妻子把女兒放到江中去。妻子先把蓆子攤開,放在水上,然後把已故哥哥的女兒去頂替,於是船又能前進了。這時候張公直才發覺放下去的是哥哥的女兒,他對妻子發怒道:你這麼做叫我還有什麼臉見人?於是把自己的女兒放到水中。將抵對岸時,遠遠看到兩個姑娘在岸邊,旁邊站著一個官吏說道:我是廬君的主簿,他敬佩你的義氣,特此把兩位姑娘送還。所以干寶把這件事寫入他書中的《感應》篇內。山東邊有石鏡,是照水的發源地。有一塊圓石懸於崖上,光潔明淨,能照見人的身形;當晨光中霧靄初散的時候,陽光照射在石上,周圍事物照映得纖毫畢露,所以叫石鏡。又有兩條泉水常在流瀉,猶如白雲在山間繚繞。《廬山記》說;黃龍南有白水,是一條瀑布。水從山腰流出,飛掛三四百丈,急流從林際奔瀉而下,浪花飛濺,望去宛如高懸的白絹。瀑布下注的地方,都成為巨井,深不可測。水流向山下注入江水的深潭。廬山南邊有上霄石,陡峻的崖壁高遠如與雲霄相接。秦始皇三十六年(前211),驚嘆這座山嶽的高遠,於是就以上霄為名記載下來。上霄峰南,大禹刻石標明它的丈尺里數,所以現在還有刻石的名』稱。湖中有落星石,周圍百餘步,高五丈,上面長著竹木。據傳說,有星隕落在這裡,所以叫落星石。又有一塊孤石,獨立在大湖中,周圍一里,高聳百丈,瑰奇卓絕;頂上雖有林木叢生,但飛禽卻極少聚集到這裡來。傳說上面有玉膏可采,但實際如何不得而知。老人們說:從前大禹治水到過這裡,刻石紀功;又說碑是秦始皇所立。但年代久遠,無從考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