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經注卷六文水

  【原文】

  文水徑大陵縣故城西而南流,有泌水注之。縣西南山下,武氏穿井給養,井至幽深,後一朝水溢平地,東南注文水。文水又南徑平陶縣之故城東,西徑其城內,南流出郭,王莽更曰多穰也。文水又南徑縣,右會隱泉口,水出謁泉山之上頂,俗云:暘雨愆時,是謁是禱。故山得其名,非所詳也。其山石崖絕險,壁立天固,崖半有一石室,去地可五十餘丈,愛有層松飾岩,列柏綺望,惟西側一處得歷級升陟,頂上平地十許頃,沙門釋僧光表建二剎。泉發於兩寺之間,東流瀝石,沿注山下,又東,津渠隱沒而不恆流,故有隱泉之名矣。雨澤豐謝,則通入文水。文水又南徑茲氏縣故城東,為文湖,東西十五里,南北三十里,世謂之西湖,在縣直東十里;湖之西側,臨湖又有一城,謂之瀦城。水澤所聚謂之都,亦曰瀦,蓋即水以名城也。文湖又東徑中陽縣故城東。案《晉書地道記》、《太康地記》,西河有中陽城,舊縣也。文水又東南流,與勝水合,水西出狐岐之山,東徑六壁城南,魏朝舊置六壁於其下,防離石諸胡,因為大鎮。太和中罷鎮,仍置西河郡焉。勝水又東合陽泉水,水出西山陽溪,東徑六壁城北,又東南流注於勝水。勝水又東徑中陽故城南,又東合文水。文水又東南,入於汾水也。

  【譯文】

  文水經過大陵縣老城西邊往南流,有泌水注入。大陵縣西南山下,有一家姓武的人家鑿井汲水,井鑿得極深,後來有一天忽然井中冒出一道泉水,在平地流溢成河,往東南注入文水。文水又往南流經平陶縣老城東面,轉向西邊流過城內,然後南流出城。王莽改名為多攘。文水又往南流經縣城右邊,在隱泉口匯合了一條水,這條水發源於渴泉山頂上,民間相傳,無論久晴久雨,人們都要上山朝拜祈禱,山也因而得名,不知是否如此。山上石崖極其險峻,陡如牆壁,上接青天,半腰有一個石洞,離地約五十餘丈,岩上層層點綴著蒼松,洞外生長著成行的翠柏。只在西邊一處可以沿著石級上登,頂上有一片平地,面積約十來頃,有個名叫光的僧人建造了兩座寺院。一道泉水在二寺間流出,在岩石上往東流瀉到山下,又東流,水道隱沒而不長流,所以有隱泉之稱。每逢雨水豐沛的季節,水流就通入文水。文水又往南流經茲氏縣老城東,就到文湖。文湖東西十五里,南北三十里,世人稱為西湖,在縣城正東十里。湖的西邊臨湖又有一座城池,稱為儲城。水流匯聚成澤叫都,也叫儲,儲城就是以水命名的。文湖又東經中陽縣老城以東。按《晉書·地道記》、《太康地記》,西河有中陽城,是個舊縣城。文水又往東南流,與勝水匯合。勝水發源於西邊的狐岐之山,往東流經六壁城南面。從前魏朝曾在城下造了六道壁壘,以防離石的各族胡人,因而成為大鎮。太和年間(477一499)撤去鎮的建制,仍設西河郡。勝水又東流,與陽泉水匯合。陽泉水發源於西山的陽溪,往東流經六壁城以北,又往東南流,注入勝水。勝水又往東流經中陽舊城南,又東流與文水匯合。文水又往東南流,注入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