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涑水出河東聞喜縣東山黍葭谷,涑水所出,俗謂之華谷,至周陽與洮水合,水源東出清野山,世人以為清襄山也。其水東徑大嶺下,西流出謂之唅口。又西合涑水。鄭使子產問晉平公疾,平公曰:卜雲台駘為祟。史官莫知,敢問。子產曰:高辛氏有二子,長曰閼伯,季曰實沈,不能相容。帝遷閼伯於商丘,遷實沈於大夏。台駘,實沈之後,能業其官,帝用嘉之,國於汾川。由是觀之,台駘,汾、洮之神也。賈逵曰:汾、洮,二水名。司馬彪曰:洮水出聞喜縣。故王莽以縣為洮亭也。然則涑水殆亦洮水之兼稱乎?
西過周陽邑南,其城南臨涑水,北倚山原。《竹書紀年》:晉獻公二十五年正月,翟人伐晉,周有白兔舞於市。即是邑也。漢景帝以封田勝為侯國。涑水西徑董澤陂南,即古池,東西四里,南北三里。《春秋》文公六年,蒐於董,即斯澤也。涑水又與景水合,水出景山北谷。《山海經》曰:景山南望鹽販之澤,北望少澤,其草多藷、秦椒,其陰多赭,其陽多玉。郭景純曰:鹽販之澤即解縣鹽池也。案《經》不言有水,今有水焉。西北流,注於涑水也。
又西南過左邑縣南,涑水又西徑仲郵北,又西徑桐鄉城北。《竹水紀年》曰:翼侯伐曲沃,大捷。武公請成於翼,至桐乃返者也。《漢書》曰:武帝元鼎六年,將幸緱氏,至左邑桐鄉,聞南越破,以為聞喜縣者也。涑水又西與沙渠水合,水出東南近川,西北流注於涑水。涑水又西南徑左邑縣故城南,故曲沃也。晉武公自晉陽徙此,秦改為左邑縣,《詩》所謂從子於鵠者也。《春秋傳》曰:下國有宗廟,謂之國。在絳曰下國矣,即新城也。王莽之洮亭也。涑水自城西注,水流急浚,輕津無緩,故詩人以為激揚之水,言不能流移束薪耳。水側,即狐突遇申生處也。《春秋傳》曰:秋,狐突適下國,遇太子,太子使登仆曰:夷吾無札,吾請帝以畀秦,對曰:神不歆非類,君其圖之,君曰諾,請七日見我於新城西偏。及期而往,見於此處。故《傳》曰:鬼神所憑,有時而信矣。涑水又西徑王官城北,城在南原上。《春秋左傳》成公十三年四月,晉侯使呂相絕秦曰:康猶不悛,入我河曲,伐我涑川,俘我王官。故有河曲之戰是矣。今世人猶謂其城曰王城也。
又西南過安邑縣西。
安邑,禹都也。禹娶塗山氏女,思戀本國,築台以望之,今城南門,台基猶存。余案《禮》,天子諸侯,台門隅阿相降而已,未必一如《書》傳也。故晉邑矣,春秋時,魏絳自魏徙此。昔文侯懸師經之琴於其門,以為言戒也。武侯二年,又城安邑,蓋增廣之。秦始皇使左更、白起取安邑,置河東郡。王莽更名洮隊,縣曰河東也。有項寧都,學道升仙,忽復還此,河東號曰斥仙。漢世又有閔仲叔,隱遁市邑,罕有知者,後以識瞻而去。涑水西南徑監鹽縣故城,城南有鹽他,上承鹽水。水出東南薄山,西北流徑巫咸山北。《地理志》曰:山在安邑縣南。《海外西經》曰:巫咸國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群巫所從上下也。《大荒西經》云:大荒之中有靈山,巫咸、巫即、巫朌、巫彭、巫姑、巫真、巫禮、巫抵、巫謝、巫羅十巫,從此升降,百藥愛在。郭景純曰:言群巫上下靈山,採藥往來也。蓋神巫所游,故山得其名矣。谷口嶺上,有巫咸祠。其水又徑安邑故城南,又西流注於鹽池。《地理志》曰:鹽池在安邑西南。許慎謂之盬。長五十一里,廣七里,周百一十六里,從鹽省古聲。呂忱曰:夙沙初作煮海鹽,河東鹽池謂之盬。今池水東西七十里,南北十七里,紫色澄渟,潭而不流。水出石鹽,自然印成,朝取夕復,終無減損。惟山水暴至,雨澍潢潦奔泆,則鹽池用耗。故公私共堨水徑,防其淫濫,謂之鹽水,亦謂之為堨水。《山海經》謂之鹽販之澤也。澤南面層山,天岩雲秀,地谷淵深,左右壁立,間不容軌,謂之石門,路出其中,名之曰徑,南通上陽,北暨鹽澤。池西又有一池,謂之女鹽澤,東西二十五里,南北二十里,在猗氏故城南。《春秋》成公六年,晉謀去故絳,大夫曰:郇、瑕,地沃饒近盬。服虔曰:土平有溉曰沃,盬,鹽池也。土俗裂水沃麻,分灌川野,畦水耗竭,土自成鹽,即所謂咸鹺也,而味苦,號曰鹽田,鹽盬之名,始資是矣。本司鹽都尉治,領兵千餘人守之。周穆王、漢章帝並幸安邑而觀鹽池。故杜預曰:猗氏有鹽池。後罷尉司,分猗氏、安邑,置縣以守之。
又南過解縣東,又西南注於張陽池。
涑水又西徑猗氏縣故城北。《春秋》文公七年,晉敗秦於令狐,至於刳首,先蔑奔秦,士會從之。闞駰曰:令狐即猗氏也。刳首在西三十里,縣南對澤,即猗頓之故居也。《孔叢》曰:猗頓,魯之窮士也,耕則常飢,桑則常寒,聞朱公富,往而問術焉。朱公告之曰:子欲速富,當畜五牸。於是乃適西河,大畜牛羊於猗氏之南,十年之間,其息不可計,貲擬王公,馳名天下,以興富於猗氏,故曰猗頓也。涑水又西徑郇城,《詩》雲郇伯勞之,蓋其故國也。杜元凱《春秋釋地》云:今解縣西北有郇城。服虔曰:郇國在解縣東,郇瑕氏之墟也。余按《竹書紀年》云:晉惠公十有四年,秦穆公率師送公子重耳,圍令狐,桑泉、臼衰皆降於秦師,狐毛與先軫御秦,至於廬柳,乃謂秦穆公,使公子摯來,與師言退,舍次於郇,盟於軍。京相璠《春秋土地名》曰:桑泉、臼衰並在解東南,不言解,明不至解。可知《春秋》之文,與《竹書》不殊。今解故城東北二十四里有故城,在猗氏故城西北,鄉俗名之為郇城,考服虔之說,又與俗符,賢於杜氏單文孤證矣。涑水又西南徑解縣故城南。《春秋》,晉惠公因秦返國,許秦以河外五城,內及解梁,即斯城也。涑水又西南徑瑕城,晉大夫詹嘉之故邑也。《春秋》僖公三十年,秦、晉圍鄭,鄭伯使燭之武謂秦穆公曰:晉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者也。京相璠曰:今河東解縣西南五里有故瑕城。涑水又西南徑張陽城東。《竹書紀年》,齊師逐鄭太子齒,奔張城南鄭者也。《漢書》之所謂東張矣。高祖二年,曹參假左丞相,別與韓信東攻,魏將孫遬軍東張,大破之。蘇林曰:屬河東,即斯城也。涑水又西南屬於陂,陂分為二,城南面兩陂,左右澤渚。東陂世謂之晉興澤,東西二十五里,南北八里,南對鹽道山。其西則石壁千尋,東則磻溪萬仞,方嶺雲回,奇峰霞舉,孤標秀出,罩絡群山之表,翠柏蔭峰,清泉灌頂。郭景純云:世所謂鴦漿也。發於上而潛於下矣。厥頂方平,有良藥。《神農本草》曰:地有固活、女疏、銅芸、紫菀之族也。是以緇服思元之士,鹿裘念一之夫,代往游焉。路出北,勢多懸絕,來去者咸援蘿騰崟,尋葛降深,於東則連木,乃陟百梯方降岩側,縻鎖之跡,仍今存焉,故亦曰百梯山也。水自山北流五里而伏,雲潛通澤渚,所未詳也。西陂即張澤也,西北去蒲坂十五里,東西二十里,南北四五里,冬夏積水,亦時有盈耗也。文水出大陵縣西山文谷,東到其縣,屈南到干陶縣東北,東入於汾。
【譯文】
涑水發源於河東聞喜縣東山黍蔑谷,
黍霞谷是涑水的發源地,俗稱華谷。涑水流到周陽後,與挑水匯合。挑水源出東邊的清野山,世人稱為清襄山。挑水往東流經大嶺山下,西流出山,那地方叫含口。又西流,與涑水瓜合。晉平公有病,鄭國派遣子產去探病。平公說:巫師說我的病是因為台騎作祟,可是史官也不知道台胎是什麼,請問您可知道?子產說:高辛氏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叫闊伯,小兒子叫實沈,兩人互不相容,於是他就把闊伯下放到商丘,把實沈下放到大夏。台胎是實沈的兒子,能繼承先人的事業,因而受到帝害的嘉獎,在汾川建都。這樣看來,台驗應當是汾水和挑水的神抵了。賈速說:汾、挑是兩條河名。司馬彪說:挑水發源於聞喜縣,所以王莽時把該縣改為挑亭。那末涑水大概也就是挑水的兼稱了吧!往西流過周陽邑南邊,
周陽城南瀕涑水,北依山地。《竹書紀年》:晉獻公二十五年(前652)正月,翟人攻打晉國,周有白兔在市場上跳舞一一周,就是周陽城。漢景帝把這地方封給田勝,立為侯國。涑水往西流經董澤破南邊,這就是古池,東西四里,南北三里。《春秋》:文公六年(前621),在董打獵,指的就是這片澤地。涑水又與景水匯合。景水發源於景山北谷。《山海經》說:景山向南可以望見鹽販之澤,向北可以望見少澤。山上的草,以山藥、秦椒居多,山北多紅壤,山南多玉。郭景純說:鹽販之澤,就是解縣的鹽池。《山海經》沒有提到山上有水,但卻有水,往西北流,注入涑水。又往西南流過左邑縣南邊,
涑水又往西流經仲郵郭北面;又往西流經桐鄉城北面。《竹書紀年》說:翼侯攻打曲沃,打了個大勝仗,武公請求在翼議和,到了桐才回去。《漢書》說: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將到猴氏去巡察,到了左邑桐鄉,聽說打垮了南越,就把這地方稱為聞喜縣。涑水又西流,與沙渠水匯合,沙渠水源出東南鄰近的溪流,往西北流,注入涑水。涑水又往西南流經左邑縣舊城南,就是舊時的曲沃。晉武公從晉陽遷都到這裡,秦時改為左邑縣。《詩經》說:跟著你來到鵲,指的就是這地方。《春秋傳》說:下國有宗廟的城稱為國;在絳所以叫下國,也就是新城。王莽叫挑亭。涑水從城邊往西流,水流湍急,灘高水淺,流得倒很輕快,所以詩人把它叫做激揚的水,說它卻連一捆柴也沖不走。水邊就是狐突碰到申生鬼魂的地方。《春秋傳》說:秋天,狐突去到下國,遇見太子,太子叫他上車駕御,對他說:夷吾沒有禮度,我已請帝把晉交給秦國了。狐突答道:鬼神不享異類的祭祀,請您想想辦法吧。太子說:好的,請你七日後在新城西側來見我。到了那一天,狐突前往,就在這裡見到他。所以《左傳》說:對鬼神有所請求,往往也會聽從的。涑水又往西流經王官城北面,城在南原上。《春秋左傳》:成公十三年(前578)四月,晉侯派遣呂相與秦絕交,信中說:康公還不悔過,侵犯我國的河曲,進攻我國的涑水,又把王官的老百姓抓走,因而發生河曲之戰。現在世人還把那座城稱為王城。又往西南流過安邑縣西邊,
安邑是禹的都城。禹娶了塗山氏的女)乙,她思念祖國,於是築台望鄉,今天安邑城的南門,那座高台的基址還在。我按《禮》天子諸侯台上的門,不過邊角層層下降罷了,未必都像書中所載6安邑是古時晉國的城邑,春秋時,魏絳從魏遷都到這裡。從前文侯把師經的琴掛在城門上,作為對待批評的鑑戒。武侯二年(前394),又在安邑築城,這次是擴建。秦始皇派左更、白起去奪取安邑,設置了河東郡。王莽改郡名為桃隊,縣名叫河東。有個項寧都,學道升天成了仙人,忽然又回到這裡,河東人都稱他為斥仙。漢時又有個閡仲叔,隱居於市崖之間,很少有人知道他,後來因人們知道了,又來周濟他,他才離去。辣水往西南流經監鹽縣老城,城南有鹽池,上流承接鹽水。鹽水發源於東南方的薄山,往西北流經巫咸山北。《地理志》說:山在安邑縣南。《海外西經》說:巫咸國在女丑北邊,他右手握著青蛇,左手握著赤蛇,群巫都跟著他在登葆山上上下下。《大荒西經》說:大荒之中有靈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禮、巫抵、巫謝、巫羅這十位巫師都從這裡上山下山,山上長著各種藥草。郭景純說:這裡是說群巫在靈山上上下下往來採藥。因為神巫在這裡漫遊,所以山也因而得名了。谷口嶺上,還有巫咸祠。鹽水又流經安邑老城南,又西流注入鹽池。《地理志》說:鹽池在安邑西南。許慎則稱為籃。池長五十一里,寬七里,周圍一百十六里,嗡字偏旁從鹽而筆劃較簡,讀作古。呂忱說:夙沙氏開始煮海水,提取食鹽,河東鹽池稱為盆。現在池水東西七十里,南北十七里,澄清而帶紫色,深沉而不流動。水中出產石鹽,全是自然形成,早上取鹽,到了晚上又會再結起來,始終不會減少。但在雨後山洪暴發,積水橫流的時候,池裡的鹽就會被沖盡。所以官民協力堵截水路,防止泛濫,於是這條水就叫鹽水,也叫竭水了。《山海經》則稱為鹽販之澤。鹽澤南對層沓的山嶺,凌霄的嶸岩在雲間映著秀色,地底的山谷險峻幽深,兩邊石崖陡峻如壁,中間只留一條極狹的空隙,稱為石門,道路在其間通過,名為白徑,南通上陽,北到鹽澤。池西又有一口池,稱為女鹽澤,東西二十五里,南北二十里,坐落在琦氏老城南面。《春秋》:成公六年(前585),晉國準備離開舊絳城,大夫說:旬朽、瑕二處,土地肥沃,又與鹽池鄰近。服虔說:土地平整有水可以灌溉叫沃。盛就是鹽池。當地風俗各家分引池水灌溉原野,來澆田地中的大麻;田間的水幹了,泥土中就結出鹽來,這就是所謂咸磋,帶有苦味。這種田叫鹽田。池以鹽籃為名就是由此開始的。鹽池原屬司鹽都尉管理,他帶領了一千餘兵士守在這裡。周穆王、漢章帝都到過安邑,參觀過鹽池。所以杜預說:琦氏有鹽池。後來裁撤了司鹽都尉,分為琦氏、安邑二縣,設縣來防守。
又往南流過解縣東,又往西南注人張陽池。
涑水又往西流經椅氏縣老城北面。《春秋》:文公七年(前620),晉國在令狐打敗秦國,直打到剖首,先蔑逃往秦國,士會也跟著他走。闡胭說:令狐就是猜氏。夸u首在琦氏以西三十里。縣城朝南,面對沼澤,這裡就是椅頓的故居。《孔叢》說:椅頓是魯國的窮書生,他耕田但卻常常飢餓,他種桑養蠶,但卻常常挨凍。聽說朱公很富有,就去向他請教有什麼妙法可以致富。朱公告訴他說:你要想富得快,就應當養些母的家畜。於是他就去到西河,在琦氏以南大規模飼養牛羊,十年之中,獲利無算,家財可與王公相比,名揚天下。因為他是在琦氏發家致富的,所以叫他琦頓。涑水又往西流經郵城。《詩經》說:旬卜伯給他們慰勞。這就是娜伯的故都。杜元凱《春秋釋地》說:現在解縣西北有娜城。服虔說詢腸國在解縣東,是娜瑕氏的廢址。我按《竹書紀年》說:晉惠公十四年(前637),秦穆公領兵送公子重耳,包圍了令狐,桑泉、臼衰都向秦軍投降了。狐毛和先較抵抗秦軍,來到廬柳,要求秦穆公派公子紫來與晉軍談判,於是晉軍撤退,駐於郵,並訂立盟約。京相潘《春秋土地記》說:桑泉、臼衰都在解縣東南,沒有提到解,可見軍隊沒有到解。《春秋》的記載與《竹書紀年》無異,而現今解縣舊城東北二十四里又有一座舊城,在琦氏舊城的西北面,鄉裡間俗名叫娜城。推究服虔的說法,又與民間所說相符,那末此說比杜氏文中獨家之說要可靠得多了。涑水又往西南流經解縣老城南面。《春秋》:晉惠公仗著秦國幫助回到本國,於是答應割讓河水外的五座城池,直到河水以內的解梁城。說的就是此城。涑水又往西南流經瑕城,這是從前晉大夫詹嘉的食邑。《春秋》:嘻公三十年(前630),秦、晉包圍了鄭,鄭伯派遣燭之武對秦穆公說:晉國答應把焦瑕二城給您,早上剛渡河回國,晚上就在這裡築城防你了。京相播說:現在河東解縣西南有座舊瑕城。涑水又往西南流經張陽城東邊。《竹書紀年》:齊軍追趕鄭國太子齒,太子逃奔到張城南鄭。張城就是《漢書》中所說的東張。漢高祖二年(前205),曹參代理左垂相,分兵與韓信向東進攻,當時魏將孫邀駐軍於東張,被打得大敗。蘇林說:東張屬河東,說的就是此城。涑水又往西南與破塘相通。破塘分成兩個部分,城朝南面對兩個破塘,左右兩邊都是沼澤。東邊的破塘人們稱為晉興澤,東西長二十五里,南北八里,南朝鹽道山。西邊是極高的石壁,東邊是極深的播溪,方嶺擋住浮雲,奇峰高接彩霞,峰巒以獨特的風姿高高聳起,超越周圍群山之上。峰嶺上翠柏成蔭,清泉從頂上飛瀉而下。郭景純說:這山泉就是世人所謂鴦漿,泉水發源於山上,從地下潛流到山下。山頂方而且平,長著各種優質的藥草『《神農本草》說:那地方有固活、女疏、銅芸、紫苑之類。所以僧人道士,苦修隱逸的人去那裡遊覽的往來不絕。山路從北邊高峰上通出,縈纖迴繞於懸崖絕壁之間,往來行人都要攀援著藤蘿和葛蔓才能登峰或下谷。東邊險處,用木材連接起來架設天梯棧道,人們上下要爬過上百道的梯橋。今天山上岩邊還留著當時為固定這些梯橋而斧鑿過的痕跡,因此又稱為百梯山。水從山間北流了五里後,潛入地下,據說與沼澤有暗流相通,不知是否如此。西邊的破塘就是張澤,西北與蒲坂相距十五里。破塘東西長二十里,南北寬約四五里,冬夏都有積水,不過也時常有滿有淺,有漲有落。文水發源於大陵縣西山文谷,往東流到縣城,轉向南邊,流到平陶縣東北,往東注人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