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嬰初來乍到,百姓對他自是好奇得很,他帶著人呼啦啦出門去,有些機靈的便湊上去和他攀談。李元嬰來者不拒,誰要帶他玩他都直點頭,讓人帶他去尋好玩的好吃的,漸漸地往他身邊湊的人便多了。
李元嬰在城裡巡視一圈,很是滿意,雖然城不算大,但百姓安居樂業,瞧著都挺富裕,就是不曉得城外的百姓是不是也過得好,就是安靜了些,來時他看到西郊有個大湖,便琢磨著回頭把整個湖給圈進滕州城。
王府裡頭雖有個小湖,瞧著挺賞心悅目,但終歸還是太秀氣了些。這大湖邊風景好,鳧水遊船都好玩,來點什麼水上雜耍之類的也不錯。
李元嬰正在心裡想著擴建外城,崔刺史又找了過來,說是接風宴準備妥當了,誠邀李元嬰出席。
這事李元嬰剛到時崔刺史就提過,時間也是早前約定好的。有人請客吃飯,李元嬰當然欣然答應。
李元嬰擺出成熟穩重的樣子和崔刺史往回走,和崔刺史聊了幾句滕州的情況,很快又原形畢露:「我跟你說,我今天早上起來給皇兄寫信還提到了崔刺史你。」
崔刺史有種不妙的預感。
果然,李元嬰接著往下說:「我說崔刺史的體態和我四侄子有點像,讓我想起四侄子,不知道四侄子現在是不是還在高麗。眼下高麗應該很冷吧!崔刺史,你們這麼有福氣的體態,是不是又怕冷又怕熱?」
崔刺史腳下差點打滑。
他不就長得有點圓潤嗎?!
李元嬰要不要特意寫信給李二陛下說這事?!還要說他和魏王李泰像!魏王李泰,那也是因為李元嬰倒霉的人之一,李元嬰和李二陛下最疼愛的親兒子掰腕子,居然掰贏了!贏了就贏了吧,這廝還要時不時把人家拎出來折騰一下!
胖子怕不怕冷關你什麼事?你還寫信和李二陛下討論!
你這是歧視胖子!
崔刺史不能和李元嬰理論,只能努力維持笑容:「下官不怕冷。」
李元嬰點頭說:「我覺得也是這個理,說人冷的時候不都說寒風刺骨嗎?肉多的話,想要凍到骨頭也不容易,所以多長些肉應當是不怕冷的。不怕冷最好,我對四侄子的愧疚也少點,畢竟這麼冷的天出遠門著實太苦了些,合該窩在王府里享樂的。」
李元嬰設身處地地想一想,雖然他很樂意出去玩,但要他大冬天往北邊跑他還是不太樂意,他從小到大都沒真吃過苦頭,李泰和他也一樣!
唉,他沒考慮周全,坑了四侄子一把,心裡有點小慚愧。
……
與此同時,李泰也順利抵達高麗。
一路上,李泰吃得苦頭不算少,出門在外總不那麼方便的,衣食住行都遠沒有在王府周全。李泰自出生後便錦衣玉食,哪怕早年在秦王府長大也沒有遭過什麼罪。
換成以前,李泰肯定怨氣衝天,恨天恨地,恨他父皇恨他大哥,當然,最恨李元嬰。但一路走來,李泰心情莫名平靜,甚至還能主動和馬周攀談幾句,聊聊路上看到的風土人情。
如果李二陛下只派他自己出使,李泰會覺得李二陛下故意折騰他,但李二陛下把馬周也派來了,李泰便知曉李二陛下讓他們來是真的想讓他們好好完成這件差事。
大唐使團持節而至,在高麗境內不僅暢通無阻,還收到了最高規格的款待。
李泰一路冷眼旁觀,發現高麗百姓面黃肌瘦,屋舍低矮,田地貧瘠,覺得高麗著實沒什麼可稱道的地方,不管那方面都比大唐差遠了。直至到了高麗王都,他才覺得像點樣子,勉強比得上大唐一個赤縣!
這樣貧弱的小國,難怪會出現主弱臣強,臣子控制軍政大權的情況。偏偏就這麼個小國,還有餘力聯合百濟攻打新羅,想要吞掉新羅這個鄰居!
這情況在李泰眼裡就像是家裡養了三隻家禽家畜,其中兩隻想要啄死另一隻。真是豈有此理,當主人家是死的嗎?
雖然李泰覺得要高麗出大唐攻打他們的軍費,他們怕是湊個幾十年都湊不出來,但是他們要是不想賠,乖乖聽話不就成了?高麗新羅百濟都別鬧騰,好好搞好文教好好發展經濟,才能更好地給大唐下蛋,哦不,納貢!
李泰雖然被李二陛下趕去封地,不怎麼風光地退出了皇位之爭,但他從小到大養成的驕傲還在,作為使者進入高麗王都也是派頭十足。
這兩年他的體態瘦了下來,瞧著沒那麼富態了,騎馬倒是方便了許多,圍觀的高麗百姓看著他那高大健壯的體魄,都覺得天可汗之子當真氣派,比他們的國王都要有威儀!
當然,比之他們的莫離支還是有點差距。
想到莫離支淵蓋蘇文,不少人都下意識地打了個哆嗦。為了攻占新羅的城池,淵蓋蘇文廣徵兵卒,百姓都不敢反抗,只能乖乖聽命。在許多百姓看來,打下更多城池又如何,他們又耕不了更多地,住不了更多屋子?打仗苦了士卒,成就的卻是莫離支的威名!
要是天可汗怪罪下來,受苦受難的還是他們這些百姓!
李泰不知道高麗百姓心中的悲嘆,但還是能看出沿途百姓的日子過得不怎麼好。他與馬周對視一眼,下馬闊步走向出來相迎的高麗官員。
李泰很快見到莫離支淵蓋蘇文和他扶持起來的高麗王。
所謂的莫離支,其實是淵蓋蘇文自己設立的、凌駕於所有軍政大臣之上的官職,牢牢把控著高麗軍政大權,和自立為王沒什麼區別!
高麗王顯然是個傀儡國主,瞧著就是個軟弱的,說話總要先望向淵蓋蘇文,徵求淵蓋蘇文的意見。
李泰看在眼裡,覺得高麗果然是野蠻之地,國主被個臣子控制,一點一國之主的威儀都沒有。這樣的國主,當著有什麼意思?
李泰頭一次覺得自己生為大唐人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李二陛下雖也常被魏徵他們噴得狗血淋頭,但那都是因為李二陛下想治理好大唐、想當個明君,而不是像高麗王這樣受制於人!
哪怕是對上淵蓋蘇文這個滿身戾氣的高麗猛將,李泰也傲然地背脊挺得筆直,沒有絲毫畏怯。
馬周對李泰的表現有點意外。他以為李泰在路上會喊苦喊累,李泰沒有;他以為李泰不會有心完成這次出使的使命,李泰也沒有。
不得不說,李泰認真起來真有點當初人人誇讚的樣子。
馬周沒有走神太久,全心全意配合李泰與高麗王、淵蓋蘇文打交道。
很快地,他們把國書遞交給高麗王。
不管是李泰還是馬周,都挺直背脊坐在位置上,面色冷凝地望著那主從顛倒的君臣二人。
馬周注意到淵蓋蘇文看著國書時緊攥起手掌,瞧著想在忍住怒氣。
李泰也注意到了,但他泰然自若,表示會在高麗王都停留幾天,給淵蓋蘇文考慮的時間。如果淵蓋蘇文從新羅城池撤軍、上書向大唐認罪,那接下來來到高麗王都的就不是他們,而是大唐王師!
李泰挺直腰杆說:「本王一路走來,發現百姓滿面飢色,衣不蔽體,顯見過得並不好。在本王的封地內百姓安居樂業、老有所依幼有所依,你們若不能讓百姓過上好日子,不如徹底併入大唐,改稱高州!到那時,大唐定會派王師進駐保護百姓,派大儒前來教化百姓!」提到大唐,李泰一臉傲色,盡顯大唐親王的威風。
接下來幾天,李泰還真和馬周在高麗王都領略異國風光,一點都不認為自己威脅了淵蓋蘇文和高麗王會遇到危險,甚至不認為自己是在威脅高麗。
他們大唐是堂堂正正地來宣戰,這是他們給高麗的最後一次機會,要是他們死不悔改,那怎麼能怪大唐出手?
人要是自覺自己是正義的一方,做什麼事都特別有底氣!
這時候戴亭還活躍在高麗境內。打聽到大唐派使者前來高麗的消息,戴亭第一時間關注皇家使團的動向。得知來使是李泰和馬周,戴亭考慮了兩天,悄然去求見馬周,準備從馬周那邊打聽打聽朝廷的打算。
戴亭雖然從李元嬰遞來的消息知曉李元嬰要就藩了,也知道李元嬰勸李二陛下開春再開戰,卻不知道朝廷是不是真聽了李元嬰的意見。這會兒他與滕州雖然只相隔一片海,但互遞消息也不是那麼容易,所以戴亭決定直接與馬周接觸。
馬周見到戴亭有點意外,戴亭雖不是朝中紅人,馬周對他卻印象深刻。因為當初侯君集領兵打高昌,李元嬰就是派戴亭去高昌撿了大漏!後來李元嬰又派這戴亭去了吐蕃,開拓了兩條深入吐蕃的商路。
這是個能人!
可惜啊,他是個內侍。
馬周看著不卑不亢坐到自己下首的戴亭,心中有些惋惜。
想到戴亭過去做成的事,馬周精神大振,問戴亭停留在高麗境內做什麼。
戴亭想從馬周這邊打聽消息,自也不會對自己的打算閉口不談。戴亭道:「蓋蘇文弒君奪權,大逆不道,人人得而誅之。」他露出一絲淺淡的笑,「小的不過是給忠君愛國的人一點方便,讓他們有機會為效忠的君主報仇雪恨或者幫自己效忠的君主撥亂反正,再順便做點小生意而已,並沒有做什麼。」
馬周看著戴亭帶著淺笑的臉龐,心裡免不了感慨:幸虧這人生為男兒,要不然不知會是什麼樣的禍害!
轉念一想,馬周覺得戴亭即便是生為男兒怕也不會安全。真不知道李元嬰怎麼能從這美得雌雄莫辨的外表下看出他的真本領!
大概是因為李元嬰還沒有到關注美色的年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