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0章 柴榮治國6
3,基建狂魔
柴榮之所以被後世尊為窯工、礦工等工種的守護神,與他在位期間大搞基礎建設密不可分,柴榮在位的五年半里,戰爭沒有停止過,反腐倡廉沒有停止過,國家基礎建設沒有停止過。
「高平之戰」給柴榮帶來了大量經驗教訓,其中一條就是後勤保障在戰爭中舉足輕重的地位,自此之後,柴榮便大力興修水利,疏浚河道,並在隨後的「三征淮南」中受用無窮。
4.1興修水利
顯德元年(954)年底,黃河在今天的山東省西部(鄆州)決口泛濫,水災影響了數州之地。柴榮命宰相李轂主持黃河水利工作,詔發丁夫六萬多人,耗時三十天,成功抗洪救災。
顯德四年(957)4月,下詔疏浚汴水與五丈河,「由是齊、魯舟楫皆達於大梁」。
顯德六年(959)2月,詔發徐、宿、宋、單等州數萬丁夫疏浚汴河,以通青、鄆水路;又疏導蔡河,以通陳、潁水運之路。
在當時,水路漕運相當於今天的高鐵動車,是物資轉運、兵力投送最高效的手段。在前文,我們已經看到了水利工程給戰爭帶來的便利,比如柴榮在汴州建造了大量「齊雲戰艦」,就是通過水路直接投送到淮河戰場上,極大打擊了南唐士氣;又比如北定三關時,後周之所以能夠快速向河北投送兵力,也是藉助四通八達的水路,嚇得契丹將士望風而降。
五年的時間,柴榮以汴州為中心,在中原大地上打造出一張連接山東、河北、河南、安徽、江蘇的龐大水運網絡。
水利工程除了為軍事行動提供了便利,還為農業灌溉、交通運輸帶來了便利,促進了經濟的發展,改善了民生。
4.2國防基建
4.2.1「水長城」——靜安軍
顯德二年(955)正月,在「報仇張孝子」張藏英的建議下,疏浚河北胡盧河,在冀州以北百里、深州以南三十里的李晏口,夾河築城,興修一座軍事堡壘,並派兵駐防。
同年3月,將李晏口的這座要塞升格為「靜安軍」,成為抵禦契丹的一座重要軍事要塞。
之前,河北地區經常遭到契丹的偷野,嚴重威脅河北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也嚴重影響河北地區的經濟發展。「靜安軍」設置之後,契丹游騎再也無法深入,「自是敵騎雖至,不敢涉河,邊民稍得耕牧焉」。
以靜安軍為核心的胡盧河防線,也被後世譽為「水長城」,成為北宋的北大門,一直守護到北宋滅亡。所以有人又稱「報仇張孝子」張藏英守護大宋100年。
4.2.2擴建汴州
顯德二年(955)4月,柴榮下詔擴建汴州外城。這次工程非常人性化,沒有強拆,而是先測繪、標記紅線,然後告訴老百姓哪裡是機關重地,不允許亂搭亂建,哪裡是自由建造區;施工日期也定在了冬季農閒時,還強調說假如今年冬天沒有完工,那就等來年冬天繼續,不要耽誤春耕。
顯德三年(956)正月,徵調附近郡縣十萬丁夫,按照規劃興建外城,工程竣工後,汴州城的面積相當於原來的四倍!
後來,又對汴州城進行市容市貌改進,重點是城市綠化和河道景觀帶。
經過一系列的改造之後,作為帝國首都的汴州,不僅軍事防禦力得到大幅提高,還逐漸煥發出了國際大都市的面貌,這一切都為大宋朝「東京汴梁城」的繁華奠定了基礎,也就有了《水滸傳》中「東京賞花燈」的描寫。
4,藏富於民
5.1隨意採鹽
顯德三年(956)10月,下詔:「漳河以北郡縣,並許鹽貨通商,逐出有鹼鹵之地,一任人戶煎煉」。
大意就是放寬貿易政策,促進貿易;而最關鍵的就是後半句,允許百姓在鹽礦上自行挖鹽。
鹽是重要的國家戰略物資,自春秋以來就受到朝廷的嚴格管控。而柴榮則允許百姓在鹽鹼地的鹽礦上自行採鹽,讓利於民、藏富於民。
5.2隨意採金
顯德四年(957)6月,長安上奏,說在伊陽山谷中發現金屑,老百姓爭相前往淘取。柴榮回覆:不要阻攔(詔勿禁)。
如同「荊人遺弓」,無論是鹽還是金,讓中原百姓得到,就等於中原王朝得到,何必非要把財富都收繳到官府呢?藏富於民,利國利民。
5,立監鑄錢
顯德二年(955)9月1日,「詔禁天下銅器,始議立監鑄錢」。
喜歡古錢幣收藏的泉友們,對這一條應該非常熟悉,因為幣圈裡熱炒的「周元通寶」就源自這裡。
當時,柴榮剛剛完成限制佛教的舉措,隨後便開始仿照大唐的「開元通寶」,鑄造了「周元通寶」。於是,就有人把兩件事強行捆綁,製造噱頭,說周元通寶是「毀佛錢」,是用當時銅佛鑄造而成,所以它能辟邪、祈福,如何如何。
首先,未必每一枚周元通寶都是取材於銅佛,也許是民間的銅耳挖勺、銅尿壺。
其次,歷朝歷代的任意一枚銅錢,都有可能取材於銅佛。朝廷收繳銅,然後鑄造銅錢,這是常規操作。
最後,即便真是用銅佛鑄成,也不會有什麼神奇的功效。商人們尋找噱頭、製造熱點,然後大肆炒作,割韭菜而已。
我跟許多歷史愛好者一樣,也喜歡收集銅錢,但我從來不收「周元通寶」,煩。
鑄錢,是朝廷的一項重要金融措施,合理規範地鑄錢可以有效促進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