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愛如潮水
【嫡庶倒置】
李存勖任性到破壞禮法,在三年之內,他做了兩次嫡庶倒置的事。
同光元年(923),李存勖登基稱帝,尊生母曹氏當皇太后,嫡母大劉氏為皇太妃。
大劉氏是李克用的正室,「上源驛事變」、「太原保衛戰」等重要事件中,大劉氏充分展現她的「明敏多智略」。除此之外,大劉氏還是位文武雙全的偉大女性,她「頗習軍機」,平時就教給李克用侍妾們騎馬射箭、近身格鬥等,把李克用的後宮變成了美女保鏢團。
只可惜大劉氏沒有生育能力。不過大劉氏真正母儀天下,不嫉妒,不爭寵,對其他生下兒子的姬妾從不迫害,一律視如己出。
大劉氏不僅不爭寵,反而竭力給李克用推薦自己的好閨蜜——曹氏。說曹氏的面相極為尊貴,一定會生個了不起的兒子,可以做你的接班人。
而曹氏也非常謙虛,對大劉氏始終尊敬有加。兩位夫人感情篤厚。
後來,曹氏果然生下了李存勖。母以子貴,從此,李克用專寵曹氏。
按照傳統舊制,大劉氏是李克用的正室妻子,理應尊為皇太后。在封建時期,如果正室無子而側室有子,此子就要過繼給正室,正室當視如己出,此子繼統後,正室應為皇太后。比如清朝的慈禧太后,光緒皇帝是她的侄子兼外甥,但皇太后仍然是她老人家,而不是光緒皇帝的生母。
但李存勖就是這麼任性。朕就要讓親媽當太后,誰敢有意見?
當宰相盧質奉命到太原府宣讀冊封詔書的時候,所有人都被李存勖破壞禮法的行為震驚到。
大劉氏胸懷寬大,主動到曹氏的宮裡道賀,臉上喜氣洋洋,洋溢著發自內心的喜悅和祝福。這讓曹氏非常不好意思,場面既和諧又有些尷尬。
大劉氏主動安慰曹氏道:「只要咱兒子(李存勖)能長命百歲,享國無窮,我們將來在九泉之下也有人祭掃,這就心滿意足了,其他的何足計較?」
同光二年(924)正月,李存勖派弟弟李存渥、皇子李繼岌親自到太原,迎接曹太后和劉太妃來首都洛陽。
大劉氏婉言謝絕,說先帝的祖墳祭廟都在太原,大家如果都走了的話,逢年過節的就無人供奉,因此願意留在太原,祭掃先人(朱邪執宜、李國昌、李克用)陵墓。
嫡庶倒置,如同皇帝被廢為某某侯、某某公,是莫大的恥辱。大劉氏從正室被廢為側室,哪兒還有顏面面對滿朝文武的指指點點?留在太原圖個清靜,也是一種解脫。所以找了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堅決留在太原。
於是,曹氏與大劉氏就此分別。
姐妹二人的確是有真感情的。自從分別之後,兩人竟然同時罹患相思病,茶不思、飯不想,絲毫不被眼前的繁華所打動。短短三個月,兩人全都病倒。
特別是大劉氏,病情嚴重。
曹太后非常關心大劉氏的身體,派到太原探望的御醫接連不斷,道路相屬。4月,得到壞消息,說大劉氏已經臥床不起,情況不容樂觀。
曹太后對李存勖說道:「我跟太妃情如手足,就像親姐妹一樣,如今太妃病危,我要親自去太原看望。」
李存勖以天氣炎熱、道路險阻為由,苦苦規勸。於是,讓皇弟李存渥等代替曹太后前往太原。
5月初,噩耗傳來,劉太妃因病醫治無效,薨於太原。
曹太后難忍悲痛,一連幾天不曾飲食,非要親自去太原送她最後一程。這幾天,李存勖寸步不離地守護著曹太后,苦苦勸慰,要她老人節哀順變,保重身體。
7月,曹太后薨於洛陽。
大劉氏與曹氏的姐妹情成為千古佳話。
這是李存勖嫡庶倒置之一。
之二則是他的皇后——小劉氏。
李存勖的正室妻子是韓氏,第二是伊氏,小劉氏只排到第三把交椅。然而母以子貴,小劉氏因生下皇子李繼岌,從而得到李存勖的專寵。李存勖再次動了嫡庶倒置的念頭,想立小劉氏為自己的皇后。
這個想法得到了全方位的反對。母親曹太后反對,文武百官更是一致反對。
後來,郭崇韜為了自保,違心地表示支持立小劉氏為後。李存勖於是頗為任性地冊立小劉氏為皇后。
韓氏和伊氏頗為不平,於是李存勖封韓氏為淑妃、伊氏為德妃,用來安撫。
有關郭崇韜態度的轉變,我們後文還會分析,在此只一筆帶過。
【愛如潮水】
自打進入同光二年(924)以來,全國大旱,李存勖不止一次地親自參與求雨儀式,也屢次下詔讓地方官員組織求雨,然而天氣依然乾旱炎熱。
4月,有人推薦了一位世外高人——「降龍大師」五台山高僧誠惠(亦云「誠慧」)。傳說他的母親曾到五台山祈福,回家後就發現莫名其妙的懷孕了,生下的這個孩子就是誠惠。誠惠長大後誓不婚配,毅然決然來到五台山的真容院,拜法順和尚為師,從此遁入空門。
後來,誠惠和尚雲遊四方,來到鎮州地面,騙吃騙喝,時任鎮州節度使王鎔不信邪,沒有給予誠惠和尚理想中的禮遇。於是,這位方便為本、慈悲為懷的高僧大德,就公開恐嚇王鎔,「阿彌陀佛,我有五百條毒龍,你等著,我這就派一條過來,稍微吹口氣兒,就把你們鎮州百姓全餵了魚鱉!善哉善哉!」
巧了,第二年,果然發了大水,將鎮州城的部分城牆毀壞。百姓們驚恐萬狀,都認為是誠惠和尚發功做法。誠惠和尚有降服天龍的本事、可以呼風喚雨的說法便在河朔地區廣為流傳。
於是,李存勖在洛陽為他興建「慈雲之塔」(亦云「紫雲」),御賜「法雨大師」稱號,並親自率領後宮和諸皇弟、皇子們向誠惠和尚叩頭,請他做法求雨。
誠惠和尚毫不客氣,大模大樣端坐在高台之上,坦然接受皇帝全家的跪拜。在李存勖的帶領下,滿朝文武也向誠惠虔誠地跪拜,只有郭崇韜一人堅持不拜。
「爾等莫慌,朝夕之間,甘露可至。」
「請開始你的表演。」
誠惠大師一連表演了十幾天,不見半滴降雨。有人私下警告他,說:「皇上認為你胡說八道,妖言惑眾,打算燒死你!」
誠惠不會呼風喚雨,但會金蟬脫殼。懼而逃遁。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國內某知名搜尋引擎某度的詞條中,說誠惠和尚是因為為民除害,從而感動了李存勖,因此得到李存勖的賞賜。好吧,如果把放出五百毒龍荼毒河朔百姓也叫做為民除害的話,我沒意見。
外來的和尚會念經。一個來自于闐的高僧驚動了李存勖。
于闐,西域佛教王國,是佛教傳入中原的重要源泉,那裡出產的「胡僧」才是正宗的原產地高僧。大唐以天朝大國自居,自覺高人一等,唯獨在佛教這個舶來品上,甘願崇洋媚外,本土的高僧大師(例如唐玄奘)必須到西域鍍金。有了西域海歸光環的加持,才能成為國內頂尖權威。
史籍並未記載這位胡僧的名字,只記載說他到五台山旅遊,驚動了李存勖,「莊宗率皇后及諸子迎拜之」,皇上全家親自迎接,然後又派宦官們負責照顧他的飲食起居,「所至傾動城邑」。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罪過罪過,善哉善哉。
人們在乾旱和炎熱中煎熬地渡過了上半年。大劉氏病逝後,老天爺終於落下了幾滴眼淚,而等到曹太后病逝,老天爺的眼淚就止不住了。
「自是大雨,至於九月,晝夜陰晦,未嘗澄霽,江河漂溢,堤防壞決,天下皆訴水災。」
滑州奏:黃河決;
京師:洛水泛漲,壞天津橋,以舟濟渡,日有覆溺者。朝廷不得不改為三日一朝;
河陽、陝州上奏:河溢岸;其中陝州上奏:黃河上漲二丈二尺,壞浮橋,入城門,居人有溺死者;
汴州上奏:汴水泛漲,恐漂沒城池……開州城東、西城牆,引水入古河道;
澤州上奏:本月連續十九天大雨;
許州、滑州上奏:大水。
這只是曹太后去世的一個月內的水災情況。此後兩個月(8月、9月),魏州、鳳翔、青州、河陽、鎮州、衛州、襄州等地相繼奏報嚴重的水災。其中河陽奏黃河水上漲一丈五尺;襄州奏漢江暴漲,大面積房屋倒塌……
大劉氏和曹氏的姐妹恩情感動了上蒼,她們的愛如潮水,愛如潮水將天下人包圍。
4月份,李存勖還下詔全國州府都要舉行求雨儀式,到了7月,就詔令天下州府祈晴。本次水災持續了一年多,以至於皇上不得不避正殿、減常膳、撤樂省費,「以答天譴」。
8月,李存勖親自視察曹太后的坤陵工程進度。當時,魏州也在遭受水患,河水泛濫,官府不得不開決故河道以分洪。大水致使道路泥濘不堪,橋樑也多有損壞。
李存勖大怒,將坤陵所在地——河南縣的縣令羅貫抓進監獄,嚴刑拷打,打得他體無完膚。次日,傳下命令:長流崖州。慣例,緊隨流放命令之後的就是誅殺命令。
羅貫性格剛毅正直,從不向權貴低頭,對於宦官、戲子的「打招呼」請求一概置之不理,秉公執法,兩袖清風。郭崇韜非常欣賞他,羅貫也常把宦官、戲子的的違法罪證交給郭崇韜,郭崇韜就把這些證據轉交給李存勖,以勸李存勖遠離奸佞小人。
羅貫也因此遭到宦官、戲子們的痛恨。
機會來了。
因水災而導致道路不暢,本是大自然不可抗力,然而宦官、戲子聯合小劉氏,共同指責羅貫怠於政事、不作為,沒有高度重視太后陵寢相關工程,藐視皇威……給他上綱上線。於是,李存勖下令將羅貫誅殺。
郭崇韜規勸道:「即便羅貫沒有整修道路,按照我國法律,也不是死罪啊!」
李存勖拍案而起,「太后的靈柩就要啟運,朕也要在這條道路上來往,沿途道路橋樑卻都損壞,你還說他沒罪?難道你是他的同黨?」
這就有點兒胡攪蠻纏了。郭崇韜沒說羅貫沒罪,只說罪不至死。
郭崇韜見李存勖又要犯渾,於是換個角度,繼續規勸,「陛下以九五之尊,對一個小小的縣長發怒,天下百姓怎麼看?陛下何以屈尊至此啊。」
「好啊,那朕不管了,你看著辦!」說完,李存勖一甩袖子,徑直回宮。
郭崇韜緊隨其後,耐心解釋。
李存勖實在不顧禮法和體面,一轉身,親自把殿門關上,將郭崇韜拒之門外。
郭崇韜在門外苦苦解釋的時候,羅貫已經被斬首,屍體拖到縣政府門外,曝屍示眾。老百姓都為羅貫鳴冤,悲嘆不已。
實際上,誅殺羅貫事件,是一次政治鬥爭的縮影,是郭崇韜與宦官、戲子、小劉氏(權且稱之為「濁流幫」)鬥爭的縮影。以郭崇韜的失敗而告終。
郭崇韜沒能救下羅貫,次年,他同樣沒能救自己。宦官、戲子和小劉氏是李存勖時期的絕對政治力量,如同朱友貞時期的「外戚幫」。
如果從結果上看,「濁流幫」的誤國能力完全碾壓「外戚幫」。在外有強敵的情況下,「外戚幫」用了十年,才把朱友貞葬送掉,「濁流幫」在沒有外敵的情況下,僅僅用了三年就把李存勖葬送掉,高效有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