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又折一員大將
唐軍騎兵直接去沖陣,這多少是讓燕軍主將東方狄沒有想到的。
在他看來,李元徽不應該這麼沉不住氣,這時候他的本陣和右軍還有數萬人首尾相連,唐軍騎兵再是精銳能直接正面給我沖跨了?
而另一面,李元徽在去沖燕軍本陣之前,給趙二和石彥超、韓鐸下令,讓他們率步騎六千人,支援慕容三藏部。
此時,兩軍步軍的戰線上,戰場情況一場慘烈,雙方殺的屍積如壘,血流滿地,慕容三藏帶著數十個親衛登屍而上,密集攢射,連續大量的殺傷前排燕軍,給燕軍的陣型造成一個缺口。
隨後,唐軍開始大量的突擊,向前撲入燕軍陣中。但仍未能動搖整個燕軍大陣
但隨著趙大舊部的六千援軍加入戰場之後,形勢開始發生了逆轉。
目前趙大已經跟隨李二前往長安任職,但其舊部精銳卻極其悍勇,充分體現了趙大的治軍之能。
原為趙大親信都督的張邛,兗州陳留人士,早在趙大以左領軍將軍充任兗州都督之時就加入其帳下,其人身高體大,虎背熊腰,身披雙甲,手持長柄大刀,一刀就將一個燕軍士卒連人甲斜斬成兩段,隨後更是殺興大發,擋者具碎之,宛若魔神降世。
而跟在其後的生力軍,也全都是跟趙大轉戰多年的銳卒,他們加入讓燕軍開始漸漸支持不住了,陣型節節後退。
北燕散騎常侍、開府儀同三司、十二軍都督韓珪見狀,連續揮刀斬殺了好幾個潰兵,為了挽回局勢更是帶著親兵部曲頂上了前面。
此時,沖在最前面的唐軍距離韓珪已經只有十幾步的距離,韓珪帶兵開始逆沖,想要拿回戰場主動權。
唐軍前部與韓珪的部曲浴血拼殺,輪番衝擊,每次都換上新生力量,幾次三番下來,韓珪親兵部曲就漸漸頂不住了。
韓珪的兄弟韓樓面部中箭,被唐軍亂刀斬殺,校尉韓城,是其族弟,連殺數名唐軍之後被人用長矛刺穿了大腿,隨後跪倒在地,被唐軍用鐵骨朵砸爛腦殼.
即便是精銳的親兵部曲在這種慘烈的戰事之中,也根本經不起消耗,幾乎損失殆盡,身旁的親衛或死或殘,只剩下數人。
韓珪戴著黑色兜鍪,用頓項護住面頸,穿漆成黑色的明光鐵甲,手提長刀,八尺之軀宛如天神矗立。唐軍雖然不知道韓珪的身份,但看他的甲冑也直到抓到大魚了,將起圍在中間。韓珪既知今日必死,也帶著僅剩下的幾個親兵與唐軍作戰。
在連續殺傷六名唐軍之後,因為護衛身後的親兵戰死,最後寡不敵眾,唐軍已經撲上來亂刺。長矛洞胸而出,韓珪雙手各握住刺入的一根矟杆,氣息尚存,仍舊對眼前的唐軍怒目而視。
直至最後被一刀梟首。
韓珪戰死,主將的大纛倒下的那一刻,也就代表著這支隊伍失去了任何反敗為勝的機會,唐軍士氣大震,攻勢愈發猛烈,前赴後繼,燕軍大潰,皆面北而逃,唐軍乘勢追殺。
燕軍其中有相當數量的老兵,跟隨劉玄機、韓珪等人轉戰多年,經驗豐富。這些老兵是知道在戰場上,一旦城潰逃之勢,就會更容易被敵軍所殺,但這種情況下,沒有任何反敗為勝的機會,擺在他們面前的只有逃,可能又一線生機,或者留在原地,被唐軍所殺。
而韓珪的前軍之所以沒有等來前軍,那是因李元徽親自帶領的騎隊正面截住了燕軍試圖救援的騎兵。
東方狄後知後覺的發現,唐軍現在沖他的本陣,也就意味著他沒法從本陣調動步軍出兵去支援前軍,因為只要你這時候本陣有所調動,就會出現防守上的真空,對面衝過來的騎隊就會趁虛而入。
所以東方狄為了本陣的安危,只能是看著唐軍連續衝擊燕軍前部,而唐軍的騎隊則跟著他派出支援韓珪的騎隊絞在了一起。
見此情形,東方狄再次陷入了猶豫。
但同在中軍的蘇定邊卻道:「此時唐軍已經沒有預備隊了,就算留有小股騎兵,也不能改變大局,這個時候如果不全力出擊,那等著唐軍擊敗了我軍的前部,潰兵上來我軍本陣就會被自己人衝散,還猶豫什麼?此時傾力而出,難道等著敗兵過來?」
蘇定邊的話終於是讓東方狄醒悟過來,當即下令全軍進兵。
此時,李元徽正在帶隊跟著燕軍騎隊廝殺,見到對方騎兵全線壓上,也當即命傳令兵去通知留作後手的一千背嵬軍出擊,進攻燕軍本陣和右軍之間的接合部,使其不得相顧。
羅士襄接到軍令之後,看了一眼戰場中央的齊王大纛,隨後義無反顧的率最後的預備隊踏入了戰場。
而這最後一擊,算是讓戰場徹底失控,陷入亂戰當中。
左軍戰場上斛律明月率六千騎和唐軍四千騎同樣陷入了惡戰當中,只有慕容三藏率領的本部和趙大舊部對燕軍形成了一邊倒的優勢,並且不斷的擴大戰果。但隨著唐軍不斷的推進,燕軍潰兵和中軍的騎兵戰團絞在了一起,燕軍本陣的兩萬餘人也作為生力軍進入了戰場。這才止住了頹勢。
但原本被東方狄寄託希望的右軍,則是被背嵬軍衝散了陣型,無法形成提供任何的戰力。
李元徽作為主帥,親冒矢石,只率領數十騎沖入敵陣,連續挽弓射殺燕軍十數人,而其左右精銳皆是猛將銳士,無不以一當十,護衛在其身側的尉遲敬德手持長槊,段武達長柄骨朵,敢身者必被二人所擊。
復又從敵陣之中殺出,唐軍士氣振奮,皆奮勇向前,燕軍被打的節節敗退,但都督蘇定邊卻率本部精銳加入團全力阻擊,這才讓燕軍沒有潰散。
而另一邊,右路軍陳瑱所督兩萬人,前去攻打河橋方向的燕軍營壘。被李元徽敲打過後的劉元慶發了狠,親自帶隊衝擊燕軍營壘,但燕軍留下的傅弘之部也同樣不是泥捏的,雙方為了爭奪尺寸之地,往往需要付出極大的代價。
戰事同樣陷入了焦灼。
而陳瑱想要從另外的方向突破,卻被楊侃所率領的預備隊攔阻,正面又打的難分難捨,兩處戰場全都陷入了焦灼狀態。
兩軍一直混戰到暮色降臨,人困馬乏,才各自退出了戰場。
唐軍無疑是今日的勝利一方,擊潰了燕軍前部萬餘人,斬首數千級,又陣斬了燕軍十二都督之一的韓珪。
算上此前的婁代文,燕軍已經陣亡兩名高級別武將,還都是北燕的中流砥柱,是名聲在外的驍將。
回到金墉城的李元徽,在看到了陳瑱的軍報之後,當即手書一封,嘉獎劉元慶今日作戰盡心盡力。
差不多是給一巴掌,在給個棗。
隨後又對眾人一頓褒讚,「今日之勝,幸得諸位勠力同心,才能以少勝多,但我今日雖勝,但燕軍尚未潰退,還有一戰之力,不可掉以輕心,夜間各營還需小心防備。」
眾人齊聲應道。
「諾。」
等到眾人全都退去之後,李元徽才嘆了一口氣。唐軍說是勝了,但自身的損傷也不小,這麼打下去,多年積累的這些精銳就要消耗殆盡了。
不過燕軍方面,也差不多了吧?洛陽燕軍現在是做夢也打不下,年都過了,還不走是等什麼?
再不走可就要耽誤農時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