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斷橋

  第452章 斷橋

  燕軍幸得蘇定邊力挽狂瀾,才沒有被唐軍打成潰敗之勢,但這一戰,卻是實實在在的輸了。

  還是正面作戰,五萬對兩萬打輸了。

  漢王心腹大將,十二軍都督之一的韓珪陣亡,其所部萬餘人,只余兩千。其餘各部也多有折損。

  諸將回營之後,各自匯報過軍情之後,東方狄起身道:「今日之敗,我為主將,韓都督臨陣戰歿,全因為沒有及時派出援兵。也是我的過失。我愧對漢王的囑託,這就前往北岸跟漢王請罪。」

  說罷,東方狄就準備出帳篷走了。

  楊侃卻起身道:「東方將軍這是什麼話,我與你一起受漢王詔命,為左右大都督,節制諸軍,如今軍敗,豈能讓你一人受過,我與你同往。」

  東方狄卻道:「楊大將軍此言差異,今日率軍與李元徽戰,皆我臨陣獨斷,如今軍敗,豈能讓楊大將軍與我擔責,大將軍請勿復言,再言乃辱我爾。」

  說罷,衝著楊侃一拱手,東方狄起身出了營帳,向北而去。

  楊侃聽到東方狄如此果斷,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只能嘆了口氣。隨後讓眾人各自回營守衛營壘,非立不得擅出。

  一眾將領各自離去之後,帳中只剩下楊侃和侄子楊飛熊。

  楊飛熊道:「叔父,今日之敗,是東方狄指揮不當,這次他去請罪,想必漢王會讓您為主帥.」

  楊侃聽了侄子所言,當即搖搖頭,「你在說什麼胡話?我本就是新附之將,雖然有些軍功,但卻在軍中沒有根基,饒是以東方狄資歷之深厚,在軍中仍有人不服,你當我為帥就能威懾全軍讓他們俯首聽命?若是有人從中作梗,陽奉陰違,必然是要吃敗仗,到時候我們怎麼立足於河北?」

  楊飛熊聞言之後默然,他是楊巡之子,父親起兵失敗之後一直跟著叔父楊邃和楊侃,後來楊家分家,他又跟著楊侃留在青州。

  後被俘入唐,前不久剛從唐國那邊被交換回來。

  而他的親兄弟,同樣是楊巡兒子的楊端、楊烈、楊慶全都留在了唐營。因為他們的長兄楊伯俊在唐營很受重用。

  楊飛熊對此很是不解,眼下河北占據優勢,李元徽又跟他們有殺父之仇,為何留在唐營?

  但叔父楊侃在談起此事的時候卻對他說了句,天意難違。

  人在溫縣的劉玄機在白日裡也同樣也沒有閒著,李三郎帶著手下的四千餘氐人騎兵始終遊蕩在溫縣之外,讓燕軍不得不高度戒備。

  晚間,剛用過晚飯之後,劉玄機是一邊看著書,一邊等著南岸的戰報。

  直到有衛士過來稟報導:「太尉,東方將軍求見。」

  劉玄機聞言,當即嘆了口氣,因為他知道,東方狄親自來了,那肯定是沒有什麼好結果。

  但是聽完了東方狄親口匯報戰報之後,劉玄機再度為之落淚,韓珪同樣是他的老部下,跟他征戰日久,心腹之中的心腹。

  這種老兄弟那真是死一個少一個。

  東方狄也伏地哭泣道:「末將有大王所託,以致軍敗,韓都督戰死,請大王治罪。」

  劉玄機卻沒有苛責他,反而起身走下來其攙扶起來道:「李元徽何樣人?我與其戰尚不能勝,若不是白溝之戰李源奪其帥位而自為之,勝負尚未可知,哪裡輪得到我們進攻河內洛陽?我只是哀嘆韓婁二人,」

  隨後面對著一眾幕僚和將領,劉玄機只能道:「此戰已不可勝,我們得到河內,哪裡還能奢望洛陽呢?」

  隨後命東方狄連夜回營,準備撤軍事宜。

  第二日東方狄當著眾人的面,宣布了劉玄機的軍令之後,眾人全都鬆了一口氣。

  蘇定邊主動請纓鎮守河橋,負責斷後。

  其餘各部,按照順序依次退往河內。

  唐軍的斥候很快就發現了燕軍的異常,當即匯報給了李元徽。

  李元徽聽說消息之後也是長出了一口氣,但對方這個時候退兵,實際上並沒有超過他的估算。

  春耕將近,再不退兵,就要耽誤農時了。而且燕軍的糧草再打下去,也未必能供應的上。

  隨後下令各軍集結,進軍河橋。

  李元徽親率諸軍兵臨河橋,但卻並沒有發現特別好的戰機。

  燕軍雖然退兵,但隊伍整齊有序,不慌不忙,因此李元徽拒絕了諸將想要追擊的請求。

  還道:「現在敵剛開始撤退,戒備之心甚眾,不可擊也。」

  等到大批敵軍基本上過河之後,李元徽才還覺得戰機來了,當即命令陳瑱率軍出擊。

  陳瑱所部雖然是左威衛,並且麾下十個折衝府的部眾也多為徐州人,但卻是實打實的江淮系。

  早年是徐州都督譙王慕容簡部下的徐州鎮戎軍,訓練有素。

  後來慕容簡被因為擁兵自重,被慕容英收入朝中之後,徐州軍有四千餘人被劃入了李元徽治下,這也就是陳瑱所部的左威衛的前身。

  所以實際上,作為李元徽親手打造的江淮軍一部,陳瑱軍的戰鬥力相當可觀。

  又在這次救援洛陽之中的表現相當亮眼,帶來了八個折衝府,並且行軍速度非常之快,因此李元徽也是想要把這個功勞留給這個見過考驗的嫡系隊伍。

  陳瑱領命之後,召集諸將道:「我跟諸位千里迢迢來洛陽援救,如今卻寸功未立,大王可就在後面看著呢,今日若還不能立下戰功,以後還有什麼臉面稱自己是齊王親軍?」

  這幾句話也算是激將了,左威衛八個折衝府,分別從三個方向圍攻尚未渡河的燕軍。

  諸部全都奮勇向前,都督何貴,都督陳瓊等皆身先士卒,對燕軍發起猛攻。

  燕軍斷後將領蘇定邊指揮著隊伍徐徐而退,但因為這支隊伍已經是燕軍最後的殿後部隊,所以只能邊戰邊退。

  唐軍則得勢不饒人,箭矢齊射覆蓋之後,重步兵又開始輪番衝擊。

  幸得蘇定邊所部士卒還算精銳,又賴其本人親自斷後,這才沒讓局勢一潰千里。

  但唐軍的攻勢卻絲毫不曾減弱,蘇定邊只能一邊指揮隊伍且戰且退,另一邊則命人準備引火材料,防止在北段浮橋上。

  因為此時燕軍已經丟了河橋上的南中城,正在退往中潬城,而唐軍的攻勢如潮,中潬城也決計守不住。

  最終,唐軍奪回了河橋南城和中潬城,但北城卻沒能拿下來,因為燕軍在北段橋上縱火。

  唐軍見到城上守軍的將旗上有一個「蘇」字,命人探聽之後才知道是前日阻擋唐軍的燕軍將領蘇定邊。

  登上南中城的李元徽見得到消息之後,也絕了完全拿回河橋的念想,下令退兵,同時還對諸將道蘇定邊真是將才啊,此人善用兵,日後戰場相逢,你們不可輕敵

  又遙望著河北方向,嘆道:「河北義士何其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