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快意不得

  第338章 快意不得

  即便是李源覺得老四這份戰略規劃做的很好,但他還是沒有任何更改自己要在武德二年親征河北的意思。

  武德二年三月,李源又再次下詔,命李元徽做好為大軍提供軍糧的準備,並定下了要在春耕之後出兵。

  而北燕方面,去年成功奪取鄴城,並擊敗唐軍的劉玄機被「封」為漢王。

  東方狄、韓珪、婁貸文、張世武等一眾將領也都加官進爵。

  此外,北燕皇帝慕容鞅的幾個親信,也得到了任用。

  梁崇禮為侍中,韋孝矩為車騎大將軍,而韋孝矩的參軍,也是他唯一帶到河北的僚屬王思政也被他舉薦給劉玄機。

  劉玄機跟他攀談一番之後,立即任命他為漢王長史,判府事。

  同樣,這位新任長史,也給劉玄機出了一份戰略規劃。

  他勸劉玄機不要直接進攻洛陽,而是先收取并州。有并州在手,河北就穩固了。

  而且從晉陽出兵洛陽,騎兵最多也就是半個月。

  拿下并州之後,可以在河東駐兵,威脅關中。反之,被李唐取了并州,那麼幽冀二州就要面對并州居高臨下的威脅。

  唐軍可以不斷的從太行山的通道之中出擊,襲擾河北,屆時幽冀二州必然生亂,人心浮動。

  兩份戰略算是殊途同歸,不約而同,目標都是先拿下并州,作為戰略跳板,對敵的核心區域形成威脅。

  但毫無疑問,劉玄機覺得王士貞的建議非常好,是指路明燈。

  而李源覺得李元徽的戰略規劃,耗時太久,他想直搗黃龍進攻而被一戰而定天下。

  從目前的戰略態勢上來看,這無疑是不合時宜的。

  諸葛亮為什麼一直要北伐?因為他知道蜀漢的國力,比曹魏差太遠了,北伐可能什麼都贏不了,但不北伐就是坐等亡國。

  賈詡也建議曹操不要伐吳,多搞經濟建設,等差距出現直接進行國力碾壓。

  後面晉滅吳就是這個策略。

  李元徽的意思也是大體如此,因為優勢方應該求穩,只有弱勢方才會整天想著梭哈,想著拼命。

  所以即便李源在朝堂確定了自己親征的計劃,但說道具體如何用兵。齊王的《勘定四方策》,還是得到了許多人的支持,其中包括晉王李玄慶,兵部尚書宇文成業,右僕射司馬修業

  這種情況多少是在他的預料之外了。

  李源的想法主力直接從洛陽出兵河北,派遣一支偏師從河東出兵上黨,爭取一戰定河北。

  但這種策略,自然是不能由皇帝親自下場跟人爭論,替他說話的是以裴繼為首的元從系功臣。

  雙方是各執一詞,爭論的不可開交。

  李源見狀,也開始懷疑自己的這個思路是不是有問題,顯得過於急切了。

  直到最後秦王也下場了。

  「臣以為,齊王所獻之策,正合當下之時勢,我大唐得天下之半,疆域廣闊,正該內行仁治,而割據之賊,可徐徐圖之.河東都會,乃用武之地,關中之外,首推并州,其東有太行之屏障,其西則大河為之襟帶,於北則大漠、陰山為之外蔽,而溝住、雁門為其內險,於南,則中條、王屋諸山濱河而錯峙。孟津潼關皆吾門戶也。且夫越臨晉、泊龍門,則涇渭之間可折垂而下,出天井、下壺關,邯鄲、井陘而東,不可以惟吾所向乎?」

  秦王李二鳳這一番話,算是一錘定音了。

  甚至元從系的朝臣也紛紛默然不語,作為宰相之一裴繼也是張了張嘴之後又合上了。

  大方向得到確定之後,餘下具體的就是什麼時候出兵的問題了。而李源御駕親征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也不是爭議的焦點。

  晉王李玄慶提出,皇帝雖然親征,但不必親自領兵,坐鎮洛陽即可。朝廷可派遣秦王率十萬大軍征伐上黨,派遣齊王率關東諸軍佯攻冀州。

  而李源作為皇帝,就在洛陽或者河東郡居中調度,遙相指揮便是。

  這次就連元從系的功臣們也開始贊同,只有李源還有些不可滿意。

  因為他想親自指揮大軍出征。

  但很明顯,這個甚至得不到親信們的支持。這點就很讓李源覺得頭疼,有一種受制於人的無力感。

  即便他是皇帝,還是目前天下最有實力的大唐皇帝。

  但仍舊有些事,不是他可以任意妄為的。

  在這方面,他甚至是不如大燕昭武帝慕容英。

  沒來由的李源突然想起這個人。

  作為慕容英的臣子數十年,李源深刻的體會到慕容英對朝堂的控制,以及作為皇帝的絕對權力。

  那是一種讓他這個開國皇帝都羨慕不來的分量。

  慕容英可以隨意的廢殺某個大臣,可以不聽任何人勸諫而發動一場規模宏大的戰爭,甚至為此不惜動用上百萬人.

  不過想到這裡,李源突然有些清醒了。

  慕容英但凡沒有這種權力,沒有那麼肆意妄為,那麼大燕也不會在王朝極盛之時轟然倒塌。

  也就不會有他的大唐什麼事了。

  他自然是要做明君,當皇帝的誰不希望自己在史書上的評價是雄才大略,英明神武?

  誰喜歡剛愎自用,一意孤行?

  所以三個兒子和一眾大臣全都認同的戰略方針,李源也不在堅持己見,含糊其辭的允准了。

  散朝之後,李源有些自嘲的笑了笑,按照他的想法,難道不是應該兒子們各持己見,互不相讓,而他這個當皇帝的,當爹的,居中調停,做決斷?

  現在反倒成了幾個兒子抱團跟他黨爭了。最少在這件事上,陣營就是如此。

  在朝堂上達到目標一致之後,整個大唐在武德二年,又飛快進入戰爭準備狀態。

  關中的軍隊開始陸續集結,整裝待發。

  五月,李源也正式下詔書確定,由秦王領兵進攻上黨,作為主攻方向。齊王率軍進攻冀州,牽制燕軍主力。

  而晉王,則留守關中。

  秦王借著齊王上表的東風拿到了主攻方向的指揮權,秦王府上下都在籌劃這次進兵的細則,如何應對上黨的地形,以及可能趕到上黨的河北援兵。

  但意外還是來了,一向身體健康,驍勇善戰的秦王,在出征之前,突然得了瘧疾。

  這就讓大唐方面對戰事不得不做出一些調整,得了瘧疾的秦王留守關中養病。

  晉王作為主將,率領十萬大軍進攻上黨。齊王還是依舊率領他的江淮勁旅攻打冀州牽制北燕的兵力。

  而李源也依舊是前往洛陽坐鎮。

  收到詔書李元徽,立即從洛陽動身,前往河陽前線開始調動部隊,整軍備戰,一改常態作出一副要主動北上進攻的架勢。

  而北燕方面,劉玄機也早就得知了軍情,從幽州薊縣.準確的應該說是薊都,趕到了冀州的鄴城。

  雙方在偃旗息鼓半年有餘之後,再度吹響了進兵的號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