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北向以爭鋒

  第339章 北向以爭鋒

  劉玄機自然也有自己的情報來源,他是清楚唐軍的兩路部署。

  而北燕方面作出的應對,卻是有些讓人意料之外,車騎大將軍韋孝矩被啟用了。

  作為北燕皇帝慕容鞅這個傀儡的親信,韋孝矩居然被真的授予了兵馬,還讓他鎮守戰略要地上黨。

  而這次唐軍的主攻方向,就是上黨。

  劉玄機對上黨的安排是,韋孝矩領兵三千駐守壺關,清河崔氏出身的將領崔存惠率四千人駐守長子,心腹張世武率軍三千駐守屯留。

  整個上黨最核心的三處,劉玄機一共布置了精兵萬人,以及足夠的糧草和軍械,並且直言幾個月內可能都不會有援兵。

  而劉玄機本人雖然趕到了鄴城,但他只帶了萬餘兵馬,加上鄴城之前留守的兩萬人,起了也不過三萬兵馬。

  李元徽率軍北上,幾乎是不費吹灰之力就收復了盪陰,隨後知道燕軍虛實的唐軍繼續北上,兵臨鄴城。

  雙方在情報工作上,都是有些心得,下了不少功夫。

  李元徽不知道劉玄機在打什麼注意,但眼下既然唐軍在冀州戰場形成兵力優勢,那就必須得打出氣勢來,給上黨方面減輕下壓力。

  而晉王李玄慶率軍從河東渡河,隨後率大軍直驅上黨,走的就是當年秦軍長平之戰的進軍路線。

  上黨地區地勢高峻,猶如一個堡壘,俯視河北、中原。其中長子、壺關等重鎮,皆易守難攻。

  從此處東下太行進入河北的通道主要是濁漳河等河流穿切的河谷低地,重要關隘有太行第四陘,也就是滏口陘。南下河內有天井關,秦漢時期稱太行道。

  河北持太行上為其西部屏障,南部的冀州聚在上黨盆地的俯視之下。

  另一個時空之中,王猛伐燕,就是先破壺關,平上黨,長驅入鄴。

  北魏爾朱榮之晉陽出兵鎮壓葛榮,同樣走的時候滏口陘,在鄴城外擊破葛榮。

  而北周攻北汽,先破平陽,繼克晉陽,然後自滏口東下太行,破齊都鄴城。

  不論時局如何變動,你方唱罷我登場,城頭變換大王旗。但有一樣東西的變化總是非常緩慢的。

  那就是地理。

  絕大多數的經驗都是可以借鑑的,極少數因為地理變化而沒辦法抄前人作業。

  比如被地震震沒了的天池大澤,就讓蜀漢運糧的路變得異常艱辛,這就是影響國運的事。

  但總體來說,太行一帶的地勢從有記載開始,到現在是沒有太多的變化的。所以戰略上,也沒有太多讓後來人發揮的空間,占據關中的政權,統一天下的道路都是有跡可循的,只要把作業抄明白,就不會出什麼大問題。

  因此,對上黨唐軍是勢在必得的。

  但燕軍對上黨的防務布置,還是讓唐軍吃足了苦頭。

  李三郎用兵風格,跟他的兩個兄弟都不太一樣。

  李二的風格可以用,其疾如風,侵略如火這兩個字來形容。騎兵長途奔襲,以及利用優勢機動兵力對敵人進行精準的打擊。當然,該穩重的時候,他也是能夠穩得住的。

  至於李四,那就是其徐如林,不動如山。李四最擅長的事情,就是熬。每次用兵幾乎都是在長期對峙之中,尋找勝機。而每次作戰他甚至都沒有發生過缺糧斷草的情況。後勤總是能夠足額供應,安營紮寨總是非常妥當,很難發現漏洞。

  至於李三,大概就是難知如陰,動如雷震。他用兵很詭道。善於用詐術欺騙對手。

  渭北之戰他就是用計吸引宇文涉出兵,結果就是損兵折將,士氣此後一蹶不振。

  但這次作戰,對於李三的風格來說,就談不上友好。因為攻城戰,幾乎是沒有奇謀妙計可以施展的空間。

  只能利用優勢兵力,大造攻城器械,用最直接的法子去攻城。

  李三郎把重點放在壺關,因為壺關拿下了,長子和屯留兩城也就是瓮中之鱉,無根之木,早晚要被困死。同時還能進攻上黨的核心地區潞縣。

  饒是如此,李三還是命令左衛將軍王翊,右衛將軍段雄分別率軍萬人,監控屯留、長子。

  而自率大軍強攻壺關。

  燕軍方面,駐守在壺關的也算是李三的比較熟悉的老相識了,韋孝矩。

  沒人知道為什麼韋孝矩會被啟用,明明他是傀儡皇帝的親信。

  但劉玄機就是用他了,還讓他駐守在極為重要的壺關。

  雖然兵力不多,只有三千,但這代表的信任卻是非常重的。

  因為壺關本來就是險關要隘,只要糧食足夠,很難被正面攻破。

  李三郎圍攻壺關一月有餘,始終不能破關。

  同樣,李四郎也在鄴城之下對峙了一個多月。

  東西兩路軍,皆是沒有得到什麼收穫。

  人在洛陽的李源卻有些坐不住了,甚至是李三和李四也意識道有些不對。

  「燕軍在上黨應該也就是萬餘人,鄴城有數萬人,清河、平原方向也都是堅壁不戰,固守城池,那燕軍主力何在?」

  洛陽宮城之內,李源負手而立,站在一張巨大的輿圖前,愁眉不展。

  眼下的局勢對於大唐來說,絕稱不上好。時間已經來到了七月,正是炎炎夏日,燥熱的天氣讓人心煩意亂。

  「難道是晉陽?」

  李源小聲念叨著,心裡湧起一種不好的預感。

  而這時,人在上黨正在圍攻壺關的李三郎卻收到了晉陽發來的求救書信。

  二十萬燕軍兵臨城下,拓跋浚告急求救。

  坐在大帳內的李三郎一把擺在了桌案上,直接將桌案給拍零碎了。

  「好算計啊劉玄機」

  李三郎站起身來,大帳之內眾人也是鴉雀無聲。一旦劉玄機攻下了晉陽,揮師南下,而上黨地區的長子、壺關久攻部下,這對唐軍來說形勢就有些危險了。

  徐懋功立即建言道:「晉王殿下,現在應該立即退往河東,以防腹背受敵。」

  晉王參軍崔孝同也建言道:「殿下,我軍在上黨已經快兩月了,現在還無法攻破壺關,長子和屯留也還有數千燕軍,若燕軍先一步拿下晉陽,我軍就無法退回河東了,而太行道險峻,路不好走,若有追兵在後,十萬大軍想要去往河內也是兇險至極。」

  眾人幾乎異口同聲,全都是奉勸李三郎,放棄攻占上黨,轉而退往河東或者河內。

  但李三郎卻一言不發,轉過頭來盯著原本懸掛自己身後的并州輿圖,雙目直勾勾的盯著并州最為核心的「晉陽」的位置上。

  腦海之中卻浮現一個問題,若是二哥在此,會如何行事呢?

  退兵?

  還是反其道而行之?

  劉玄機既然敢打晉陽,是覺得我會退兵?

  那我李三郎,還偏偏就要湊這個熱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