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名家白馬非馬

  第327章 名家白馬非馬

  隨著一個個學派粉墨登場,其他學派的讀書人也紛紛緊張起來。

  雖說諸子百家學派眾多,但真正有影響力的並不多。

  他們自然希望自己的學派能藉此機會揚名,隨即蘇晨介紹起了擅長邏輯辯論的名家。

  先秦時期,社會發生巨大變革,使得古代哲學思想空前繁榮,百家爭鳴局面形成。

  當時社會問題的迫切實際需要,促使辯論思潮興起,也使得名家學派迅速崛起。

  秦大統一後,實行文化專制政策以維護統治,百家爭鳴終結,名家也走向衰落。

  「他被稱為戰國時期的辯論奇才,眾多大師都被他駁的啞口無言。」

  「他被諸子百家稱為槓精學派,列國聞名卻被群起而攻之。」

  「他的學說在過去千餘年中屢遭非議,現在他卻擁有哲學家、邏輯學家等多重頭銜。」

  「公孫龍,字子秉,戰國時趙國邯鄲人。」

  「他是名家學派的集大成者,也是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名家學派流行於戰國中後期,提倡正名實,即正彼此之是非,使名實相符。」

  「善辯,以語言邏輯與分析見長,故又稱辯者,在西漢時改稱名家。」

  「所謂名學,就是如今所講的邏輯學。」

  「它揭示了名實關係,能使人準確地把握概念和名稱。」

  「但事實上,諸子各家學派都認為名家學說是詭辯之學。」

  「換個說法理解,就是現在的槓精。」

  「莊子認為名家曲解別人的意思,通過辯論邏輯讓別人啞口無言,但又不能真正說服別人的內心。」

  「趙國首都邯鄲的學術氛圍十分濃厚,公孫龍從小就受到各派學說的薰陶,使他長于思辨,善於標新立異。」

  嬴政:公孫龍提出違反世人認知的白馬非馬觀點,如今看來更像是為自己揚名的手段。

  公孫龍所處的時代,當時天下大亂,禮壞樂崩。

  禮講求的是有序,有序就是所有人各在其位,各司其職,各守其禮。

  而禮壞樂崩的情況下,世人就沒了這種名副其實的概念,現實中名與實嚴重脫離。

  比如士大夫在宴請賓客時使用和周天子同樣的規格,妻子背叛丈夫與他人私通,孩子不守孝道虐待父母等等。

  這樣的社會現狀,令當時的許多有識之士憂心忡忡。

  孔子作為春秋時期最有名的思想家,首先提出了名這一術語,並提倡正名運動。

  此後,諸子百家都開始加入到名辯的浪潮之中。

  儒、墨、道、法等學派紛紛發表自己有關名實的看法,不過他們大多是以政治的觀點來看待名實關係。

  直到公孫龍才開始真正將名實關係作為一個專門的邏輯問題加以研究,形成了名家學派。

  公孫龍創立學說的目的也與其他學者一樣,是為了正名實和化天下。

  只不過公孫龍走的是一條另類的道路,那就是用類似炒作的手段讓自己的學說聞名四方。

  他別出心裁地用白馬非馬這一明顯有違常認知的例子引出自己的觀點,果然其學說剛剛興起就引來各家的高手來與自己辯駁。

  一來二去,公孫龍也就隨著白馬非馬的觀點在諸子百家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以公孫龍為代表的名家,由其學派思想提出了二十一個辯論命題,其中經典的六個命題。」

  「第一個命題,卵有毛,名家說蛋有毛。」

  「其推理是蛋能孵化出有毛的雞鴨,所以蛋是有毛的。」

  「第二個命題,雞三足,名家說雞有三隻腳。」

  「理由是除兩隻腳外,再加上雞腳這個名稱,所以得出雞有三隻腳。」

  「第三個命題,龜長於蛇。」

  「蛇比龜長,人人皆知。」

  「可名家偏說龜比蛇長,其理由是龜有大小,蛇有長短,大龜可以長過短蛇,所以說龜比蛇長。」

  「第四個命題,馬有卵。」

  「馬是胎生,禽是卵生。」

  「可名家卻偏說馬能生蛋,理由是萬物本質是同一的,胎生的馬與卵生的禽都是物,所以馬也可以有蛋,或者可以卵生。」

  「第五個命題,狗非犬。」

  「狗就是犬,犬就是狗,一物二名而已。」

  「可名家說狗不是犬,《爾雅》中曾解釋,犬沒有長大時叫狗。

  「公孫龍據此論道,二物必有二名。」

  「狗就是狗,犬就是犬,狗不是犬,犬不是狗。」

  「這並不是大小之別,而是二者實質區別。」

  「第六個命題,丁子有尾。」

  「釘子是楚國人對青蛙的稱謂,人人皆知青蛙沒有尾巴。」

  「可名家偏說青蛙有尾巴,理由是青蛙的幼蟲蝌蚪是有尾巴的,可見青蛙原本是有尾巴的。」

  「在看到如雞有三隻腳這些命題理論時,都不禁產生這不就是所謂的抬槓嗎?」

  「而名家學派的極大成者公孫龍,他正是由於白馬非馬、堅白石等看似抬槓的理論而名揚列國,他也是名家諸子中唯一留下學術著作的人。」

  莊子:公孫龍的思想都是些無用之言、旁門左道。

  世人會因為公孫龍的詭辯而產生困惑,終將導致天下大亂。

  不僅他們道家打擊批評公孫龍的思想,就連儒家也認為公孫龍的理論有百害而無一利。

  甚至儒家的代表人物荀子也曾表示,王公大臣要是喜歡公孫龍的思想會導致律法混亂,百姓要是喜歡則做事會混亂。

  儒道兩家,之所以認為公孫龍的思想沒有用。

  這是因為,雖然公孫龍提出理論的目的是正名實而化天下。

  但是公孫龍的主張中卻很少有政治主張與見解,更多的是邏輯的推理證明方法。

  這就使得公孫龍的思想看上去有些難以理解,因此在實行和運用上自然也就有一定難度了。

  一般人如果不能理解公孫龍的思想內涵,很容易將他的邏輯思維理解成詭辯,而詭辯自然是無益於事的。

  與此同時,公孫龍子的邏輯思辨與統治者需要做的愚民是完全相反的。

  如果人們廣泛接受公孫龍的思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立意識,有自己的思想主張和見解,那麼統治者用來愚民的政策也就很難實行推廣下去。

  只有天下都是愚民的時候,統治者才容易做到令行禁止,從而使得天下大治。

  「一天,公孫龍牽一匹白馬想要進城,但是守衛告訴他這座城池規定馬不能夠進入城內。」

  「公孫龍便以白馬非馬的命題與之辯論。」

  「公孫龍說白是指馬的顏色,馬是指馬的形體。」

  「白是用來稱呼馬的顏色的,不能稱呼馬的形體。」

  「因此白與馬兩個概念合在一起,所包含的意思就不是抽象的馬的概念。」

  「公孫龍說如果你到馬廄里去取馬,黑馬與黃馬都是你取的對象。」

  「如果你只取白馬,那麼黃馬與黑馬就不是你取的對象。」

  「取馬的時候,黃馬和黑馬都來了,他們可以看成一樣。」

  「姑且說作有馬,而不可以說作白馬,可見白馬不是馬的道理就很明白了。」

  「在公孫龍看來,白馬的概念是非常具體的,馬的概念是非常抽象的。」

  「然而常識的判斷卻是非常矛盾的,白馬是馬。」

  「這等於說,具體的白馬是抽象的馬。」

  「如果把他的這個哲學命題詮釋一番,則應讀作具體的馬不是抽象的馬,具體的事物不是抽象的事物。」

  「由此可以看出,白馬非馬這個哲學命題的提出,標誌著人類認識能力的提高,已經注意到了具體與抽象、個別與一般、個性與共性的關係問題。」

  「公孫龍首次提出這樣的問題,為哲學增添了新的範疇。」

  「其提出的哲學觀點遠遠超過他所處時代人們的認知水平,這是他的觀點不被諸子百家所理解的原因。」

  韓非子:諸子各家普遍認為公孫龍為詭辯,又似乎無法在辯論中勝出。

  公孫龍的這段話,每一句分開看都是對的,讓人無法反駁。

  但是由這些正確的話推導出的結論,卻違背了世人的一般認知。

  在不能承認卻也無力辯駁之後,世人就給公孫龍安上了一個詭辯的頭銜。

  公孫龍的辯駁能力之強,就連孔子的後人都無法反駁。

  有一次孔子的六世孫孔穿路過趙國,專程到平原君處找公孫龍辯論。

  孔穿一上來就說公孫龍道義高尚,早就想要成為其弟子,只是不能同意白馬非馬的學說。

  只要公孫龍放棄這個說法,他就請求做對方的弟子。

  公孫龍反駁自己之所以出名,只是由於白馬非馬的學說罷了。

  現在要他放棄它,就沒有什麼可教的了。

  接著公孫龍又批評孔穿的求學態度,想拜別人為師的人,總是因為智力和學術不如別人。

  現在要他放棄自己的學說,這是先來教他,而後才拜他為師,這是錯誤的。

  隨後公孫龍又引經據典,白馬非馬的說法,也是孔子所贊同的。

  當年楚王曾經張開弓裝上箭,在雲夢的場圃打獵,結果把弓弄丟了。

  隨從們請求去找。楚王卻說不用了。

  楚國人丟了弓,楚國人撿到了,又何必尋找呢。

  孔子聽到後卻說,楚王的仁義還沒有做到家。

  應該說人丟了弓,人撿了去就是了,何必要說楚國呢。

  公孫龍認為照這樣說,孔子是把楚人和人區別開來的。

  世人肯定孔子把楚人和人區別開來的說法,卻否定他把白馬與馬區別開來的說法,這是錯誤的。

  最後公孫龍又總結,孔穿遵奉儒家的學術,卻反對孔子所贊同的觀點。

  想要跟他學習,又叫他放棄所要教的東西。

  這樣即使有一百個他這樣的人,也根本無法做孔穿的老師。

  孔穿聽完之後,被辯駁得啞口無言。

  「公孫龍在他的著作《公孫龍子·堅白論》中舉了一塊堅硬的白色石頭例子,用來詮釋堅白石理論。」

  「他認為白色與堅硬這兩種屬性不能同時存在於石頭中,而且兩者之間也沒有必然的聯繫。」

  「眼睛只能看到石頭的白色,但是看不出石頭的堅硬。」

  「此時,就相當於石頭的堅硬屬性藏了起來。」

  「也就是說此時只有白石頭,而不是白而堅硬的石頭。」

  「用手摸能感受到石頭的堅硬,但卻感覺不到石頭的白色。」

  「此時,就相當於石頭的顏色屬性藏了起來。」

  「也就是說此時只有堅硬的石頭,而不是白而堅硬的石頭。」

  「白色與堅硬這兩種屬性是不能相容的,一方出現另一方就離開了。」

  「也就是說,石頭不是因為白而堅硬,反之也不是因為堅硬才白。」

  「同樣,人的高矮與才能也沒有必然的聯繫。」

  「最後,公孫龍得出了堅與白是獨立存在於石頭之外。」

  「意思就是物體的屬性是獨立於物體存在,且彼此之間也沒有必然聯繫的,這就是離堅白學說。」

  劉徹:名家在戰國之後就走向了沒落,在獨尊儒術之後就徹底銷聲匿跡了。

  春秋戰國時期,曾流行著堅白這樣的話題。

  所謂堅白,指的是堅硬的特質和白色。

  從常識出發,某個東西比如說石頭,它當然是可以是一顆具備堅硬的特質的白色的石頭。

  但在名家眼中,堅與白是不可放在一起的。

  公孫龍強調堅是一種物體的觸覺屬性,靠的是人類的觸覺器官感應。

  而白則是物體的視覺屬性,依賴的是人的視覺器官。

  從觸覺的角度來看,人只能感覺到石頭的堅硬而不能看到白色。

  而從視覺的角度來說,人又只能看到白色而不能感覺到堅硬的特質。

  因此,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說,堅和白都不能共存於一個事物之上。

  顯然,從常識的角度來看,人當然可以同時感覺到一塊石頭既是堅硬的,又是白色的。

  公孫龍卻偏偏要將之分開,這裡所涉及的就是邏輯推斷的問題。

  公孫龍並不是從常識層面來堅持一塊石頭不能同時具備堅硬和白色的特徵的,而是從邏輯的層面來解釋的。

  公孫龍已經超越了常人的感性思維,而選擇從具體事物中抽離出來,去觀察背後的邏輯。

  因此,在公孫龍看來,堅或白已經是兩種分別存在的概念,它們並不依賴於某種事物而存在。

  縱然一塊石頭當然可以同時具備著堅硬和白色的特徵,但公孫龍想要說明的是其他的事物也可以同時具備這兩種特質。

  因此,重點並不在於這塊石頭有沒有堅硬和白色的特徵。

  或者說,一塊石頭能不能同時具備堅硬和白色的特徵的問題毫無意義,因為從生活現象出發就能夠回答這個問題。

  公孫龍想確認的是,堅硬或白色本身就是作為不同的概念而存在的。

  而這些概念所支配的並不是某個具體事物,而是整個經驗世界。

  甚至更進一步來說,世人或許從未見到過真正的白,所見到的不過是白的概念而已。

  原因很簡單,概念是為了區別不同事物而存在的。

  白之所以是白,是因為它不是黑。

  當想要確認這究竟是不是白的時候,必須先確認黑,而確認黑又需要通過確認其他顏色。

  換言之,世人永遠在確認白的道路上,卻始終無法真正觸碰到它。

  或許正是因為公孫龍向世人展現了一個完全不同於經驗的學問,而當時的世人尚未學會完全地從概念層面思考問題。

  因此,戰國之後,名家迅速地走向了沒落。

  「從這些例子看,名字學派確實有混淆事物的詭辯嫌疑。」

  「但在兩千多年後,人們發現以公孫龍為代表的名家是堅持了物質第一性的唯物主義立場,屬於邏輯哲學的範疇。」

  「而且公孫龍提出的白馬非馬命題,類似於古希臘思想家亞里士多德的本體理論,這是對中國古代哲學本體論的一個獨特貢獻。」

  「另外,公孫龍提出的堅白石學說,也與同時代的希臘柏拉圖的共相理論驚人的相似。」

  「公孫龍構造了一個相當豐富的關於語言本身的哲學理論,他的成就並不比亞里士多德遜色,是中國邏輯學理論大廈的真正奠基人。」

  「但可惜的是,由於公孫龍的學說不是帝王之術,對封建王朝的統治沒有貢獻。」

  「再加上哲學理論過於深奧,被當時的諸子百家認為是以名亂實的詭辯之術,並加以抨擊。」

  「所以在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名家學說就開始邊緣化。」

  「而在漢武帝獨尊儒術之後,名家學說更是銷聲匿跡了。」

  「公孫龍的學說現在看來,有很大的局限性。」

  「他形上學地割裂了一般和特殊的關係,把一般和特殊的差別片面誇大,結果導致了形上學的詭辯。」

  「但這並不影響公孫龍,對中國邏輯學的巨大貢獻和影響力。」

  「他正確揭示了形式邏輯概念論,幾乎所有的豐富內容和最基本的思維規律。」

  「並開始把名實問題作為真正的邏輯問題來研究,使之成為一個獨立的知識領域,而不再是倫理政治的附庸。」

  「從這個意義上說,公孫龍是中國邏輯學的鼻祖。」

  梁啓超:公孫龍所創立的邏輯學說,可以說是他對中國古代思想史最偉大的貢獻。

  在諸子百家中,名家是春秋戰國社會大變革的產物。

  他們的辯論,具有反傳統的精神,是為新的政權服務的。

  但由於他們認識的角度不同,因此觀點有所不同。

  公孫龍片面誇大了認識的某一方面,強調事物差別的一方面。

  他們所強調的這方面有精闢的思想,但是這些認識卻受到形上學思想方法的限制。

  他們的錯誤是世人認識發展史上不可避免的,後期墨家的邏輯思想正是對他們的批判總結。

  公孫龍也是中國古代思想史上最具爭議的人物,但他獨特的哲學思想和思維方式卻對中國哲學思想史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公孫龍觀察事物,雖然把個別與一般用『離』的觀點絕對化。

  只見離而不見合,不符合辯證法的『個別存在於一般之中』的觀點。

  但他能夠開闢邏輯領域,建立邏輯學的理論體系,有助於百家爭鳴的發展。

  中國歷史上多數學派看重研究政治倫理,大多不懂邏輯學。

  甚至不承認這門學問,往往以政治倫理觀念來批評公孫龍的邏輯思想。

  直到近代世人才公開承認公孫龍辯學對象邏輯的問題,並加以重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