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道家鼻祖老子

  第321章 道家鼻祖老子

  說到孔子,就不得不提先秦諸子。

  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在神州大地掀起了一場社會大變革的風暴。

  在這個時期,一個新的社會階層應運出現了,這就是士。

  他們來自社會的各個方面,地位雖然較低,但很多是有學問有才能的人。

  有的是通曉天文、歷算、地理等方面知識的學者,有的是政治、軍事的傑出人才。

  由於士的出身不同,立場不同。

  因而在解決現實問題時,提出的政治主張和要求也不同。

  他們著書立說,爭辯不休,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

  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士,當屬孔子、老子、莊子、墨子、孟子、荀子等人物。

  相比於孔子,道家創始人老子的知名度絲毫不遜色。

  老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又被奉為道教的鼻祖。

  老子的思想主要集中在《道德經》一書中,核心體系是道,試圖用道來總括宇宙萬物的統一性和本質。

  在自然觀上,老子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原,天地萬物是道演化生成的。

  道還是萬物存在的普遍根據,萬物得道而生,得道而成。

  道也有客觀自然規律的涵義,天地萬物和社會人事都以道為法則。

  此外,老子哲學中還有較豐富的辯證法思想,認為一切事物都包含有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

  並且一切事物都處於運動變化之中,其運動規律就是向相反的方向運動發展,最終仍要回歸到道。

  老子在歷史觀、人生觀、文化觀等方面各有論說和獨到見解,後世儒家、法家、佛教、道教等對其思想均有不同程度的吸收。

  特別是在道教,道教奉《道德經》為主要經典,老子更是被道教神化為道教的太上老君。

  老子的影響並不僅限於中國,在世界範圍內也影響巨大,曾被列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

  可以展望,隨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老子思想對世界的影響會更加深廣。

  「他是道教太上老君的原型,家喻戶曉。」

  「他還是博學多識的東方聖人,聞名中外。」

  「他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中國文化的基石。」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

  「說到老子,可謂是家喻戶曉。」

  「老子作為中國最著名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也是道家學派創始人,與莊子並稱老莊。」

  「後來,道家思想發展成為道教思想,逐漸成為宗教性的教條。」

  「老子也被後人尊稱為道教始祖太上老君,在唐朝也被追認為李姓始祖。」

  「說到老子的身份,是一個有著悠久而複雜的歷史問題。」

  「關於他的姓名、籍貫、生卒年等基本信息,歷代學者和史料都有不同的說法和爭議。」

  「其中最早和最權威的說法,主要來源於《史記·老子韓非列傳》。」

  「老子曾擔任周朝守藏室之史,相當於周朝國家圖書館館長。」

  「他與孔子是同時代的人物,以博學而聞名。」

  「孔子曾入周向老子問禮,這也是為何韓愈師說中孔子師老聃的緣由。」

  「春秋末年,天下大亂,老子棄官歸隱,於是騎青牛西行。」

  「到靈寶函谷關時,受關令尹喜的請求,於是寫下了《道德經》。」

  「老子形象的最終定型,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演化過程。」

  「在先秦諸子的筆下,老子是博學多識的學者。」

  「在道家典籍中,老子的形象開始得到神化。」

  「漢初以黃老哲學治國,方仙道興起,成為國學。」

  「在此背景下,老子的形象開始傳說化和神秘化。」

  「尤其是張道陵的天啟事件及佛教的影響,老子終於成為至上神。」

  李世民:為了抬高皇家的地位,認老子李耳為李姓始祖是有必要的。

  在唐朝剛剛建立之處,朝廷對佛教的態度一直有所保留,甚至還走向了反佛的一面。

  曾經就有大臣先後七次上書,以僧侶剝削民財為由,提議廢除僧尼,減少塔寺。

  考慮到這個情況,高祖皇帝原本要發布詔令,準備廢佛的。

  只是後來發生了玄武門之變,這個任務就落在了他的身上。

  他雖然一改高祖皇帝的廢佛,但對佛教還是採取了抑制的態度。

  佛教與道教是目前的兩大宗教,抑佛自然就會重道。

  況且,他們皇家也姓李,這和道教的始祖老子有著難以言說的關係。

  當然,他推崇道教還有另一層意思。

  朝廷內部有兩大政治集團,關隴貴族和山東氏族。

  他李家雖然出身關隴貴族,可要論門閥勢力,是不如山東氏族的。

  為了抬高門第,他認為有必要認老子為家祖,並奉道教為國教,採取措施推崇道教,提高道士地位。

  他曾下令搜集晉魏時期的道書,廣傳大道。

  這時,有一和尚為了拯救佛教江河日下的地位,專門寫了一本《辯正論》的書。

  博引史書佛典,宣揚佛教比道教優越。

  同時,這和尚還對症下藥,說了關於老子的負面消息,想以此倒逼他不認這個祖先。

  按照和尚的說法,李唐皇室有鮮卑人的血統,而老子出生貧寒。

  和尚認為李唐皇室捨棄鮮卑血統,去認老子這種身份低賤的人為祖先,實在是很不明智的舉動。

  他當時大動肝火,想要殺了和尚,竟然質疑自己的先祖。

  當然,他也不是暴虐之人,在崇道的同時,並沒有對佛教做到趕盡殺絕,這才有了和尚的獲釋。

  在和尚獲釋後,他召見和尚細問佛道的優劣,和尚做出了比較合理的回答。

  於是他就免除了和尚的詆毀之罪,最後敕令讓和尚到益州做僧人去了。

  總之,認老子為李姓始祖是他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所做的決定,自然不會任由一個和尚橫加阻攔。

  「元明清時期,隨著道教的世俗化,老子身上的神秘色彩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消退。」

  「而老子最純粹的身份其實就是道家思想的創始人,先秦時代的思想和哲學大家。」

  「中國文化就像一棵參天大樹,而這棵參天大樹的根在道家。」

  「漢書記載,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由此也能知道道家源源於史官。」

  「春秋時期,諸侯國之間相互攻伐,爭奪土地和人口。」

  「老子深感天下大亂,人心不古,於是便站出來反對這種社會亂象。」

  「老子為道家確立了基本的思想主張,這是他留給後世的寶貴思想財富。」

  「老子哲學思想的最高範疇是道,道在《道德經》一書中出現了76次。」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道是產生一切形式的根本,也是主宰一切形式的根本,簡單理解就是指世間萬物的本源和運行的總規律。」

  「昆蟲、動物、人類,這些存在實體是道。」

  「潮起潮落、春夏秋冬、夏暖冬涼,這些自然規律也是道。」

  「老子在《道德經》首章中提出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意思就是道只可意會,無法言傳。」

  「若能用語言表述出來,那就不是永恆的道了。」

  「即人生的規律是可以認識的,是可掌握的。」

  「但由於該事物隨時隨刻在發展變化,現在的事物並不是我們以往已經所認識的事物了。」

  「老子說,天長地久。」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天地因為沒有刻意的追求長生,所以才會長久存在。」

  「道,生養萬物,但感覺不到疲憊。」

  「萬物都隨著道的運動變化而變化,而道自身卻永恆長存。」

  蘇軾:老子為我們留下了《道德經》這部歷經千年而經久不衰的文化瑰寶。

  老子所處的時代是社會重大的變革期,周王朝權勢衰微,已經控制不住日益混亂的局勢。

  諸侯國之間相互爭霸,戰爭頻繁,家破國滅者不計其數。

  戰爭久不停歇,民眾流離失所,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除了幾個諸侯國的政治還比較清明外,其餘都是政治黑暗。

  動盪的社會環境,尖銳的社會矛盾,當權者的各種盤剝,民眾生活苦不堪言。

  擔任過史官的老子,能以更深刻的眼光,洞察禮樂崩壞的時局。

  老子苦苦探尋救治天下之道,提出自己獨特的思想,聲名遠播,被天下人尊稱為智者。

  周王室發生內亂之際,王子猛與王子朝為爭奪天子之位而互相搏殺。

  王子朝最終勢敗,不甘失敗的他劫掠了周王室大批典籍,逃亡到了楚國。

  老子蒙受失職之責,受牽連而辭職,這也正合了他要隱退之意。

  於是,老子離開洛邑,騎一青牛,欲西出函谷關。

  社會動盪不安,像老子這樣想要退隱的人不在少數。

  這些退隱之人都是當時有見地的讀書人,對社會現實看得一清二楚,卻又無能為力。

  改變不了現實,又不願與黑暗勢力同流合污,就只能退隱起來。

  社會的不安定,具有退隱想法的人很多,函谷關關令尹喜就是這樣的人。

  有一天夜晚,忽然東方紫雲聚集,滾滾而來。

  懂天象的尹喜知道,這預示著將有不凡之人自東而來。

  函谷關是西去必經之處,於是尹喜就急忙趕回了函谷關,等待貴人的到來。

  一天傍晚,夕陽西斜,紅紫滿天,一位皓首白須的老人騎青牛來到關前。

  當尹喜知道這位老者就是聞名天下的智者老子時,喜不自禁。

  看到老子這是要隱居的架勢,尹喜想把老子的智慧留存下來。

  於是,就有了讓老子著書的想法。

  但尹喜知道,隱退之人都是性情中人,像老子這樣的人更是勉強不了的。

  尹喜覺得要求老子著書有些為難,很不好意思。

  但尹喜也不會上來就要求老子著書的,於是請老子到官府會談。

  尹喜與老子是同道中人,在志趣上是一致的,他們有共同的話題。

  有了共鳴之處,談得很投機,彼此之間惺惺相惜。

  尹喜在談話到了適當的時候,才開口懇請老子。

  先生是當今的智者,不會把自己的智慧悄悄地據為己有,一定是將天下人變得有智慧當作自己的責任。

  如今先生就要隱居,今後向先生求教,找到先生很難,先生何不把高明的思想著述為書,留給世人呢?

  我知道這樣的要求太勉強先生,有些強人所難,但還是請勉為其難地著書吧。

  尹喜的態度打動了老子,於是老子就在函谷關住了下來,開始著書。

  直到書稿完成,才離開了函谷關。

  老子根據自己對社會的觀察和生活的體驗,以王朝興衰成敗、百姓安危禍福為鑑,著述上、下兩篇。

  上篇起首為道可道、非常道,故稱《道經》,主要講道是宇宙根本。

  下篇起首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故稱為《德經》,主要講如何遵循道來處世。

  但有些可惜的是,老子最後去了哪裡誰也不知道,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但好在老子把自己的智慧留了下來,這才讓後人能夠通過《道德經》洞悉道的真諦。

  「自然有自然的規律,社會也有社會的規律。」

  「正是有這看不見的道,社會才在不斷運轉中。」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日益複雜,社會矛盾逐漸激化。」

  「導致這些矛盾產生的根本原因,在於人們強求的欲望和貪婪,破壞了自然規則和社會規則。」

  「對於出現的問題,無為思想正是一劑良藥。」

  「老死無為的人生態度貫徹到社會政治領域,就表現為一種小國寡民的社會形態。」

  「也就是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這裡的意思不是所謂的封閉自己,而應理解為不相互影響、不相互干涉、不搞文化輸出。」

  「人民之間都能夠保持他們自己的風俗習慣,都可以安居樂業、幸福生活。」

  「而治理一個國家和個人處世之道,也是一個道理。」

  「老子主張要儘量減少擾民,以此來使天下達到安定。」

  「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

  「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

  「國家一旦把利益看淡了,不與民爭利。」

  「老百姓就會安居樂業,國家也就會因此而長治久安。」

  「但是小國寡民,其實也是老子提出的一種烏托邦式的幻想。」

  「對於孩子,父母望子成龍,把壓力強加給孩子,導致孩子出現極端的新聞屢屢見不止。」

  「對於年輕人,工作結婚身處壓力中心卻得不到理解,抑鬱無助也越來越多。」

  「順其自然的選擇自己的生活,這其實就是一種無為的態度。」

  「所以說,老子不是讓大家消極避世,而是積極努力。」

  朱元璋:《道德經》是中國人的文化自信,讀《道德經》,可以仰觀宇宙變化,俯察世事浮沉。

  他曾經花費大量時間潛心揣摩《道德經》,終於大徹大悟。

  自此以後,他覺得自己的人生到達了一個全新的境界。

  在他看來,《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

  《道德經》有著無窮的魅力,能跨越時間和地域的隔閡。

  《道德經》全文雖只有五千多字,卻指明了天地萬物的運行發展規律。

  它告訴世人行事為人所應遵循的法則,指導世人應該如何去面對世界、周圍以及自己。

  大至天地,小至塵泥,到修身、養生、處世、治國,萬象森羅,盡收眼底。

  《道德經》蘊含的道理非常之廣,他對其中的內容大為感興趣。

  《道德經》有談到天地法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老子認為這世上唯一的不變就是變,世界上最確定的本質就是絕對的不確定。

  宇宙間唯一永恆的事情就是演化,它是最強大的力量,它驅動一切。

  《道德經》談到為人之道,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

  雖然老子的認知是高維世界的,但老子的姿態是極為謙卑的。

  老子認為,人最好的姿態像水一樣。

  水的特徵是柔弱,水也可利萬物,所到之處就是生命。

  他興趣最大的就是《道德經》的養生之術,裡面提到養生就是養道、養德,清靜無為。

  養生就是養道、養德,離開道德修養,修身就失去其根。

  因此才有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養生之道。

  老子認為保持恬淡為上,知足常樂,不去追逐名利,可使精神內守,有助於養生。

  「無為並不是消極應對、無所作為,而是憑藉無為而有為。」

  「努力順天時、隨地性、因之心,在該用力的地方用力,在該放棄的地方放棄。」

  「老子的思想充滿了樸素的辯證法色彩,辯證法思想是老子哲學思想的鮮明特色。」

  「道家有一句話,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講的就是這種辯證的思想。」

  「或者就像是成語那樣,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老子認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孤陰不生,孤陽不長。」

  「萬事萬物都有著兩面性,而學會將矛盾互相轉化就是老子辯證法的核心。」

  「所以當我們處於順境的時候,不要忘乎所以,要居安思危。」

  「當我們正處於人生的低谷時,也不需要妄自菲薄。」

  「因為當人們走到低處,也是開始向上走的開始。」

  「而且老子的這種思想,也蘊含著以柔克剛的道理。」

  「在很大程度上來說,老子提出的種種思想就是為了改造現存不合理的社會。」

  「但是老子的努力並沒有獲得應有的回報,他的政治主張在統治者面前並沒有用武之地。」

  「但對後世影響來說,老子的思想早已突破國界,成為全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

  「德國哲學家黑格爾、俄羅斯大作家托爾斯泰等世界著名學者對《道德經》都有深入的研究,並都有專著問世,所以老子也是西方人眼中的東方三大聖人之一。」

  「魯迅說,不讀《老子》一書,不知中國文化。」

  「胡適更為推崇,他稱老子是中國哲學的鼻祖,是中國哲學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學家。」

  對於各朝各代的老百姓而言,老子和孔子一樣都是耳熟能詳的聖賢。

  老子是歷史上最難定義的人之一,他的生平事跡就如同他的思想一樣,玄妙不可言,神秘又極富有浪漫主義色彩。

  老子作為道家學派的創始人,成為了道家的甚至是先秦哲學的一道標杆,在眾人的眼裡老子是神一般的存在。

  對於《道德經》這本書,各朝各代的老百姓看法也不一樣。

  有的認為這是一本關於修身養性的書籍,也有人認為這是一本治世之書。

  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是老子所傳遞的思想卻一直為人所津津樂道。

  老子在書里闡述了,道是中性的。

  老子將道拔高和神秘化,道既是可道的又是不可道的。

  他試圖說明道的存在,道的作用,以及世人應該如何掌握這世間萬事萬物的道。

  老子企圖維護舊道,即舊制度、舊秩序。

  但在當時的社會動盪背景下,必定不得人心,人人喊打。

  也只有少數智慧之人才可以理解老子的道,天地萬物自行其道,又都脫離不了自然。

  不管怎樣,對老子其人,有褒有貶。

  不同時期世人對老子的理解就不一樣,在經世致用的時代,老子的學說就沒什麼大用。

  但可以將老子的學說視為修身養性之術,也能在其中找到治國的方法。

  站的角度不同,自然得到的理解和領悟就不同。

  司馬遷《史記》中關於老子提到不知所終,老子在他們的眼裡又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沒有人知道老子是怎麼離開這個世間的,有的人認為老子葬於故土,有人認為老子出了函谷關後在青羊宮得道成仙,更有人認為老子騎青牛去了印度教化胡人。

  不管是哪一種傳說,老子離開了,但老子的思想和學說仍舊影響著一批批的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