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道家宗師莊子
說起老子,素有老莊之說,而另一個就是莊子。
莊子所處的年代為戰國,當時一方面社會動盪,另一方面百家爭鳴。
儒家學子遊說各國,墨家門徒遍及天下,齊國稷下之學興盛,各個學派的思想相互碰撞與融合。
正是在這樣一個思想自由解放的年代,莊子受到激勵,開始對動盪的社會進行思考。
莊子本人並不認同儒家學派恢復周禮,提倡仁義孝悌的主張。
而對於當時的顯學墨家思想,莊子也對其進行批判。
老子的學說給莊子提供了理論依據,無為之道的思想被莊子直接繼承。
楚文化對莊子本人也有著影響,莊子追求精神超越的境界與楚風密切相關。
正是在這種基礎上,莊子以道家思想為基礎,吸收百家思想又加以駁斥,留下《莊子》一書傳世。
莊子是一個非常有特點的、與眾不同的哲學家,古今中外獨此一人。
他最大的特點就是把非常深邃的思想變成了文學,變成了藝術,變成了寓言故事。
莊子的那些論述哲學問題的文字都是比喻恰當的,讀起來感到的是津津有味,這就做到了深奧哲理的文學化與趣味化。
「他面對內卷,瀟灑逍遙。」
「他夢中化蝶,影響後世。」
「他窮極一生,看透生死,只為追尋精神的真正自由。」
「莊子,名周,戰國時期,宋國人,他是道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莊周喜歡用寓言來論述自己的思想,他最大的特點就是把非常深邃的思想變成了文學。」
「東施效顰、邯鄲學步等著名寓言,就出自他的著作《莊子》一書。」
「莊子在哲學思想上繼承和發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觀點,使道家真正成為一個學派。」
「他也成為了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與老子並稱老莊。」
「但莊子的思想和老子卻有不同,老子的哲學是服務於政治和社會治理的。」
「雖然老子提倡無為,而無為卻是針對統治者的,希望統治者減少對國家運行的干預,老子追求的其實是無為而無不為的目的。」
「而莊子則與老子完全不同,莊子並不關心政治,而關心個人,他對人世間的是非榮辱、功名利祿等持藐視態度。」
「莊子追求無己、無功、無名的人生境界,超脫社會與人的一切,追求一種無所待的物物而不物於物的逍遙境界。」
「簡單的說,就是不被外物所影響,順其自然尊崇自己的內心。」
「諸子百家中,唯獨莊子是最特別的。」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老子無為,墨家兼愛,其實都是說教訓導。」
「只有莊子的哲學,不談做人、不談社會、不談理想,只告訴你如何使人生實現真正的快樂自由。」
「現如今,在物質如此豐盈的時代,我們卻越來越空虛、寂寞、焦慮、壓抑。」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其實早在兩千多年前的莊子就給了我們答案。」
「莊子曾說過一個故事,有一天你坐在船上準備渡河。」
「突然發現有條船朝你碰撞過來,這時你大聲呼喊,讓船後退。」
「呼喊一次沒有回應,呼喊第二次也沒有回應,於是喊第三次依舊沒人回應,最後你的船被撞到了。」
「遇到這種情況,即使脾氣再好的人可能也會生氣,甚至想暴打對方一頓。」
「但是當你發現撞你的那條船上一個人都沒有,是一條空船的時候,你自然就不會生氣了。」
「因為沒有了對象,所以導致我們是否生氣的原因其實是船上有沒有人,而不是船撞到伱。」
「在莊子看來,只要空掉自己的船,不被外物所負累。」
「我們就都能夠遠離煩惱,自然就會免於痛苦和傷害,這也是莊子經典的空船理論。」
嬴政:莊子的空船理論告訴我們,很多時候,我們都要把別人看成一個空船。
其實你會發現,生氣與不生氣,取決撞來的船上有沒有人。
有時候,你生氣僅僅是因為對方竟然這樣,而非僅僅是那個人對你造成的傷害。
可這世界上偏有各種各樣的人,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
如果碰到一個奇葩,就要生一頓氣,那就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了。
就如莊子所說,一個人看不慣的東西、人和事越多,這個人的境界也就越低,格局也就越小。
你被他人絆了一跤,就要想,他一定是無意的。
人如果太看重自己,無視別人,就很容易與別人發生爭執。
而當世人明白了空船心態,遇到事情就不會總是責備別人。
這樣既會減少糾紛,也能讓自己少生閒氣,有利身心。
人的一生,擁有一個好的心態至關重要,這直接體現在一個人面對挫折困難挑戰時的狀態。
你用什麼樣的態度看待這個世界,世界就會用同樣的態度反饋給你。
針對別人的行為動怒,就跟向一塊橫在前進路上的石頭大發脾氣同等的愚蠢。
人在大部分情況下,並不是糟糕的狀態影響了心態,而是先有了糟糕的心態才導致了糟糕的狀態。
莊子告誡世人,應該凡事忘掉私慾、忘掉偏見。
如果遇到每一件事,都能有一個空船心態,就不會傷害別人,也不會被人所傷。
「莊子終其一生,都在尋找無所待的逍遙境界。」
「因為在這個境界中,會使我們丟掉空虛焦慮的情緒,實現了絕對的精神快樂自由。」
「莊子的哲學思想,核心其實可以概括為兩個,齊物論和逍遙遊。」
「前者是如何達到的方法,後者是最終所要達到的境界。」
「莊子認為,人是可以達到逍遙之境的。」
「也許身體無法達到,但精神可以。」
「世界可以桎梏身體,卻無法限制人的靈魂。」
「我們也許無法改變世界,但可以改變認識世界的方式。」
「莊子告訴我們,通過心齋、坐忘的修煉方式,就可以讓人達到逍遙之境,實現精神的絕對自由,而這個理論方法叫做齊物論。」
「齊物論反映在人生智慧上,就是要我們超脫世俗觀念的束縛。」
「忘掉物我之別,忘掉是非之辯,達到無差別的自由之境。」
「齊物的意思是,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
「一切事物歸根到底都是相同的,沒有什麼差別,也沒有是非美醜、善惡貴賤之分。」
「按照莊子的看法,要想實現精神的絕對自由,就需要有齊物的四種認知,分別是齊彼此、齊是非、齊物我、齊生死。」
「這裡的齊,可以理解為辯證統一的看待彼此、是非、物我、生死的意思。」
「齊彼此是什麼?莊子認為,凡物都存在對立面。」
「如果從彼面看不到的話,從此面看則能看清楚。」
「所以說,彼出於此,此出於彼。」
「進一步說,就是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意思就是事物都是有兩面性,沒有彼此之分。」
「我們不能一葉障目而不見泰山,從單一的角度去認識整個事物。」
「齊是非是什麼?莊子認為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對錯。」
「因為對錯是非,都是建立在人的主觀判斷的基礎上的。」
「莊子說,我和你辯論,你勝了,我果真就錯了嗎?」
「我勝了你,你果真就錯了嗎?」
「究竟誰對誰錯,在你我兩人之間是無法斷定的。」
「請來第三者,也無法斷定是非。」
「因為第三者如果持有與你我相同的意見,他就沒有資格斷定。」
「如果持有與你我不同的意見,也沒有資格斷定。」
「莊子大概覺得這個說法有點繞,又舉例子說。」
「人睡在潮濕的地上會得風濕病,但泥鰍就不會。」
「人爬到樹上就會膽戰心驚,而猿猴在樹上則行走自如。」
「所以,所謂的是非、善惡、美醜都是一樣的。」
「你又何必為成功而發狂,為失敗而抓狂。」
「又何必糾纏於是非成敗,而爭短論長。」
「齊生死是什麼?莊子說,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死與生也是以對方為依存的。」
「從道的角度來看,死也就是生,生也就是死。」
「生與死之間就像一條沒有阻隔的大道,他們並沒有起點或者終點。」
「明白了這個道理,你生於世間並不會更加歡喜,離開世間也不會覺得是禍患。」
「而在《莊子》中記載說,莊子的妻子去世後,莊子不僅不悲傷,反而鼓盆而歌。」
「而莊子這麼做並不是無情,這來源於他對齊生死的認知。」
「莊子認為,生死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氣聚則生,氣散則死。」
「人生於自然,死於自然,這是一個歸於大道的過程。」
「歷史上彭祖據說活了八百歲,算是長壽之人。」
「但是與活了幾千年的大樹相比,卻是短壽。」
「相比於朝生暮死的蟲子而言,而夭折的孩子卻算是長壽了。」
「長壽短壽是相對的,生存與死亡也是相對的。」
「活著的時候安時順命,死了的時候淡然待之。」
「人生若能不悅生不惡死,將生死置之度外,自然也就沒有了生與死的煩惱。」
「這樣才是方外之人,才能達到逍遙之境。」
「齊物我是什麼?正確處理好物質世界與我的關係,關係到人如何安身立命。」
「讓莊子感到悲涼的是,人總是被物奴役,而不能駕馭物,這是人生不自由的根源。」
「而真正自由的人生,就是要做到物物而不物於物,與物同化於大道自然之中。」
「莊子曾經做過一個中國文學史上最具哲學味道的夢,他夢到自己變成一隻蝴蝶,而夢中的蝴蝶卻夢到自己變成了莊子。」
「莊子醒來之後,不知道自己是蝴蝶還是莊周了。」
「從現實來看,莊子與蝴蝶當然不是一個人。」
「但誰又能說人生的過程,不是一個美麗的夢境呢?不過是人不願意醒來而已。」
「在這個美麗的夢境中,莊子與蝴蝶融為一體,不分彼此。」
「這也隱喻著真正理想的境界是人與物融為一體,人不再受物質世界的限制而實現了無所待,這樣的人生才是自由快樂的。」
劉徹:莊子《齊物論》的高深智慧,是解決世人紛爭的方法。
如果要在聖賢中找一個智慧通天的人,他相信很多人一定會選擇莊子。
當然,用智慧通天這個詞,未免顯得不沉穩。
但他認為,這是對莊子最好的定義。
在莊子哲學思想中,涉及到辯證思想等較多觀點。
無論世人從那一個觀點進入,都能夠一窺莊子哲學的宏大與深邃。
可以說,在眾多哲學家中,能像莊子這樣洞察人性、萬物以及世界本相。
且能夠將其準確描述出來,並找到終極性解決方案的人,可謂鳳毛麟角。
《齊物論》是《莊子》的第二篇,第一篇是《逍遙遊》。
據說,莊子在寫完逍遙遊後,心境非常敞開,享受到了精神逍遙帶來的愉悅感。
莊子也希望更多的人達到自己的這個境界,共享這種高級享受。
但莊子發現世人精神被束縛在各種是非、概念之中,要達到這種境界。
首先要解決掉這些學派紛爭造成的困惑,於是寫了《齊物論》。
在《齊物論》,莊子認為萬物都是渾然一體的,事物之間在根本上並沒有彼此之分,而且是相互依存的存在。
所謂齊物,就是一切事物歸根到底都是相同的。
沒有什麼差別,也沒有是非、美醜、善惡、貴賤之分。
在《齊物論》的開篇,莊子通過一個能夠吾喪我的高人南國子綦與學生的對話。
道明了一個道理,事物不同,所發出的見解不同。
莊子首先通過南國子綦的口,提出了人籟、地籟、天籟的世界本相。
並指明了一般人只知道人籟而已,修為稍微高一點的人,可能還知道地籟,但天籟卻很少有人知道。
然後,南國子綦用樹林裡各種形狀各異的樹洞,在風吹過之後,發出各種不同的聲音來說明。
風是一樣的風,但那些樹洞因為各自不同的造型。
所發出的聲音就各不相同,有的像流水聲,有點像射箭聲,有點像喊叫聲。
在這裡,莊子已經給了世人啟示。
事物不同,所感受的一定不同。
但如果把這種自我感受認為是唯一真理,那就大錯特錯了。
但子綦的學生還陷在概念之中,人籟是用竹子發出的,地籟好比那些樹洞發出之音,那麼天籟是什麼呢?
其實總的來看,莊子不是要揭示概念的來源,而是要告訴世人認知局限的問題。
提出天籟只是為了說明世人的認知是有局限的,世人眼界所能看到的很有限。
所以,南國子綦並沒有回答學生的問題,而是拋出了一個思考,將學生提到直面認知問題上來。
風吹那些不同形狀的樹洞,使它們發出自己的聲音。
能讓它們發出各種不同的聲音,那麼鼓動這些聲音的是誰呢?
莊子拋出的這個思考,就是《齊物論》的根基。
毫無疑問,這個根基就是形上學。
雖然莊子通篇都是在用唯物主義、辯證論等方法來闡述,但莊子哲學的根基就是建立在形上學之上的。
然後,沒有等子綦的學生的回答,莊子筆鋒一轉,一針見血的道明了人的問題。
無論是大智的人,還是小智的人,都愛各持己見。
並為了證明自己是對的,生出各種虛假、編造的手段,而這些都被人稱之為精明。
但這些為了讓自己比別人更精明的努力,其心靈就像被繩索捆綁了,一天天走向滅亡。
也就是說,其實每一個個體的人都是和那些樹洞差不多。
每一個人都是因為自己的感受與領悟,便形成了各種千差萬別的爭議。
從根本上來講,這些爭議一點意義也沒有。
就像那些樹洞發出各種聲音一樣,他們都認為自己發出的聲音是對的,其他的都是錯誤的,但其實他們感受的都是同一陣風。
莊子進一步強調,如果沒有風,它們連發聲的機會都沒有。
但奇怪的是,人的各種情緒,變化莫測,時而歡喜,時而憤怒,時而悲哀,時而快樂。
有時多慮,有時感嘆,有時後悔,有時恐懼,有時放縱,有時張狂,有時作態,就像音樂從空虛中發出來。
仔細想一想,世人也是如此,總是莫名其妙地生氣、哀怨、悲傷、憤怒,卻無可遏制。
從這個層面來理解,世人就無法不進入形上學理解了。
當世人用形上學來理解,就知道世人真的很渺小,連自己的情緒都把控不了。
這是《齊物論》的第一個層次,莊子在此讓世人知道了認知局限,世人所發生的爭議,都是因為自己的內在不同而已。
「逍遙遊的境界是什麼?逍遙遊是莊子一書的開篇,也是莊子哲學思想的內涵所在。」
「讀懂逍遙遊,那麼莊子全篇皆通。」
「可以說,逍遙遊既是莊子哲學思想的核心,也是終極追求。」
「有人說莊子是避世之學,但是莊子用逍遙二字詮釋了人生的真理。」
「悟透逍遙,那就是回歸了自我。」
「進可出將入相,退可歸隱山林。」
「逍遙,是莊子所追求一種絕對自由的人生觀。」
「莊子認為,只有忘卻物我的界限,達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的境界,無所依憑而游於無窮。」
「人就不會有煩惱,才能真正快樂,才是真正的逍遙遊,也就是虛己以游世。」
「莊子借至人、神人和聖人的境界,其實指出了束縛人的三條繩索。」
「一是自我認知,如追求以自我為中心。」
「二是功利價值,如追求功績成就、財富利益。」
「三是聲名地位,如追求社會地位、個人影響。」
「這三條繩索是我們心靈不自由,也是帶給我們焦慮煩惱的根源。」
「從小我們就被告知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做一個科學家,而不是一名廚師。」
「很多時候,我們都被所謂有用給綁住了。」
「有用就是務實,務實就是功利。」
「仿佛我們出生就是應該去達成別人口中的所謂有用,但這是沒有創造性的短視。」
「莊子說,無用之用,方為大用。」
「因為一切有用都是從無用中來的,沒有無用,則無有用。」
「不論是什麼人還是什麼事或物件,無用和有用都是並存的,沒有絕對的無用,也沒有絕對的有用。」
「我們這一生,總是在不停的去計較什麼是有用的,什麼是無用的,也不停的去做一些看似有用的事情。」
「也正因為這樣,才讓自己活得非常辛苦,最終變成了別人的奴隸。」
李世民:《莊子》這本書是道家文化的經典,它的首篇《逍遙遊》更是經典中的經典。
《逍遙遊》是《莊子》的第一篇,它反映了莊子的人生觀。
莊子把不受任何束縛的自由,當作最高的境界來追求,認為只有忘卻現實,超脫於物,才是真正的逍遙。
莊子用簡潔優美的文字,講述了幾個小故事,引出了對人生境界的思索。
故事很簡單,卻蘊含著為人處世的深邃智慧。
《逍遙遊》中說到,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意思就是小智比不上大智,短命比不上長壽,說的是眼界與局限。
人生如旅途,你來我往,每個人有自己要去的地方。
和見識短的人爭辯,純屬浪費精力。
與層次低的人說理,就像對牛彈琴。
關於這一點,莊子在《逍遙遊》中就用講故事的方式說過。
在北海有一條大魚,在起風的日子裡變成大鵬鳥。
因為它要借著這陣大風飛到南方去,這一過程歷盡艱辛。
蟬、斑鳩、麻雀這些小東西對大鵬鳥的舉動不能理解,也很不以為然,譏笑鵬多此一舉。
它們覺得,一輩子生活在草叢樹林就很好。
對於外界的各種不解、質疑、譏笑,大鵬鳥沒有多發一言。
而是堅定自己最初的信念,乘風而行,一往無前。
人類社會,同樣如此。
有些人慣用小聰明,有些人擁有大智慧。
有些人像故事裡的斑鳩麻雀那樣鼠目寸光,為眼前一畝三分地沾沾自喜。
有些人和大鵬一樣志存高遠,願意為遠大志向砥礪前行。
認知決定層次,眼界決定境界。
道不同不相為謀,志不同不能為友。
《莊子》中有三句話,生動地詮釋了這一點。
井蛙不可以語於海,夏蟲不可以語於冰,曲士不可以語於道。
和井底的青蛙談論大海,和夏天的蟲子談論冰雪,和見識淺薄的人談論天地大道,這些都沒有必要。
每個人都有認知局限,卻不是每個人都能意識到自己的局限。
有些人偏偏喜歡用自己的標準衡量他人,這才是最深的局限,也是最大的悲哀。
突破認知局限,才能具有高見。
擴大眼界,才能站在山頂,一覽眾山小。
人生苦短,壽命有限,常與同好爭高下,不與傻瓜論短長。
不解釋,不爭辯,走自己的路,做真實的自己就好。
「莊子在《養生主》裡面所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怠已。」
「這並非說我們不應該追求知識,莊子只是想告訴我們。」
「我們即便窮盡一生去追求,所獲得的知識和智慧也是有限的。」
「有些事情不是我們努力去做就能實現的,我們需要順其自然,而不是執著於自我。」
「每天忙忙碌碌的,做一切都為了功名利祿。」
「一味的去追求有用,只會讓自己不堪重負。」
「只有放下所謂的有用,才能獲得自在和輕鬆。」
「身處社會,我們的角色是公務員、工人、農民。」
「看似所謂的階級,在莊子看來,其實每個人都是一樣的。」
「因為每個人都被外物所累,所以都有自己的煩惱。」
「我們很難脫離自己所處的環境去理解他人的生命,但是不能因為不理解而對其進行批駁。」
「而是應該保有對於人格展現不一、存在意義的差異的理解與尊重。」
「讓心靈脫開肉體枷鎖,拋開世俗的固見。」
「從有限的時間和空間中解脫,這才是真的逍遙。」
「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意思是說,天地並沒有所謂的仁慈,對待萬物都一視同仁。」
「而聖人也是一樣,對所有人都是一樣的。」
「所以莊子說,以道觀之,物無貴賤。」
「不管是是非、彼此、生死、還是物我,從道的角度去看,萬物都是齊一的,並沒有差異,莊子稱之為道通為一。」
「這是莊子辯證思維的集中體現,也體現了道家思想唯物辯證思維。」
「什麼倫理綱常,什麼中年危機,我們越被捆綁,越是無法前行。」
「斬斷繩索,才能獲得解脫。」
「逍遙屬於心靈,我們的身體可以不自由,心靈可以。」
朱棣:《養生主》通過生動的故事和形象的語言,闡述了莊子對人生、自然和宇宙的獨特見解。
《養生主》是莊子哲學思想的重要篇章,其中包含了道等核心概念。
《養生主》的開篇,提出了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的命題。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卻是無限的。
如果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就會陷入無盡的追尋之中。
最終會耗盡生命,陷入疲憊和困境。
莊子認為,人生的意義不在於追求知識,而在於活得充實和有意義。
因此,世人應該把有限的生命用來追求人生的真諦,而不是去追求無限的知識。
接著《養生主》講了第一個故事,世人耳熟能詳的庖丁解牛。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的故事,通過庖丁高超的刀法,來闡述道的概念。
庖丁是一位非常高明的屠夫,他解牛的手法非常熟練,刀法非常精湛。
解牛時,動作簡潔利落,一氣呵成。
能夠根據牛的骨骼結構,運用恰當的刀法,將牛的皮、肉、筋、骨分割得乾淨利落,絲毫不傷筋骨。
文惠君見了庖丁解牛,讚嘆庖丁的技藝真是高明,解牛的方法真是神奇。
庖丁卻認為,他的解牛技藝之所以高超,是因為已經掌握了道。
能夠順應自然規律,運用精湛的刀法,將牛的骨骼結構完美地分割開來。
莊子借庖丁解牛的故事,來闡述道的概念。
莊子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是自然規律的總和。
人應該順應道,才能取得成功。
庖丁解牛這個故事最重要的是八個字目無全牛、遊刃有餘。
世人會焦慮,是世人把眼前的困難想像的太難以跨越了,被嚇住了。
再大再難的問題處理起來也是分解成一個個小目標,從最簡單的入手,一步一步解決的。
天下難事,必做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這就是目無全牛。
就像牛骨頭之間有空隙,再繁重的工作里都有取巧休息的地方。
世人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張弛有度,學會忙中偷閒。
俗話說一日閒,一日仙,這就是遊刃有餘。
莊子的《養生主》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啟發了無數人,激勵世人追求人生的真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