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中國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
對於戊戌變法最終的結局,各朝的統治者早已經預料到。
他們身為統治者,最是清楚推動變法的難度有多大,說是舉步維艱也不為過。
畢竟一旦要變法改革,就勢必會觸碰到很多人的利益,引來眾多反對派的阻擾。
他們身為各朝的統治者,想要改革變法都尚且困難重重。
而維新派一沒有實權,二沒有政治經驗,三沒有足夠多的支持者。
就這樣劣勢的條件,想要戊戌變法成功無異於痴人說夢。
變法改革可不是兒戲,而是一場你死我活的政治鬥爭,維新派很顯然不是反對派的對手。
不過儘管戊戌變法最終慘澹收場,但各朝的統治者非常清楚也並非毫無收穫。
至少戊戌變法激起了晚晴老百姓對清政府的不滿,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運動進程。
各朝的皇帝隱隱有一種感覺,隨著晚晴老百姓越發不能忍受清政府的懦弱無能,遲早有一天會群起而攻之的。
「光緒發布了《明定國是詔》,定下了國家改革方針。」
「六天後,光緒終於見到了康有為,也是唯一一次召見。」
「這時也發生了一個小插曲,康有為在等待光緒召見時,和榮祿有過談話。」
「榮祿三十多歲就已經是朝中大官,是有些看不起康有為的。」
「榮祿詢問康有為,以你的大才,有什麼補救時局的方法嗎?」
「康有為說非變法不可,榮祿說一兩百年的變法,怎麼可以一夜之間瞬變。」
「康有為譏諷道,殺幾個一二品大員,這個法就變了,榮祿聽完臉色大變。」
「這段話雖然是謠傳,但在當時廣為流傳。」
「康有為的的狂妄讓自己遭受了額外的保守派的憎恨,康有為已經成了保守派官員的眼中釘。」
「在康有為和保守派兩方心中,這場改革就是一場你死我亡的鬥爭。」
「康有為向光緒陳述,中國在外國的逼迫和分割下,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非變法不能自強。」
「變法之後,西方各國經過了三百年才富強起來,日本維新三十年就強了,中國完全三年就可以自立。」
「此後則蒸蒸日上,富強可駕馭萬國,以皇上之聖明,下決心變法,那富強輕而易舉。」
「光緒很激動,覺得康有為說的很有條理。」
嬴政:果然是不懂政治的書生鼓吹家,如此大言不慚,也難怪最終失敗。
他從未見過如此愚蠢之人,在一個一品大員面前狂言要殺一品大員。
原本康有為等變法派就已經面臨那麼多官員反對,不想著怎麼在其中斡旋推動變法的開展,反而大言不慚的要砍殺別人。
他原本還對康有為抱有好感,畢竟是為了拯救中華民族而努力奮鬥。
可如今看來,他高看了這個口不擇言的書生。
即便想要除掉反對派實行變法改革,但也不能明著說吧,尤其是當著一品官員的面。
如此狂妄無知,除了引來保守派的憎恨,沒有其他任何好處。
他從這裡就能看出,康有為的政治能力極低,成不了大事。
雖有一片變法救國之心,但沒有能力,還是遠遠不夠的,這也算是喜歡空談的書生的通病了。
「康有為順勢提出辦銀行,廢八股,譯新書,養人才,並推薦任用年輕人來實行改革。」
「此後康有為不斷上奏摺,在短短三個月中提出了改革方案,包括和政治、經濟、軍事、文教各方面。」
「在政治方面,建議廢除婦女纏足,開資政院,立憲法,設議會。」
「在經濟方面,要求保護工商業,獎勵創新,鑄鐵路。」
「在軍事方面,廢止拉弓等武試,要求重練陸海軍,全面向日本、德國學習。」
「在文化教育方面,提出廢科舉,譯新書,派留學生,開新校。」
「光緒皇帝在此階段也非常勤政,當時幾乎每天都有新政的頒布,表現了光緒變法救國的迫切和決心。」
「光緒還積極召見改良派成員,聽取建議,基本上按照康有為的建議,在經濟、軍事、文教各方面廢舊立新。」
「住在頤和園的慈禧也表達說,沒有違反祖宗制度,你可以自己定奪。」
「這讓光緒更加放開了手腳,光緒和康有為此時內心無比興奮。」
「整個古老的中華帝國被希望之光所籠罩,前方敞開的是輝煌的走向強國的道路,然而保守派把他們從美夢中拉了下來。」
李世民:廢除科舉?這怕是要捅婁子了。
對於康有為提出來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他不禁失望的搖了搖頭。
還以為康有為有什麼高明的見解,結果讓他大失所望。
不說其他的,僅僅廢除科舉制這一條,就要引得萬千讀書人口誅筆伐。
他也明白康有為廢除科舉的用意,無非就是想要學習西方的教育知識。
雖然學習敵人的優秀知識增強中華民族的自身實力沒什麼問題,但康有為恰恰忽略了政治方面的覺悟。
原本康有為的維新派沒有什麼實權,就得不到大多數人的支持。
結果現在直接得罪全天下的讀書人,這完全就是自尋死路。
直接把上千年的科舉廢除了,那些寒窗苦讀的讀書人怎麼辦,這不是直接斷了他們的仕途嗎?
可想而知,康有為等維新派宣布要廢除科舉的那一刻,肯定會引起全天下讀書人的圍攻。
變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慢慢推進,尤其是像廢除科舉這種干係重大的政策改革。
即便想要廢除科舉,也應該給天下讀書人過渡的時間才行。
就他總體感覺,康有為變法操之過急,完全沒什麼政治經驗。
「光緒和康有為的變法主張其實並不完全一致,特別是要把中國變向何處去的關鍵問題上有著嚴重分歧。」
「光緒當然清楚非變法不足以救中國,當然不想做亡國之主。」
「但是對於清政府,國家危亡的國不是中國人民的國,而是滿清政府。」
「光緒要保的是自己的統治,並非中國人民。」
「當時農民暴動頻發,會黨鬥爭,回民起義,還有革命派的廣州起義,清朝統治搖搖欲墜。」
「從這個角度出發,光緒想要拉攏當時的改良派鞏固自己的權力。」
「而康有為為代表的改良派宣傳的民權,開議會這些,完全不在光緒的考慮範圍之內。」
「康有為的變法是要變封建的中國為資本主義的中國,而光緒只是在封建的原有基礎上進行改革,沒有想把中國引進資本主義。」
「在用變法來維護清朝統治的層面上,光緒和慈禧是一致的。」
「從這個意義上,維新變法是資產階級改良派和部分守舊官僚妥協的產物。」
「而即使是這種妥協,也遭遇了守舊派官員的激烈抵抗。」
「雖然光緒雞血滿滿,想要大幹一場。」
「但是地方官員,除湖南巡撫認真辦理外,其餘都找各種藉口並不執行,或者做做樣子,或者持觀望態度。」
「當時廢八股令下,那些醉心科舉苦讀幾十年的士子們立即出來反對。」
「裁撤冗官,就是斷了大量官僚的生存路。」
「裁軍節銀,那些封建軍閥就不會幹。」
「而從光緒的角度看,你們這些人,都把我的話當成什麼東西了,我已經要求國家團結一心,一起改革,但這些人只是應付。」
「隨著改革條例的不斷發布,改革派和光緒越發感受到守舊派對改革的阻擾和掣肘。」
各朝的統治者很能理解光緒的想法,國是統治者的國,而不是老百姓的國。
在家天下的封建王朝,他們身為王朝的統治者,最要緊的是考慮如何保住屬於皇家的國。
身為封建王朝的皇帝,他們天然就和光緒站在一邊。
畢竟在皇權至上的王朝,和老百姓分享手中的權力是萬萬不能接受的。
至於康有為宣傳的民權和議會,無疑是在瓜分統治者手中的權力,自然不會獲得統治者的接納。
如果將來某一天他們的朝代也遭遇光緒面臨的情況,恐怕也是和光緒一樣的想法,不願意分割半點權力給老百姓。
至於光緒遭遇守舊派的阻撓,他們到並沒有覺得意外。
畢竟光緒本就沒有實權,再加上改革觸動到守舊派的利益,反對派阻攔再正常不過。
「光緒越發失去耐心,終於爆發。」
「發話如果有意阻擾,不顧大局,則必當予以嚴懲。」
「改革和守舊,光緒和慈禧的矛盾到達了臨界點,終於在九月份開始全面爆發。」
「當時改良派很多都是小官,上書皇帝都要代遞,很多守舊派大臣不願意代遞。」
「在一次改良派王照代遞上書被保守派拒絕之後,康黨報告給光緒。」
「光緒知道後大怒,光緒早已經下令鼓勵民間上書,保證言路通暢。」
「守舊派大臣這是阻撓言路,破壞變法,藐視皇帝權威。」
「9月4日,憤怒的光緒第一次沒有報告給慈禧,自己擅自做主。」
「把不願意代遞王照奏摺的守舊派禮部六堂官罷免,並次日讓四個改良派入軍機處。」
「這些被罷免的官員本來就是後黨心腹,隨即跑到慈禧身邊哭訴,請求嚴懲康有為,請太后訓政。」
「對官員任命這種大事,慈禧是非常敏感的。」
「慈禧的權利都來源於在關鍵位置安插的自己人,罷免官員就是削減慈禧權利。」
「而慈禧可是歷經兩次政變,是對權力極其敏感的人。」
「對於慈禧,雖然未必反對維新。」
「但保住自己的權利是第一,國家危亡是其次。」
「光緒現在可以罷免禮部六堂官,明天就可以罷免工部七堂官,後天就是吏部八堂官。」
「這行為動了慈禧的根本利益,政變的導火索已經埋下。」
劉徹:光緒還是衝動了,擅自做主沒有考慮到後果。
像禮部這種重要位置的官員,毫無疑問會被慈禧牢牢掌握。
一個統治者的權力來源就是讓朝堂關鍵位置的官員聽命於自己,如此才能牢牢掌握權力。
而慈禧之所以在幕後掌管全局,就是因為朝堂的關鍵位置都是她的人。
現在光緒衝動之下,一言不合就要替換重要位置的官員。
這種舉動,無疑於會讓掌握實權的慈禧敏感,認為光緒這是在削減自己的權力。
原本光緒和慈禧兩人關係就不好,現在光緒又觸動了敏感的權力之爭,不出意外慈禧肯定會反擊的。
「此時守舊官僚也看準形勢開始行動了,守舊派的老狐狸們對改良派的圍剿是一步一步進行,一點一點準備的。」
「分化光緒和慈禧,撬動太后是其步驟的最終一步。」
「早在改革開始之前,就已經聚集了一批守舊派勢力商量廢立光緒了。」
「帝黨翁同龢早已在改革開始之初就被罷官回家,甚至對於彈劾康有為的奏摺,也是分批次一步一步遞出。」
「這些久經官場的保守派思想落後,但玩政治可都是人精。」
「他們知道如何在正確的時期用什麼樣的語言怎麼影響鼓動慈禧,如何在關鍵時刻遞出致命一擊,這些官場鬥爭的藝術早就被他們練就得爐火純青。」
「他們有條不紊的準備,就等待著一個機會。」
「在守舊派官僚一步一步展開行動的時候,改良派也開始他們的行動了。」
「康有為一心想要進入權力中心,幾番上書要求開設議政機構,任用改良派成員,其目的是架空守舊官員。」
「在罷免禮部六堂官,引入改良派進入軍機之後。」
「感覺良好的改良派立即提出開設議政機構,讓維新派進入。」
「9月14日,光緒正式向慈禧提出了這一建議。」
「這時已經有人陸續向慈器報告了康黨亂政,被各種謠言攪得極度敏感的慈禧,聽完當場爆發。」
「慈禧當然無比清楚,開設議政機構是康黨想要攬權。」
「此時在慈禧眼中,光緒正在步步蠶食自己的權利,已經到了無法容忍的地步。」
→
「光緒被康黨所迷惑,這樣下去,清王朝會失人心,將會亡國。」
「慈禧重重的撂下一句話,你要是再堅持,小心你的帝位可就不保了。」
「面對慈禧赤裸裸的威脅,光緒皇帝極受震動。」
康有為:變法的敗局已經顯露,是我沒有考慮全面,以至於到了如今這地步。
隨著維新變法的推進,他越來越感受到想要藉助光緒這個無權無勢的皇帝來推進這場巨大的改革,簡直是在白日做夢。
他也是慢慢認識到實權是在以慈禧太后為主的守舊派手中,而他們維新派只有少數幾人,還沒有實權,沒有足夠的力量去支持他們進行變法。
他現在有些後悔了,沒有好好利用慈禧不反對變法的有利因素,反而走到了慈禧等守舊派的對立面。
他的不成熟以及激進的變法內容,最終激怒了慈禧太后,引來了守舊派的強烈反抗。
他不禁猜測,要是能考慮到頑固派的承受能力,穩切而不激進的話,改革或許會走向另一個結果。
不過現在說這些太晚了,戊戌變法的失敗已經不可挽回。
「第二天光緒發布了一條極為沮喪的密詔,要求楊銳帶出去。」
「現在慈禧反對辭退舊官僚,如果變法實行下去,朕位可能不保,希望康有為他們出謀劃策。」
「此時京城已經開始瘋傳,康黨預開議政殿,後與帝不相容。」
「新舊勢力已經是劍拔弩張,北京城硝煙瀰漫。」
「第二天,9月16日,光緒又向康有為發了兩份詔書。」
「一個明詔,讓他速去上海督辦官報,顯然這是給慈禧看的。」
「此時康有為自稱收到第二個密詔,光緒向他解釋了叫他去上海辦報的原因,有不得已的苦衷,愛惜身體,將來為朕效力,朕有厚望。」
「收到皇帝密詔的康有為痛哭流涕,並準備開始行動了。」
「康有為等人經過商議,既然聖上帝位不保,有兩種方案可以挽回局勢。」
「一是求助於日英帝國主義,二是武裝政變幹掉慈禧太后。」
「這時維新派的目光鎖定在了袁世凱,袁世凱曾經駐兵高麗,知道外國事情,和日本人打過交道。」
「也曾加入康有為辦的強學會,現在正在天津小站,訓練的又是新式陸軍,似是一個傾向改革的人。」
「袁世凱與康有為等改良派也有過來往,並盛讚康有為有悲天憫人之心,經天緯地之才。」
「康有為覺得擁有兵權可以救光緒的,就只有袁世凱一個人了。」
袁世凱:我一個前途大好的有志青年,才不願意和維新派攪合在一起。
一開始光緒皇帝要任用康有為變法,慈禧太后沒有反對。
在這種情況下,他秉承著多個朋友多條路的想法跟維新派接觸。
他倒也不是說支持變法,變法不變法的和他也沒有關係,只要不侵犯他的利益就行。
可隨著光緒和慈禧的矛盾越來越大,他就再也沒有和維新派走動了。
畢竟一邊是沒有實權的光緒和不懂政治的康有為,一邊是深諳政治鬥爭掌握實權的慈禧。
既然光緒和慈禧鬧矛盾,他為了自己的前途著想選擇站隊慈禧再正常不過。
「9月16日和17日,在康黨的上書要求之下,光緒接見了袁世凱。」
「當時袁世凱還是榮祿的直接下屬,光緒言明嘉獎袁世凱訓練新軍有功。」
「並使袁世凱脫離榮祿,直接對光緒負責。」
「此時似乎光緒還完全不知道康有為武裝政變的意圖,而康有為、梁啓超聽到消息,拍案叫絕。」
「天子聖明,袁世凱現在必定是喜而圖報,皇上是在給我們暗示,讓武裝政變繼續下去。」
「康有為、梁啓超冒險決定一邊向英國、日本求救,一邊鼓動袁世凱。」
「此時正值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以布衣身份來華,伊藤博文是推動明治維新的重要人物。」
「而當時的東亞局勢是日本和英國結盟對抗俄國,康有為的外交主張一直是連英國和日本來抗衡俄國。」
「康有為的維新變法又是效仿日本,對伊藤博文是極致推崇。」
「早有聘請伊藤博文為改革顧問之意,光緒也有此意,準備20日召見伊藤博文。」
「聽到此消息的保守派覺得時機已經到了,9月18日下午,後黨成員上奏慈禧。」
「言明康有為排斥老官僚,培植黨羽。」
「現在伊藤博文來京,將要專政權柄。」
「後黨官員言明祖宗所傳之天下,將要拱手讓人,慈禧聽完震動。」
「18日,光緒從頤和園回宮。」
「當日下午,慈禧收到奏摺,當即決定第二天回宮。」
「就在慈禧決定回宮的當天,康有為的政變也開始了。」
晚晴時期的老百姓聽到光緒和康有為要聘請伊藤博文為改革顧問,瞬間一片譁然,紛紛斥責康有為勾結敵人。
伊藤博文是誰,他們老百姓再清楚不過。
完全可以說,伊藤博文就是大清國最大的敵人,是造成大清國屈辱的罪魁禍首。
伊藤博文主導了日本的明治維新,這才使得日本實力大增,發動了侵略中華的甲午戰爭。
甚至於甲午戰敗之後,就是伊藤博文和清政府簽訂的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現在讓中華遭受巨大恥辱的日本敵人堂而皇之的來到京城,還要被光緒皇帝和康有為聘請為改革顧問,一躍成為大清國的座上賓,這讓他們老百姓如何能接受。
「康有為拜見了伊藤博文,把光緒和慈禧的分歧說給伊藤博文。」
「伊藤博文沒有呼應,康有為明白,只說請伊藤博文設法勸說慈禧變法。」
「那天夜裡,本來反對信任袁世凱的譚嗣同,在康有為的堅持之下,帶著必死的決心訪問了袁世凱。」
「如果殺榮祿圍頤和園,你就是救皇上的第一功臣。」
「袁世凱聽完大驚失色,表面說道殺一個榮祿就像殺條狗一樣。」
「但是心裡盤算自己的槍和火藥都在榮祿那裡,天津小戰掌握的兵力只有7000人,京城數萬兵。」
「一邊是年輕皇帝和沒有實權、不懂政治的書生鼓吹家。」
「另一邊是久經政治場,經歷權力鬥爭洗禮的慈禧。」
「袁世凱已經有了答案,但袁世凱並沒有明確答應,也沒有拒絕。」
「這天晚上,慈禧太后和康有為同時發動。」
「什麼都不知道的光緒剛從頤和園回來,也許是他一生中最後一個平靜的夜晚了。」
「9月19日凌晨,譚嗣同見完袁世凱回來。」
「康有為已經知道策反袁世凱失敗,大勢已去。」
「大家紛紛勸康有為走,加上光緒已命康有為離開北京,康有為決定次日清晨坐火車去天津。」
「9月20日,光緒在慈禧的嚴密監視之下,借接見了伊藤博文,問了一些變法的問題。」
「袁世凱也正在馬不停蹄的趕往榮祿那裡,急急忙忙的去把政變的事情報告給榮祿。」
譚嗣同:我就知道袁世凱不可信,不應該把希望放在袁世凱身上。
他和袁世凱打過交道,隱約可以感受到袁世凱並不是真心推崇變法改革的,而只是客套話而已。
袁世凱給他的感覺,就是一個趨炎附勢之人,並不是一個為了理想願意為之奮鬥的愛國人士。
所以老師讓他去策反袁世凱時,他就知道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畢竟守舊派有慈禧撐腰,像袁世凱這種人肯定會選擇站在慈禧一邊。
可這時候已經山窮水盡了,掌握有兵權的袁世凱是政變成功的唯一希望,他這才冒著必死的決心去策反袁世凱。
可如今看來,果然一切如他所料,袁世凱選擇了告密。
「9月21日,政變發動。」
「慈禧說伱的維新變法,我本來是答應的。」
「但不料你昏庸糊塗,膽大妄為。」
「你五歲入宮,我辛苦撫養成人,我沒有一點對不起你。」
「你無福承受大業,聽人撥弄,像個木偶。」
「隨即光緒宣布,國事艱難,自己太勞累,太后做事一直盡善盡美,為了祖宗社稷,懇請太后訓政。」
「慈禧訓政後,第一道明旨,捉拿康有為。」
「6月11日到9月21日的103天,曇花一現的百日維新結束。」
「9月21日,梁啓超和譚嗣同進行了最後一次嘗試。」
「求助日本和英國,設法營救光緒和康有為未果,梁啓超避入日本使館。」
「9月22日,譚嗣同到日本使館,梁啓超勸說一同逃走。」
「譚嗣同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譚嗣同開始。」
「並說,我去赴死,而你要繼續活下去,現在康有為生死未卜,繼續圖將來的重任就交給你了。」
「此時袁世凱的告密到達了慈禧那裡,慈禧下旨捉拿譚嗣同,光緒徹底失去了人身自由。」
「9月28日,戊戌六君子在北京宣武門外菜市口英勇就義。」
各朝的皇帝對譚嗣同英勇就義的行為無不深深的動容,內心升起萬分敬佩之情。
明明有機會逃走,可卻為了變法理想心甘情願的選擇赴死,這種精神令他們內心大受觸動。
朱棣:譚嗣同這是想要用自己的熱血喚醒國人對滿清政府的不滿啊!
他對譚嗣同深感佩服,這種大無畏的行為可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到的。
譚嗣同的英勇就義不僅讓各朝的統治者為之震撼,就連晚清時期的老百姓也是大為震動。
尤其是晚清時期的知識分子對譚嗣同感到敬佩的同時,也明白了變法這條路在中國徹底走不通,唯有革命推翻滿清政府才能拯救中華兒女。
「戊戌變法失敗了,戊戌變法時期頒布的新政,除去京師大學堂之外,全部廢除。」
「整個中華帝國剛剛燃起的希望之光,隨即被撲滅,中國人民又一次陷入了集體迷茫。」
「民族危機沒有解決,帝國主義侵略在加深,中國到底將要往何處去。」
「關於戊戌變法的失敗有很多解釋,因為康有為的政策太過於激進,政治經驗不豐富,又太過於狂妄,到處樹敵。」
「也因為光緒皇帝太過於年輕,沒有權利,當然這些都是原因之一。」
「然而根本上戊戌變法的失敗,是力量薄弱的民族資產階級救國嘗試的失敗。」
「康有為主張民權,本質上主張的並非中國勞動人民的權利,僅僅是部分知識分子的參政權。」
「康有為和廣大中國人民是脫節的,羸弱的剛萌芽的資產階級沒有力量,只能到處向各種勢力妥協,到處卑躬屈膝。」
「和帝黨的合作是向封建地主妥協,想引入伊藤博文是向帝國主義妥協。」
「在封建頑固派勢力的百般阻撓面前,終究不堪一擊。」
「維新變法雖然失敗了,但他大大啟蒙了當時的中國人民權觀念廣泛傳播,封建皇帝的權威發生了動搖。」
「這也為後來的革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從此共和革命之說開始取代變法維新。」
救亡圖存的戊戌變法最終失敗了,晚清時期的知識分子神情很複雜。
中華民族遭逢大難,他們知識分子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戊戌變法上面。
可如今戊戌變法以失敗收場,讓他們心裡非常不是滋味。
不少有志之士開始思考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他們認為維新派的改革行動急躁冒進,導致大量措施缺乏人手實施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戊戌變法的改革行動進行的很倉促,維新派沒有考慮到一個新事物的出現,社會大眾也需要有接受的過程。
加之當時很多有實權的人還是守舊派,維新派人士有法令出來卻缺乏人手去實施。
此時此刻,很多知識分子思考著出國留學,找到拯救中華民族的辦法帶回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