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皇帝的政治需要

  第202章 皇帝的政治需要

  黃錦聽到朱載坖這麼一說,他也不催。

  黃錦也很清楚這件事情有多大,再沒有一定的項目款項準備到位,不管是嘉靖皇帝本人還是內閣,都不會輕易批准這個項目實際上馬的。

  除非這個時候真有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又有一筆非常可觀的項目啟動資金。

  否則的話,寧可維持現狀,也不會盲目上馬的。

  因為開弓是沒有回頭箭的,所以在沒有韃靼造成的安全壓力的前提下,謹慎才是京師擴建項目的最基本的思維。

  黃錦又陪著朱載坖喝了一會兒茶,黃錦看著外面已經飄雪的時節。

  黃錦感慨道:「一年又過去了,這日子過的可真快啊。」

  朱載坖呵呵一笑,也跟著喝了一杯暖茶,「是啊,又是一年啊。希望明年也是一切順利。」

  黃錦笑道:「那肯定是的,不過在此之前,奴婢也要恭喜王爺一番。」

  朱載坖驚奇的看著黃錦,「恭喜我?本王最近有什麼喜事?」

  黃錦繼續笑道:「禮部上了一道疏,請求在明年的時候,為王爺和景王爺一起選秀。到時候,王爺就可以成家了。」

  朱載坖聽到黃錦的這話,眼睛頓時瞪的老大,他萬萬沒想到還有這種好事?

  「真的嗎?」

  朱載坖很是意外,他快忘了自己還沒媳婦的事情,沒想到禮部的人竟然還幫他記著呢。

  黃錦道:「這事誰敢瞎說?王爺和景王爺都是同歲,按照禮制明年確實該選秀大婚。禮部上疏此事,也不過就是走走過場而已,具體的操辦還是要看宮裡的意思。」

  朱載坖哦了一聲,「原來如此,那就辛苦公公把本王和景王弟弟好好把關,選一位賢良淑德的大家閨秀為王府正妃。」

  黃錦回道:「王爺放心,這些也都是奴婢該做的事情。奴婢一定會嚴格把關,為王爺挑選一些品貌俱佳的秀女充實王府,讓她們為王爺開枝散葉。」

  說完了這件喜事之後,黃錦又把話題引到了明年就要的發布的瓶裝綠茶和紅茶的生意上。

  黃錦說道:「王爺,您上次那份關於建設『大明產業大循環』的建議很得帝君看重。帝君已經命內閣和禮部著手辦理此事,北邊的俺達也乖乖聽話的派遣出來的使者,正在商議細節。」

  「這次我們大明這邊也按照王爺的思路,提出了『走商』的條件,要求俺達部全力保證深入草原經商的大明商隊。俺達那邊的使者也已經答應了下來。待到明年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派遣商隊主動的到草原上經營販賣我大明的貨物,以換取草原上的牛羊馬匹。」

  朱載坖聽完了黃錦的這番話後,也跟著說道:「首先去草原經商的商隊,還得是以有東廠和錦衣衛背景的商隊為主才行。俺達是被我們打殘了,但是草原上的情況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們也都是道聽途書,誰也不了解真實的具體情況。」

  「所以,一開始的時候還是不要讓普通的民間商隊參與其中。要先用東廠和錦衣衛探探路,了解一下草原上實際的情況,順便也記錄一下草原各部之間的關係,以及各部在草原上所處的真實位置。」

  「有了這些信息之後,不是將來有何變故,我大明都是掌握先機一招制敵,將草原上的刺頭直接拔掉。使得北方的草原徹底的成為我們大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黃錦道:「是啊,王爺考慮的很對。帝君也很看重此事。若是真能以商道將草原與中原徹底綁定,形成一個大循環的互補之勢。不僅可以一勞永逸的解決北方問題,還能為我漢地百姓提供充足的牛羊馬匹作為畜力後備,這簡直就是千古之功。」

  「所以在施行此政之前,帝君已經按照王爺的建議,命禮部重新評估恢復前元皇帝在歷代帝王廟之中的供奉神牌。由此可見,帝君很認可此事。

  朱載坖嗯了一聲道:「這神牌看著不大,但作用卻是明顯,不僅體現了我中華自三皇五帝以來的統續不絕,還體現了我大明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上國氣象。而且這還是一個陽謀,直接就從法理上說清楚了草原歸屬問題。」

  「所以我覺得應該再加一些補充進去,比如在歷代帝王廟內配祭歷代名臣的東西配殿之外,再建兩列歷代藩國配殿,將歷代以來的中原王朝藩屬之國也都陳列其中,以彰顯我天朝上國駕馭萬方的豪邁氣魄!」

  朱載坖這番話一出,黃錦的眼睛也泛出了明亮的光彩。

  黃錦激動道:「妙啊王爺。如此一來,不僅體現了我天朝上國自古以來就是中央之國的雍容氣度,還體現了我大明皇帝是九州萬方的天下共主之實。」

  朱載坖笑道:「妙不妙,還是要陛下的聖意。陛下覺得好才是真的好。」

  黃錦道:「奴婢保證帝君一定會覺得的好!王爺這個建議實在是太中肯了。」

  對於黃錦的這個回答,朱載坖在心裡也是呵呵一笑,果然這就是政治!

  在嘉靖十年的時候,嘉靖皇帝仿南京之制,下詔工部修建歷代帝王廟於京師城西,並歲以春秋致祭,以彰國朝之禮。

  但在京師的歷代帝王廟修建不久,就有翰林院修撰姚淶上疏請罷黜元世祖,認為元朝是胡人夷狄政權,不該祭祀。

  當時的嘉靖皇帝也沒當多大事,就將此事下發給了禮部商議,那時候的禮部還遵循著歷代傳承主流的歷史觀念,認為「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

  所以禮部商議回復給嘉靖皇帝的結果就是:「胡元受命九世,世祖最賢,其一代之治有足稱者,所謂夷狄而進於中國則中國之,亦春秋與善之法,且自古帝王常優崇勝國以昭忠厚,太祖神謀睿斷,必有見於此,故載在祀典,百餘年於茲矣,宜遵舊制,廟祀如故。」

  面對這樣的部議,嘉靖皇帝也沒其他意見,直接就准了。

  但隨著之後大明和北邊草原之間的矛盾和戰事日益加劇,而明朝這邊又是吃虧的一方。

  所以國內仇恨的民族主義情緒就急劇的高漲,連帶著已經被朱元璋欽定為正統的元朝也遭到了敵視。

  到了嘉靖二十四年二月,再次有禮科右給事中陳棐請求將忽必烈趕出歷代帝王廟,認為忽必烈是「以夷亂華,不宜廟祀」。

  因為現實矛盾導致的思想緣故,禮部商議結果自然也就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同意了陳棐的意見,不再堅持原來的「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的歷史傳統。

  當時也惱怒草原韃靼幾次三番的入寇大明燒殺搶掠已久的嘉靖皇帝,這時候自然也是情緒上頭,不再認可前元法統,所以嘉靖皇帝也直接說出了「元本胡夷,又甚於五季者,帝王廟並墓祭俱黜罷」的氣話,順從了朝廷和民間主流的仇恨意識。

  從此便將元世祖從歷代帝王廟裡踢了出來。

  而這之所以會在十多年間發生如此反覆的結果,說白了就是現實的政治需要。

  現在形勢又逆轉了,俺達率領的入寇大軍在京郊給打殘了,使得草原十年二十年之內都無力再成危害,所以天朝上國的氣度自然也就恢復了。

  再加上朱載坖在建議里說的草原重要性,以及後續借用經濟之道控制草原的實操性,嘉靖皇帝自然也會多多的考慮未來的政治法理問題。

  因此,恢復一下元世祖的祭祀法統,從法理上就能確定大明和前元的統續關係,從而得出草原也是大明要繼承的前元疆域結果,這不就是皆大歡喜的政治需要嗎?

  畢竟當皇帝的,誰不想立下開疆拓土的曠世武功?現在加的牌位的操作就給自己帶來了統治草原的正當性,傻子才不幹這種事情。

  ——————

  求月票~~這些天又是風,又是雨,又要防著風雨收小麥,其中的艱難只有自知。

  當農民真的苦啊。

  所以我從來都不喜歡那些歌頌農民的調調,也不喜歡那些歌頌苦難的調調。。。搞出這種調調的人,不是蠢就是壞!

  如果農民和苦難要真值得歌頌,應該會有很多人搶破頭皮當個貧賤小農享受苦難吧?

  但現實的情況,除了別逼無奈和無他活計,誰特麼願意擔著風險和苦難,當最辛苦的農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