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大明冷笑話

  第203章 大明冷笑話

  和朱載坖聊完了天之後,黃錦的心情就是舒暢。

  每一次朱載坖都能說出一些讓他覺得拍案叫絕的好點子和新思路出來,而這些好點子和新思路卻恰恰都能撓在嘉靖皇帝的癢處。

  所以每次黃錦奉嘉靖皇帝之命來跟朱載坖聊一些現在朝政的問題之時,他就總忍不住發散一些思路,多聽聽朱載坖的意見,這樣也好讓他回去跟嘉靖皇帝交差。

  同時也能讓他和朱載坖之間的情誼更加深厚。

  畢竟現在兩人的關係在外面看來,那是心照不宣的商業合作夥伴;在自己看來那就是一起扛過槍一起上過戰場的過命友誼,根本就不是一般的關係能比擬的。

  而且不管是黃錦本人,還是朱載坖本人,兩人也都是有自知之明的人。

  黃錦的自知之明是清楚自己到底是誰的奴婢,該聽誰的話,該維護誰的權威和利益。

  朱載坖的自知之明是清楚自己的能力水平和智力水平,對於那些超出自己能力承受範圍之外的權力,他也絕不去想,也絕不伸手。

  就這麼安安分分的干好自己的分內之事,並主動交代自己的「把柄」,坦誠自己的建議,讓嘉靖皇帝放心。絕不搞那些團團伙伙,拉幫結派,陰謀顛覆的小動作。

  所以兩人的關係就顯得格外純粹。

  非要說有點別的意味,那就是黃錦更看好裕王的未來,朱載坖更想通過黃錦向嘉靖皇帝表達自己的忠孝之心!

  除此之外,兩人之間也就沒有什麼秘密可言,更談不上是同黨同盟。

  畢竟封建帝制發展到了如今這個階段,不管是太子還是皇子親王,都失去了漢唐時期可以招募幕僚臣屬,單獨開府理事,以及設有隻聽命於個人的禁軍衛隊的資格。

  而且現在的大臣也都拎的很清楚,明白自己該向誰效忠。

  所以有明一代,除了燕王朱棣這個王朝初建之時bug過多,導致親王兵多威重,沒有來得及修復的意外之外,剩下的二百多年裡藩王造反就是一個笑話。

  屬於是誰反,誰就能笑死人的搞笑存在。

  所以在大明朝朱棣以後的時期里,如果得到藩王造反的消息,去平叛藩王謀反的文臣武將心情比皇帝都要激動,這可都是天賜的經驗大禮包啊,不白不要啊!

  所以這也有了武德朝時一個冷笑話——寧王造反!

  消息傳到了京師不僅沒人害怕,反而還把正德皇帝激動的不行,以為終於有樂子了。

  結果好不容易說服了京中百官搞了一出御駕親政的大戲,大軍剛走一半路程還沒到南京,成聖歸來的王陽明三兩下就解決了。

  這可把正德皇帝給氣壞了,忍不住又下旨讓王陽明把寧王放了,要再給寧王一次造反的機會。

  從這件事情上,就可以看出藩王造反在大明朝是一個多麼大的冷笑話。

  以至於皇帝都可以不在乎再給造反之王一個重新造反的機會,想自己去玩一出御駕親征的娛樂大戲。

  由此可見,經過了多年的制度建設,大明朝的皇子親王和地方藩王已經成為王朝擺件,根本就不具備任何的造反能力。

  所以現在不管是朱載坖本人,還是打算支持朱載坖為儲的清流們,他們都不會傻到合謀一處,去造嘉靖皇帝的反。

  清流們只需站在大義和禮教的道德高地上,不停的去爭,不停的去說,就可以表現出自己的態度和忠貞,幹嘛要干那種殺頭的買賣?

  況且帝王自古無情,根本就不會念什麼從龍之功,說翻臉就翻臉。所以這些支持朱載坖的清流們,他們支持也並不是朱載坖本人,而是在支持朱載坖身份現在所代表的大義。

  如果哪天嘉靖皇帝鐵樹開花,讓中宮皇后有了喜,誕下了嫡子。

  那麼朱載坖也會被瞬間棄之如敝履的丟在一邊,轉而去支持嫡子為儲。

  而這才是他們一直強調的重點,一直要維護的體統所在。

  所以有明朝一朝,即便是國本之爭鬧的最凶的成化朝和萬曆朝,也沒有發生過因為要立誰為太子的問題而殺過官員的事件。

  因為這些官員們從頭到尾支持都不是皇子本人,而是皇子身份所表達的大義所在和體統所在。

  帶著朱載坖的新建議和新點子,黃錦開心的走了。

  朱載坖也送著他到了前庭的院子,看著又是一年臘月寒梅的天氣,朱載坖又想起了去年冬日裡遇到的那位不卑不亢的海剛峰。

  「你還記得那個海瑞嗎?」

  朱載坖問著身後站著的孟沖。

  孟沖回道:「奴婢當然記得,王爺對他青睞有加,還讓高先生幫他輔導文章,助他成為了二甲進士。」

  朱載坖感慨一聲道:「是啊,也不知道這個冬天他過的怎麼樣?有空的話你就去看看他,給他送點過年的年貨和禦寒的木炭煤炭,還是按照之前的老規矩,該算多少銀子就算多少銀子。」

  孟沖應道:「是,奴婢這就去準備。」

  接著朱載坖又在前庭的院子等了一會兒,沒有著急回去。

  因為今天還有一個「大人物」要來,朱載坖也得表現一下尊重。

  昨個的時候,宮中傳來諭旨,命翰林院編修張居正任裕王府侍講,為裕王講聖賢道理和先哲經典。

  所以今個的時候,朱載坖就在前庭等著了。

  對於張居正,朱載坖也是非常好奇的。

  只不過隨著這將近兩年的見識和閱歷,朱載坖也漸漸沉穩了起來,沒有一開始那種一見到歷史名人就激動的澎湃心情了。

  不過,該有的尊重,朱載坖還是會給的。

  畢竟當初高拱來裕王府的時候,朱載坖可是親自到了王府門前迎接,並以先生稱之。

  現在張居正來了,雖然朱載坖沒有激動到去王府之前迎接,但起碼也給了他前庭等候的禮遇。

  也算是朱載坖對張居正的尊重和平衡。

  免得將來某一天,張居正和高拱因為這點破事,心裡生了嫌隙,導致後來的合作破裂。

  當然朱載坖也清楚這些成大事的人,也不會因為這點小事就起了齟齬,他們的不合最大原因還是因為政治理念的不同,以及那把充滿誘惑的首輔椅子給鬧的。

  畢竟都是有宰制天下的雄才之人,在萬曆即位初期主少國疑的重要政治時刻,誰又豈甘居於人下,俯身做小?

  誰不想趁著小皇帝還沒能力行使皇權的時候,獨攬大權,施展胸中抱負?

  所以在歷史上,後來的張居正和高拱之爭,也是一場必然的政治鬥爭,誰都不願意浪費那個可以盡情施展抱負的「黃金時期」。

  因此想要調和這倆雄才之間未來的政治惡鬥,朱載坖也就只能努力的活久一點,給他倆足夠的舞台,讓他倆各自施展各自的政治抱負。

  否則的話,按照原來的歷史進程發展,朱載坖當了六年的隆慶皇帝就匆匆下線,兩人之間必會有一場你死我活的政治惡鬥!

  所以想要解開這個死結,朱載坖就得努力的活!

  只要他能活的夠長,活的夠久,才有可能讓張居正和高拱兩人同心協力,共同為大明朝鼎故革新,開拓全新的中興大局,為大明實現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再活一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