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付出(一更)

  暗自嘆口氣,我看著身邊的這些孤獨症患兒,以及將要開始康復訓練課的陳老師,努力告訴自己,現在正是一次真實體驗,我應該將自己當成自閉症患者,去理解、去體會他們的內心世界…

  「泰國、新加坡、印度尼西亞,咖喱、肉骨茶、印尼九層塔…」

  陳老師始終沒有說話,而音樂卻突然變了。

  這特麼的,竟然是前段時間在網上非常流行的一段視頻配樂《咖喱咖喱》,本來是《歡樂頌2》的插曲,後來被網友惡搞諷刺泰國旅行社的某個導遊…

  我沒想到,陳老師突然放了這樣一段音樂。

  瑤馨也有點發愣,和我對視一眼,學著有些孩子的樣子,站起身。

  顯然這樣的康復訓練內容並不是第一次,幾名被吸引注意力的自閉症兒童似乎有些興奮,躍躍欲試。

  而與此同時,站在教室前端的陳老師和那個生活老師,也開始做動作。

  他們扮演的正是網上視頻惡搞的泰國導遊接待中國客人的樣子。

  陳老師站著,雙腿併攏,頭向上抬,看著天空,一臉煩躁的表情。

  我看了一下孩子們,發現有三個開始學著陳老師的動作,雙手叉腰,看著上方。

  「沙巴,芭堤雅,陽光熱辣辣,香瓜,啤酒花,風景美如畫…」

  這時候,那個生活老師走上來,裝成一位去泰國旅遊的中國遊客。

  於是,陳老師雙手合十膝蓋向下彎曲,做出一個屈膝作揖的動作,同時耷拉的嘴角向上翹起,露出微笑。

  我一扭頭,有幾個自閉症患兒竟然也學者陳老師的樣子,屈膝、雙手合十,面帶微笑。

  於是,我和瑤馨不約而同,也做著同樣的動作,作揖並且微笑。

  而後,那個生活老師和陳老師熱情擁抱,隨即走到一邊,陳老師的面色頓時冷下來,表情變得無比厭惡,冷漠瞬間浮現在她那張年輕的臉上。

  我注意到,那幾個學著陳老師動作的孤獨症患兒,也做了同樣的動作和表情,而且從面帶笑容變得一臉漠然,轉變得相當及時!

  這首歌的音樂非常簡單,重複性極強,並且旋律歡快。

  而生活老師和陳老師也一遍又一遍做著類似的動作:遊客走過來,和導遊熱情擁抱並且舉手做出勝利的V字手勢。

  而陳老師扮演的導遊呢,人來就笑臉相迎,客人一轉身便冷若冰霜,屈膝合十和厭惡冷漠不斷切換。

  音樂放完後,生活老師走過來,對幾個跟著她們做動作的孩子大聲表揚,並且手舞足蹈做出一些奇怪的動作,而且還掏出糖塊分給那幾個孩子。

  幾分鐘後,《咖哩咖哩》的音樂聲再次響起,這一次,我注意到又多了一個孩子站起身,向陳老師所在的位置看。

  而跟著她們做動作表演的,則從剛才的四名,增加到六名。

  這遍音樂放完,生活老師再次過來,給每個參與表演的孩子腦門上點了一個紅點,手腕上貼了一顆亮閃閃的小星星。

  然後又是第三遍、第四遍、第五遍…第十遍、第二十遍。

  最後,我和瑤馨已經從開始時的感到新鮮和認真參與,變成興趣索然以及懶洋洋,而時間大概也過去了三個小時左右。

  最終我注意到,十三個患兒,只有一個男孩子始終玩著手裡的魔方無動於衷,另外十二名自閉症兒童都在某一次音樂聲中加入進來,而最開始就參與的那幾個孩子,已經做得非常純熟,並且和音樂的節拍無縫契合,甚至比我和瑤馨還要流暢、準確。

  當我已經被這首重複了幾十遍的歌曲折磨得快要崩潰,陳老師終於停掉音樂,生活老師則對他們進行最後一次獎勵。

  而且,這次獎勵並未照顧到每個參與模仿的孩子,而只是給那些表現良好,姿勢準確並且注意力集中的幾個。

  這時候,陳老師走過來,擦著額頭上的汗水,對我和瑤馨說,「江先生,瑤馨小姐,你們現在明白了嗎?」

  「似乎…」我想了想,還是搖頭說,「還是不太明白,不過我覺得這堂訓練課好像有些效果的。」

  「對,有效果!」

  陳老師笑笑,臉上現出驕傲的表情,又問我,「江先生,那您覺得取得這樣的效果,我們康復中心大概需要耗費多少時間?」

  「這我就猜不出來了,」我很老實地回答,「總要好幾個月吧?」

  「哈,」對方幾個人又笑了,不過笑容顯得很蕭瑟,「江先生,如果我告訴您,幾個月的時間能讓孩子們對音樂有反應,已經算是非常了不起的進步,您會不會覺得匪夷所思?」

  「啊?」我一下愣住,好麼,幾個月時間才能讓自閉症患兒對音樂有反應,這個…的確有些出乎所料。

  在我想來,就算這些孩子的智力有問題,性格古怪,但他們總歸要對來自外界的某種刺激產生反應的,不然,那就真是石頭人了,世界上所有治療孤獨症的方法、手段和醫療措施,也將會變得沒有任何意義。

  誰能從一塊石頭身上得到反饋呢?

  至於我說出幾個月的時間段,其實也不算信口開河,因為我好像看過一些網上的報導,說馬戲團訓練動物,讓它們產生條件反射式動作,其考察周期一般不會超過兩個月。

  也就是說,如果和動物朝夕相處兩個月,對方仍然無法對訓練師日常的簡單行為作出反射反應,那麼這頭動物,可能是猴子、熊、老虎、大象或者其他種類,將不具備被訓練成馬戲團動物演員的潛質,是會被淘汰掉的。

  作為對比,我認為,就算有些孤獨症孩子的智力水平比較底下,成年後也只是停留在幾歲幼兒階段,但他們對於像今天這樣的特定訓練,至少不會比動物更差吧?

  我的確感到很震驚,追問一句,「陳老師,您的意思是不是說,他們能夠對音樂有所反應,比如跟著您做動作,至少需要兩個月時間?」

  「不,還達不到跟著我做動作的程度!我是說,音樂響起能夠抬頭看我們,注意力有所轉移就需要耗掉好幾個月!」

  說到這裡,陳老師臉上的笑意已經完全消失,「江先生,再進一步---他們能在某一次音樂響起的時候開始跟著老師做動作,最短的一個用了十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