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舌戰群臣

  第396章 舌戰群臣

  隨著陳洛和劉徹的雙簧,察舉制宛如一幅地圖,在朝臣面前緩緩展開。

  等他們意識到的時候,那把「匕首」已經顯露出來。

  殿內有數百臣子,他們的派系、家世、出身各不相同,對於察舉制的態度自然迥異。

  當兩人對話結束,殿內的爭議便開始了。

  「稟陛下,常言道『無功不受祿』,那些鄉野中的賢才並未對大漢有過實質性的貢獻,也不知道他們是否真有才華,靠著草率的推舉,便任用其為官,這是否過於牽強?恐怕他們出仕,難以讓下屬信服啊。」

  陳洛眯了眯眼,認得這人。

  對方是呂產的孫子。

  在這個世界線中,諸呂之亂並未發生,呂氏家族在惠帝死後,便鬥不過功臣派了,在文帝朝更是被排擠出了權力中心,不過家族性命倒是得以保全。

  不過呂家有三個侯位可以繼承,雖然無法染指最高權力,但足以確保富貴。

  哪怕這些年呂氏子弟大多不成器,一千二百石的官員可沒少出。

  這就是勛貴繼承制下,帶給呂家的好處。

  若是換成察舉制,呂氏原本穩穩掌握在手裡的官位,便有了競爭對手。

  何況不成器的那些呂氏子弟,被那些察舉上來的官員比得相形見絀,恐怕別人就有彈劾的理由了。

  那些原本可以穩當拿到手裡的那些官位,便是變得岌岌可危。

  察舉制觸犯到了對方的核心利益,於是他急不可耐地站起來想辯駁自己,便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

  臉上帶著謙和的微笑,陳洛站起身來。

  自己可是有備而來,幾乎把所有情況都考慮了一遍,對方的說法,亦在自己的算計之中。

  他沉聲說道:「稟陛下,我不同意呂太常的觀點。

  其一,他說鄉野中的賢才沒有為大漢做出貢獻,那呂太常把什麼定為貢獻?

  按時繳納賦稅,響應官府徵召,這算不算是貢獻,還是說呂太常只覺得為官是貢獻呢。

  其二,關於鄉野中的賢才是否擁有才華,我覺得這並不需要討論。

  大漢開國功臣,酇文侯不過主吏掾,陽夏文貞侯乃是戍卒,你的先祖亦非什麼貴族後裔,難道這不就是鄉野中亦有賢才的最好證明嗎?

  其三,至於察舉上來的賢才是否合格,我們並不是直接將其派往任上,而是有嚴格的考核。

  通過考核者,可以前去任職,未通過考核者,則是留下來學習,若是多年學習亦未能考核通過,便是擔不起賢才的名頭,自然會遣回原籍,不會耽誤百姓。

  呂太常,你覺得我說得有道理嗎?」

  對方話里的每一個論點,陳洛都沒有放過,全盤否定。

  不過他倒沒有窮追猛打,去說什麼更難聽的話。

  畢竟自己目前在朝堂上的勢力並不算深厚,如果得罪了太多的人,那麼推行察舉制的過程中,會多出很多不必要的助力。

  呂太常聽完之後,直接漲紅了臉,想要反駁,卻找不到合適的理由。

  換在其他地方,自己早就憤怒地叫嚷起來,可現在早朝的秩序比漢初改善了太多,各種儀禮規矩立在那兒。

  於是他只能悶聲坐下,不好發作。

  不過呂太常放棄反駁,並不代表其他人就完全接受了察舉制。

  沒有安靜片刻,又是有人站起身來。

  「陳議郎,我覺得察舉上的賢才或許是善於應試,空有名望,但並不擅長為官,萬一出現這樣的情況,那又該怎麼辦呢?」

  提出問題的這人,陳洛倒不眼熟。

  不過他依舊微笑著解答道:「察舉上來的賢才來自鄉野,故而他們更能了解民間百姓有何困苦之處,反倒能夠根據實際情況去制定相應的政策。

  至於只會應付考試,不知變通的那些人,我想應該屬於極小的部分,何況這樣的人至少可以老老實實地完成朝廷派發下去的任務,其實已經超越了當下地方的某些官吏了。」

  聽完這段話,對方若有所思地坐下。

  顯然,他和呂太常的思路是完全不同的。

  呂太常反對察舉,是從根本上不喜歡這類制度,覺得它對於呂氏來說,是家族發展的阻礙,無論如何,他都會站在反對的立場上,不支持察舉制的推行。

  而他不是這樣,察舉制若是有利,那麼自己當然不會反對察舉制的推行,察舉制若是對大漢無益,那自己則會成為堅定的反對派。

  剛剛陳洛和劉徹對話中只是展現了察舉制的構思,並未深入言說察舉制的內容。

  故而他決定先從質疑的角度入手,質詢陳洛,質詢察舉制可能存在的漏洞,想著陳洛的回答支支吾吾,那麼自己將成為堅定的反對派,畢竟連制度的制定者都無法解釋它的弊病,那其他人怎麼可能相信它是合理的制度呢?

  於是自己剛剛站起來,便是從察舉賢才的角度入手,提出了疑問。

  陳洛的回答讓他心悅誠服,並因此產生了不少思考。

  察舉上來的人才,與現在靠著家世和軍功累積入仕的官員相比,哪個質量更高?

  前者的質量尚且沒有得到驗證,但後者的表現,則是有目共睹。

  功臣派的一代和二代,能力基本都在水準線之上,從三代開始,便參差不齊,硬夸不起來。

  至於走軍功路線入仕者,那些人對打打殺殺有自己的一套,但政治推崇平衡之道,講究的就是不能過於衝動,大漢軍方的公認三代領袖,韓信、周勃與周亞夫,在政治上的某些表現,其實都有明顯的缺陷。

  不過韓信急流勇退,早早回了淮陰,沒有引來猜忌。

  至於周勃和周亞夫父子,都因為某些不小心,差點惹來殺生之禍。

  故而他開始起身是質疑察舉,可陳洛的一番話,讓他開始偏向於支持察舉。

  哪怕它是一個新制度,但或許可以為大漢帶來新的變化。

  「陳議郎,察舉制帶來結黨營私之患,又該如何?」又有一人站起,沉聲問道。

  陳洛眯了眯眼。

  這倒算是問到點子上了。

  不過他沒有驚慌,緩聲淡淡反問一句,「若無察舉,朝堂便無結黨營私嘛?

  要說結黨之弊,察舉選出的賢才來源於各個郡縣,每歲不過三五人。

  這些人一無血緣關係,二無利益糾葛,後續又不會歸於原籍為官,甚至離開長安之後,數年都不一定可以見面。

  若是結黨,恐怕不那麼容易吧?

  比起擔心察舉制會帶來結黨營私,或許其他入仕途徑,更需要擔心一下。」

  自己這只是從一個方面進行作答,實際上的情況並沒有這麼簡單。

  只是他這番話並沒有漏洞,而且時間倉促,朝堂上的眾人暫時想不到如何從其他的角度切入,去針對陳洛的言論。

  不過話又說回來,察舉制下的結黨,勢力屬於可控範圍。

  要知道軍功派結黨,那些人共同在戰場上廝殺,情誼極鐵,外加擁有軍權,結黨起來,甚至可能導致政權顛覆。

  外戚結黨,同樣會因利益糾集起一大幫人,這個世界線雖然沒有呂氏亂政,但春秋戰國時候卻是屢有類似的例子,甚至現在跋扈的竇氏,亦可作為佐證。

  至於太子結黨,實際上更受忌憚,要知道太子本就有皇位的繼承權,如果再在朝中擁有過於龐大的勢力,恐怕皇帝都會開始考慮,自己的兒子是不是等不及了。

  起身提出反對意見的大臣不在少數,但他們的觀點卻被陳洛一一辯駁回去。

  漸漸的,殿內反對的聲音開始低了下去。

  不是他們服氣了,而是發現說不過陳洛。

  無論自己舉出什麼樣的理由,陳洛總能夠站在更高的角度反駁,將自己的理由打碎。

  從利益的角度來看,這些人必然抗拒察舉制的出現。

  但如果置身事外,從理性的角度去評判,他們甚至已經被陳洛給說服了。

  陳洛舌戰群臣效果顯而易見。

  隨著反對聲音降下去,支持察舉的臣子相對多了起來。

  察舉制觸犯到了一部分人的利益,但它同樣會給另一部分人帶去足夠的利益。

  它會給勛貴帶來極大的衝擊,但是勛貴把控大漢朝政已經太久,沒有階層會永不腐朽,但之前有志之士面對腐朽的勛貴階層,只能選擇依附,要不然根本沒有出頭的機會。

  說到底,大部分靠著才學走上高位的臣子,內心裡對特權其實有著反感與厭惡。

  當趙綰開始表態,選擇支持陳洛的時候,朝堂上的局勢便徹底朝著一邊倒,察舉制的實施成了無法阻擋的大勢。

  而他亦是第一個出面表態的三公。

  要知道丞相衛綰屬於勛貴派,又隱隱與外戚派有所聯繫,太尉則屬於軍功派的代表。

  這兩個人單憑立場,就不可能支持察舉制的推行。

  不過趙綰公然表態,出於兩個原因。

  第一,他原本屬於平民,被劉徹一手提拔起來,無論是立場還是身份,他肯定都是支持察舉制的推行。

  第二,則屬於私心,他敏銳地感知到察舉制必然會在史書上濃墨重彩地記上一筆,自己雖然不能像陳洛那般,有首倡的名頭,但是率先起身表示支持,同樣有可能記入史書。

  想到這裡,他坐下後還朝著大殿角落裡的史官望去。

  對方剛才應該把自己的話語全部給記下來了吧?

  默默坐在角落裡的太史令司馬談,正奮筆疾書,完全沒有注意到趙綰那熾熱的目光。

  他記錄著朝會始末,主要側重的方向,乃是陳洛的提議,以及劉徹的反應。

  這是最值得書寫記錄的內容。

  至於殿內其他大臣的反應,在司馬談看來就沒有那麼重要了。

  與此同時,殿內的爭議已經徹底倒向支持察舉那方了。

  無論是誰出面,舉出理由反對察舉,都會被陳洛給懟得啞口無言,而有資格站在朝堂上的大臣,觀察力都相當敏銳,他們支持推行察舉,亦可以說出相應的好處。

  這樣一來,支持察舉倒不是陳洛在自吹自擂,而是有其他人的支持。

  見著朝堂上風向轉變,劉徹嘴角不禁微微揚起。

  大局已定!

  察舉制的推行勢不可擋,恐怕在不遠的將來,就會變為正式國策,在大漢實施下去。

  而觀察陳洛剛才的表現,讓劉徹非常滿意。

  察舉制的推行,說到底,在朝堂上提出推行察舉,乃是他的意志。

  如果陳洛沒有說服群臣,殿內滿是反對之聲,那劉徹只能憑藉自己天子的身份,運用自己的權力,去強制實施察舉。

  這並非合適的方案。

  強行推動察舉制,過於生硬,容易讓人心生牴觸。

  從長遠來看,不是好事。

  畢竟察舉制短時間內難以見效,第一批賢才哪怕直接任命到地方上去,他們做出的功績,也得等到三到五年後見效。

  在這過程中,若是察舉制爆出了什麼醜聞,或者導致了什麼亂子發生,肯定有人為此負責。

  到那個時候,強行推動察舉制實施的自己,必然成為首要責任人,

  這對天子的威信,將會產生極大的打擊。

  不過現在沒有那個必要了。

  陳洛說服群臣,將大概三分之一的朝臣都綁上了察舉制這艘大船,日後若是發生船沉的事故,風險必是共同承擔,而不是只壓在某一個人的頭上。

  目光和善地望向陳洛,劉徹的右手食指輕敲案牘。

  他決定等下給出足夠的獎賞,給出足以讓群臣羨慕的獎賞。

  當然,對陳洛進行獎勵,不止是為了嘉獎表彰,更是關乎自己接下來的一個計劃,一個誰都沒有告訴的計劃。

  ————

  察舉制是漢代實行的一種自下而上推選人才為官的制度。

  通過察舉制的實施,漢王朝選拔了一大批德才兼備的人才,充實和加強了中央和地方的封建統治機構,而且對當時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同樣起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它對官吏選拔制度以及政治管理制度有著良好的開創性效果,為漢武帝後續征討匈奴打下了良好基礎。——《漢代察舉制概論》

  (本章完)

  【麻煩您動動手指,把本網站分享到Facebook臉書,這樣我們能堅持運營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