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4.第524章 雷公炮炙(中)

  第524章 雷公炮炙(中)

  事情落停之後,李勝利也沒第一時間去追索彩畫版的雷公炮炙論,只是打了個電話,讓關係落在衛生口的王前進去摸摸底。

  彩畫版的雷公炮炙,多半是官做的典籍,珍貴肯定很珍貴,但就內容而言,不屬於善本孤冊,如今回馬店集釐清山上跟窪里的僱傭關係,才是大事。

  上面下來的藥材秋收計劃,概括起來無非四個字,倒不是涸澤而漁,而是應收盡收,這跟涸澤而漁,雖說有點區別,但區別實在不大。

  有了這個計劃,之前不怎麼好做的馬店集建築合作社,就可以變幻一下由頭了。

  讓窪里跟山上牽頭,先弄一個藥材採收合作社,試探一下鄉里跟區里,即便通不過,這裡是四九城,還可以通過藥材公司的老陳直接施壓的。

  有了採收合作社的成例,推行與否李勝利不去管,以後馬店集的建築合作社,也就有了臨摹的藍本。

  或者說是掛著羊頭賣狗肉也成,無非都是合作社,沒有採收任務跟義務工的時候,打著大隊的名義出門蓋房子,也算是為集體創收了。

  接了兩處的申斥,李勝利找到在自訓班這邊講醫理的名老中醫幫著自己看著這邊的義診,就帶著杜嬌陽去了馬店集。

  自訓班雖說只是自我學習的地方,但中醫醫理的講解還是有的,雖說各地來的名老中醫都被遷走了,但每天還是要有三五個過來當班講解醫理的。

  想要系統的學中醫,沒人引路全憑自學,那對資質的要求就高了,有了高人引路,中醫的入門其實不難。

  難就難在了理解上,許多中醫師的理論水平不差,脈診的技術也好,但治病的效果平平,那就是沒能真正的了解中醫的各種原理。

  這話,說的難聽一點就是資質差點,說的好聽一點,那就是從醫的時間短了,缺歷練。

  這些無論是對李勝利還是對自訓班的學員,都需要慢慢的推進。

  有這批名老中醫在,經驗的傳承,稍微延後才能被提上日程,目前最主要的還是醫理這邊的開局,經驗只是表象,真正要傳承的還是醫理。

  醫理其實就擺在那裡,用不著釐清,真正需要釐清的是醫理的廣譜性、普適性,讓源自農業時代的中醫,符合工業時代的市場化,才是釐清醫理的關鍵所在。

  按照傳統的師承,維持中醫其實不難,難的是如何讓中醫跟日益加快的生活節奏,以及不斷暴漲的人口契合。

  後世所說,中醫無需發展,也是這麼個道理,三千年的中醫,理論兩千年前就基本成熟了。

  兩千年的農業時代,病患跟病症是基本穩定的,工業化、市場化之後,病患、病症的改變,跟農業時代也是有極大出入的。

  普通百姓在充足的物資供應之下,身體狀況同樣也發生了極大的改變。

  這就是飲食結構跟中醫之間的話題了,說複雜是很複雜的,說簡單,也是有實例可循的。

  就比如中外之人體質不同,外國女人不坐月子、而且還在坐月子的過程之中喝冰水,就是跟中醫理論相悖的。

  但相悖的不是生活習慣,而是飲食結構,人體隨飲食結構發生的改變,這在中醫醫理之中屬於個例,而以後的病患之中,這種個例將成為普遍存在的病例。

  這跟滬上名醫成九如的人體有膏粱、蔡霍之分,本質上差不多相同。

  這也是李勝利要讓成老主持醫理釐清的根源所在,雖說後世的膏粱、蔡霍之分,跟如今成老的還有區別,但大致的理論框架還是好用的。

  醫理的釐清,也是為了改變中醫個體病例多,普遍病例少的癥結。

  所謂一人一方、千人千面,其實問題主要還是出在了醫理跟人體不契合這方面。

  後世的中成藥,在這方面的考校就很多,但終是沒有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

  現在的醫理釐清主要就是做的這個,這事跟培養醫家或是大醫家無關,但可以培養出大量可以治病的普通中醫師。

  說是釐清醫理多少有點說大話的意思,更直白一點的說辭,應該是簡化醫理才對的。

  這些話,李勝利也沒法說,只能在一旁慢慢引導,說是以後一年浪費的糧食,都是以千噸、萬噸為單位計算的,如今這年月說這樣的瞎話,只怕各地的名老中醫會蹦起來揍他的。

  到了馬店集這邊,找到王慶平,先大致問了一下人員的安排,如今各村都在做糧食秋收、秋種的收尾工作,即便藥材秋收的計劃已經下達,與糧食相比,藥材依舊屬於末節。

  因為要參加藥材的秋收,所以王慶平這邊也對今年藥材公司下的計劃做過了解。

  除了不設上限之外,賣藥材獎糧食這一節,藥材公司那邊給增加了一倍,又在價格上給了活扣。

  每一百斤藥材額外獎五斤糧食,變作了十斤,最終結算的時候,也會按出口收益,適當的提高藥材價格。

  當然二百七十九倍是不可能的,翻倍也是不可能的,李勝利估計,能在原有的價格上提個幾成,意思差不多也就到位了。

  如今資金缺口大的地界,不是農村跟農業,而是基礎工業,雖說大工業的基礎有了,但設備、設施的完善,還是需要巨量投入的。

  這對李勝利而言就是好事了,額外增加的五斤糧食,足夠他養活很多人了。

  讓王慶平找到太平莊的關大拿,跟公社說一下藥材採收合作社的事項,李勝利也沒在馬店集多待,先是去了山上村。

  今年秋收的重點,也是分階段的,先期要以窪里那邊為主,因為防空洞劃撥下來的山嶺地,草木類草藥就是第一階段的重點了。

  山上這邊的採收難度大,山里溫度低,時間上也能延後一些,將人力主要集中在窪里的山嶺地,以最快的速度刮乾淨之後,再進山採收山裡的草木類藥材,就是最近一月半月的活計了。

  至於酸棗跟根莖類藥材,則是可以再延後一些,這樣差不多能做到應收盡收。

  這些事,李勝利說個大致就好,山上的小寡婦楊玉蓮這邊,提的卻是跟藥材秋收不相干的話題,那就是冬季取暖的問題。

  山上的別院,春末、夏天、秋中住著是沒問題的,但深秋之後,住著就不怎麼舒服了,冬天更是跟冰窖一樣,取暖,也不能把山上的樹都砍光,不現實不說,還犯法。

  爐子跟煤炭,就是擺在楊玉蓮面前的大難題了,爐子還簡單一些,能買到,煤炭,沒有指標,那就只能想想好了。

  這個問題,也讓李勝利撓了頭,這活真得抓緊了,不然等到入冬,幾百噸煤,也不是那麼好弄的。

  大致安排完之後,李勝利又趕緊進城,首先要做的就是在各處信託商店搜刮爐子,至於煤炭,還是找李懷德解決。

  跟鋼鐵口的企業軋鋼廠談煤炭,幾百噸,說多不多說少不少,不好解決也不難解決。

  但走城外石鋼的路子就很簡單了,煤炭的問題解決了,運輸還是個問題,在李懷德的牽線之下,許出了一大批還沒影的羊只,運輸問題也就解決了。

  不等著回去,王前進這邊的摸排也有了結果,中醫司令所說的那本彩畫版雷公炮炙論,也真是有來路的,明萬曆年間的皇室御製孤本,而且是完整的整套炮製類醫書。

  這本醫書,差不多就是雷公炮炙論的上限了,想找到比他更早的,就只有宋元殘冊了。

  而且雷公炮炙論的原書,據說在元以後就失傳了,想到之前自己想的,這套彩畫版的雷公炮炙論,大概跟世面所傳相同,倒是有些謬誤了。

  弄不好這套完整的彩畫版雷公炮炙論,就是原書而來。

  「書呢?」

  想明白了這個,李勝利張嘴就要書,王前進則是直接撇了撇嘴。

  「書沒有,中醫司那邊只找到一個借條,被借走的是兩套書,炮炙論跟補遺,據司里的說法,這兩套書都是金漆彩繪的,真金那種金漆。」

  見小舅子眉毛豎了起來,王前進有些頭皮發麻的回道:

  「借書的叫陳問海,我找司里人問過他,人硬氣的很,不怎麼願意搭理我。」

  聽到王前進的回覆,李勝利『嘿嘿』一聲冷笑,說道:

  「有正主就好,這人有父母老婆孩子吧?

  先找一個,或是幾個出來打斷腿,給他說,兩本書少了一頁紙,我就活埋他全家。

  看什麼看?

  別閒著了,以貪占的名義拽出來,他全家死絕,這兩套書也不容有失。

  做事之前,弄點金條、國庫卷揣他家裡,我就不信他能解釋的清。

  這特麼順東西順到我頭上了,真是不知死活……」

  打發走了王前進,李勝利本有心跟著一起去的,但想了想之後,還是咬了咬牙,開著車去了馬店集。

  這兩套書,是西南中醫研究院的王聘賢老中醫,歷經重重磨難,才完整保存下來的。

  可惜贈書的時機不對,如果孤本因此而損壞,那勞什子陳問海一家,就別想好過了。

  如今這年月,死了倒是一了百了,不死那就是生不如死了。

  回到馬店集,李勝利先是找到劉老問了一下,最近弄來的舊書之中,有沒有相關典籍。

  舊書之中的醫書之類,也是李勝利極為關注的,不管是宋元殘冊,還是清末的整套,只要是醫書,就在書單的範圍之內。

  找到劉老問及醫書之事,這老頭也是光棍,直言自己對醫書沒什麼興趣,這事得去找李許氏的大兒媳付宜卿,醫書之類,是她在經管的。

  瞪了只顧自己學問的劉老一眼,李勝利也沒話說,在劉老眼裡,各色典籍比醫書重要的多,一行人有一行人的關注點,沒辦法的。

  醫書之類,顯然是入不得老頭法眼的,這老頭的藏書之中,雖說也有幾套古醫書,但按照他的說辭,只是不想暴殄天物,順手為之罷了。

  找到依舊在空屋裡挑書的付宜卿,見她對自己有防備之心,李勝利也是無語,都這歲數了想的什麼好事?

  「李家嫂子,給我查查前期收攏的舊書之中,有沒有跟雷公炮炙論、補遺雷公炮製便覽相關的書籍?」

  聽到李勝利的問題,付宜卿緊了緊身上的針織坎肩,輕咬了一下嘴唇之後,說道:

  「李先生,之前的事我回去跟我婆婆說了,我婆婆說了,我家受先生大恩,萬死難報。

  先生,想做什麼做就是了,我守的住,也忍的了,我婆婆也說了,先生覺著不妥,可以直接去家裡的,如今我已住在了廂房之中。

  是我之前的要求過分了,先生就不要在言語上難為人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