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總會有磨難,世界上沒有人是活神仙兒;再艱難,真正的企業家,是不會放過任何賺錢的機會。
高舉業是個上學不多,悟性頗高的人,經過近幾年的商場磨礪,他在順德市建材市場上,已施展開了拳腳,從一個無名小卒,搖身一變成了舉旗的領頭的人物。
堯山建材工業園區的二期擴建工程,在春風、鮮花和雷鳴般的掌聲中破土動工了。順德市委書記董民生、省商業銀行行長劉逢鈞、市工業局長彭雲良和廠長高舉業一起站在開工慶典的儀式台前,為堯山工廠的新生產線開工剪彩。市里電台、電視台和報社的新聞記者們邊拍照邊採訪,把現場的氛圍弄得熱鬧又風光,高舉業和堯山建材工業園區的名聲,一夜之間,通過新聞媒體的傳播,紅遍了冀南大地。
論說名聲這玩意,還真是個好東西,一時間,這家企業的產品也名聲鵲起,慕名前來拉貨的汽車,在廠門外排起了長隊,生意如此興騰的場面,不僅讓股東們對高舉業的遠見和決策能力服了氣,而且他的聲望也隨著企業的發展,高大上了起來。
隨著中國市場經濟改革步伐向前邁進,神州大地上城鎮建設掀起了前所未有的高潮,還有交通道路的超常規發展,讓建材行業一躍而起,立馬興盛了起來,水泥、石頭子、和沙子、白灰都成了搶手貨,價格也隨之水漲船高了,高舉業一不留神就逮住了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他和股東們乘勢而上,把工廠給辦紅火了。
這條投巨資興建的新的生產線,經過近十個月的艱苦奮戰,在當年就建成投產了,高舉業和他的夥伴們都累得瘦了一圈兒。在企業施工建設中,因為採納了侯得山的技術改革建議,僅上下工序之間傳送和提升設備這一項,就比原計劃節約了近百萬元投資。這項技術改革,被省里來的施工設計專家,稱之為北方同行業建設史上一個新的創舉。
在順德市大小几十家同類企業中,堯山水泥廠一飛沖天,它從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被省政府命名為明星企業,高舉業成了媒體追蹤報導的新聞人物。
高舉業開始經常在工廠、會場、和酒場之間穿梭應酬,什麼簽字開支、決策拍板、參觀學習、市場調研、請客送禮、溝通關係、介紹經驗、接受採訪……這些出頭露面、花錢做主的事,都要高舉業說了才算數,他已掌握了這家企業的命脈,走上了權力的峰尖兒。對於廠里的生產管理、產品銷售、機器維修、治安保衛……這一堆具體工作,都由股東們分頭負責,為了加強對企業的調控力,高舉業不動聲色地對企業骨幹的布局,又進行了逐步調整,暗中培植的幾個親信,也被安插到了關鍵崗位上,高舉業就這樣一步步樹起了權威,社會知名度的提升,在不知不覺中拉開了他與股東們之間的距離,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高舉業成了遠近都叫得響的核心人物,幾個共同創業的股東都成了配角兒。
有的經濟專家不無擔憂的講:在中國的股份制企業里,這種一人當家,獨斷專行的局面,不知還能維持多久?
在社會上能夠獲得成功的新聞財富人物,經過媒體的策劃包裝和強勢炒作之後,在公眾的眼裡就會變成非常公正無私、大愛無疆,社會責任感超強的神人,其實,他們周圍了解內情的人,早知道事實並非如此。因為人都不可能存在於超現實的真空里,客觀地說:每一個人,幾乎本能地都對權力,有一種著魔般的欲望,都希望控制別人,自己說了話算數,自己的權力和財富最大化,世界讓自己主宰,堯山鎮的高舉業和其股東也不例外。在工廠打拼天下的艱辛創業階段,廠里的頭頭腦腦,就習慣了有事直接向高舉業請示,這樣久而久之,積習成俗,就變成了不成文的規矩,慢頭就形成了高舉業當家作主的局面,企業有什麼大事小情都要提前向他匯報,高舉業在廠里是一手遮天,言出必行,在眾人的眼裡都把他當成了企業的大老闆,其它幾個股東給晾到了一邊,時間長了,這幾個股東心裡就產生了別的想法,其實,歷史地看,企業發展到了一定階段,出現問題和矛盾也很正常。
老百姓都知道:在中國企業合伙人之間,創業的時候,萬眾一心,黃土也能變成金,你好我好全都好,你沒有我沒有咱全都空著手。為了上個新項目,大家勁往一處使,心往一處想,不分黑白,不分你我,不計較個人得失。但是,當企業闖過了生存期,逐步發展壯大起來之後,股東之間就會為了生意上的利益和權力分配產生分歧。在中國改革開放之後幾十年中,幾乎所有的合伙人創辦的企業,都遇到了這樣一個怪圈。
書上有人說,這是因為中國的新市場缺乏秩序,中國式的競爭缺乏規則,參與市場競爭的企業股東們缺乏全局意識。
社會上也有人說:中國人喜歡做的事情是你比我好,我把你整下來。如果我沒飯吃,那麼你也別想吃獨食,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多少都有點仇富情結,很多人把均貧富、吃大戶、宰肥豬視為英雄壯舉。
其實,從老根上說:這就是中國的傳統帝王思想在作怪,你縱觀中國的古代歷史,有多少歃血為盟、拋頭顱灑熱血的開國功臣,一旦天下平定之後,無不以各種罪名被消滅在當朝皇帝的屠刀下,然後,再把自己推向天子的神壇。因為多麼英明的皇帝,也怕原來一起混事兒的這些哥們,爭權奪利,把千辛萬苦打下來的江山給毀了,分道揚鑣只是遲早的問題,其結果何止是不歡而散,因此內卷,有可能會釀成一場殘酷的骨肉廝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