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屆諾貝爾文學獎

  作者簡介

  若澤·薩拉馬戈於1922年11月16日出生於葡萄牙南部阿連特茹地區阿濟尼亞加鎮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後隨全家移居首都里斯本。17歲時薩拉馬戈因家庭貧困而中學輟學,之後當過工人、繪圖員、社會保險部門職員和翻譯。直到1960年進入科爾出版社任編輯,才算穩定下來。70年代初薩拉馬戈又進報社工作,曾任新聞日報社副社長。從1976年開始,成為職業作家,居住在西班牙加那利群島的蘭薩羅特島。

  1947年,薩拉馬戈就發表了第一篇小說《罪孽之地》,但真正走上文壇卻是在1966年,出版第一部詩集《可能的詩歌》以後。4年後,薩拉馬戈出版了第二部詩集《或許是歡樂》,兩部詩集主要描寫愛情、大海、烈火,以及對現實生活中的醜惡和不公進行抨擊,表現對人生的執著追求,無論從風格還是結構上說,都十分類似。

  但詩歌創作只是薩拉馬戈對文學創作的初嘗試。1975年,他出版了第一部長篇小說《1993》,該書充滿寓言式的想像,神奇、荒誕,按其風格、結構,可稱為詩體小說。隨後他又相繼出版了長篇小說《繪圖與書法指南》(1977),短篇小說集《幾乎是物體》(1978)和《五種感覺俱全的作詩法》(1979)。通過這四部小說的創作,薩拉馬戈完成了從詩歌到小說的過渡,打下了文學創作的基礎。

  1980年,薩拉馬戈出版了第三部長篇小說《從地上站起來》,作品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為素材,通過一家祖孫三代人的命運,描述了阿連特茹地區勞動人民的悲慘生活以及他們的覺醒和抗爭,既歌頌了人民的勤勞勇敢和真摯愛情,也讚美了他們對大自然和土地的熱愛,堪稱葡萄牙勞動人民生活鬥爭的史詩。該書一經出版,立刻引起轟動,為作者帶來聲譽的同時,也奠定了他在葡萄牙文壇的地位。通過這部作品,薩拉馬戈也終於形成了自己的創作風格,即把豐富的想像力、對歷史的反思和對社會不公進行抨擊熔為一爐的創作風格。

  此後,薩拉馬戈相繼出版了一系列的長篇小說。包括《修道院紀事》(1982),小說通過巴爾塔薩爾和布里蒙達兩個虛構人物,把修建修道院和製作「大鳥」兩項工程聯繫在一起;象徵神父的「異端」智慧勝過國王的權力;《里卡多·雷伊斯死亡之年》(1984),講述詩人里卡多·雷伊斯生前幾個月發生的種種事件,展現大千世界五光十色的景象;還有虛構出庇里牛斯山脈出現一道裂縫,伊比利亞半島裂離歐洲大陸,充滿想像、神奇和荒誕的寓言式小說《石伐》(1986);曾因涉及某些敏感問題而引起過一場風波的《耶穌基督眼中的福音書》(1992)和寓言式小說《失明症漫記》(1995);以及《所有的名字》(1997)和揭露某國右翼政府殘暴統治的《透明》(2004)等。其中《修道院紀事》是薩拉馬戈的代表作,被認為葡萄牙文學史上最優秀的長篇小說之一。

  薩拉馬戈還曾涉足劇本創作,如《夜晚》(1974)、《我用這本書來做什麼?》(1980)和《弗朗西斯科·德·阿西斯的第二次生命》(1987)。

  另外,薩拉馬戈為《首都報》、《豐當報》、《里斯本日報》等多種報刊撰寫的新聞報導及文學評論和政治評論等專欄文章也不勝枚舉,後來這些文章結集出版,如《這個世界和另外的世界》(1971)、《旅行者的行李》(1973)及評論集《〈里斯本日報〉曾這樣認為》(1974)、《札記》(1976)。

  薩拉馬戈大器晚成,他的作品立足於葡萄牙民族本土,繼承了優秀的民族傳統,同時吸收了當代文學的各種手法,創立了一種充滿想像、隱喻、譏諷的小說形式,為葡萄牙文學和世界文學做出了貢獻,於1998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2010年6月18日在西班牙的家中去世。

  作品賞析

  1.情節復原

  18世紀初,葡萄牙國王若奧五世已經結婚很久,但仍沒有子嗣,於是他向大主教許下誓願,如果上帝讓他有了子女,他就集聚巨額資金修建馬芙拉修道院。後來國王果然如願得子,為了還願,便不顧國庫虧空,硬把馬芙拉修道院的規模擴大了好幾倍。

  洛倫索神父的畢生夢想是設計製造飛行器,他的一個助手名叫巴爾塔薩爾,不幸在戰爭中失去了左手,後來奉命離開部隊。在回家的路上,他目睹了全國各地的城市鄉村和各個階層人們民不聊生的生活慘狀,內心痛苦,更對國王的作風深感憤怒。

  後來巴爾塔薩爾遇到了布里蒙達。布里蒙達是一個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的女人,二人一見傾心。洛倫索神父於是為他們舉行了婚禮並邀請夫婦幫助他製造飛行器。

  宗教裁判所的人得知洛倫索神父研究飛行器的線報,於是前來抓他接受審判,情急之下,布里蒙達使用特異功幫助神父飛上了天。然而他卻目睹了大地上人類的種種罪惡和災難。神父不知所終後,巴爾塔薩爾則繼續勤勉地照看和修理飛行器。一次他竟不小心拉動了飛行器的布帆,飛上了天空。

  妻子布里蒙達歷經9年時間,不顧千辛萬苦尋找巴爾塔薩爾。但她看到的竟是這一幕,宗教裁判所正在處死幾個「罪犯」,其中就有她心愛的丈夫巴爾塔薩爾。

  最後,巴爾塔薩爾的肉體被焚燒了,而他的靈魂卻與布里蒙達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2.主要人物

  洛倫索神父:人類自由意志的象徵

  雖然巴爾托洛梅烏·洛倫索是一位神父,但他卻極力反抗封建教會和對上帝的盲目崇拜。在歐洲封建時代,封建王權和宗教神權同是統治人民的枷鎖,都是專制意志的體現。在極端的專制統治下,洛倫索神父通過不斷學習科學知識和從事製造飛行器的科學研究,看清了人類自由意志的偉大和封建宗教專制意志的欺騙性。因此,洛倫索神父對上帝提出了懷疑,他更相信人類的自由意志和智慧。他告訴巴爾塔薩爾上帝是個斷臂者,上帝呼吸的是人的意志;他對布里蒙達說,要是有人說起耶穌、信仰或者名字,那只不過是信口雌黃。作為一個神父,而把上帝理解為人,這是對專制教會意志的徹底反叛,可以說,洛倫索神父象徵著人類追求民主平等的靈魂和勇氣。

  巴爾塔薩爾:廣大普通人民的意志象徵

  巴爾塔薩爾本是一名在戰爭中失去一隻胳膊的普通士兵,而這場戰爭根本是國王發動的一場毫無意義的戰爭。退伍後,巴爾塔薩爾淪為一名普通百姓,萬千民眾中的一員。巴爾塔薩爾說:「我什麼都不懂,是個農村裡的人,除此之外人們只教給我殺人,還有,我現在這個樣子,缺這隻手。」可神父說,上帝就是個斷臂者,他創造了世界。在神父的啟蒙下,巴爾塔薩爾意識到了自己的創造力量,他對著神父抬起兩隻胳膊說,既然上帝是個斷臂者並創造了世界,我這個缺一隻手的人也可以捆綁帆布和鐵絲,讓機器飛起來。他果然做到了,按照神父提供的圖紙,他一錘一錘地敲打著,一個零件一個零件地製作著,那架機器在他的汗水中成了形,最後竟然製作成功了。後來,當神父不知所去時,他又成為飛行器的維修者和保護者。這個富有寓意的結局再次說明,正是普通人的自由意志才是人類社會進步事業的擁護者、參加者和保護者。

  布里蒙達:凌駕於意志之上的非凡人

  女主人公布里蒙達具有非凡的才能,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每天早晨,只要不進食物,她的眼光就能夠穿透任何東西,包括人的意志和靈魂。在布里蒙達非凡才能的幫助下,飛行器終於收集到足夠的「乙醚」,得以起飛。在這裡,「乙醚」是指人的意志,而布里蒙達能夠收集並利用人的意志,象徵著人類的自由意志也可以具有上帝一樣非凡的創造力。這不僅是對反動宗教的蔑視,更重要的是把人和人的自由意志提高到了一個與上帝一樣的至高無上地位,人的自由意志具有無限的能力,人就是自己的上帝,闡釋了千百萬人民的自由意志是推動人類進步事業向前發展的真正動力。

  3.藝術特色

  《修道院紀事》主題思想是歌頌人類意志,它通過魔幻主義手法,揭示出專制獨裁的意志是可恨的,專制意志壓制、奴役自由意志,可是專制獨裁殘暴壓制下的自由意志顯示出了驚人的創造力,但這種創造力最終又會異化為專制意志的幫凶。

  在敘事上,《修道院紀事》擁有清晰的敘事線索,自然的時序和完整的故事模式,呈現出的各個事件之間都具有明確的因果關係。

  《修道院紀事》中,作者對細節的刻畫相當成功。該書中的個別故事雖然有史料記載,但大部分都是作者虛構而來的,這體現了作者豐富的想像力。而虛構空間的成功構建,其實源於作者精細的細節刻畫。作者通過細節的真實來展現生活場景、構建故事空間,才使得虛構的故事更加真實可信並易於接受。例如為了舉辦馬芙拉修道院的奠基儀式,政府特意建造了一所臨時的木製教堂。為了讓讀者對它有更直觀的感受,作者像導遊一樣,對這一木製教堂進行了頗為具體的介紹,它竟完全按照真正的教堂那樣建造出來,並且以國內外各種奢侈品進行裝飾。作者還精心展示了各種盛大的宗教場面,如6月舉行的聖體遊行。作者首先將王宮廣場的節日準備狀況呈現於讀者面前,數得清的立柱和立墩,數不清的塑像和浮雕,賞心悅目的窗簾和檐簾,這成為了盛大的聖體遊行的前奏。不知情的人讀了,會以為這是一個相當富裕的國家,但其實這奢華的背面卻是一副民不聊生的慘澹圖景。作者就是這樣通過細節的描寫成功構建了這個極其逼真的故事空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