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1915年7月10日,索爾·貝婁出生於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婁市市郊的拉辛鎮。父母原是俄國聖彼得堡的猶太人,1913年移民至加拿大。索爾·貝婁在家中排行第四,也是最小的一個孩子。在蒙特婁,他度過了一個美好的童年。1924年,在貝婁9歲時,全家遷至美國芝加哥定居。從此,芝加哥成了貝婁的第二故鄉,他在那裡上完小學、中學。
1933年,貝婁考入芝加哥大學,1935年轉到伊利諾斯州埃文斯頓的西北大學,1937年畢業,獲社會學和人類學學士學位。同年,赴麥迪遜進威斯康辛大學攻讀碩士學位。
1938年,貝婁同安妮塔·戈希金結婚,這段婚姻讓他不得不中斷學業,返回芝加哥。為了生計,貝婁做過編輯、記者,甚至在商船上進行過短期服役,其餘大部分時間貝婁都在明尼蘇達大學、紐約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芝加哥大學等校執教。其中,長期任芝加哥大學教授和社會思想委員會主席,直到1993年秋,貝婁才從芝加哥大學轉入波士頓大學任教。
1941年,貝婁發表第一篇短篇小說《兩個早晨的獨白》。工作相對穩定後,貝婁全身心投入到文學創作中去,20世紀40年代成為他第一階段的創作,這時的代表作品有長篇小說《晃來晃去的人》(1944)和《受害者》(1947)。兩部作品主要展示了社會生活的荒誕性,揭示任何意料不到的事都會給人帶來莫名其妙的禍害。
20世紀50年代後,貝婁的創作進入黃金時期,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奧吉·馬奇歷險記》(1953)、《雨王漢德森》(1959)、《赫索格》(1964)、《賽姆勒先生的行星》(1970)、《洪堡的禮物》(1975),中篇小說有《只爭朝夕》(1956),短篇小說集《莫斯比的回憶》(1968),散文遊記集《耶路撒冷去來》(1976),劇本《最後的分析》(1965)及一批論文、散文、隨筆。
其中長篇小說《奧吉·馬奇歷險記》是貝婁的成名作,標誌著他在創作道路上獲得一大突破。這部小說闡述了當代美國小說的一大重要主題,即自我本質與生存環境之間的矛盾。另外在敘事藝術上也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創作風格,「貝婁風格」,即自由、風趣,寓莊於諧,既富於同情,又帶有嘲諷,喜劇性的嘲笑和嚴肅的思考相結合,幽默中流露悲愴,誠懇中蘊含超脫。《奧吉·馬奇歷險記》一書著實為作者今後的創作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和藝術基礎。
《雨王漢德森》著重探討了人們在物質豐裕社會中所面臨的精神危機問題。《赫索格》一書的出版曾令整個文壇轟動一時,成為炙手可熱的暢銷書,小說真實地表現了中產階級知識分子在當代社會中的苦悶與迷惘,描寫了一個猶太學者在現實社會中經歷著生活上的失敗和精神上的失落。《賽姆勒先生的行星》則進一步揭露了當代社會的精神墮落和人道主義危機。《洪堡的禮物》揭露了物質世界對精神文明的壓迫和摧殘,描寫了當代社會的精神危機。
在這一階段,貝婁曾獲得三次美國國家圖書獎,一次普立茲獎,並於1976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進入80年代,貝婁的創作進入第三階段。貝婁似乎有意將創作重點轉向中、短篇小說和散文隨筆。因此,這段時間除了出版長篇小說《院長的十二月》(1982)、《更多的人死於心碎》(1987)和《拉維爾斯坦》(2000)外,他更多地出版的是短篇小說集,包括《嘴沒遮攔的人》(1984),中篇小說《偷竊》(1989)、《貝拉羅莎暗道》(1989)、《真情》(1997)和散文隨筆集《集腋成裘集》(1994)。
貝婁一生結過五次婚,2005年4月5日,在麻薩諸塞州布魯克萊恩的家中去世。
作品賞析
1.情節復原
48歲的赫索格是一位大學歷史教授,敏感而善良。作為一個知識分子,他善于思考,崇拜理性,時刻關注人類文明的發展,曾發表過十分有水平的專著。但在生活上,他卻過得一團糟。
最終,他同妻子離了婚,另娶了一位導演的女兒瑪德琳。瑪德琳生性風流,刁蠻任性。婚後,赫索格決定辭掉工作,專心在家寫作。為了這一目的,他專門在鄉下買了一棟大房子,同妻子搬到那裡生活。
然而瑪德琳在生下女兒後,立馬厭倦了枯燥的鄉下生活,要丈夫搬回城裡,並讓丈夫給他們的鄰居瓦倫丁在城裡謀一份差事。赫索格並不知道,瑪德琳和瓦倫丁早有私情,而這個要求不過是為了方便他們偷情。
當赫索格按照妻子的要求安排好一切事務時,妻子卻突然向他宣布,自己根本不愛他,隨後便將赫索格趕出了剛布置好的新家。赫索格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他不明白自己為何就變成了一個沒有職業、房子、財產和女兒的失敗者,失意之下,索性聽從醫生的勸告去歐洲旅行,回來時才明白了一切,但這無非是給他失敗的人生更增添了一筆悲劇,妻子和朋友的背叛,讓他遭受了沉重的打擊,幾乎精神崩潰。
從此以後,赫索格的大腦開始飛速運轉,每天不停地思考,行為也開始變得怪異。他提著一個裝滿信件的旅行包四處遊蕩,不停地給別人寫信,比如報刊、名人、朋友、親戚和總統。在這些信中,他不斷地回憶自己的家庭、父母、妻兒和朋友,回顧自己這半輩子的經歷。但奇怪的是,他從來只寫,卻並不寄出一封。
同瑪德琳離婚後,赫索格遇到一位經營花店的女子蕾夢娜,二人關係曖昧。蕾夢娜顯然是喜歡他的,但問題出在赫索格身上,他因兩次失敗婚姻的打擊,早已經對婚姻產生了恐懼。
赫索格突然想去看望女兒,於是帶著父親留下的左輪手槍潛入瑪德琳的住所,想要順便解決了瓦倫丁。然而,他卻看到了瓦倫丁耐心地為女兒洗澡的一幕,這讓他立刻打消了報復的念頭。返回的途中,他經歷了一場車禍,這時他攜帶的左輪手槍遭到警察的懷疑和盤查。當他再次回到鄉下房子時,他感覺自己已經徹底放下了瑪德琳,精神上得到了解脫。更要命的是,他發現蕾夢娜讓他再次萌發了一種寧靜的真情。他知道,不管未來如何,至少那種血腥的衝動再也不會出現了。
2.主要人物
赫索格:精神空虛的中產知識分子
步入中年的赫索格是一位博學多識的大學教授,他人品高尚,為人敏感而善良,在學術上他頗有建樹,在思想上羨煞他人,然而實際生活卻把他變成了一個「意志薄弱、滿懷希望的大傻瓜」。他希望擁有一個平靜的生活環境,卻總是被意外的干擾破壞;他希望與周圍的人和平相處,卻總被種種磨難打亂。
一再的不如意已經讓他陷入凌亂,這時卻又得知自己的妻子瑪德琳竟同摯友兼鄰居瓦倫丁發生姦情,並遭了他們的算計。他發現現代社會中,人的觀念已發生了變化,人類所有的高尚的道德情操都被無情的現實擊得粉碎。他再也找不到精神支柱、找不到信仰,精神處於崩潰的邊緣。回過頭去,他才發現自己掌握的淵博知識究竟算什麼,根本毫無用處,它們無法來幫助自己面對和安排自己凌亂的生活,甚至不能幫助他認識到自己的生命究竟在哪裡。他不如那些抱著實用主義的社交明星會交際,他性格內向,不善言談,不懂得包裝和推銷自己;他同投機鑽營、經商有道的哥哥相比,過於善良,缺乏勇氣。他唯一的優點是能夠用理論駁倒任何持有反對意見的人,卻永遠缺乏將想法付諸實際行動的決心。
赫索格其實代表了一類人,即現代西方高級知識分子,既高於社會的芸芸眾生之上,又受到來自不同階層的意識的衝擊;他們既對資產階級的生活墮落表示極大的厭倦,在生活享受和物質追求上又離不開這個階級所擁有的一切。因此,他們焦慮再三地反省生活中失敗的教訓,試圖找到一條雖然生活在現實中,但又不附和時代的瘋狂。他的悲劇是一切美國中產階級知識分子精神空虛,生活飄零的必然結果。
瑪德琳:極具個性的現代女性形象
瑪德琳外表漂亮迷人,性格活潑、直率而坦誠,而且她天資聰穎又好學,是極具個性的現代女性。然而,這樣一個明媚的女性形象,其實內心也有一大串不為人知的苦楚。她出生於一個藝術家庭,父親整日忙於工作,很少關心她的生活,14歲時她曾遭受性騷擾,而她把這歸咎於父親對他的疏於照顧,這些都深深地影響到她日後的婚姻生活。因此,她選擇一個德高望重的大學教授作她的丈夫,似乎想彌補她內心所渴望的父愛。在她的美好藍圖中,是希望與這位大學歷史教授能夠互相尊重、平等對待的,但最終她發現她丈夫自私、專橫、風流,於是她毫不猶豫地投入丈夫好友的懷抱,並提出離婚。
然而,瑪德琳絕不是一個輕浮、浪蕩的女人,瑪德琳的姨媽澤爾妲曾告訴赫索格:「瑪德琳是個好母親,你用不著擔心。她沒有跟其他任何男人在一起,雖然他們都在追求她,老給她打電話。如果她是那種無信用的人,她就可以挑選男人了。可是她是認真的……反正她都待在家,對一切包括她的一生進行了重新思考。儘管相信我,她沒有和別的男人在一起。」
非但如此,瑪德琳還是個極其上進的女性。瑪德琳曾攻讀俄羅斯宗教歷史專業博士,但遭到赫索格的漠視和怒罵。赫索格認為照顧丈夫是妻子的任務,而他又習慣於有人照顧的生活,自然對妻子的深造深感不滿。一次,赫索格發現床底下存著一堆的舊書,為此對瑪德琳大加指責,結果卻引來瑪德琳的一陣狂罵。還有一段時間瑪德琳患了多疑妄想症,但她還是很快就重新回到她的學習上。這件事也使得兩人走上情感破裂這條道路。
蕾夢娜:理想型女性
蕾夢娜是赫索格在夜校授課期間結識的一位成人學生,三十多歲,離過婚,受過高等教育。如今獨自經營一家花店,經濟獨立。蕾夢娜的性格和容貌都像她花店的花一樣芬芳可愛,就連「蕾夢娜說的這些話就像她的長相一樣芳香」。作為一個單身女性,她妖艷動人,充滿女性魅力,又善於照顧男人,她身上似乎具備一切女性應當具備的優點,以及傳統猶太女性的美德:溫柔可愛,又不失勤奮,廚藝好、有家庭感;同時,她又具備現代女性的長處:獨立聰穎又性感。
蕾夢娜認識赫索格時,赫索格已經同瑪德琳分道揚鑣,她看中的是赫索格不贊成師生戀的道德品質,為此他對他主動發起了進攻。她看到了赫索格的萎靡不振,因此更想用愛來喚醒赫索格對生活的自信和熱愛,甚至幫助他繼續他的事業。然而,赫索格的表現卻令人擔憂,他似乎有意東躲西藏,但她又感覺到他還是欣賞她的獨立與智慧的。事實上,她也的確為他的生活帶來快樂,赫索格曾在他的頭腦書信里多次提到自己對她的情感:「祝福這位姑娘吧!她給了他多少的歡愉。她所做的一切方式都使他感到滿意———法式、俄式、阿根廷式、猶太式。」在小說結尾處,蕾夢娜顯然得到了赫索格的愛,他為她準備晚餐,送給她花,要知道他從未對其他女性做過這些。因為他深切地明白,正是因為蕾夢娜,赫索格才逐漸從破碎的婚姻生活中振作起來,恢復了自我。
3.藝術特色
作為一位有高度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的作家,貝婁本著自己對當代社會的敏銳觀察和對當代人的心理的精妙分析,常常通過作品將當代社會中個人與社會、自我與現實之間難以調和的矛盾反映出來,而《赫索格》正是這樣一部作品。
從整體故事來看,赫索格經歷了由婚姻破裂而從習慣思考、精神憂鬱的教授變成了狂躁憤怒、險些走上不歸路的復仇男子,逐漸恢復心靈平靜,重新收穫快樂的過程,真實地表現了中產階級知識分子在現代社會中的苦悶與迷惘以及資產階級人道主義面臨的危機。
《赫索格》的寫作風格並非平鋪直敘,而是在敘述中穿插了有關人物的大量感覺、回憶、推測、意念、說理,這些東西混雜在一起,就跟主人公赫索格的大腦情緒和內心活動一樣始終沉浸在雜亂無章中。然而這些東西通過貝婁之手卻並不顯得那麼條理混亂,因為他運用了意識流的手法,這樣一來反而更為清晰地敘述了人物、情景和主人公思想的變化,對人物的內心世界和現實世界也都作了深入的探索。同樣是意識流,喬伊斯、福克納等人的意識流由於過多地使用深層潛意識,再加上缺乏情節和鮮明的人物形象,往往使讀者如墜雲里霧中,難以消化,而貝婁的意識流手法則較之清晰明快的多,他總是從容自如地進出人物的內心世界,不露痕跡地揭示人物內心深處隱秘的同時,還不忘對人物的感情、性格以及所感受的外部世界進行一番精妙細緻的分析。
語言方面,《赫索格》也獨具特色,他從無論是高雅雕琢的上流社會用語,還是市井小民的粗俗俚語,他不但運用得當,而且這種運用更使得全文邏輯嚴謹,極具說服力,絲毫不做作。貝婁的語言風格不愧是當代美國文學中文學語言和生活口語相結合的典範。
從結構上看,《赫索格》看似鬆散,雜亂無章,但這正是出於作者想要最大程度得表明主人公混亂多變的情思的,畢竟他要塑造的正是一個「精神受難者」形象。而這種結構也呼應了光怪陸離的當代美國社會。況且,結構看其雜亂但絕非無章,細心讀之,不難發現這種散點式結構中很容易就能梳理出一個清晰的脈絡,進而體會到作者的良苦用心。大概正因為如此,《赫索格》才被認為是一部寓意深刻,而又趣味高雅的嚴肅之作,甚至成為為數不多的一部既登得了大雅之堂,又進得了暢銷書行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