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屆諾貝爾文學獎(二)

  作者簡介

  哈里·埃德蒙·馬丁遜於1904年5月6日出生於瑞典南部布萊金厄省的亞姆斯霍格鎮。父親曾是位船長,後轉而經商。馬丁遜6歲時父親病故,母親冷酷地拋下7個孩子獨自一人去了美國,馬丁遜從此兄弟失散,成了孤兒。

  一開始,馬丁遜被教區福利機構收留,接著輾轉被幾戶農家收養。在那些寄養家庭里,他小小年紀卻飽受人間疾苦,不僅要干各種重活,還經常受到養父母的虐待和折磨。16歲時,馬丁遜開始在外國商船上當小聽差,後來又做過司爐、水手,到過南美、印度、南非等地。從那時起,他便浪跡天涯,居無定所,更不要說接受什么正規教育和藝術薰陶了。然而,正是這樣一個飽受人間冷暖的流浪兒積攢下常人所不能及的文學創作和繪畫才能,因此他被稱為「文學界的流浪兒」。

  1926年,馬丁遜以海員生涯為題材,創作了處女作詩集《鬼船》,一經發表便獲成功。之後,他又陸續發表了詩集《現代抒情詩選》(1931)、《遊牧人》(1931)等。這些早期詩作將作家悲慘的童年生活和坎坷的經歷反映出來,也闡述了他自己的生活哲學:人的生活應不斷更新。

  進入20世紀40年代,馬丁遜的創作風格發生了一些轉變,開始用細膩而獨特的手法描寫大自然,如詩集《信風》(1945)、《蟬》(1958)、《車》(1960)等。

  1956年,馬丁遜發表了敘事長詩《阿尼阿拉號》,成為他的代表作。這首詩不但奠定了他在瑞典詩壇上的泰斗地位,更成為瑞典詩歌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同時也是歐洲現代詩歌中的一部重要作品。1959年,它被改編成歌劇,在瑞典和歐洲許多國家久演不衰。

  馬丁遜晚年的詩作有詩集《光明與黑暗之詩》(1971)、《草之山》(1973)等。

  馬丁遜也有不少的小說創作,其中長篇小說《蕁麻開花》(1935)、《出路》(1936)、《迷惘的美洲豹》(1941)、《通向鍾國之路》(1948)和《浪子的故事》(1956)等都是其重要作品,《蕁麻開花》則為其代表作。

  除詩歌、小說外,馬丁遜還創作了一批散文、遊記、劇本等,如散文《漫無目標的旅行》(1932),遊記《再見吧,好望角》(1933),歷史劇《魏朝三刀》(1964)等。

  馬丁遜於1949年當選為瑞典學院院士。1974年,由於「他的作品通過一滴露珠反映出整個世界」,和詹森同獲諾貝爾文學獎。

  1978年2月11日,馬丁遜因病在斯德哥爾摩去世。

  作品賞析

  1.作品介紹

  馬丁遜的詩歌創作風格以浪漫主義為主,間或有神秘、悲觀色彩。因此,他的詩體現為想像豐富,聯想奇特,且具有濃厚的哲理意味,表現出詩人擅長採用新的視角觀察人生,尋求獨到的發現和體悟。他的抒情詩,語言流暢,感情細膩,頗似中國的古詩詞。得益於他在繪畫方面的造詣,他的自然小詩宛如一幅幅精美的風景畫。

  其中,看成馬丁遜的代表作的是敘事長詩《阿尼阿拉號》。這首長詩最大特點是以宏偉奇異的幻想形式,揭示重大而玄奧的人類命運主題。它敘述地球上發生核大戰後,宇宙飛船「阿尼阿拉號」滿載8000餘名劫後倖存者逃離地球,飛向火星,但因飛船偏離軌道,結果迷失在茫茫太空之中。馬丁遜通過奇幻的想像抨擊了現代科學和技術把人類引入歧途,使人類走向滅亡。

  在小說創作中,長篇小說《蕁麻開花》堪稱其代表作。這是一部自敘體的長篇小說。講的是小主人公馬丁的父親奧拉夫·托瑪遜從海外漂泊回瑞典後,結婚安家,並開了一家雜貨店謀生,但婚姻生活並不美滿,他同妻子不和,經營又累累失敗,最後破產去世。馬丁的母親則拋下兒女,隻身去美國謀生。馬丁從此由市政福利機關交由農民撫養。換了數家農戶,結果備受欺凌和虐待。馬丁忍受不了折磨,逃離農家,後來被寄養在一養老院中。養老院女院長心地善良,馬丁在此獲得了母愛,但不久女院長因病去世,馬丁又不得不過起流浪的生活。這部小說里隱藏著的是作者悲慘的童年生活,我們從中既可以看到馬丁遜苦難的童年,也可以了解到當時瑞典的農村生活、社會狀況和人們的精神風貌。

  2.經典聚焦

  1973年出版的詩集《草之山》是馬丁遜最後的著作。在這部詩集裡,我們看到作家對大自然的觀察和熱愛到達極致。其實,馬丁遜對自然的追逐早就有之。由於他童年生活的疾苦,觀察自然就成了他苦難生活的唯一慰藉。他不僅喜歡觀察,更善於觀察,而且總能找到一個十分獨特的視角進行觀察。後來承繼馬丁遜在瑞典學院的第十五把座椅的女作家夏斯汀·艾克曼曾說過,馬丁遜對自然的觀察來自博物學家林奈的傳統,強調精細觀察。但他和林奈不同的是,林奈將人擺在了中心位置,人用字眼兒定義它們,而馬丁松把動植物留在它們自己的層面和它們遭逢。

  那謎團悄悄露出它的輪廓,

  在寂然的蘆葦中織出一個黃昏。

  有一個沒人注意的弱點,

  在這兒,在青青的羅網中。

  緘默的牲口用綠眼睛凝視著,

  在黃昏的恬靜中漫步到湖畔。

  湖泊拿起它的巨大調羹,

  把清水送到了大夥的嘴邊。

  自然本是兀自獨立,你是否觀察入眼,是否理解於心,都取決於觀察者,而我們的觀察者馬丁遜尤其沉靜,那個「沒有人注意的弱點」唯獨被他注意到,編織在優美的詩句中。

  露落後,

  蝸牛開始了它的旅程。

  穿著梅干色外套,

  帶著聆聽的觸角。

  他在長長的路上辛苦地走,

  朝向生著蕨草的林間濕地。

  可每走兩腕尺,

  都會停下靜靜休息。

  現在更高的世界來了,

  喧鬧著的舞后往家。

  蝸牛於是收縮,

  躺著且黑且小遁入草叢。

  大地長久而重重地搖曳,

  夜已深,

  當草地停止打戰,

  早晨已至。

  瑞典深沉而美麗的自然,樹木、湖泊、青草、露珠、昆蟲,這些極其樸素極其常見的東西,卻深藏著一種令人窒息的美,它們呈現著謎語,勾畫著神秘,折射出一處瑞典那深沉而美麗的自然美景。大自然有一種神秘,馬丁遜的詩也有,且他的詩敏感又超凡脫俗,在萬事萬物中呈現出自己。正是如此,諾貝爾文學獎的授獎辭才這樣褒獎:「能捕捉一滴露珠而映射大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