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屆諾貝爾文學獎(一)

  作者簡介

  1900年7月29日,埃溫特·詹森生於瑞典北部北極圈附近的布登市。詹森本名烏洛夫·厄爾納爾,父親是採石工和鐵路工人。詹森幼年喪母,父親則勞累多病,認為自己無力供養他,便把他寄養在叔父家。由於家庭條件的關係詹森只讀過小學,14歲便到北極圈流浪,輾轉做過伐木工、原木流放工、鋸木工、機車上的伙夫,等等。直到1921年,詹森偷渡到歐洲大陸,在巴黎和柏林一帶漂泊,找到一份餐館打工的生計後便開始了自學和寫作。

  1924年,詹森的處女座小說《四個陌生人》發表,從此踏入文壇,開始專事寫作。1925年,他又出版了小說《提曼斯和正義》,描寫工人和資本家之間尖銳的衝突和鬥爭。1928年出版的小說《黑暗中的城市》以瑞典北部一個小城鎮為背景,描寫了小學教員安德遜的清貧生活和他所面臨的精神困境。同年,詹森出版了《黑暗中城市》的姐妹篇《光明中的城市》,將一個流落在巴黎街頭的青年作家的悲慘境遇淋漓盡致地刻畫出來。1930年,出版了小說《離開哈姆雷特》,譏諷了城市資產階級的生活。縱觀這些早期作品,不難看出其鮮明的社會主義傾向,他尖銳地批判資產階級的腐朽和不公,同情貧苦下層人民的遭遇。

  自1925年到1930年間,詹森僑居巴黎,受到法國作家普魯斯特、紀德和愛爾蘭作家喬伊斯的影響。這一時期的某些作品,明顯吸收了他們的寫作手法,如紀德的「寫生活橫切面」、喬伊斯的意識流手法和心理分析等。《回憶》(1928)、《對巨星隕落的評論》(1929)等小說均有明顯的模仿痕跡。

  1930年,詹森回到瑞典。這時的歐洲大陸掀起的法西斯主義越來越肆虐和猖狂,詹森立刻投身到反對希特勒統治的戰鬥中去,對此口誅筆伐。他的文學創作也跨進一個全新的階段,開始轉入現實主義,很快發表了揭露現代資本主義黑幕的小說《波賓納克》(1932)和抨擊官僚主義制度的《黎明中的雨》(1933)等。

  1934年到1937年,詹森發表了《烏洛夫的故事》,成為他的代表作。這是一部自敘體長篇小說,通過主人公的經歷反映了瑞典從農業國走向工業國的社會變遷。小說包括四部:《現在是1914年》(1934)、《這裡有你的生活》(1935)、《切莫回頭》(1936)和《青春的結束》(1937)。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和大戰期間,詹森積極參加反法西斯鬥爭,還創作了一些反法西斯題材的作品,如《夜間演習》(1938)、《士兵歸來》(1940)以及《克里隆》三部曲(1941~1943)等。「二戰」結束後,詹森僑居瑞士和英國,轉而創作歷史小說或以歷史故事為題材的小說,如描寫古希臘英雄奧德修斯冒險故事的《拍岸的浪》(1946)、以17世紀宗教審判故事為題材的《玫瑰與火之夢》(1949)以及描寫8世紀法國查理大帝鎮壓農民暴動的《陛下的時代》(1960)等。

  詹森還創作了不少出色的短篇小說,其中最重要的包括《夜深沉》(1932)、《船長,再一次》(1934)、《安穩的世界》(1940)和《七生》(1944)。此外,還有遊記《瑞士日記》(1949)、《北極圈冬之旅》(1955)和《柯羅諾斯遊記》(1961)等。

  詹森於1957年當選為瑞典學院院士。1974年,由於「他那高瞻遠矚和為自由服務的敘事藝術」,和哈里·埃德蒙·馬丁遜同獲諾貝爾文學獎。

  1976年8月25日,埃溫特·詹森在斯德哥爾摩病逝。

  作品賞析

  1.情節復原

  1914年,男孩烏洛夫馬上14歲了。這一天,他離開了照料自己童年的養父母,隨即拜訪了親生父母,但他只待了一小會兒,就離開了,臨走時告訴他們自己要出門工作。隨即,他上了南下的火車,為何要南下,只因為他的養父母家在最北面。

  烏洛夫從小就有兩個家,但他卻十分孤獨,時常感覺無家可歸。親生父母因為無力照顧他,而把他寄養在無子女的姨母家,照理說養父母給予他溫飽和安定,他應該倍感欣慰,但他卻因為這種寄養而覺得羞恥。

  養父母用各種方式挽留他,許諾讓他接受教育、給他一桿槍等,養母還告訴他,要是覺得困難,就隨時回來。但他心裡知道,自己絕不會回去。而親生父母待他總像陌生人。母親嘴裡說讓他留下,但他知道他們根本力不從心。從被寄養那一天開始,他就註定處於離開的狀態,回不去他想回的地方,待不了他可待的所在。

  烏洛夫找到一個放木排的工作。但這個工作幹起來十分吃力,不但要做夜班,更有被卷進激流的危險。但逐漸地,工友們忘記了他的年齡,他必須像成年人一樣幹活,沒有人照顧他、同情他。幹這行,幾年就會被壓垮,曾有一個放木排的駝背工人,據說他的背並非天生駝,而是慢慢被木頭壓彎的,最後,他還被激流吞沒了。

  烏洛夫於是不再放木排,改到磚廠做工,但那裡也不輕鬆,隨時面臨著沾染上肺病和肺結核病威脅。烏洛夫起初羞於同工友們交流,因為他認為自己的生活和未來絕不會像他們一樣。工友們也的確不怎麼考慮未來,閒時他們熱衷於打牌、喝酒、談論女人。

  做工的艱辛讓他逐漸認識到社會的不公。為何放木排就要面臨溺水的危險,他時時想起放木排時,死亡像一個和他並肩淌水的骷髏,他幾乎能感覺到死亡吹到他臉上的氣息。而在磚廠務工時,他又時刻警惕著肺結核的肆虐,他常試著咳嗽,看自己是否已經感染。在工棚宿舍,他幾乎總是被黑暗和寂寞帶來的恐懼打垮。他甚至還遇到過一個有同性騷擾癖的老頭。讓他不明白的是,他不明白自己為什麼要承受這樣的恐懼、艱辛和不公,他唯一知道的是,就在這種戰戰兢兢中,結束了自己的童年。

  時光荏苒,當烏洛夫逐漸擺脫童年的孩子氣時,傳來了父親往生的噩耗。烏洛夫這時進廠務工,之前的閱歷讓他更多地認識到社會的不公,他開始尋求解決的途徑,書籍成了他的救世主。

  烏洛夫輾轉來到城市,喧囂繁華的都市生活使他眼花繚亂。偶然間,他在一家電影院裡找到了工作,又同邂逅的姑娘瑪麗戀愛,然而好景不長,經濟衰退的來臨使他失掉了飯碗,紈絝子弟的炫財鬥富使他失去了愛情。烏洛夫突然在失業和失戀的痛苦交織之中醒悟過來,他不能夠過於責備瑪麗的愛富厭貧,而是這不公平的社會給他帶來種種苦難。他開始懷念起自己的故鄉和父老舊友,但是要返回到昔日的生活軌道上去已是不可能了。他只有咬緊牙關,勇往直前。

  最後,烏洛夫在認清了自己的遭遇之後,再次告別養父母,決定徹底離開北博騰省,並投身社會民主運動。他因常策劃罷工而被僱主開除,但似乎已經沒有什麼阻擋他的熱情。

  2.主要人物

  烏洛夫:貧困中成長起來的倔強靈魂

  作為這部小說唯一的一位主人公,烏洛夫敏感而多情,驕傲而倔強。孩提時代,他夾雜在兩個家庭中間,卻倍感孤獨。他為生父生母生下他而不能撫養他而感到羞恥,對養父母施與的慈愛感動卻又高傲得不肯接受。

  烏洛夫是孤獨的,他逃避養母觸碰自己的臉頰,他甚至躲避和母親說話,表面上所體現出來的冷漠,實際上是長期壓抑下的對親情的渴望。當他孤獨地躺在工棚的鋪上時,終於可以呼喚親情:「他找尋一個母親,一個父親,一個姊妹,一個兄弟,一份友誼,一份愛情,一個和某個人、某個什麼的共性。一個可微笑的字眼,一雙可觸碰可相信的手。」

  孤獨感讓他敏感多思,驕傲和倔強讓他不輕易屈服。他和工人們一起工作時,經常迎合工人們的語言,而獨自一人時才用孩子的語言。他常常告訴自己,他不再是個孩子,而是工人,就好像身為孩子是件令他羞恥的事。他積極地工作,想要跟工人們相提並論,卻又暗自下決心,自己的未來一定不要跟他們一樣。

  為此,他去讀書,去增長見識,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變貧苦的命運,他跟那些閒時只知道喝酒打牌的工人的確不同。所以,最終這個14歲離家流浪的孩子成了一名社會民主戰士。

  3.藝術特色

  《烏洛夫的故事》是一部自敘體長篇小說,記述了主人公烏洛夫從童年到青年的成長過程和思想上的成熟過程,通過主人公的經歷反映了瑞典從農業國走向工業國的社會變遷。小說分為四部,第一部《現在是1914年》寫烏洛夫從小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後來被迫去當童工的經歷;第二部《這裡有你的生活》寫烏洛夫進鋸木廠當鋸木工人,目睹種種社會的不平,但他不明白產生這些社會弊端的原因,於是便發奮讀書,希望能找到答案;第三部《切莫回頭》寫烏洛夫來到城市,經受了失業和失戀的雙重痛苦,並開始意識到是社會的不公給他帶來種種苦難,決心勇往直前,面對生活;第四部《青春的結束》描寫烏洛夫在認清了自己的遭遇產生的原因後,決心投身社會變革運動。

  《烏洛夫的故事》顯然有作者自傳的成分,詹森承認的同時不忘強調,自己不想說他經歷了所有主人公經歷的事,或說是以同樣的方式經歷了所有的事,只是自傳常常是喬裝的小說,就像小說常常遵循某些規則,把自己弄成了自傳。

  小說值得一提的是,《烏洛夫的故事》四部曲中都穿插了一個童話故事,也就是北歐的「薩迦」。作為童話,薩迦不免誇張,富於想像,但其本質也有它的真實,甚至比真實的事件更傳神。比如《現在是1914年》里有一則《關於肺結核和薄霧的薩迦》。說的是一個地方的人們因被女巫蠱惑而得怪病,旋風只那麼一吹,就死掉了一對雙胞胎孩子。葬禮後不久,孩子的母親外出取水,沼澤上瀰漫著霧氣幾乎遮蓋了一切。而霧氣里其實有許多許多的存在,誰若有一雙特別的眼睛,就能看見霧中的魂靈。這位母親就看到了自己死去的孩子。她想將他們攬進懷裡,可除了一團冰冷的霧,她什麼也沒有抓到。霧席捲著衝進她的嗓子,最後她就得了肺結核去世了。雖是一個童話,但與烏洛夫的親眼所見正好交相呼應,他見過肺結核病如何肆虐,卷過一個又一個的村莊。這些故事,不僅在反映一個十幾歲孩子腦子裡在想些什麼,也能反應作者的精神體驗。這些故事不僅填充了關於主人公以及他的內在世界,更為小說本身所處的社會狀態塗抹了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