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屆諾貝爾文學獎

  作者簡介

  赫爾多爾·奇里揚·拉克斯內斯斯生於1902年4月23日,冰島首都雷克雅未克。原名哈爾多·格維茲永,父親是一名築路工領班。拉克斯內斯斯3歲時,舉家遷居雷克雅未克附近的鄉間,開辦了拉克斯內斯斯農場。這個農場一定讓格維茲永松度過了一個美好而快樂的少年時光,以至於他把農場的名字作為筆名。

  拉克斯內斯斯從小就顯露出過人的文學才華,7歲就會作詩,編故事。少年時代,因家庭困難,他只在拉丁學校和雷克雅未克一所中學受過幾年正規教育,16歲時輟學,開始邊自學邊寫作。

  第二年,年僅17歲的拉克斯內斯斯就發表了自己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大自然之子》(1919)。在作品中,他將冰島的鄉村生活和自然景色描寫出來,充滿鄉野的浪漫情調。

  1923年,拉克斯內斯斯皈依天主教,進盧森堡一座本尼迪克教派修道院潛修,並用古代愛爾蘭聖徒「奇里揚」的名字作為第二名字。在那裡,他度過了兩年時光,潛心鑽研神學、哲學和拉丁文,並出版了第二部長篇小說《在聖山下》(1924)。這是一部帶有自傳色彩的小說,作者描寫了自己這一段時間的經歷,反映的是自己的信仰轉變過程,深度剖析了自我。

  1924年,懷著對宗教的極大熱情,他前往英國,在倫敦的耶穌會繼續他的研究。第二年,他親赴義大利,到羅馬進修,並準備接受聖職。不過,這時他的心裡正在進行著激烈的掙扎,不知道是不是該接受聖職。當時,各種哲學、文學思潮湧動,衝擊著他的思想,這讓他極為矛盾,一方面希望投身於宗教事業,一方面又渴望獲得新的自由。1927年,他的長篇小說《來自克什米爾的偉大織工》就深刻反映了作者本人這一時期內心的掙扎和鬥爭歷程。它描寫一個來自克什米爾的青年為在各種思潮中選擇一種信仰而苦惱的心路歷程。作品在思想觀念和創作手法上,顯然受斯特林堡、弗洛伊德、普魯斯特等人的影響,小說中採用的某些表現主義和超現實主義手法,曾引起激烈的爭論,但它在冰島文學中仍不失為一部重要作品。

  最終,拉克斯內斯斯沒有接受聖職,從1927年到1929年,他旅居加拿大和美國。1929年,拉克斯內斯斯返回冰島結婚,並定居於雷克雅未克,專心從事文學創作。30年代,他創作了三大長篇:《莎爾卡·瓦爾卡》(1931~1932)、《獨立之子》(1934~1935)和《世界之光》(1937~1940),從而奠定了他在北歐乃至世界文壇的地位。

  到了40年代,拉克斯內斯斯轉向歷史小說的創作。17世紀到18世紀,冰島被丹麥王國侵占的這段歷史,被拉克斯內斯斯進行了創作,他以冰島人民反抗丹麥人統治為題材,寫出歷史小說《冰島之鐘》三部曲,包括《冰島之鐘》(1943)、《聰明的少女》(1944)和《哥本哈根的火光》(1946)。

  50年代以後,拉克斯內斯斯相繼發表了一系列長篇小說,包括描寫古代英雄的《快樂的戰士》(1952)、用第一人稱寫一個歌手成長經歷的《會唱歌的魚》(1957)、描寫19世紀50年代一批冰島摩門教徒去海外尋找幻想中的「樂園」的《重返樂園》(1960),以及寫一個牧師為解救人民苦難自願去鄉村工作的《城堡下的快樂》(1968)。

  除此之外,拉克斯內斯斯還出版過短篇小說集《幾篇故事》(1923)、《小小的故事》(1956)。在戲劇方面,他也曾有涉足,曾出版過如《銀月》(1954)、《鴿子宴》等劇本。詩歌創作上,他善於用超現實主義手法創作抒情詩。1963年,作者出版了回憶錄《詩人的時光》。同時,拉克斯內斯斯還是一名優秀的翻譯家,翻譯過海明威、泰戈爾等作家的多部作品。

  作品賞析

  1.情節復原

  一個世代生活在冰島的個體農民比亞圖爾,辛勤勞作18年,終於買得一片土地,接下來的12年,他又飽經風霜,比之前更加辛勤勞作經營,才還清了買地的欠款。這期間,他的兩任妻子和眾多兒女均因無法忍受非人的生活條件而被折磨致死,最終剩下比亞圖爾自己和他的老岳母。不管怎樣,比亞圖爾總算熬了過來,如今不再受僱於誰,也不再拖欠於誰,終於成為一個獨立的人。

  可是,就像沼澤地里流傳的鬼故事,農民永遠無法擺脫幽靈的追逐,就在比亞圖爾的好日子剛剛來臨時,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比亞圖爾立刻被戰爭中所帶來的虛假繁榮所欺騙,他的胸腔燃起熊熊烈火,想要大幹一番,過上真正的好日子。於是,他開始用抵押貸款的方法修建住宅,可是一連串的打擊又將他這一卑微的願望瞬間摧毀,他先受丹麥人的騙,丟了存款,又因無法還清貸款而破產,農場被拍賣。

  最後,他帶著年邁的岳母、身患重疾的養女,以及他的非婚生子女艱難地向荒原開進,打算去開拓一番新生活。臨行前,他遇到一幫工人罷工的隊伍,從他們口中得知俄國十月革命的消息,這時,他立刻做了一個決定,就是將身邊唯一的兒子留下來參加戰鬥,他深深感覺到,兒子是屬於未來的,而無產階級必須戰鬥,才能迎來真正的屬於自己的未來。

  2.主要人物

  比亞圖爾:追求獨立的冰島農民

  比亞圖爾是冰島上一個典型的農民,他剛毅、正直、具有英雄氣概,為了獲得獨立自由做著不屈不撓的奮鬥。冰島有13%的土地為冰雪覆蓋,即使在夏天,日平均氣溫也只有17度。在這樣嚴峻的環境中拓荒,艱難可想而知。無論風雪、嚴寒、瘟疫還是飢餓,主人公從未叫苦連天,而支撐他的正是獨立自由的信念。比亞圖爾就是獨立自主的化身,他就這樣給人做了18年的僱工,才終於攢下一筆錢,並置購了一塊地。

  一開始,比亞圖爾認為只有經濟上獨立了,他就能獲得真正的獨立,於是一直以此為目標不屈不撓地奮鬥著。他審時度勢,用他獨到的判斷力和經驗來評價一切。儘管有時顯得愚昧可笑,但也正因為這樣,才頑強地顯示了作為自耕農的存在價值。

  比亞圖爾在追求精神獨立的過程中,表現最為明顯的就是突破了傳統的迷信思想。當地始終流傳著一個可怕的傳說,令人聞風喪膽。當地方官賣給他的那棟房屋正是傳說中幽靈出沒的荒屋時,他不但沒有按照習俗給女鬼扔一塊祈求吉祥的石頭,反而輕蔑地說:「什麼龔弗爾,哼,我才不怕呢!你這個老巫婆,想阻礙我,還早呢!」他也不相信鬼魂克倫基理的存在,認為「人們把一切都歸罪干克倫基里,現在看來,不過是每個人的心中都承擔著自己的命運」。

  在教導兒子方面,他也有自己的一套理論,「應該有決心,有擔待,敢於面對自己的命運……應該維持自己的意志和自己的道路。」

  比亞圖爾在步步維艱的生活中,成長著,進步著,直到他終於意識到,要想獲得真正的獨立,不能單靠經濟獨立,而要去革命,就像俄國十月革命那樣。到此,這個冰島農民終於完成了他的獨立意識。

  羅莎:追求獨立道路上的犧牲品

  羅莎是比亞圖爾的妻子,是個溫柔善良、不懂得反抗的女性,他尊重丈夫的獨立精神,但同時也做了他的犧牲品。因為不小心丟失了羊,比亞圖爾便命令所有人必須要將羊尋回。在同丈夫上路之前,這個可憐的女人曾告訴他自己即將生產,但比亞圖爾卻冷酷地說:「孩子如果是我的,最快也得過年後才會出生,如果是別人,那我才不管呢!」結果,羅莎就這樣在冰天雪地出了門,最終凍死在尋羊的路上。

  羅莎這個悲劇人物,在很大程度上客觀地反映了比亞圖爾對財富的過度熱情,甚至顯露出積累資產過程中那種原始的貪婪。在比亞圖爾至死不渝地追求獨立的道路上,羅莎卻成了那個備受欺凌和侮辱的犧牲品。

  3.藝術特色

  《獨立之子》實際上是一部冰島拓荒者的史詩。生活在冰島上的農民,它們戰天鬥地,前仆後繼地悲壯地開拓著這片凍土,正如書中描繪的那樣,它們「年復一年,一個世紀接一個世紀地,總有很多人離開自己的故鄉,到這裡墾荒營生……老的一代去了,新一代又來了。他們在艱困的環境中臍手眠足,活一天就干一天」。這就是冰島獨特的文化,即追求獨立自主,酷愛自由,這成為冰島民族精神的價值取向。

  在結構上,《獨立之子》具有它的獨特性。它以主人公比亞圖爾一生追求獨立為主線,截取了他的生活中幾個重要場面,例如結婚、完租、受害、繁榮、破產,以此來建構情節,來多角度地展示人物性格。對饒斯密里的穿插性描寫,一方面既擴展了小說內容,又突出了主人公的活動空間,這樣,個人命運與時代巧妙結合,將人物與環境的關係清晰而準確地表現出來。

  《獨立之子》始終能看到某些現代主義的影子,尤其在對人的潛意識活動描寫中,作者進行了充分的探索和表現。不過,在創作方法上,也明顯地體現出作者向現實主義傾斜的意向。

  在敘事上,《獨立之子》繼承了北歐文學的敘事傳統,採用第三人稱敘事視角,就像聆聽一位年邁的老人訴說古老的故事,這樣的敘事方法,即全方位,又使小說具有史詩般的深邃感。整部小說,語言充滿著悲憫情調,平實而質樸。

  小說在描寫上也頗下功夫,尤其在對冰島獨到的自然風光的描繪和風俗人情的穿插,使小說具有邊緣小國的民族特色和獨特的民族文化氛圍。作者引用意識流、象徵主義等表現手段,使小說充滿現代感。整部小說懸念叢生,含蓄隱晦,就像冰島一樣,冰天雪地中透露著一種淒涼又迷離的感覺。

  在諾貝爾文學獎授獎詞中,瑞典文學院這樣評價拉克斯內斯斯:「拉克斯內斯斯把文學的發展重新帶回到群眾共有的傳統基礎上來。這是他的偉大成就。他有鮮明的個人風格,平易而自然,能夠圓滿而靈活地為實現他的意圖服務,給人留下強烈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