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屆諾貝爾文學獎

  作者簡介

  1885年10月11日,弗朗索瓦·莫里亞克生於法國波爾多市的一個銀行家家庭。幼年喪父,由虔誠的天主教徒母親撫養成人。因此,自幼就沉湎於宗教文化和文學作品中。莫里亞克早年在當地的教會學校學習,後入波爾多文學院攻讀歷史,又考入巴黎文獻典籍學校,但幾個月後就輟學,開始文學創作。

  1909年,莫里亞克發表第一部詩集《合手敬禮》,翌年,又發表了詩集《向少年時代告別》。這之後莫里亞克開始轉向小說創作,先後出版了《身戴鐐銬的兒童》(1912)和《白袍記》(1914)等。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不久,莫里亞克入伍參加了傷兵救護工作,不久因病退伍。戰後他恢復寫作,一生筆耕不輟,發表了小說《血肉斗》(1920)、《優先權》(1921)等。

  從1922年到1939年,莫里亞克進入創作生涯的最重要的階段。發表於1922年的《給麻風病人的吻》贏得巨大聲譽。隨後,他又相繼發表了《火流》(1923)和《吉尼特里克斯》(1923)。兩年後發表的《愛的荒漠》,獲得法蘭西學院的小說大獎,奠定了他在法國文壇的地位。1927年,《苔蕾絲·德斯蓋魯》的發表,引起了很大反響,趁熱打鐵,他又連著寫了3個系列篇,包括《苔蕾絲看病》、《苔蕾絲在旅館》和《黑夜的終止》。而1932年出版的《蝮蛇結》,是一部在人物心理方面有著絕妙刻畫的作品,被大多數評論家公認為是他最成熟和最完美的作品。

  1933年到1941年間,莫里亞克先後創作了五部小說,包括自傳小說《弗隆特納克家的秘密》(1933)、《黑天使》(1936),其中最著名的是《法利賽女人》(1941)。

  從1938年到1951年,他投身於戲劇藝術創作中,出版了一系列反應靈和肉鬥爭主題的劇本,包括《阿斯摩泰》(1938)、《錯愛的人們》(1945)和《地上的火焰》(1951),頗受好評。

  莫里亞克還是一位富於正義感的作家,他勇於跳出宗教樊籬,站在正義和人類進步的角度發言。「二戰」期間,他積極參與法國地下組織,戰後,又成為一名傑出的記者。在政治上,他積極支持戴高樂,維護民族獨立,曾獲「榮譽團大十字勳章」。

  在莫里亞克生命的最後18年中,他寫出了大量政論文、傳記作品和回憶錄,如傳記《戴高樂》(1964)、日記體回憶錄《內心回憶》(1959)、《新內心回憶》(1965)、《政治回憶錄》(1967)等。在這些作品中,他極盡詳細地記載了許多歷史事件,表達了他的政治觀點和文藝思想。1969年,他發表了最後一部小說《往日的青春》。

  莫里亞克一生創作了一百多卷的作品,這些作品體裁各異,小說26部,詩集5本,劇作4部。作品中,既體現了古典主義文學傳統於現代文學潮流之間的矛盾,又促進了兩者的交融。

  1970年9月1日,莫里亞克病逝於巴黎。

  作品賞析

  1.情節復原

  保爾·庫雷熱醫生和雷蒙·庫雷熱是一對父子,均屬於富裕的中產階級人士,生活平淡卻衣食無憂。

  庫雷熱醫生一生勤奮工作,靠著過人的醫術救死扶傷,在當地小有名氣,算得上功成名就。然而,庫雷熱醫生的家庭生活卻不慎美滿,他同妻子共同生活多年,卻缺乏共同語言,為此他感到內心空虛,猶如寸草不生的荒漠,這種空虛感時時逼迫著他,他甚至做好了隨時轉身逃走的節奏。

  終於,庫雷熱醫生慌不擇路地逃進一條死胡同———他遇到了一個名叫瑪麗婭·克羅絲的女人,一個背負無數罵名的著名二奶。瑪麗婭是個年輕的寡婦,為了撫養兒子,她做了有錢人的情婦。再給瑪麗婭的兒子治療病痛的過程中,庫雷熱醫生結識並狂熱地愛上了這位傷感、妖嬈的女人,他滿以為自己找到了心靈的慰藉,卻不被她所接受,於是,他只好將無盡的痛苦埋藏於心,就像一個被活埋在世上的死人。

  不巧的是,庫雷熱醫生的兒子雷蒙整天混跡於巴黎的夜生活,而這個花花公子居然也愛上了瑪麗婭。3個人由此陷入了一種緊張的三角關係,父親與兒子針鋒相對,好像隨時會爆發戰爭,而瑪麗婭夾在他們中間,不選擇其中一個。瑪麗婭始終沉浸在純潔與罪惡、善與惡之間,躑躅徘徊著,她備感孤獨,但她並不認為溫情的家庭能讓她解脫孤獨,她的內心同樣猶如荒漠。最終這場三角戀也沒有結果,多年以後,當雷蒙同瑪麗婭再次相逢,內心的傷痛依然停留。

  2.主要人物

  庫雷熱醫生:飽受壓抑下的犧牲者

  庫雷熱的家庭看起來是個極其幸福的家庭,四世同堂,大家各司其職,婦女們在家中操勞,醫生為了事業和生活忘我的工作,兒子在富足的環境中長大。每個人都竭盡全力地維持著家庭的和諧。

  庫雷熱醫生正直、善良、高尚,仁心仁術,被人們所尊敬,然而或許正因為如此,他的苦難才比別人更加深一層。他和妻子同床異夢,妻子總是在強調自己「本可以嫁給一個更富有的人」,還處處顯示她才是一家之主。她從來不了解他,她向他接近一步,他就逃離更遠。一開始,他只能靠拼命工作來轉移他無處申訴的孤寂心情,壓抑著他作為正常人的七情六慾,直到有一天,他在醫治瑪麗婭的兒子時,發現了這個脫俗的女人,他視她為知己,在她身上,他找到了心靈上的契合,他第一次發現了自己追求幸福的欲望如此強烈,他那荒漠一般的內心在吶喊「我是人,是和旁人一樣有血有肉的可憐男人。沒有幸福就不能生活」。不過,這個可憐的醫生,儘管內心洶湧澎湃,行動上卻顯得懦弱不堪。他無法擺脫自己人夫、人父的身份,他更無力改變他和瑪麗婭之間的關係,他感到瑪麗婭對他不是愛情,而是一種崇拜,她不是情婦,而是弟子。

  雷蒙:少年叛逆者

  雷蒙在家庭的沉悶壓抑中,表現出來的不是父親那般的逃避和懦弱,而是大膽的叛逆。這個讀中學的叛逆青少年,渾身充滿著青春的活力,卻又顯得跟這個世界格格不入。他不信任任何人,所有人都令他覺得冷漠和庸俗。學校的教育枯燥乏味,回到家中,每一個人都在竭力打探他人的秘密,他卻把自己藏得嚴嚴的。在他眼裡,父親是唯一一個與眾不同的,但他又那麼軟弱和正直,這讓他們根本無法溝通。

  為了擺脫這種窒息的生活,雷蒙想要離家出走,甚至做好了自殺的準備。他性格孤傲,又自卑多疑,深信自己是個一無是處的怪物,隨時提防著外來的傷害。這樣的他就有那麼一天在電車上,看到瑪麗婭那充滿同情和憐愛,而並非像眾人一樣充滿好奇、鄙夷的目光。雷蒙被這目光震撼了,他第一次產生了一種被認同的安全感。他立刻愛上了這個女人,然而他卻不知道,他那懵懂的愛情同現實之間,隔著無法逾越的荒漠。

  瑪麗婭:絕望的孤獨者

  瑪麗婭應該是三者中最孤獨無助的一個。她本來為了撫養孩子而委身於有錢人,可孩子卻最終夭折了。正如她自己所說,她「沒有丈夫,沒有孩子,沒有朋友,在世界上肯定沒有人比我更孤獨了」。

  精神上的壓抑,以及現實的被迫,讓她變成一個多重分裂症患者,她時而純潔,時而墮落,時而善良,時而冷漠,時而勇敢,時而軟弱,她是那麼耐人尋味。同醫生的交往,讓她以此為榮,但她卻只和他保持朋友關係。27歲的她竟愛上17歲的雷蒙,然而當幸福來敲門時,她又逃之夭夭了。

  是什麼造成她如此的不可捉摸,答案只有一個,就是她為之付出一切卻不能挽救其生命的夭折的兒子。為了兒子,她做了情婦,因為兒子,她結識了醫生,她人生中任何重大的決定,都離不開她的兒子。這個已亡人,判決著她的是非對錯,左右著她的思想。對她來說,兒子所在的地方代表著純潔、安寧,那是上帝的居所,是她心靈的寄託。她本來是一個安守本分的「好女人」,但丈夫的死使她必須獨自一人面對生活。然而,對於供養她的情人,她又是那樣的鄙夷,而無半點愛意。或許是因為她的肉體已被出賣,她才更要拼命地捍衛內心世界的最後一塊淨土。她樂於同醫生交談,因為醫生能與她達到心靈的契合,而不涉及一點肉體關係,況且,醫生更深知她對兒子的感情。她愛上雷蒙,因為他的身上有著她所迷戀的孩童般的稚氣、單純和不知所措。所以,她可以對任何人敞開她的肉體,卻絕不用它來褻瀆這對父子。她就這樣矛盾著,糾結著,最後當男孩想要跨越她的那道防線,她竟不惜以跳樓來求解脫,因為她實在不容許將她那純潔的愛推入肉慾的深淵。

  3.藝術特色

  《愛的荒漠》在寫作技巧上獨具匠心,通篇運用追敘和內心獨自,吸收了意識流的表現手法,把往事和現實巧妙地結合起來。

  在傳統的現實主義創作中,人們所注重的只是對外部可觀事物的描寫,以及對典型人物和事件的刻畫,而莫里亞克卻對此做了新的突破。通讀這部小說,不難發現這是一個情節非常簡單的故事,沒有波瀾起伏的激烈描述,作者似乎有意將事件一筆帶過,而是用濃重的筆墨來刻畫人物的內心衝突和情感變化,再輔以多變的現代寫作手法,通過精神分析、潛意識、畫面回閃、內心獨白、自由聯想、時空交叉、人稱更替等手法,來豐富人物的形象。讀到最後會發現,讀者是通過人物來明白事件,而並非通過事件來認識人物的。羅大岡先生對此作出了精闢的論述:「莫里亞克的藝術深度在於他表現了資產階級保守落後的精神世界和現代文明、現代生活的強烈矛盾,表現了他自己內心深處的傳統思想和現代派思潮之間的矛盾。」

  這部小說因其低沉的格調,反映了當時法國知識分子精神的萎靡和思想的空虛。而且,它的社會效應,似乎遠遠超過了那些個宗教說教,這部作品讓莫里亞克的名字傳遍了全世界,它讓我們了解到,經歷兩次世界大戰的法國人們,似乎正艱難承受著不斷變化的社會、傳統的道德和仍舊閉塞的精神世界。這些是令他們痛苦的根源,是讓他們湧向無止境的空虛荒漠的罪魁禍首。

  諾貝爾文學獎在其授獎詞中指出,「莫里亞克的小說可以比作窄口的深井,在底部能看到一鴻神秘的活水在黑暗中閃爍」。如果這是一曲哀歌,那麼我們所聽到的是作者對於人類生存環境的深切憂慮和對人世間苦難的深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