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1891年5月23日,帕爾·費比安·拉格奎斯特生於瑞典南部斯莫蘭省韋克舍的一個鐵路員工家庭。1910年,拉個奎斯特畢業於韋克舍中學,翌年考入烏普薩拉大學攻讀藝術史,當時已經立志要成為一名文學家,同時開始為各激進報刊撰寫詩文和評論文章。
1913年,拉格奎斯特輟學赴巴黎,對當時的表現主義、立體主義產生興趣。同年冬天,拉格奎斯特回瑞典後發表一篇名為《語言的藝術和繪畫的藝術》的文章,抨擊了當時因囿於傳統而衰落的瑞典文學,讚頌了從傳統中解放出來的現代繪畫。
從那之後,拉格奎斯特又相繼發表了隨筆、詩歌集《主題》(1914),論文《評瑞典的表現主義者》(1915),小說集《鐵與人》(1915),詩集《苦悶》(1916),劇本《最後的人》(1917)、《艱難時刻》(1918)和《天堂的秘密》(1919)等。
在這些創作中,其中《苦悶》是拉格奎斯特第一部真正具有影響的作品,作品張揚了表現主義的手法,被認為是瑞典文學尋求革新的起點。這部作品旨在通過痛苦的反省來探索人生的意義,也反映了作者當時在精神上找不到出路的苦悶心情。
此後,拉個奎斯特的作品可以分為三個創作時期。20年代為第一時期,主要作品有小說《永恆的微笑》(1920)、《邪惡的故事》(1924),描寫童年生活的自傳體長篇小說《現實的客人》(1925),詩集《心中的歌》(1926),論文集《征服生活》(1927)和劇本《他又活了一次》(1928)等。
30年代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是拉格奎斯特創作的第二個時期,也是他的多產期。這一時期,他在創作思想和藝術手法上更加趨於成熟,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法西斯的殘暴、納粹的酷刑使他更加關注人類的善惡、人間的疾苦,這讓他的思想更加成熟有深度。
這一時期的主要作品有詩集《營火旁》(1932)、《天才》(1937),隨筆、散文集《握緊的拳頭》(1934)、《那個時代》(1935),劇本《絞刑吏》(1933)、《一個沒有靈魂的人》(1936)、《瘋人院裡的仲夏夜之夢》(1941)和長篇小說《侏儒》(1944)等。在這些作品中,拉格奎斯特大力針砭政治暴虐和極權主義,對人的生存狀態作形而上的思考,主張用人道來對抗野蠻。
進入50年代,拉格奎斯特的文學創作進入第三個時期,這一時期他的作品格調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幾乎全部主題都和上帝的形象、神的價值有關,把他的創作推向了第二個高峰。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大盜巴拉巴》(1950)、《女巫》(1956)、《托比亞斯三部曲》(1960~1966)、《希羅德和瑪利亞妮》(1967),詩集《夜晚的土地》(1956)以及劇本《皮爾格門》(1964)等。這段時間,最重要的代表作是《大盜巴拉巴》,他能獲得1951年的文學獎,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部作品。
在拉格奎斯特的創作中,他始終關注著幾乎相同的主題,即什麼是人類的悲慘與崇高,塵世生活加之於人民的奴役刑罰,以及人類為掙脫這種奴役所從事的英勇鬥爭。而這正符合諾貝爾文學獎的宗旨,最終,「由於他在作品中為人類面臨的永恆的疑難尋求解答所表現出的藝術活力和真正獨立的見解」,拉格奎斯特榮獲這一最高獎項。
作品賞析
1.情節復原
許多年前,一個摩押女子,被一夥耶利哥大道上搶劫商隊的匪徒擄去,被強盜們輪姦後又被賣給耶路撒冷的一家妓院。後來老鴇見她快要分娩,便將其趕出娼門,女子在路旁生下孩子後,便斷了氣。這個嬰孩就是巴拉巴。
無父無母的孤兒巴拉巴在匪窩中長大,從小耳濡目染,習慣了那種生死相搏、弱肉強食的生存法則,自然長成一個冷血無情,毫無信仰之人。他殺人越貨、作惡多端,桀驁不馴、蔑視一切,最終成了一個令人聞風喪膽的大強盜頭子。這個自胎中就飽受詛咒的人,從未體會過愛的溫暖,更不懂親情為何物。為了自保,在躲開親生父親那致命一刀時,不惜將他推向懸崖,從此巴拉巴的臉上留下了那道無法消失的疤。他用冷漠、爭鬥來回應這個冷酷的世界。
這樣的生存背景,令巴拉巴的內心有著說不盡的無奈和仇恨,而臉上那道明顯的刀疤更時刻提醒著他那殘酷悲涼的痛楚。然而命運似乎有意與人類開玩笑,它竟讓這樣一個殺人不眨眼的江洋大盜和善良博愛的耶穌一同被釘在十字架上。最終,救世主耶穌難逃一死,而十惡不赦的巴拉巴卻被判無罪。巴拉巴始終難忘那一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耶穌對眾人所說的話:「放了巴拉巴,釘死我吧!」這令他耿耿於懷,並陷入困惑,畢竟那時候,該上十字架的人明明是他,而那被稱為聖子的人竟願意成為替罪羔羊,用自己的死換回巴拉巴的自由。回憶自己的一生,除了幾年前被他玩弄過的兔唇姑娘外,再沒有人願意為他犧牲,巴拉巴徹底被震撼了。雖然當時眾人一律認為耶穌該判死罪,但對於巴拉巴說,耶穌是代替他釘在了十字架,正如書上所言:巴拉巴比任何人更接近耶穌。從此,他對信仰展開了執著的質疑和追尋,由一個行動者變成一個思考者。
思考者或者說有靈魂的人自然是與眾不同的,所以當他再次回到強盜集團時,的的確確已經判若兩人。過去的他勇敢、果斷、足智多謀,如今的他常常心不在焉、無意參與,只喜歡坐著一個人發呆。一個人心靈覺悟的過程是漫長的、曲折的、複雜的、艱辛的。兔唇姑娘讓他覺悟了愛的真諦,礦工沙哈向他展示了寬容的基督精神。經過這樣一個艱難的心路歷程,巴拉巴最終完成了他對基督信仰的皈依。最後,巴拉巴在瀕臨死亡之時,面對無盡的黑夜說出最後一句話:「我把我的靈魂交給你了」,最終徹底地完成了信仰的蛻變。
2.主要人物
巴拉巴:江洋大盜
十惡不赦的罪犯巴拉巴在逾越節這天獲得釋放,而耶穌則頂替他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巴拉巴被釋放之後,帶著對耶穌那不可思議的寬容,展開了一連串的思索,如對耶穌的受難和復活之說以及宗教信仰等進行了深刻的思考和探索,對上帝之子關於愛與自由的預言,充滿了無限的迷惘和無盡的沉思。
通過這個人物,作者充分展現了一個人在信仰面前的一切迷惘。因著耶穌的偉大,他是渴慕基督,羨慕彼此相愛的信仰的,然而他心中又時刻徘徊著那種對耶穌釘十字架的不解和困惑,他無法讓自己相信,那位被釘十字架的人子真的是神嗎?所以當沙哈最後選擇殉道時,他退縮了。他說他不信神。沙哈反問:「那你為什麼把『耶穌基督』刻在你的號牌上?」他回答說:「因為我很想信。」
或許,這是一種軟弱,是一種退卻,但巴拉巴至少尊重了自己的心靈,他夠誠實,況且基督不需要偽善的愛和偽善的犧牲,信仰到什麼地步就是什麼地步,不需要為此羞愧。最終,巴拉巴不還是完全歸於主了嗎?當他臨終時最後的那句話「我把靈魂交給你了」,就是最好的證明。
兔唇姑娘:善良的化身
可以想像,這位從小兔唇的姑娘,一定飽受歧視的眼光,她的畸形註定她這一生的悲劇。但是,儘管這樣,她仍然是心存善意、溫柔待人的,他更是毫無保留地照顧受傷逃亡的巴拉巴,只因為巴拉巴曾玩弄般地對她說過「我愛你」這3個字;更令巴拉巴震撼的是,這位瘦弱的姑娘,竟願意因愛她的主,而踏上殉道之路,只因為當初那位人人尊敬的耶穌,曾經溫柔地向她說話,並撫摸了她那自小被人嘲笑的兔唇。出於被慈愛的主完全的接納,她心甘情願用自己的生命來見證基督信仰。巴拉巴問她,那個人傳播的以及她所信奉的到底是什麼?姑娘站住先是看著地面,而後又十分羞澀地看著他,口齒含混不清地說了一句:「彼此相愛。」然後,姑娘走了,巴拉巴久久地立在那裡,目送那瘦弱的身影遠去。
這個姑娘身上所發生的一切,讓巴拉巴對那個信仰更加迷惑不解,最終迫使他離開耶路撒冷和他的山寨。
沙哈:堅定的信徒
沙哈,是巴拉巴去往西賽普勒斯的銅礦服苦役時認識的一名信仰基督的奴隸。當沙哈得知巴拉巴曾親眼見過耶穌,便總是懇求他多說一些關於耶穌的事跡。沙哈還在自己的奴隸牌上刻上「耶穌基督」的印記,巴拉巴見了,立刻認出那正是代他釘死在十字架上的救世主的名字。巴拉巴不知為何,要求沙哈把這個印記也刻在自己的名牌上。在沙哈的帶領下,巴拉巴有時竟同沙哈一起祈禱。
在巴拉巴不願禱告之後,沙哈仍不斷關心他,甚至在沙哈苦苦地向監工哀求下,巴拉巴才得以逃出致命的賽普勒斯銅礦。沙哈給予他最真誠的愛和關懷,溫暖了那顆冷酷的心,也因著如此,多年後,當巴拉巴夢見沙哈正為他禱告的情景,竟第一次流下感動的淚水,並願意再次去尋找這份信仰。
後來,兩人一同被押到羅馬總督府做奴隸時,名字上的印記被羅馬官員發現。這時,巴拉巴則選擇不承認牌子上的符號,而沙哈則寧死不屈,堅定自己的信仰,最終殉教。
這件事給巴拉巴造成極大的衝擊,他親眼看到一個基督徒在面臨死亡威脅時所展現出來的對信仰的那種堅定、忠貞,這種力量深深地震撼了他。通過沙哈的殉葬,巴拉巴離信仰更近一步。
彼得:基督的聖徒
聖徒彼得是耶穌十二門徒之首,是將基督信仰發揚光大的人。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忠誠的信徒,也曾背叛過耶穌。但在耶穌死後,他重新扛起耶穌的旗幟,傳其道,揚其名。
後來,羅馬皇帝尼羅發了瘋,燒了羅馬城,並企圖把這罪過嫁禍給基督徒。這時,身在羅馬城的巴拉巴聽到有人喊是基督徒放的火,他便信了,以為它們要燒掉這該死的世界,把罪惡的羅馬燒個一乾二淨。接著,巴拉巴像發了瘋似的,喃喃自語:「那個被釘在十字架上的人回來啦!他現在才要顯示他真正的威力。這次絕不會讓他失望!」於是,巴拉巴撿起焚燒的木頭扔向其他房屋。
巴拉巴心裡在吶喊:看啊,這就是他的天國!看啊,這就是他的天國!
最後,巴拉巴同其他被誣陷的基督徒一起被抓進監獄。在那裡,他遇到了聖徒彼得。彼得以無限的仁慈寬恕了巴拉巴的罪過,他並沒有因為巴拉巴的縱火而跟他劃清界限,也沒有責怪巴拉巴將他們這幫人陷於不義,反而和他促膝長談。但這並沒有讓巴拉巴感受一點寬慰,他仍然躲在冰冷的角落,感受著永遠的孤獨。當所有人為即將到來的殉教而高唱讚美詩時,只有他孤零零地坐在一旁,審視著自己的這一生,究竟有何意義。
然而,彼得的寬容的確使巴拉巴再一次體會到信仰的偉大,是讓他徹底完成信仰的最終原因。
3.藝術特色
通過巴拉巴一生的離奇經歷和追求信仰的心路歷程,作者寫出了現代人心中的痛苦和悲哀:人們內心的愛總是敵不過現實生活的惡,因而陷入了想有信仰而不能有所信仰的困境。這是一部悲劇性著作,然而正是這種悲劇表達出了使人的命運顯得如此偉大,同時又如此艱難的生命之謎———信仰。人類為建立自己的信仰而進行的艱苦探索和鬥爭,永遠也不會完結。
小說不斷呈現出愛與接納這兩個主題。一開始,基督為了救贖世人,不惜選擇釘死在十字架上,這是一種無怨無悔的大愛。正是這樣的大愛,動搖了在仇恨中長大的巴拉巴,成為他一生追尋信仰的動機。然而,巴拉巴在嘗試著去接觸基督徒時,卻得到的是不完全的接納,總有一部分人把他當成間接殺害耶穌的兇手。為此而心痛的巴拉巴,開始質疑那份從耶穌那裡感知得到的愛,質疑信仰的真實性。從此,巴拉巴始終介於兩者之間,被愛和不完全的接納所考驗,直到他遇到兔唇姑娘、沙哈和彼得。三人分別給予他堅定信仰的充分的愛,這愛讓他變得更加堅定、更加溫暖,最終得以永生。
《大盜巴拉巴》無論是在故事情節,還是人物形象上,都寓意深刻、充滿哲理,對主人公內心世界的刻畫和描繪,動人心弦。作者運用象徵手法,對善與惡、美與丑、神與人、理想和現實等都作了深入的分析和解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