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伯特蘭·亞瑟·威廉·羅素生於1872年5月18日,英國威爾斯的一個貴族家庭。其祖父約翰·羅素伯爵為著名政治家,曾兩度出任首相,其父安伯力·羅素是一位激進的自由主義者,因為鼓吹節育而失去國會的議席。羅素4歲時死去雙親,由祖母撫養。祖母是個嚴格的天主教徒,蔑視一切惡習惡行,「不可隨眾行惡」是祖母題贈給他的座右銘,羅素一生嚴格遵循。
童年時期,羅素一直接受家庭教育,青少年時期就對數學、歷史和文學產生濃厚的興趣。11歲時,他從哥哥那裡第一次接觸到歐式幾何,從此一生執迷追求。叔叔零碎教給他一些科學知識,他卻很快發現科學和宗教之間的矛盾,17歲時考慮放棄宗教信仰。在祖父的書房中,他閱讀了大量的歷史和文學著作,對他今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1890年,羅素考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攻讀數學和哲學,受到數學家、哲學家懷特海教授的影響。1893,羅素畢業後就在該院講授邏輯和數理原理。
1894年,羅素不顧家人反對,與比他年長5歲的美國姑娘阿露絲·波爾薩斯·史密斯結婚。婚後第三年,同妻子一同前往柏林,就研究經濟學和政治學,並仔細閱讀了馬克思的《資本論》,並積極參加工人集會。1896年,他出版了《德國社會民主》,第二年出版了《論幾何學的基礎》。
1900年7月,羅素在巴黎國際哲學會議上遇到義大利邏輯學家皮亞諾,這一碰撞激發了羅素的靈感,他吸取皮亞諾的邏輯技術並進行改進,而後轉到分析數學基本概念工作上。在短短几個月裡,羅素達到智力上的巔峰,每天都有新的發現和新的收穫。1900年底,羅素完成《數學的原理》,經過仔細修改於1903年出版,這部著作至今依然是數學基礎研究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此後,羅素同懷特海合作撰寫《數學原理》。後來,這部著作是20世紀科學的重大成果,被譽為是「人類心靈的最高成就之一」,為羅素贏得了學術上的崇高地位和榮譽。
此間,羅素並沒有忽視哲學的其他方面,於1905年在《心靈》雜誌上發表了《論指謂》這一名文,該文確實出自他對邏輯學的研究並奠定了他著名的摹狀詞理論基礎。他於1911年發表的《親知的知識和摹狀的知識》首次闡明了這兩種知識間的重要區別。1912年,他在「家庭大學叢書」中出版了《哲學問題》一書,他對這部篇幅不大的著作感到滿意,因為它包含了他的許多基本哲學觀點。
1914年3月,羅素赴美國,在哈佛大學開課,為諾威爾講座作系列講演,受到熱烈歡迎,講演稿以「我們關於外間世界的知識」為題於1914年8月出版。該書所採取的是徹底的經驗主義立場,它把羅素置於約翰·洛克、伯克萊、大衛·休謨和約翰·穆勒的繼承者的行列。
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羅素作為反戰人士投身到寫作、演說和組織活動中去。1915年初,他寫了一本反戰的小冊子《戰爭恐懼之源》,頗有影響。1916年,他出版了一本重要的政治著作《社會重建原則》,該書對婚姻、教育、教會等重大問題提出了與流行看法相左的觀點,引起了英國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
自1914年英國參戰到1917年底,他一直馬不停蹄地為反戰活動奔波,結果因一張傳單而被法院判為有罪,被三一學院解職。1918年,他因撰寫一篇反戰文章而被判刑入獄,在獄中完成了《數學哲學導論》,接著開始撰寫《心的分析》。
1920年,羅素訪問蘇聯,會見了列寧。同年8月來中國講學,提出「以教育救中國」主張。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他積極參與世界和平運動,反對核戰爭獲世界和平獎。1954年為譴責氫彈實驗,發表「羅素—愛因斯坦聲明」。1958年抨擊美國的越南政策。1970年2月2日,羅素逝世於威爾斯梅里奧尼斯郡的家中,享年98歲。
作品賞析
1.作品介紹
羅素不僅是一位高產作家,還是一位涉獵廣泛的學者。他一生著書多達七八十種,論文數千篇,涉及哲學、數學、科學、社會學、政治、歷史、宗教等諸方面,有「百科全書式思想家」之稱。
作為一位哲學家,羅素的思想大致經歷了絕對唯心主義、邏輯原子論、新實在論、中立一元論等幾個階段,主要貢獻在數理邏輯方面,由此出發建立了邏輯原子論和新實在論,使他成為現代分析哲學創始人之一。這方面,他的主要著作有《哲學問題》(1912)、《自由之路》(1919)、《數理哲學導論》(1919)、《心的分析》(1921)、《物的分析》(1927)、《婚姻與道德》(1929)、《教育與社會秩序》(1932)、《權力論———一個新的社會分析》(1938)、《西方哲學史》(1946)、《人類知識的範圍與限度》(1948)、《權威與個人》(1949)、《我的哲學發展》(1959)、《西方的智慧》(1959)等。
作為一名數學家,他曾與懷特海合著的三卷本巨著《數學原理》(1910~1913),提出了「數學與邏輯的同一性」這一命題。羅素認為,數學是邏輯的一個分支,並以此為前提,構建了龐大的符號公式體系。在數學領域,這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革新,直接推動了數理邏輯的發展。
羅素同時也是個文學家,雖然他直到80歲才開始創作小說。1952年,他匿名出版了第一部小說《X小姐科西嘉歷險記》,之後又相繼出版了兩部短篇小說:《近郊的撒旦》(1953)和《顯要人物的噩夢》(1954),他的散文在英國文學中也享有盛譽。1967年,他還出版了三卷本的自傳。
2.經典聚焦
羅素向來與絕大多數分析哲學家不同,他對社會和人生的種種問題極感興趣。在他畢生的著作中,絕大部分是屬於社會思想和政治方面的通俗著作,而純哲學的尚不及三分之一。《幸福之路》就是這樣一部不純粹的哲學著作。羅素於1930年寫成,是一本關於生活哲學的小書。在書中,羅素針對關於「追求幸福」的眾多問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比如生存競爭、煩悶、嫉妒、疲勞等,在談論如何避讓這些生活中的不快樂的同時,他也表述了追求幸福的方法。
羅素始終關切著人類的命運,更喜歡探討自由和幸福這兩個人類基本的生活命題。《幸福之路》中沒有艱澀難懂的哲學道理,也沒有生僻古怪的詞彙,羅素只是將自己親身經歷過,或者已經證實過的看法總結起來,希望能夠幫助人們找尋到生活不幸福的原因,讓更多的人獲得屬於自己的幸福。書的前半部分,羅素分析了人們不幸福的原因,後半部分總結了追求幸福的途徑和方法。他認為,如果人們能夠儘量避免不幸福的事件或行為,幸福就會變得簡單很多。他說:「不幸福的人一般是因為深陷在自我沉溺之中而不能自拔。」於是,羅素從世界觀、倫理道德觀、生活習慣等方面來分析這種「自我沉溺」的緣由和危害。
當人們明了為什麼不幸福之後,羅素又開始耐心地告訴人們走上幸福之路的方法。他分析了個人興趣、情愛、家庭、工作、休閒與幸福的關係,也分析了人會產生幸福感覺的原因。正如他在書的上半部中說的一樣,人的不幸福來自社會和自身兩個方面,幸福同樣也要從這兩個方面創造。除了無力改變的外界環境,在個人自身範圍內,幸福其實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
關於自身的成長經歷,羅素在書中這樣寫道:「少年時,我憎恨人生,老是站在自殺的邊緣上,然而想多學一些數學的念頭阻止了我。如今,完全相反了,我感到了人生的樂趣;竟可說我多活了一年便多享受一些。這一部分是因為我發現了自己最迫切的欲望究竟是什麼,並且慢慢實現了不少。一部分是因為我終於順順利利地驅逐了某些欲望。但最大的部分,還須歸功於一天天的少關心自己。」
羅素指出自己找到幸福的途徑,那就是少關心自己,多投身外部事業。羅素甘願如此現身說法,為年輕人提供尋找幸福的指導,但這些指導不是通過嚴密的理論論述,更不是居高臨下的說教,而是通過一種近似朋友間的交流來達到的。
這本書的最大貢獻還在於,羅素為幸福提供了新的層面,或者說更寬泛的定義。羅素將幸福分為兩種,一種是現實的、肉體的、情感的,另外一種是幻想的、精神的、理智的。第一種幸福並非來自知識、自然法則或者公民的權利,而是一種軀體上的活力,第二種幸福則是人們通過智力活動創造的。羅素還指出,兩種幸福的區別在於,第一種幸福所有人都能享受,而第二種幸福只眷顧那些能讀會寫的人。這並非一種歧視,他認為教育造成的差異的確會讓人們感受不同的幸福,不過那也只是形式不同而已。一個人只要興趣廣泛,儘量去追求自己感興趣的事物,而不是抱著敵視的態度,那麼最終會和那些「讀書人」一樣獲得幸福。
羅素自己曾經坦言,他的這些不純粹的哲學著作,並非以哲學家的身份寫的,而是以遭受世界苦難現狀的普通人的身份寫的。他所謀求的不是艱深的哲學理念,而是謀求改善世界的生存狀況,表達世人努力謀求自由和幸福的心聲。他的理念正符合諾貝爾文學獎的宗旨,於是,他因「表彰他所寫的捍衛人道主義理想和思想自由的多種多樣意義重大的作品」而榮獲1950年的諾貝爾獎,當之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