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屆諾貝爾文學獎

  作者簡介

  1897年9月25日,威廉·福克納生於密西西比州新奧爾巴尼一個沒落莊園主的家庭。那是一個名門望族,支配這個家族的是福克納的曾祖父威廉·克拉科·福克納老上校。此人是種植園主出身,又是一名軍人,兼作家和政治家。他亦是一名經營鐵路的企業家,當地唯一一條鐵路就是他修的。因此,在福克納的家鄉,處處都留有老上校的痕跡。這位德高望重的老上校去世後,人們甚至在他的墳頭立起一座8英尺高的義大利大理石雕像,州內一個鎮也是以他的名字命名。講演老上校的傳奇故事,成為當地人一項必要儀式。老福克納還著有幾本小說和其他一些作品,以至於我們的小福克納也沿襲了這一天賦。後來,福克納的作品中,「約翰·薩托里斯上校」的原型就是其曾祖父。

  1902年,福克納舉家遷至該州的奧克斯福鎮,在那裡,福克納度過一個不慎美好的童年,然後在那兒就讀。不過,福克納對學校的多數功課都感到不屑和厭煩,以至於沒念完高中便輟學了。造成福克納如此叛逆性格的,正是那種分裂的家庭氛圍。福克納的父親是整個家族的不孝子,毫無意志、一事無成,而母親則堅強自尊,父親的屢屢失敗和母親的堅強驕傲,同時影響在福克納身上。於是,在他的性格中,時而向軟弱屈服,又時而堅強無比。但不管怎樣,福克納是以自己的曾祖父為人生目標的,9歲時,他就成天嚷嚷著要像曾祖父那樣成為一名作家。

  事實的確如此,不愛念書的福克納,倒是個貪婪的讀者,痴迷於庫柏、馬克·吐溫、狄更斯、仲馬父子、莎士比亞、雨果等人的作品。1910年開始,小福克納把時間都花在了寫作上,這時他發表了最早的詩歌、短論和短篇小說。到14歲,福克納讀到了梅爾維爾的《白鯨》,為之著迷,同時,《舊約全書》幾乎是他不離手的讀物,對其日後的創作產生極大的影響。

  1918年7月,福克納進入加拿大的英國皇家空軍學校學習。年底,「一戰」結束,福克納還未學完全部的飛行課程,便得以返鄉了。回鄉後,因為他這種特殊情況,又進密西西比大學學習了一年。此時,他已經開始了詩歌、散文和短篇小說的創作,其中有些已在學生報《密西西比人》上發表。1921年,福克納前往紐約,在一個書店謀到一門差事,年底回家,任密西西比大學郵務所所長,並代理童子軍教練。

  1924年,福克納自費出版了第一本詩集《大理石牧神》,同年辭去郵局工作。1925年,福克納前往紐奧良小住後,開始了一場歐洲遊歷生活,先後去往瑞士、義大利、法國、英國,年底返回奧克斯福鎮。

  1926年,《士兵的報酬》出版,這是福克納第一部長篇小說,是在一位名叫伍德·安德森的老作家的幫助下出版的。此書描寫了迷惘的一代,風格與海明威的小說相像。1927年,福克納的第二部長篇小說《蚊群》問世,描寫的是紐奧良一群不拘小節的作家、畫家,這類人生活的世界。不過,這兩部小說並未引起大的反響。

  這時,老作家伍德·安德森對其進行了一番勸告和教誨,福克納虛心接受了意見,不再以神話、迷惘的一代、三流藝術家等為主題進行創作,而把筆鋒轉向自己的家鄉,開始營造自己的「約克納帕塔法世系」,而這也最終讓他走上了創作高峰。

  1929年,福克納出版了長篇小說《沙多里斯》,此為約克納帕塔法世系的第一部作品。這部作品雖然還透露著許多不足之處,頂多算得上「站在了門檻上」,但已透露出他體系中的那種主調、題材、結構、風格,以及藝術手法上的完整性。正如福克納自己所說:「它打開了一個有各色人等的金礦,我也從而創造了一個自己的天地。」

  福克納的「約克納帕塔法世系」,是指作者虛構了一個創作背景,即密西西比州北部的約克納帕塔法縣和傑弗生鎮,他的大多數作品都是以此地為背景,其原型其實就是作者的家鄉拉法艾特縣和奧克斯福鎮。福克納一生共創作了19部長篇小說和近百篇短篇小說,其中15部長篇小說和絕大多數短篇小說都是以約克納帕塔法縣和傑弗遜鎮及其郊區為背景,講述的是那裡若干個家族幾代人的故事。最具代表性的長篇小說包括《喧譁與騷動》(1929)、《我彌留之際》 (1930)、《聖殿》(1931)、《八月之光》(1932)、《押沙龍,押沙龍》(1936)、《沒有被征服的》(1938)和《去吧,摩西》(1942)等。其中,《喧譁與騷動》是福克納最重要的代表作,有著「現代經典」之稱。

  《我彌留之際》是福克納另一部重要作品,故事並不複雜,它敘述了農民艾迪·本德侖為了完成妻子彌留時要求把屍體運回娘家墳地安葬的遺願,率領全家開始了一場送葬歷程的故事。

  《押沙龍,押沙龍》也是「約克納帕塔法世系」一部重要作品。這部小說用了與《喧譁與騷動》相似的手法,通過幾個人的敘述來表現莊園主塞德潘一家的盛衰史。不同的是其敘述要複雜得多,而且帶有沉重而神秘的色彩。

  《聖殿》用平鋪直敘的客觀敘述手法描繪了性慾的罪惡和現代社會中冷漠的人際關係。《八月之光》的主題是種族問題,寫一個在社會中找不到自己位置的孤獨者被罪惡的種族、階級偏見扼殺的悲劇。而《沒有被征服的》和《去吧,摩西》都是由7篇作品組成的系列小說,前者著重描寫了美國南方在內戰時期與重建時期的情景,後者則是一部南方的種族關係史。

  另外,福克納還創作了長篇小說《村子》(1940)、《小鎮》(1957)和《大宅》(1959),其主人公均是弗萊姆·斯諾普斯和其周圍的人,主題和情節有連貫性,被合稱為「斯諾普斯三部曲」。

  長篇小說還有《墳墓的闖入者》(1948)、《修女安魂曲》(1951)、《寓言》(1954)和《掠奪者》(1962)等。

  福克納同樣也是中篇小說的藝術巨匠,《殉葬》、《夕陽》、《早晨的勝利》以及系列小說中的《熊》、《古老的民族》和《大黑傻子》等,都是現代小說中最精美的中短篇佳作。此外,他的詩集《綠枝》(1933)、散文集《紐奧良札記》(1958)等都是被人津津樂道的作品。

  1949年,角逐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均是大家,包括福克納、海明威、斯坦貝克、帕斯捷爾納克、肖洛霍夫、莫里亞克、加繆、邱吉爾、拉格奎斯特等人。最後,評獎委員們決定在福克納、邱吉爾和拉格奎斯特之間作一選擇。福克納在投票中光榮勝出,但因未能得到全體通過,在當年未予以宣布。直到第二年,福克納才同1950年的得主羅素同時被宣布獲獎。

  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福克納回到美國又獲得全國圖書獎和普立茲獎,還多次受國務院委派,前往日本、瑞典等國家從事文化交流工作。1962年7月6日,福克納因心臟病在密西西比州的巴哈利亞猝然去世,安葬於奧克斯福的聖彼得墓園。

  作品賞析

  1.情節復原

  傑弗生鎮的康普生家族曾顯赫一時,曾經擁有廣袤的土地、成群的黑奴和數不盡的財產,祖上還出過一位州長及一位將軍。然而,繁華猶如過眼雲煙,風光一世的康普生家族如今只剩下一幢破敗的宅子。

  康普生先生經營律師事務所,卻不接單辦業務,整天嗜酒成性,每天爛醉如泥後,只知道在家中憤世嫉俗地宣洩一番。康普生太太驕傲冷酷,每天端著「南方來的大家閨秀」的架子,對世事不聞不問,對丈夫孩子鮮有關懷,只知道做她知書達理的優雅太太。這對夫婦一共孕育了4個孩子,哥哥昆丁、妹妹凱蒂、大弟傑生和小弟班吉。

  班吉是個智障,雖然已經33歲,卻只有3歲兒童的智力。小說的情節就從班吉那凌亂、瑣碎的敘述和回憶中展開。

  班吉的回憶中,最多的是關於姐姐凱蒂的。作為康普生家族這一代中唯一的女兒,凱蒂從小備受社會道德以及家庭規矩的約束,在這種環境下,凱蒂越來越勇敢、叛逆、固執己見。她從小勇於突破習俗的束縛,大膽地追求愛情,但不小心大膽成了放縱,最終她變成一個輕佻放蕩的女子。她同一個男人發生了性關係,這件事讓哥哥昆丁得知,為了拯救妹妹,他竟承認跟凱蒂犯了「亂倫罪」。凱蒂懷了孕後不得不嫁給一個她並不愛的人。當她的丈夫發現真相後,殘忍地將其拋棄。凱蒂只好將女兒小昆丁寄養在母親家裡,而後獨自到外面生活。這樣的凱蒂,卻是最關心和疼愛這個智障弟弟的,甚至超越母愛,因此在班吉的印象中,一直對她念念不忘。

  昆丁是康普生家族的繼承者,總是一副鬱鬱寡歡的模樣,帶著沉重的沒落貴族氣息。當昆丁還是個哈佛大學的學生時,有那麼一天,他想到妹妹凱蒂的事突然心情煩躁,於是颳了鬍子、穿好衣服,給父親和同學分別寫了一封信,然後就曠課離開了。他在一家五金店買了兩個6磅的小熨斗,乘上電車,中午時分來到一個鄉村小店。在那裡,他碰到一個渾身髒兮兮的小女孩,給她買了兩個麵包。結果,那個小女孩就成了他的跟屁蟲,一直跟著他。

  昆丁走到河邊,小女孩的哥哥認為他是拐了自己妹妹的人販子,對他拳打腳踢,還叫來了警長。昆丁被人冤枉後於下午6點才回到宿舍,他重新換了乾淨衣服,站在橋頭,身上掛著那兩個熨斗,跳河自殺了。在這一天,昆丁滿腦子想的都是妹妹凱蒂的事。他還記得在凱蒂結婚前,他曾想阻止婚禮,想帶著妹妹和班吉遠走高飛……

  傑生是康普生家族中最務實的一員,他將整個身心都浸染在家族的莊園中,生是康普生家的人,死是康普生家的鬼。他本來在銀行有一個職位,卻因為凱蒂的醜事而讓他丟了工作,只好委身在一間雜貨鋪做夥計。傑生由此帶著對生活的絕望和對家人的仇恨,變成一個順應潮流的鑽營家,除了錢,他什麼都不顧及。

  傑生剋扣凱蒂寄給女兒的支票,父親去世那天,他遠遠看到凱蒂站在一邊,卻把她轟走。「你來這兒幹什麼,什麼遺產都沒留下!」傑生質問凱蒂,但凱蒂卻表示自己什麼都不要,她只想來為父親送葬,再看一眼自己的女兒。傑生卻趁機向凱蒂索要100塊錢,這樣才答應給她看女兒。

  傑生變成一個十足的大壞蛋,他認為小昆丁天生就是個下流坯子,應該把她送進妓院。他還認為班吉是他們家的一個包袱,應該把他送給馬戲團作展覽,或者送到精神病院。最後,在母親去世後,他果然做到了。小昆丁偷了他的私房錢,同戲班子的一個男人私奔了,傑生把班吉送進了州立精神病院,然後把祖宅變賣。

  迪爾希是康普生家族的黑人女傭,她見證了小昆丁如何偷了傑生的錢逃走,傑生又是如何發了瘋似的尋找,以及班吉被送往精神病院和祖宅被變賣的全過程。正像文中迪爾希所說的「我看見了初,也看見了終」。

  2.主要人物

  凱蒂:家族的叛逆者

  凱蒂是第四代康普生家族中唯一的女兒。整個家族因為她同一個男人發生性關係而蒙了羞,並陷入煩躁和不安中。她身懷有孕,卻隱瞞這一事實嫁給了一個自己並不愛的男人,當丈夫得知真相後,同她離婚。生下女兒,為紀念哥哥而取名昆丁。小昆丁被留在康普生家寄養,而她卻不得進家門半步,從此踏上了流浪生涯。後來,凱蒂嫁給一個好萊塢電影界的小巨頭,5年後分手。「二戰」期間,有人從報紙中認出了凱蒂,她穿著高貴,挽著一位德國參謀部將軍的胳膊。

  在家人眼中,凱蒂徹底墮落了,唯獨智障兒班吉不那麼看。事實上,凱蒂並非一個壞女人,她天性善良,富有同情心,敢作敢為。當所有家人都把班吉當成一個包袱和累贅時,只有凱蒂真心關心愛護他,給予他母親般的溫暖和愛撫,在這一點上,連康普生太太都不如她。

  康普生太太認為班吉不配擁有高貴的名字,於是特意給他改了「班吉」這個通俗的名字,那天,只有凱蒂哭得特別傷心。康普生太太嫌棄班吉是個傻子,從未給過他一點呵護和保護,只有凱蒂帶著班吉去玩。凱蒂結婚那天,班吉又哭又鬧,凱蒂甚至拋開一切跑到班吉身邊,安慰他、撫摸他。

  那麼,為什麼他人眼中的凱蒂卻是個十足的墮落者呢?這與她的生活環境和性格脫不了干係。凱蒂從小生活在古板高傲的南方舊貴族,那時正值南北戰爭之後,南方社會日益衰敗,而拜金主義和商業文化正急劇上升。夾雜在這樣一個內外環境下,凱蒂成長為一個蔑視傳統世俗道德的新時代女性。當所有人認為貞操就是女人的一切時,她卻鄙視貞操,這種東西在她眼裡還不如手指甲邊上的一根倒刺。於是,她向保守挑戰,只是她的反抗太微弱,太無力了,只搞得自己傷痕累累,最終走上一條不歸路。

  昆丁:家族沒落的犧牲者

  昆丁本是家族第四代繼承人,是長子,更是唯一一個知識分子,然而,或許正是這個身份,是把他推向自殺深淵的罪魁禍首。

  作為家族的長子,他對整個康普生家族有著強烈的榮譽觀,是一個典型的鬱鬱寡歡的沒落貴族的貴公子形象。他雖是個年輕人,卻說:「我20歲的時候,就比許多已經死去的人老得多了。」

  昆丁是深愛著妹妹凱蒂的,但凱蒂卻讓他深愛著的家族榮譽受損,更無法令人容忍的是破壞這家族榮譽的是凱蒂失去貞操,並且還要為了掩蓋這件事而匆忙結婚。他的思想正是男權觀念和傳統道德的體現,當他知道凱蒂失去貞操後,為了改變她的處境,並永遠監督她,竟主動告訴父親,他同凱蒂發生了亂倫關係。而父親卻說他這是「要把一樁自然的出於人性所犯的愚蠢行為升華為一件駭人聽聞的罪行」。昆丁卻說,「他是要就將她從喧囂的世界孤立出來,這樣就可以讓我們擺脫一種負擔」。這時,他想起了天主教長老會的那套關於自殺就會下入萬劫不復的地獄的說辭,於是決定和妹妹一起下地獄。

  將昆丁推向自殺深淵的不僅僅是凱蒂,還有整個康普生家族。他是在這個日益沒落的家族中長大的,他見過昔日的興旺顯赫,而如今卻走向窮途末路。父親終日酗酒,母親自私狹隘,傑生冷酷勢利,班吉是個白痴,唯一深愛的妹妹卻又讓家族蒙羞。還有為了給他繳學費以及給凱蒂辦婚事,父親賣掉了最後一塊土地。至此,他的精神絕望了,他深深愛著的那個家族榮譽,成了他最重的負擔。他已無力承擔,於是選擇一了百了。

  傑生:家族的葬送者

  傑生是整個家族中最壞的那一個。在整部作品中,他也是被譴責的人,福克納說:「對我來說,傑生純粹是負責惡的代表。依我看,從我的想像里產生出來的形象,他是最邪惡的一個。」

  傑生沒有上過大學,毫無才幹,只得在一家商品店做夥計,後來又做起棉花生意。他終生未娶,光棍一條。傑生不同於昆丁,他對康普生家族毫無熱愛之情,甚至認為除了他自己外,全鎮、全世界的人都是康普生,即頭腦不正常。他對家人毫無關愛之心,尤其在父親死後,他成為一家之主,那冷酷無情的面目更加體現出來。用迪爾希的話來說,「只要你在家,我沒一刻不聽見你在罵罵咧咧,不是衝著昆丁和你媽媽,就是對著勒斯特和班吉」。

  他的冷酷無情和卑鄙無恥在小昆丁和班吉身上暴露的最多。她恨凱蒂,罵她是蕩婦,並把這恨轉嫁給她的女兒小昆丁。他不喜歡小昆丁,經常拿著皮鞭抽打她,甚至想把她送到妓院。他對弟弟班吉無情無義,視他為包袱和累贅,母親一死,他就把班吉送到了精神病院。最終,懷著對康普生家族深深的恨,他變賣了這所老宅,康普生家族最後一點的尊嚴也都葬送在他手裡。

  迪爾希:家族榮辱的見證者

  在整部小說中,這位黑人女傭是一位閃爍著善良人性的正面人物形象,而這個形象的來源,正是福克納家族中那位可敬的黑人女傭,她叫卡羅琳,福克納對她敬重無比。他自己曾經說過:「迪爾希是我最喜愛的人物之一,她勇敢、大膽、豪爽、溫存、誠實。」作者甚至不惜筆墨,一開始就對這個形象在外貌、穿著上進行了一番修飾。這位老僕一天到晚為康普生家忙個不停,有了她的存在,才是這冰冷的家有了火光和暖氣。

  迪爾希還是班吉、凱蒂和小昆丁的保護者,她無微不至地關心和照料著他們。當傑生要毆打他們時,她第一個站出來擋住他的胳膊。她常常訓斥傑生,傑生卻是個種族歧視者,仇視迪爾希在內的一切黑人,但迪爾希從來不怕,她義正詞嚴:「傑生,如果你算是個人,那你也是個冷酷的人。我要感謝上帝,因為我比你有心肝,雖說那是黑人的心肝。」於是,傑生也最怕迪爾希,總是說:「我知道你壓根兒沒把我放在眼裡。」

  在整棟冷冰冰的陰森老宅中,只有她的廚房最溫暖;在整個搖搖欲墜的世界,只有她穩如磐石。她是整部書里唯一的亮點,她的忠心、毅力與仁愛,遠遠超過康普生家族每一個成員,在她身上,我們看到了普通人身上的那種淳樸的精神美。同時,她更作為康普生家族幾代榮辱的見證者,正如她所說的,「我看見了初,也看見了終」。

  3.藝術特色

  《喧譁與騷動》整部作品共有五部分組成,前面四部分,是按照人物角度進行的四種敘述,敘述角度依次為班吉、昆丁、傑生和迪爾希,最後一部分是以紀傳體形式對康普生家族史進行了一番概述。

  這種多角度的敘述方法,對於一般讀者來說,猶顯怪異,正如薩特所言:「《喧譁與騷動》的讀者一開始會對它寫作方法的奇特感到突兀,為什麼福克納要把它故事的時間打亂,把一個個片段安排得七顛八倒?」的確,《喧譁和騷動》所表現出來的是時空形態上的變異,是非常態的,因此一開始讓人很難跟進故事,甚至難以理清思路。作者先從班吉的角度來講述康普生家孩子的童年生活;又從昆丁的角度來講述康普生家孩子的青年時代的生活情況,主要是凱蒂的沉淪;接著又從傑生的角度敘述傑生當家後的情況,將凱蒂的小女兒昆丁的故事引述進來;最後從迪爾希的角度講述了當前發生的事情,小昆丁的出走,迪爾希以悲痛的心情參加教堂的復活節禮拜。

  四個故事看似雜亂無章,實際上都在講一個故事,即康普生家的故事。作者將過去、現在、未來的故事以空間並列的形式,以不同當事人的口吻呈現在讀者面前,從而達到對事件、人物的全方位描述。

  《喧譁與騷動》另外一個突出特點,就是運用了意識流的寫作手法。正如福克納自己所說:「我可以像上帝一樣把這些人調來調去,不受空間的限制,不受時間的限制。」所謂意識流,就是描繪人物意識流動狀態的文學形式,它可以使人物的心理活動不受時空影響,不受邏輯支配,跳躍式轉換場景等。比如在班吉的故事中,描寫班吉已經33歲,正在黑人勒斯特的陪同下去看別人打高爾夫球。這個過程中,班吉對過去的記憶不停地冒出來,毫無邏輯規律可言。這種場景轉換可達一百多次。再如,昆丁自殺前的內心活動十分頻繁,家裡的人和事不斷地交錯閃現於他的腦海,而作者在表現昆丁意識的自然流動時,就用不帶標點的表述方法來體現。

  福克納正是以這種極為怪異的方法,將《喧譁與騷動》寫成了一部反映美國南方白人種植園主家族的衰落史。由於精緻的技巧、成熟的思考和對生活與歷史的高度認識與概括能力,使得這部作品成為福克納的成名作和代表作。當然,意識流的寫法常常讓作品顯得撲朔迷離,但也不得不承認,正是這種宛如痴人說夢的狀態,才真實地呈現出美國南方那種喧囂與躁動不安的歷史變化。

  《喧譁與騷動》是福克納花費心血最多,最喜愛的一部作品,從構思到完成,都可以看出他的精雕細琢。作者以「喧譁與騷動」為書名,是引自莎士比亞的悲劇《麥克白》中第五幕第五場的台詞:「人生如痴人說夢,充滿著喧譁與騷動,卻沒有任何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