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屆諾貝爾文學獎

  作者簡介

  1869年11月22日,安德烈·紀德出生於巴黎一個宗教氣氛濃重的知識分子家庭。父親名叫保爾·紀德,任巴黎大學法學院教授,英年早逝,死時安德烈只有10歲。

  安德烈作為獨子,從小接受家庭帶來的嚴苛教育,母親認為孩子就應當順從父母的意願,而不需要明白為什麼;父親則認為無論孩子想做什麼,都有必要向他解釋清楚。1877年,紀德曾入達薩街的阿爾薩斯學校讀書,數月後卻因「不良習慣」被學校除名。1880年,父親去世後,紀德隨母親離開巴黎,來到外祖父家生活。當時的紀德體弱多病,又因為寄人籬下而異常敏感,再加上母親嚴苛的清教徒式的教育,釀成了他叛逆的性格。就這樣,紀德在孤獨中長大。

  當他愛上比自己大3歲的表姐時,遭到母親嚴厲的反對,轉而博覽群書,開始創作,那年他14歲。1889,紀德年通過學士學位考試,向心儀已久的表姐瑪德萊娜求婚,遭到拒絕。1895年,紀德的母親去世,他如願同表姐瑪德萊娜結婚,但二人只是名存實亡的夫妻。

  雖然紀德是個思想多變,經歷複雜,甚至有些病態的人,但他在文學上的造詣卻是不可估量的。他擅長小說、戲劇、散文、評論等多種體裁的創作,在法國文學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

  19世紀90年代初,他結識了著名詩人瓦雷里、馬拉美,從此加入象徵主義詩人的集會,受其影響,他的早期作品如《納爾西斯的論文》(1891)、詩集《安德烈·瓦爾特的詩歌》(1892)、幻想小說《尤里安旅行記》(1893)和虛構小說《沼澤地》(1895),都成為象徵主義的代表作。

  1893年到1894年,紀德遊歷北非,這讓他的身心發生巨變。創作上,他開始摒棄象徵主義那種脫離現實、矯揉造作卻內容貧瘠的文風,轉而強調對自然人生的強烈感受,使文學回歸現實。生活上,他開始反對清教徒的禁欲主義,支持同性戀,積極宣揚丟棄一切道德規範、擺脫一切精神束縛、享受生活、追求「自我」,他的這一系列主張當時風靡法國,被稱為「紀德主義」。1897年出版的《地上的糧食》將這一人生哲學推向極致,該書風靡一時,甚至問世後的幾十年間,都曾被眾多青年當作一種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

  1902年,紀德創作了自傳性作品《蔑視道德的人》,通過主人公米歇爾這一典型形象,將他整個充滿矛盾的精神世界體現得淋漓盡致,這部作品也是確立紀德在法國文學界和思想界地位的重要代表作。主人公米歇爾因身體有病而去非洲休養,但到那以後,藥物並未治好他的疾病,反而新的環境讓他的思想起了變化,不再像從前那樣「虛弱和勤勉用功」,也不去觀看那些古代遺物,卻為那裡的生活樂趣所吸引。這樣一來,他的病反倒痊癒了,他把這歸功於嘗到了人生的「絕對自由」。後來他多次重遊北非,還收養了一個阿拉伯男孩,但對他妻子由於不適應那裡的氣候環境而得病一事卻全然不顧,以致她病重而死。從小說的故事概述中不難看出米歇爾就是作者自己,儘管紀德一再否認這一點。

  之後,他又創作《窄門》(1909)和《田園交響樂》(1919),連同《蔑視道德的人》構成一個三部曲。這三部曲中,每部都表達了兩個互相矛盾的真理,即宣揚「絕對自由」,「享樂第一」的同時,又強調官能享受,只會讓自己陷入利己主義。總而言之,就是既反對人性的沉淪,又「蔑視道德」。紀德的另一部重要作品《梵蒂岡的地窖》(1914)是一部極具諷刺意味的作品,同樣強調摒棄傳統道德,宣揚個人絕對自由。

  1926年的《偽幣製造者》是紀德唯一一部長篇小說,它全面描述了19世紀初期中產階級的生活方式和道德觀念,嚴厲指責了現代生活的虛偽和爾虞我詐。《偽幣製造者》可以看作是一部真正的小說,作者在作品中並沒有交代結果,人物也是來無蹤去無影,但幾個故事的平行發展脈絡十分清楚,人物形象也生動完整,反映了20世紀初期法國社會幾種不同類型的知識分子的生活經歷以及他們的精神世界。更妙的是,小說中的那位也在寫一部名叫《偽幣製造者》的小說。

  1932年起,紀德參與國際反法西斯運動,宣稱信仰共產主義,但1936年應邀訪蘇歸來後,他又發表了《蘇聯歸來》,抨擊蘇聯的社會現實,曾轟動一時。除小說、遊記外,紀德也創作過劇本《薩烏爾》(1903),評論集《借題發揮集》(1903)、《偶感集》(1924)及《日記》(1889~1948)等。1947年,紀德榮獲諾貝爾文學獎。1951年1月19日,紀德病逝巴黎。

  作品賞析

  1.情節復原

  一個牧師偶然下收養一位盲女,待其如親子,精心照料,費盡苦心教她開口講話,更不惜藉助《田園交響樂》讓她感知這個世界。日久生情,盲女愛上了牧師,牧師一開始欺騙自己,迫於道德壓力而不敢承認,但最終還是突破道德束縛,承認了兩人的愛情,並在盲女去做復明手術前發生了親密關係。然而,當盲女復明後,才發現自己愛的根本不是作為父親的牧師,而是牧師的兒子。最後,她無法擺脫自己的罪過選擇自殺,雖然未遂,但還是憂傷而死。

  2.主要人物

  牧師:衝破道德束縛的人

  在遭遇盲女之時,牧師本把她當成上帝交付於他的使命,於是他責無旁貸地肩負起教會盲女熱愛、崇拜上帝的任務,並認為也只有藉此才能把她帶出黑暗。作為一個牧師,他的確充當著上帝和普通人之間的中介者,他也的確發自內心地向盲女傳達了「上帝的愛」的福音。然而,不幸的是,自從盲女出現後,牧師的宗教觀發生了徹底的改變。他在向盲女大談宗教的摯愛觀時,不知不覺發生了扭曲,他談論起性愛、男女之愛。這時,盲女和牧師兩者的身份,一個是年長者兼教育者,一個是年幼者兼被教育者,二人卻因愛欲的強烈共鳴而成為志同道合之人。為追求絕對美和絕對善的理念,他們決定同行。可是,這時他對盲女的欲望已然有別於基督教的摯愛觀,他這種完滿自己愛欲的行為,顯然辜負了牧師的身份。

  最終,他與盲女的親密接觸遠遠超出了導師與學生的關係。他徹徹底底成為了一個精神上的盲人,虧欠了「上帝的愛」。牧師為此製造了一套適合自己理論的福音,他選擇了愛欲的理念,直到盲女死後,他才真正陷入了精神法則與肉體法則的矛盾衝突和困境,即是否可以或者是否應該融合摯愛和愛欲。

  盲女:殉罪犧牲的基督徒

  牧師曾竭力試圖說服自己的所作所為只是為了榮耀上帝,這是典型的宗教摯愛觀,但盲女卻清醒地意識到,這本就是一種愛欲。她雖然盲了,卻比牧師更能洞察一切。所以,這讓她陷入了一種憂傷,她悲切地說:「我從您這裡得到的幸福都像是由於無知而來的。」當他們一起討論「美」、「靈魂」、「愛」等話題時,牧師比盲女更像一個盲人,如此諷刺,正應了基督之言「你們若瞎了眼,就沒有罪了」。

  可盲女沒有一直瞎下去,她成功復明了。從此,她看見了,而她看見的世界跟她感知的世界卻是那麼的不同。本來在黑暗中美的,現在卻變成了罪的。她親眼看到自己陷入一場三角戀中,她的介入讓牧師、妻子和自己同時陷入痛苦深淵。她看到牧師的兒子,即她真正的愛人,這些都成了她背負的沉重十字架。最終,她選擇了自殺。直到臨死前一天,她念念不忘聖保羅的話:「我以前沒有律法是活著的,但是誡命來到,罪又活了,我就死了。」

  3.藝術特色

  《田園交響樂》是安德烈·紀德的一個中篇。通篇以主人公牧師的日記體來表現。雖然只是一個中篇,但紀德卻醞釀了25年之久才將其創作出來。

  《田園交響樂》最為成功之處,還是他淋漓盡致地將牧師的心靈變化逐步體現出來,及其有技巧。首先是收養盲女時,現實他對摯愛的成分並不自知。其次,他陷入對盲女的傾心相愛中,這時愛已由基督教的摯愛轉移向愛欲。接著,牧師試圖融和基督之愛與希臘神話中的愛神之愛。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他甚至自我詮釋《聖經》,自創一套新的福音書。最後,盲女的赴死之心,使得牧師心中的愛神驟然遠去,基督之愛也早不是當初,牧師從此陷入一種兩難的境地。

  直至結尾,故事雖然講完了,但作者卻巧妙地將兩個哲學問題留給了廣大讀者,而沒有給出答案。這種感覺會讓讀者讀起來更覺充實飽滿。但這種兩難問題的提出,顯然就代表了作者的一種觀點,即作者就是否定現行的世俗和教會所賦予基督教倫理道德下的愛觀,他提倡人們大力去追求美、追求善,滿足愛欲,哪怕它需要背負道德指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