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屆諾貝爾文學獎

  作者簡介

  赫爾曼·黑塞於1877年7月2日生於德國南部巴登·符騰堡州的卡爾夫鎮,一個新教牧師家庭。其父母及外祖父均曾赴印度傳教,黑塞自幼便在這樣一個濃厚的宗教氣氛中長大。同時,黑塞還是個多國混血兒,他從父親那裡繼承了德國和英國血統,從母親那裡繼承了瑞士和法國血統。這使得黑塞從小就受到一種比較廣泛和更為開放的文化教育,同時還受到東方,即印度、中國等古老文化的薰陶,這些因素都是促成黑塞走上一條創作之路的根源所在。

  黑塞晚年寫了一篇名為《魔術師的童年》的回憶錄,其中這樣描述:「這幢屋子裡交錯著許多世界的光芒。人們在這屋裡祈禱和讀《聖經》,研究和學習印度哲學,還演奏許多優美的音樂。這裡有知道佛陀和老子的人,有來自許多不同國度的客人……這樣美的家庭是我喜歡的,但是我希望的世界更美,我的夢想也更多。現實是從來不充足的,魔術是必要的。」他把自己童年時受到的各種教育,加上對生活和自然的熱愛和幻想,歸結為一種影響巨大的魔力,這促使他花去畢生時間去從事魔術師的工作,即他的文學創作工作。正是這樣的黑塞7歲便開始寫詩,顯露了他非凡的才能。

  1891年,黑塞遵從父母意願進毛爾布隆神學院學習,然天性追求自由的黑塞無法忍受那種扼殺個性的教育,半年後便選擇退學。這之後,他上過文科中學,又輾轉做過機械廠的學徒,在圖平根和巴塞爾的書店和古玩店做過售貨員。

  這時,黑塞已經開始悄悄為寫作做準備,他一面攻讀歌德、席勒、狄更斯、易卜生、左拉等大師的作品,一面開始著手練習寫作。1898年,黑塞自費出版處女作詩集《浪漫之歌》,次年又出版散文集《子夜後一點鐘》,但均未引起人們的注意。

  1904年,黑塞第一部長篇小說《彼得·卡門青》問世,引起巨大反響,作者一舉成名,從此得償所願,走上專業創作的道路。

  1906年,黑塞的中篇小說《在輪下》出版,這是一部公開抨擊舊教育制度的小說,描寫一對性格迥異的少年朋友在神學院身心受到摧殘的故事。之後,黑塞連續出版兩個短篇小說集《此生此世》(1907)和《鄰居》(1909)。1910年,長篇小說《格特魯德》問世,這是一部反覆描寫知識分子內心的「孤獨」的小說。1911年,黑塞訪問印度,在那裡了解到印度和中國的哲學思想,從此對東方古老文明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為此發表了遊記《來到印度》(1913)和長篇小說《席特哈爾塔》(1922)。1915年出版一套流浪漢體小說《克努爾普》,由《初春》、《懷念克努爾普》和《結局》三篇連續性的小說組成。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黑塞受戰爭的影響,再加上家庭破裂,導致他在創作上發生明顯變化。他開始醉心於尼采的哲學和榮格的精神分析學,試圖從哲學、宗教和心理學方面來探索人類精神解放的途徑。這一時期,出版的長篇小說有《德米安》(1919)、《席特哈爾塔》(1922)、《荒原狼》(1927)和《納爾齊斯和戈爾德蒙德》(1930)等。其中《荒原狼》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

  黑塞於1923年加入瑞士籍。1931年起,他一直隱居在瑞士南部的泰桑州的蒙塔紐拉。30年代後,德國法西斯的猖獗,讓他對現代文明產生更深的厭惡,更加孜孜不倦地從東西方宗教與哲學中尋求理想世界。同時,他同軍國主義、納粹主義一直做著頑強的鬥爭,直到「二戰」結束。

  晚年的黑塞出版了兩部重要的著作,《東方之旅》(1932)和《玻璃球遊戲》(1943)。《東方之旅》是一部帶有自傳色彩的小說,其主人公H.H.(黑塞姓名的縮寫)一生執著追求理想和最高精神境界。《玻璃球遊戲》是作者創作的篇幅最長的作品,成為他最重要的作品。這是一部寓言諷喻類小說,其內容充滿了作者對世界和文明命運,尤其是藝術命運的思考,藉此反映了他對人類美好未來的嚮往。

  1962年8月8日,黑塞在蒙塔紐拉的寓所聽完莫扎特的一首鋼琴協奏曲後,安詳地與世長辭。

  作品賞析

  1.情節復原

  哈勒爾本是位正直的作家。他鄙視現代文明,更厭惡現代社會的生活方式,因此常常閉門不出,令人窒息的孤獨感幾乎讓他陷入精神分裂的境地。就在那麼偶然的一天,他讀到一本《評荒原狼》的小書,頓覺大夢方醒,認定自己就是一個「人性」和「狼性」並存的荒原狼。之後,他應邀而頻頻參加聚會,發現與會者都具備著一種狹隘的民族主義觀點,而他的反戰言論則遭到所有人的斥責,這讓他陷入更深的孤獨感之中,幾乎精神崩潰。回家時,他遇到酒吧女郎赫爾米娜,從她那裡獲得肉慾的歡愉。後經赫爾米娜介紹,他又結識了音樂人帕布洛和一位姑娘瑪麗亞,哈勒爾從此沉浸在音樂和感官享受中,這令他忘卻了一切煩惱和憂愁。然而,就有那麼一天,他瞧見赫爾米娜在親近帕布洛,突然「狼性」大發,妒火中燒,最後殺死赫爾米娜。

  2.主要人物

  哈立·哈勒爾:孤獨的知識分子

  哈勒爾是一個典型的知識分子形象,他有著深刻而獨立的思想,這讓他一早看出德國受軍事與工業勢力的影響與控制,正一步步地邁向戰爭。然而他的反戰主張被周圍平庸的泛泛之輩所鄙視,這讓他覺得自己跟這個社會史那麼格格不入。同時,缺乏家庭溫暖又無社交活動的哈勒爾陷入深深的孤獨感之中,已經不知道感覺與感情為何物。他覺得自己心中有一隻野性的荒原狼,時時等待爆發的那一刻,可另一方面,他又是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知識分子。這種矛盾逼迫得他走到自殺邊緣。

  哈勒爾實際反映了當代這樣一群年輕人的心理,他們大多具有強烈的個性,都有超越自我、追求理想的意願,可是他們的社會地位和軟弱的性格又使他們難以擺脫庸俗的市民社會的羈絆。於是,這群人在尋找新的生存基礎的過程中陷入了非理性與理性、獸性和人性的精神分裂之中。

  赫爾米娜:哈勒爾的安慰劑

  赫爾米娜是對哈勒爾起到一定引導作用的重要人物。哈勒爾幾乎是在精神崩潰,徘徊於自殺的邊緣的情形下與她相遇的,受她的影響,他暫時擺脫了想自殺的念頭。因此,可以說赫爾米娜的存在緩和了哈勒爾內心的痛苦。然而,從她教哈勒爾跳舞,以及介紹另外一個姑娘瑪麗亞可以看出,赫爾米娜並不是哈勒爾真正的解救者,她只是起到了一個臨時安慰劑的作用,使哈勒爾選擇逃離他的問題,而不是真正解決問題。她也沒有像帕勃羅和「莫扎特」那樣刺激哈勒爾,但也充當著一種類似於上帝般的魔力。因此,她不能算作某種事實存在的力量,只能說是一種精神屏障或者是依賴,將哈勒爾和他的痛苦隔離開來。

  帕勃羅:音樂人

  帕勃羅可以被認為是另一個哈勒爾,文中也不難發現,哈勒爾總是由帕勃羅所引導,被帕勃羅所影響。帕勃羅充當著哈勒爾的一個理想,一旦面對他,哈勒爾就必須面對痛苦,正因為如此,哈勒爾總在這個人面前有種無地自容的感覺。他的作用,同「莫扎特」、「歌德」等一樣,是哈勒爾走出心中困境的真正力量。但帕勃羅的層次又顯然低於哈勒爾心中的理想「莫扎特」、「歌德」等「不朽者」形象。這足以說明,莫扎特等「不朽者」象徵著具有永恆價值的、美好的、人性的、神聖的精神,在哈勒爾痛苦的生活之上就存在著那樣一個有信仰、令他愉悅的世界。

  3.藝術特色

  《荒原狼》是寫於「一戰」後,黑塞的創作風格發生變化之後的那段時期,且他成為這段時期的最佳代表。小說主人公哈里·哈勒爾是個中年藝術家,他博學多才,然卻脫離日常的社會生活,這讓他相信自己身上同時存在著「人性」和「狼性」,並深受其矛盾的折磨。借著這一形象,作者實際反映了兩次大戰之間中年知識分子的孤獨、彷徨和苦悶。小說在結尾處,又顯露了人道主義戰勝獸性的一線光明,體現作者心中那個理想從未泯滅。

  《荒原狼》是一部極具表現主義色彩的小說。黑塞在小說中大量運用了夢幻形式,將哈勒爾的內心世界展現得淋漓盡致。黑塞還嫻熟地運用意識流技巧,文筆優美細膩,充滿狂暴的幻想,象徵意味深遠,被認為有「超現實主義」風格。此小說被托馬斯·曼稱為「德國的《尤利西斯》」。

  《荒原狼》有別於黑塞的其他小說,它明顯地體現出一種德國特色的艱澀的抽象哲學思想,乃至大膽的心理意識流手法的運用,呈現出了整個時代的病症與哀號,那種急促的迫切希望得到解救的感覺,猶如「困獸猶鬥」一般狂暴。

  另外,這部小說拒絕集體的強制力量,卻一意強調個性和孤獨,抒寫的重心是浪漫而無羈的個人問題和情懷,顯得直截了當,直奔重點。這點又像極了艾略特的長詩《荒原》,兩者在喻指方面一脈相承,均在些許婉約中緊扣時代的命脈。

  從這部小說中,我們看出黑塞有著崇高的人道主義理想,並孜孜不倦地致力於理想精神境界的追尋,他極其擅長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精通精神分析,是一位出色的心理小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