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屆諾貝爾文學獎

  作者簡介

  賽珍珠,直譯為珀爾·巴克,1892年6月26日生於美國西維吉尼亞州的希爾斯巴勒市。她的父母是基督教長老會的傳教士。於是,她在出生那年的10月就由父母帶到中國。全家在江蘇鎮江安了家,賽珍珠在那裡度過了自己的童年。同時,父母為她請來中國家庭教師,對其進行中國的古典文史教育,15歲才開始在上海的一家英國人辦的寄宿學校就讀。兩年後,賽珍珠返回美國接受高等教育,先考取維吉尼亞州的韋爾斯利大學,後轉入麥康女子學院心理系。

  1914年,賽珍珠大學畢業後再次來到中國,並在鎮江的一所教會學校教授英文。1917年,她遇到一位美國青年約翰·巴克,一個農業專家。婚後,她隨丈夫赴安徽宿縣工作了五年。1921年下半年,賽珍珠隨丈夫布克來到南京,受聘於美國教會所創辦的金陵大學,並搬進校內一幢單門獨院的小樓。後來,夫妻二人一直住在這裡,直到它們於三四十年代先後離開中國。

  巴克在自己的學術領域也取得一定成就,他於金大教授農業技術和農場管理的課程,創辦了金大農業經濟系並任系主任,後因出版《中國農家經濟》等著作而被美國視為中國問題專家。賽珍珠在金陵大學外語系任教的同時,又先後於中央大學兼職教授教育課、英文課。在中國期間,賽珍珠忙得不亦樂乎,授課的同時參與社會工作,還會見中外各界人士,那棟小樓曾接待了許多大師級的人物,包括徐志摩、梅蘭芳、胡適、林語堂、老舍,以及中國駐美大使施肇基博士和為孫中山的遺體做過防腐處理的泰勒博士。

  1922年,賽珍珠開始嘗試寫作,1923年處女作《也在中國》發表,此後打開了創作之門。1925年,賽珍珠寫了短篇小說《一個中國女子的話》,講述一對異族青年男女的戀愛故事,似是在「影射」她與徐志摩之間的戀情。在另一篇短篇小說中,也有賽、徐戀情的影子,就連小說男主人公死於空難的情形,也與徐志摩飛機失事的情形吻合。賽珍珠的作品中,處處留有徐志摩的影子,寄託著其心靈深處的那份難忘與不舍。

  1926年,她發表了碩士論文《中國人的生活與文化》,從而獲得康奈爾大學的文學碩士學位。同年,她在《亞洲》雜誌上發表了第一篇原汁原味的中國小說《東風與西風》,接著潛心創作長篇小說《大地》。1931年,《大地》出版,獲得1932年的普立茲獎。之後,她陸續出版了該書的續篇《兒子們》(1932)和《分家》(1935),構成長篇三部曲《大地上的房子》,成為她的代表作。

  這部小說是部原汁原味的中國小說,講述中國農民王龍從一貧如洗到成為地主的過程,揭示了中國農民是如此深深眷戀著土地。接下來的續篇,賽珍珠將王龍的血脈沿承下去,寫了王龍的兒子王虎如何從綠林梟雄變成軍閥,孫子王源如何從留洋學生變成眷戀故土的知識分子。反映王氏一族三代人的沉浮,以及他們的人生觀。這部小說被西方人稱為描寫舊中國農民生活的「史詩」,迄今已有60多個國家翻譯出版。1838年,賽珍珠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賽珍珠一生共寫了85部作品,包括小說、傳記、兒童文學、理論文章等,僅長篇小說和短篇小說集就達50多部。其中重要作品還有描寫她父親經歷的傳記《戰鬥的天使》(1936),描寫母親經歷的傳記《被流放的人》(1936),又發表了以美國生活為題材的作品集《高傲的心》(1938)和《兒童故事集》(1940)等。她還翻譯過《水滸傳》,英文譯名為《四海之內皆兄弟》,於1933年出版。

  賽珍珠從小生活在中國,自幼接受的是中國的古典文史教育,對中國文化特別是中國的古典小說作過深入研究。而他的父母是傳教士,因此她對中國農民等下層民眾有過較多的接觸。成人後她在中國工作多年,同中國知識界、政界人士又有過交往,因此無論是中國的風土人情、歷史傳統、文化藝術以及周圍各個階層的人的生活和心態,她都有一個準確的了解。

  她在《大地上的房子》三部曲等前期作品中,對中國農村生活的描寫,基本上反映了她的人道主義精神,也能體現出她對中國和中國農民在感情上有著一定的偏愛和同情。在1938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的授獎儀式上,賽珍珠就曾公開宣稱:「我屬於美國,但恰恰是中國小說而不是美國小說決定了我在寫作上的成就。我最早的小說知識,關於怎樣敘述故事和怎樣寫故事,都是在中國學到的。今天不承認這點,在我來說就是忘恩負義……我認為中國小說對西方小說和西方小說家具有啟發意義。」

  作品賞析

  1.情節復原

  窮苦農民王龍,幼年喪母,由父親撫養成人,因此王龍對父親孝順有加,每天不忘端茶倒水。成年後,父親買了一個大戶人家的丫鬟阿蘭,給王龍做媳婦。成親當天,王家沒有擺婚宴,只是把阿蘭從黃家接回家中,在土地廟前拜了拜,便算成親了。

  王龍本以為阿蘭一定相貌醜陋,身有殘疾,但當他掀開蓋頭時,心裡十分高興,阿蘭要比他所期望的漂亮許多,至少沉穩安靜,身體健康。婚後,王龍和阿蘭在自家的一塊土地上過著男耕女織的生活,很快阿蘭懷孕。男嬰落地第三天,阿蘭就下地幹活了。第二年農忙時節,又逢阿蘭生產,王龍因為耽誤農活而有些不高興,但是當看到第二個兒子呱呱墜地時,他又開心地笑了。這次,生產第二天,阿蘭就下地幹活了。

  王龍善於經營土地,阿蘭很會持家,夫唱婦隨,幾年間憑藉著年年的好收成,王龍積攢下一些銀子,就這樣,一家人雖然勞累,但看著日子越過越好,很是開心。阿蘭生下第三胎,是個女兒,這是個不太受歡迎的孩子,因為對於莊稼人來說,女孩不算個勞動力,且遲早要出嫁,是個賠錢貨。緊接著,阿蘭又懷上第四個孩子,這時家裡人口越來越多,王龍卻無一聲抱怨。

  然而,這一年卻是個旱年,糧食顆粒無收。當儲存的糧食吃完後,人們開始挖野菜,到了冬天,連野菜都挖不到時,只好被活活餓死。王龍家也陷入了同樣的困境,幾個孩子餓得面黃肌瘦。這時,阿蘭生下第四胎,是個女孩,在一家人的默許下,她親手結束了這個嬰孩的性命。

  饑荒繼續蔓延,再加上好吃懶做的叔嬸一家的投靠,王龍很快也吃光了糧食。於是,一家六口決定逃荒,最後落腳到一百里以外的南方城市。王龍每天去拉人力車,阿蘭則帶著孩子和公公沿街討飯。

  待饑荒過去,王龍一家重返家鄉。然而,家鄉鬧土匪,家中除了土地,一切能拿走的東西都不見了。於是,王龍回家後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置辦工具,買了一頭牛,繼續種地。

  阿蘭的僱主黃家也已經沒落,王龍打算用從妻子那裡沒收來的珠寶買下黃家的大宅和土地。雖然阿蘭不情願,但王龍卻說,珠寶會招來土匪,但那土地沒有人可以搶走。最終,王龍得償所願,買下了宅子和地。後來,因為自己種不過來,又開始僱傭長工,從此成了一個真正的大地主。

  王龍發跡之後,家裡人丁更加興旺。阿蘭生了一對雙胞胎,再加上家裡的僱工,成了擁有十八口人的大戶。有錢之後,王龍沾染上一切大地主的風氣,嫖妓、納妾、迎娶小丫頭。王龍雖明知道三兒子喜歡小丫頭梨花,卻仍然娶了她。

  當物質生活得到滿足後,王龍又開始尋求精神寄託,他雖然有錢,卻沒有文化,始終成不了城裡人。於是,他將全部希望寄托在兒子身上,希望他們能讀書、經商,打理他的產業。王龍將大兒子送往南方讀書,還給他找了一個城裡的媳婦,但大兒子卻從心底懼怕媳婦,這種懼怕源於深深的自卑感。

  跟大兒子揮霍無度的放蕩作風相比,二兒子要精明得多。他做事穩妥、精打細算,懂得規劃自己的人生。在他的要求下,王龍替他找了一個農村媳婦,不漂亮卻十分能幹。

  三兒子王虎在哥哥的幫助下獲得讀書的機會,而後選擇當兵,參加革命。王龍想要將兒子留在身邊,最好的辦法就是替他尋個親事。結果,他一心喜歡的丫頭梨花竟然跟了自己的親爹,一氣之下,王虎第二天就當兵去了,沒承想日後竟做了官。

  文章結尾時,王龍離開了他的大宅院,回到之前的老屋,因為這位深深眷戀著土地的農民,只有土地才能給他安全感。只是在他彌留之際,兩個兒子卻商量著,只要他一咽氣,就將土地賣掉,全然忘記了他平日的教誨。帶著這種遺憾,王龍閉上了眼。

  2.主要人物

  王龍:典型的中國式農民

  王龍是個土生土長的農民,具有那個年代中國農民的一切特點,保守、愚昧、依附於土地。當理髮師建議他剪掉大辮子時,並指出城裡人早已經把辮子剪掉了,他卻不敢苟同:「沒問我爹,我可不能把辮子剪掉!」傳統的家長制在他心裡根深蒂固。

  他還重男輕女,當妻子獨自接生頭胎時,他不但毫無體恤之情,還一個勁地追問是男是女。當妻子因為饑荒而將剛生下來的女兒掐死時,他沒有一點動容。在農村人的眼中,女孩既不是個勞動力,也不能為家裡傳宗接代,所以生下女兒根本毫無意義。王龍還受封建迷信思想的影響,當他喜得一子時,生怕妖魔妒忌,於是聽信迷信,採取可笑的保護措施。

  農民的局限性,使他在發跡後,沾染上一系列的惡習,嫖娼、納妾、迎娶家裡的小丫頭,儘管那丫頭是三兒子所中意的,且年齡足足能當他的閨女了。

  王龍雖愚昧無知,但性格中刻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烙印,無原則的祖先崇拜、歧視女性的後天教養、滲入血液里的迷信觀念,同他強烈的生命衝動交織在一起,形成這一人物的典型性格。

  阿蘭:父權壓制下的女性形象

  阿蘭本應是一個父權壓制下的典型農村婦女形象。她出身於大戶人家的丫鬟,照理說應該習慣了逆來順受,但作品中的阿蘭並非完全順從於父權制社會結構下的女性。在艱難的環境中,她把持了頑強的生命力,在父權制的夾縫中生存和抗爭著。

  阿蘭集勇敢、堅韌、頑強、勤奮、能幹等眾多優秀品質於一身,且富有主動進取精神,她並非平凡的農村婦女。在條件更為艱難的環境裡,她甚至比王龍表現得更為聰明和勇敢,更富手段,一度成了全家的精神支柱。阿蘭用她的實際行動證明,女人不但可以打理家庭內務,而且還可以參與家庭以外的事情,甚至可以比男性做得更加出色。然而,她也不同程度地體現了農村婦女在進步思想面前的局限性,比如掐死女嬰、藏珠寶等都體現出她的愚昧和奴性,也透露出她只不過是更多地想要獲得自己的權益,而從未想過要徹底推翻男權統治。當然,這不是她本身性格造成的,而是整個中國社會、傳統思想造成的。

  長子:失敗的知識分子形象

  王龍的長子是個接受過現代教育的青年,但他最終沒有發揮自己的這一優勢,反而毀在深深的自卑中。王龍將一切期望寄托在兒子身上,為了改變他們的命運,送他去念私塾,為了讓自己的子孫也能當上城裡人,為他娶了個城裡人的媳婦。然而,父親苦心為他安排的這兩個方面,都成了他人生的敗筆。

  這是個自負的青年,私塾沒讀幾天,就認為自己應該去更加正規的學校學習,於是父親送他到南方求學。學成歸來,他卻沒有改變什麼,反而沾染上一身揮霍無度的放蕩習氣。他娶了一個城裡人做妻子,卻事事懼怕這個妻子,他家裡有錢,又受過教育,而他那與生俱來的農村身份,讓他在妻子面前永遠抬不起頭。

  因此,儘管父親一再告誡他,永遠不要賣掉土地,土地就是命根子。但父親還未咽氣,他就已經在謀劃著名將土地賣掉這件事了。

  3.藝術特色

  《大地》描寫的是19世紀的中國農民依附土地,在土地上掙扎、謀求生存的故事。繼《大地》之後,作者又寫了《兒子們》和《分家》,湊成一部三部曲,全書34章,共1000多頁。其中《大地》是作者用力最多、寫得最精彩的一部。

  在《大地》中,賽珍珠不僅表現了中國農民對土地和生活的態度,還塑造了勤勞、儉樸的中國農民形象。王龍從窮到富,從生到死這一輩子展現在讀者面前,正因為這部作品,在美國人眼中的中國人不再是廉價、骯髒的華工形象,或者是毫無信仰、邪惡墮落的魔鬼,而成了誠實、善良的農民,他們同美國農民沒什麼不同。因此,歷史學家小詹姆斯·托馬斯說:「賽珍珠是自馬可·波羅以來,描寫中國最有影響力的西方作家。」

  當瑞典文學院在進行作品評選時,湧現出一股「技術流」的作家對這部作品持否定態度,認為《大地》只是流水帳般地平鋪直敘,毫無技術性可言,甚至認為這是因為賽珍珠的文筆太弱,且對文學創作無任何創新貢獻。但是,更多的人認為,在小說領域,敘述正是應當排在第一位的。一部小說的重點在於作者寫了什麼,而不是怎樣寫。

  的確,即便在今天看來,《大地》的故事也並沒有什麼稀奇的,不過是那個年代,千萬農民的日常生活。然而,結合當時的國情,20世紀30年代初,中國正值內憂外患,所有人都忙著宣揚革命,拯救中國,卻鮮有人想到那個年代的農民是怎樣生活,怎樣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