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尤金·奧尼爾於1888年10月16日出生於紐約百老匯大街附近的一家旅館。奧尼爾出身於演員世家,父親是一位演員,因收入所迫,一生專演《基督山伯爵》。奧尼爾自幼便跟父親隨劇團在全國各地巡迴演出,居無定所。1897年至1906年,奧尼爾輾轉於幾所寄宿學校進行學習。1906年,奧尼爾考入普林斯頓大學,後因觸犯校規而被學校開除,從此顛沛流離。這段時間,他當過礦工、包裝工、縫紉工、水手,到宏都拉斯淘過金,隨船到過非洲和中國,還做過記者、小職員。這種顛沛流離的生活一直到1912年宣告結束,那年他因患肺結核住院,這時為了打發無聊時間而研讀了一些戲劇經典作品,沒想到,反而激發起他的創作欲望,從此走上戲劇創作生涯。1914年和1915年,奧尼爾進入哈佛大學開辦的戲劇寫作班學習,在喬治·貝克博士的指導下順利結業,從此成為麻薩諸塞州普羅溫斯劇團的一名編劇。
當時,普羅溫斯頓劇團也正值初創期,於1914年上演了奧尼爾的第一部成熟作品《東航加迪夫》,引起公眾的注意。接著在1917年到1918年,又相繼發表了《遠航歸來》、《鯨魚油》和《加勒比海的月亮》3個獨幕劇。奧尼爾創作的初期以寫航海生活的獨幕劇為主。他通過自然主義手法,如實地再現海上生活的艱辛和單調,特別刻畫了海員孤苦無望、自暴自棄的心態。在風格上,這些創作近似抒情散文,雖然在題材上較受局限,手法也較單調,但那些為迎合市民趣味的商業戲劇要好得多。早期的主要作品還有《渴》(1919)、《遙遠的歸途》(1919)和《加勒比斯之月》(1919)等。
從1920年開始,奧尼爾迎來他戲劇創作生涯的第一個高潮。1920年,他的《天邊外》在百老匯上演,並獲得普立茲獎,奠定了他在美國戲劇界的地位。此後,奧尼爾的創作在題材和主題上更加豐富多彩,形式上也從早期的自然主義發展成糅合著象徵主義、表現主義和意識流手法等現代藝術意識和技巧的新型風格。如《瓊斯皇》(1920)就廣泛運用了象徵主義手法,郵船象徵社會、大爐間象徵牢籠,楊克象徵人類,這些象徵手法豐富了作品的內涵。《大神布朗》(1925)中,所有角色都戴上黑人面具,只有在顯露本性、泄露內心秘密、朗誦長篇獨白時,才把面具取下,用這種手法表現雙重人格。《薩拉路笑了》(1927)中,這種手法得到進一步發展。這一時期,奧尼爾的重要劇作還有《安娜·克利斯蒂》(1922)、《榆樹下的欲望》(1924)、《奇異的插曲》(1928)和《悲悼》(1931)等,其中《安娜·克利斯蒂》獲得1922年的普立茲獎,《奇異的插曲》使奧尼爾第三次獲得普立茲獎。這段時間,他創作了20餘部戲劇,很多都成為美國戲劇史上的經典。1936年,奧尼爾榮獲諾貝爾文學獎。
自1934年開始的12年,奧尼爾身體多病,創作進入蟄伏期,幾乎沒有新作問世。正當人們認為這個戲劇界的天才已經江郎才盡時,他發表了《送冰的人來了》(1946),並親自參與了彩排,這標誌著他的創作跨越低谷,迎來下一個高峰。自1939年到1953年,奧尼爾在風格上開始追求一種返璞歸真。較上個高峰階段,他更加偏重寫實,將現實主義和現代主義融為一體,往往在非常生活化的場面和言行中,埋藏下深刻的悲劇性衝突。如《進入黑夜的漫長旅行》,此劇是一部自傳性作品,寫於1940年,卻在奧尼爾生前從未發表過。他在遺囑中吩咐,這個劇必須在他逝世25年後才能上演。正是這部劇,讓他這一生第四次獲得普立茲獎。
奧尼爾一生共創作獨幕劇21個,多幕劇28部,他從古希臘悲劇和莎士比亞的戲劇中汲取了豐富的藝術養料,使他成為美國民族戲劇的奠基人。評論界曾指出:「在奧尼爾之前,美國只有劇場;在奧尼爾之後,美國才有戲劇。」1953年11月27日,奧尼爾在波士頓去世。
奧尼爾是一位嚴肅的戲劇家,他才華橫溢,擅長寫悲劇。然而他性格憂鬱,個人生活不如意,長期顛沛流離,造成他性格中壓抑、悲觀的一面。同時,他又是個探索人性心理的大師。他的寫作題材廣泛,關心社會問題,嚴厲控訴現代社會的冷酷、殘暴和沒有信仰,以及面對這種困惑時現代人卻無能為力的悲觀意識。
作品賞析
1.情節復原
弟弟羅伯特和哥哥安朱同時愛上鄰家女露絲,卻都遲遲埋藏於心,不敢表明心跡。弟弟羅伯特是個愛好幻想、終日嚮往大海、想到廣闊而自由的空間飛翔的年輕人,終於有機會,這個願望就要實現了。於是,他鼓足勇氣,在去航海的前一天向鄰家女子露絲傾吐了自己的暗戀,不料露絲竟然欣然接受了這份愛意。羅伯特欣喜若狂,決定放棄遠航的夢想,留在家中同露絲廝守。
而此時,單純而熱愛著農莊的哥哥安朱卻遭受打擊,在愛情失望後,他代替弟弟登上了遠洋的海輪。從此,兄弟二人的人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留在家中的羅伯特由於不善於經營農場,使得家境日益貧困,而在同露絲結婚後,發現兩人根本感情不和,使得羅伯特終日鬱鬱寡歡,最終貧病交加死於肺病。而那個本來單純熱情、對未來生活充滿美好憧憬的露絲則被現實磨礪成一個衣著邋遢、活力枯竭、對生活麻木冷漠的婦人。而遠走高飛的哥哥安朱呢?在放棄他熱愛著的農業後,轉而成為一個投機商人,同樣厭倦著自己的人生。這時,當三人的生活被無情的現實破壞後,才終於意識到他們的人生錯了位,該走的留下,該留下的走了,而露絲也發現自己愛的人根本不是弟弟,而是哥哥。
2.主要人物
羅伯特:典型的理想主義者
羅伯特是個充滿幻想、富於詩人氣質的理想主義者,他時時嚮往著「山那邊的神秘世界」,「好像有什麼東西正在叫,(他指著天邊)假如我告訴你,叫我去的就是美,遙遠而陌生的美……就是要到廣大的空間自由飛翔,歡歡喜喜地漫遊下去,追求那隱藏在天邊外的秘密呢?」
終於,在夢想的召喚下,他決定離開農場,去追尋自我,實現自我。然而,事情就那麼不湊巧,臨行前,他又決定向心儀已久的女孩告白,為了愛她在瞬間改變了自己的初衷,他放棄了夢想,這也是他迷失的開始、悲劇的起點。
他留在農莊,娶了心儀的女孩,然而由於生性懶散,不諳世事,農場經營慘澹,這嚴重影響到他的婚姻。直到這時,他才明白愛情並不似他想像中那般快樂甜蜜,而當他得知露絲真正愛的人其實是安朱之後,他簡直被擊垮了。羅伯特的內心深受折磨,終於再次想起他已經放棄的那「遙遠的夢幻」,他無數次告訴自己,大膽追尋「天邊外」的世界,那是拯救他唯一的良藥。然而,理性又讓他明白,自己無法離開,這裡有他的家庭、有他深愛的女兒,有太多的現實牽絆。於是,羅伯特夾在理想與理智之間,被碾逼地幾乎無法呼吸,最終抑鬱寡歡地死於貧病交加。
羅伯特其實是很多現代人的真實寫照,他們迷失在本我、自我的困境中,無力解脫。
安朱:質樸踏實的務實主義者
哥哥安朱是個踏實質樸、一心熱愛著故土的年輕人。他享受農事,男耕女織的生活是他的理想,對他來說,跟露絲結婚並共建自己的農莊就是他的「天邊外」。然而,當他淳樸的夢想由於弟弟羅伯特和夢中情人露絲的激情而被打破後,他迫不得已選擇離開他的土地,到「天外邊」的世界闖一闖。
安朱的務實本性,使他很快擺脫了失戀的陰影,航海生活使他開闊了眼界,鍛鍊了他的身體和意志,同時也泯滅了他作為一個農民應該有的質樸。在他極大地去適應天外邊的生活時,被塑造成了一個精於世故的投機商。
那麼,表面看來頗有成就的安朱,他的人生是正確的嗎?正如羅伯特說的,「你是我們三個當中敗得最徹底的……你拿你最愛的東西來賭博,說明你在邪路上走了多麼遠,所以你要受到懲罰……」安朱本視小麥為他生命的一部分,而現在他卻把它當成牟取利潤的商品。而他當初那麼在意的美好的愛情,現在在他看來卻是那麼幼稚可笑。這樣看來,他的確是迷失得最深的那個,也是最悲劇的那個。
露絲:貪婪的犧牲者
露絲本是一個對生活充滿熱情的姑娘,但在她的性格中,始終存在一點貪婪的本性,或許這種貪婪並非出於欲望,而是出於她對理想的不確定。對於兄弟倆的愛意,她同等接受,不論是浪漫富於理想的羅伯特,還是踏實質樸務實的安朱,她都喜歡,難以抉擇。然而,有那麼一天,安朱突然向她表白了,因為安朱要走了,要去實現他那宏偉的夢想了。她不能接受兄弟二人有一人要離她遠去的事實,於是她對羅伯特,倒不是出於真情積澱的迸發,而是兩件心愛之物要失去一件時,情急之下的偏護。可是,她註定不能全得,羅伯特是留下了,安朱卻走了。
當露絲投入婚後枯燥沉悶、貧窮艱難的生活中時,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了。她心中的那份詩情畫意不再了,曾經吸引她的羅伯特身上的那種詩人氣質也不見了。生活上的不如意讓她轉而發現,安朱才是自己的真愛,於是開始後悔當年的選擇。然而,已經太遲了,安朱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個喜歡她的安朱,最後她不但沒有挽回安朱的愛,反而摧毀了羅伯特對她的真情。她貪圖理想和現實,卻又被理想和現實同時拋卻,從此變得毫無生氣,任由命運擺布。結尾處,「她默默不語,遲鈍地,帶著悲哀、慚愧和精疲力竭的神情望著他,她的頭腦已經沉入麻木之中,再也不會受到任何希望的干擾了」。露絲已經深深迷失了。
3.藝術特色
《天邊外》在主題上採用的是一種古希臘的命運悲劇觀。在奧尼爾的思維中,他是一開始就認定,人生註定是一場悲劇,因此,他所關注的正是這種悲劇命運和它所蘊含的價值。《天外邊》的故事情節,是他從一個挪威水手的經歷改編而來的。該水手在他20年的航海生涯中,總是在悔恨自己不該離開家鄉的農場而選擇航海。奧尼爾由此聯想到,如果他當年真的選擇留在農場,那麼將是一番怎樣的結局呢?由此,我們的3個悲劇主人公誕生了。
跟希臘文學中的命運悲劇觀不同的是,作者的目的絕不僅僅在於指出悲劇,更不是故意要摧毀主人公的完美來賺取觀眾的眼淚。他是那種從骨子裡崇尚悲劇的人,因此他更注重在劇中表現個體的感性訴求,強調個體的生命意志的實現。正因為如此,《天邊外》還體現著一種現代性的因素。奧尼爾認為,戲劇應該是一種激勵人心的源泉,應當能夠驅使讀者探索心靈深處的奧秘,從而提升自我認知水平。比如在戲劇結果的安排上,在表現主義手法的運用上,都能發現作者不遺餘力地體現著現代性因素。《天外邊》是個三幕劇,每一幕有兩場,一場室外,暗示人的欲望和夢想。另一場室內,暗示著人和他的夢想之間橫跨著一道現實。兩種場景的交替,體現著夢想與現實的交叉,渴求與失望的重疊。
在人物對白上,羅伯特有幾段意義深刻的台詞,這顯示出這個悲劇人物蘊含著樂觀的一面。這種樂觀並非那種低級層面上的樂觀,而是那種高級的樂觀主義,是能在悲劇性中體現真理的那種樂觀主義。通過這種手法,奧尼爾將這樣一個事實呈現出來,即平凡人物的思想中也有高貴不俗的一面,它似乎在啟迪觀眾,不要因為自己的悲劇性命運,就喪失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希望的追求,要更深刻地理解人生的意義,這樣才能勇敢面對生存的困境,從而把握自我,找尋出路。而這,就是奧尼爾的貢獻,他對悲劇作了新的思考,從而開闢了從人物心理和性格窺視人物命運的審美視角,使悲劇得以升華。正如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詞所描述的那樣,「從他的筆尖,流露出對人生強烈而悲痛的認識,並且描寫著對人生宿命毅然挑戰的美和歡欣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