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屆諾貝爾文學獎

  作者簡介

  伊凡·亞歷克塞維奇·蒲寧於1870年10月22日生在俄羅斯中部沃羅涅什鎮的一個破落地主家庭,祖上曾是顯赫的貴族。他出生的時候,俄國宣布廢除農奴制已經有10年光景,祖上的家業日漸衰敗,只剩一個莊園而已,而他的父親卻依然奉承著貴族那種及時行樂的生活態度。蒲寧就誕生在這個遍地花草芳香、莊稼林木的大莊園中,兒時美麗自然的生活環境成為他日後創作的源泉。

  這個破落的貴族少年,從小酷愛文學、崇拜普希金、萊蒙托夫等俄國古典詩人,同時他還繼承了貴族的許多階級偏見,對自家高貴的門第十分自豪,同時深深嚮往著家族往昔的輝煌。這常常讓他感到命運不濟、生不逢時。

  17歲時,蒲寧便首次在《祖國》雜誌上發表詩作《獻在曼德遜的墓前》,嶄露頭角。由於生活的貧困,蒲寧不得不讀完中學便外出謀生,先後做過圖書館的小職員、政府部門的統計員,還擺過書攤,在幾家報館打過雜。在他的努力下,曾進莫斯科大學念書一年,但始終未完成過高等教育。這期間,他的閱歷得到豐富,在創作上為他幫助不小。1891年,他出版了第一部詩集《在露天下》,接著出版了《落葉》,成為俄國優秀詩歌的楷模。1901年,《落葉》獲得俄國科學院頒發的普希金獎,由此蒲寧成為全國著名詩人。

  蒲寧的詩深受19世紀末高蹈派的影響,同時又熱烈信奉普希金的浪漫主義詩歌傳統。他的詩歌,大多是讚美河山、謳歌散發清香的鄉村和遼闊的森林原野。他通過描繪自然風光來抒發心中的感受,無時無刻不透露出對往昔貴族顯赫的留戀,以及今日衰敗的惋惜之情。

  19世紀末的最後幾年,蒲寧轉入小說創作。1897年,他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說集《在天涯》,引起評論界的注意。隨後他創作了大量的中、短篇小說,其中《安東諾夫卡的蘋果》(1900)以抒情的筆調描寫走向沒落的貴族命運;《新路》(1901)則是講俄國農村何去何從,《末日》(1903)則描寫貴族死守莊園過著苟延殘喘生活。

  1901年,中篇小說《鄉村》的出版標誌著布寧的創作視野有了新的變化,從狹窄的貴族莊園轉向廣闊的社會,從而更加關心農民的疾苦和俄羅斯的命運。從1911年到1913年間,蒲寧創作出一系列反映農村生活的中短篇小說,如《蘇霍多爾》、《歡樂的庭院》、《蟋蟀》、《夜話》、《扎哈爾·沃羅比約夫》、《乾旱的溪谷》、《莠草》等。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地真實再現了農村的落後和黑暗、農民苦難、悲慘的命運。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蒲寧再次出遊歐洲和東方各國,期間發表了《弟兄們》 (1914)、《舊金山來的紳士》(1915)、《輕盈的氣息》(1916)等,表達了他對資本主義文明的憎恨。但他的感情色彩還是偏向於對舊的貴族命運的悼念和懷念。這種情緒直接演化成蒲寧對十月革命的抵制,因此他沒有像高爾基、托爾斯泰那樣去迎接蘇維埃政權的新生,而是公然敵視和討伐,最終逃離祖國。

  1905年,蒲寧開始拋開事務出國旅行。數年間,他週遊世界許多地方,足跡遍及整個歐洲,併到過非洲和亞洲的許多國家。遊歷生涯不但讓他開闊了視野,更鍛鍊了身體。他就這樣一邊了解民風民俗,一邊欣賞自然美景,寫出了極具異國風情的神話詩歌,如《海神》、《該隱》、《太陽廟》等。1909年蒲寧被推舉為俄國科學院院士。

  1920年10月26日,已經50歲的蒲寧踏上了開往法國的最後一艘郵輪,開啟了 30年流亡法國的生涯。這時,他仍繼續創作,出版了帶有自傳色彩的長篇小說《阿爾謝尼耶夫的一生》(1927-1933)。此外,還寫了近兩百篇中、短篇小說,其中包括《米佳的愛情》(1924)、《騎兵少尉葉拉金案件》(1925)、《阿薩涅夫的生活》(1927)、《莉卡》(1933)、《幽暗的鄉間小徑》(1938)、《在巴黎》 (1940)、《烏鴉》(1940)及《三個盧布》(1944)等名篇。1950年,他出版了最後一部作品《回憶與描寫》。

  在這三十年,深深的鄉愁無時無刻不在折磨著蒲寧,要回祖國去,這個想法一直瀰漫著他的生活和創作。1927年和1941年,他分別寫信給托爾斯泰和捷列曉夫,表達了自己要求回國的強烈願望,然而不久之後希特勒就對蘇聯展開了進攻,他的願望無法得以實現。這期間,他停止寫作,力所能及地營救蘇軍俘虜,為抗擊法西斯盡一絲力。1953年11月8日,流亡33年蒲寧在巴黎病逝,終究未能落葉歸根,享年83歲。

  作品賞析

  1.作品介紹

  在蒲寧早期的短篇小說中,他對資本主義在俄國農村的發展是持否定態度的。他認為,資本主義是萬惡之源,俄國人民應該做的是,貴族和農民這兩個對立的階級應當攜起手來,共同對抗資本主義在俄國的發展。在他看來,資本主義所帶來的礦山、鐵路這些新興事物,不但破壞了農村的自然環境,還使貴族莊園破落,農民更加貧困,而且毀壞了自古以來的大自然的和諧。像《安東諾夫卡的蘋果》(1900)、《新路》(1901)、《末日》(1903)都是從沒落貴族和貧困農村來體現他的這一思想的。然而,這些作品從藝術角度來講也的確是優秀的,它們結構嚴謹,語言簡潔,心理描寫傳神,景物描寫玲瓏剔透。也難怪蒲寧被高爾基稱為時「當代優秀的文體學家。」

  1910年的《鄉村》是在他結束多年的遊歷生涯後發表的,或許是因為增長了知識、開闊了視野,在這部作品中,蒲寧一轉往日狹隘的貴族莊園視角,轉變為更廣闊的社會反思,開始關注整個俄羅斯的命運。小說描述了農民庫茲瑪在破產後,四處流浪的不幸遭遇,突出反映1905年俄國革命失敗後,農民失去土地、自由後,希望破滅的痛苦命運。

  1911至1912年間的創作,表明蒲寧的現實主義創作方法日臻完善,他的小說題材也開始變得多樣了。這時,他的創作繼承和發展了俄羅斯現實主義的傳統,無疑為果戈理、屠格涅夫開創的、列夫·托爾斯泰推向高峰的俄羅斯文學做出了一定貢獻,所以1914年蒲寧被《真理報》譽為與高爾基、阿·托爾斯泰相併列的重要作家。而西方評論家則把蒲寧看成是俄國文學中最後一位具有特色的文體作家,指出他對俄羅斯鄉村社會傳統的敏感分析和卓越的環境描寫,總能透露出一種真摯而強烈的感情。

  1920年,由於政治觀念的不同,這位為俄羅斯文學創造了卓越聲譽的作家最終成了一名流亡者。雖然,他後來在法國成為所有白俄羅斯知識分子的佼佼者,但這安慰不了他對俄羅斯大地的日思夜念,憂鬱症和懷鄉病困擾著他,同樣困擾著他的創作。他沉湎於唯心主義和悲觀主義中,失去了對社會研究和觀察的興趣,他的文思枯槁,只能靠寫些回憶錄抒發情緒。所以,他的作品也就成了無本之木。他所有的苦悶和精神幻滅具體體現在短篇小說《完了》(1923)中,從此揭開了蒲寧「流亡文學」的第一作。

  為了舒緩鬱悶心情,蒲寧再次遊歷亞歐非,但此時輕鬆悠閒的心情已不再,多的卻是一個背井離鄉的流亡者身份。這之後所進行的一系列創作,大多情調沉悶,人物命運更加悲觀、悽慘,無論是藝術性還是思想性,都無法與往昔的創作相比。如《米佳的愛情》寫的是大學生米佳失戀的悲劇性故事,小說極力渲染地主少爺的高尚品格和優雅風度,而作者筆下的那些農民則都是愚笨的蠢貨,農家的姑娘也個個是見錢眼開的貪婪鬼;《莉卡》則描寫一個自暴自棄的消沉的貴族青年與美貌而短命的姑娘莉卡之間的短暫愛情,消沉、憂鬱的氣氛瀰漫整部作品;長篇小說《阿爾謝尼耶夫的一生》描繪了俄羅斯的自然風光和古城莫斯科的雄姿,寄託了對祖國的懷念之情。

  2.經典聚焦

  米佳是鄉下莊園的年輕少爺,同情人卡嘉相處一段時間後,陷入嫉妒而又痛苦的深淵。米佳於是決定回鄉下反思一下他們的愛情。故鄉莊園裡的怡人風景並沒有衝散他對卡嘉的思念,反而讓他深陷情慾的牢籠。在他孤獨而焦灼地渴求卡嘉來信的這段時間,莊園管家不斷慫恿,使他禁不住誘惑同女工阿蓮卡發生了肉體關係。隨後,米佳陷入極度的彷徨與苦悶之中,他懷疑卡嘉在肉體上也背叛了自己,他自身也違背了忠貞的信條。這時卡嘉在這封遲來的信中提出分手,陷入絕望深淵的米佳選擇飲彈身亡。

  米佳的愛情究竟是一種怎樣的愛情呢?我們看不到這愛情的偉大在哪,看到的只是一個年輕的沒落貴族深陷肉慾依戀:「每次約會結束,卡嘉都跑到米佳的宿舍里,兩人進行長時間的狂熱的親吻,最終才分開」,「每當米佳解開卡嘉的上衣,那少女的酥胸便秀美而聖潔地展現在米佳的面前」,那種「令人心顫的溫柔將米佳帶入即將昏厥的極樂之中」。然而,他們之間的關係並沒有跨越最後的界限,當然這是讓米佳深陷情慾之網的原因。米佳越是極力掩飾自己越來越強烈的情慾訴求,越是深陷其中不可自拔。米佳回到鄉下後,他的腦海里時刻閃現著卡嘉的影子,最終導致在管家的誘惑下,同女工阿蓮卡發生了肉體關係,這又直接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作者在描述米佳對卡嘉的愛欲時,將那種情慾愛戀滲透於隨處可見的自然風光中。米佳回到鄉下的時候,正值春暖花開之際,世界到處充滿了青春的朝氣和激情,而這又是那麼新奇。這種新奇,也正是米佳想要從卡嘉身上渴求的那最美妙的東西。就這樣,隨著時間的過去,卡嘉的身影不但沒能消退,反而融入春天的一切美景之中,它就藏在花兒的綻放,花園的繁華中,就連天空的藍色也有它。這就是米佳的愛情,融入鄉村莊園風光中的愛情。

  這部小說再現了舊俄時代的社會風貌,在作者筆下,那時的塵世「醜惡、黑暗,連地獄、墳墓都不如」,並以此來揭示貴族階級的沒落。整部小說筆法細膩,偏重於人物心理的描寫,同時將自然景色融入其中。但總體說來,整部作品是在一種陰鬱、低沉的基調中展開的,將那種沒落貴族的傷懷和焦灼之情刻畫出來。作者也藉此表達了離開祖國後,那種孤獨、鬱悶、淒楚、悲觀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