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屆諾貝爾文學獎

  作者簡介

  約翰·高爾斯華綏於1867年8月14日出生於英格蘭南部的薩利郡。其父是著名的律師,同時入股好幾家公司的董事。高爾斯華綏畢業於牛津大學法學系,1890年取得律師執照,但他並沒有秉承父業的打算,反而更喜歡從事文學創作。1891年至1893年,他遊歷歐洲時,途中結識了著名作家約瑟夫·康拉德,成為莫逆之交,在他的影響下,走上了文學創作的道路。

  從1895年開始,高爾斯華綏開始以約翰·辛約翰的筆名發表作品,但並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直到1904年長篇小說《島國的法利賽人》問世,才引起文學界的轟動。這時,他已經開始用真名發表作品,且創作漸趨成熟。描寫一個大學畢業後不願當律師而四處遊歷的年輕人謝爾頓的經歷。在遊歷的過程中,謝爾頓結識了一個外籍青年費朗德,讓他開始用全新的眼光來觀察自己久已熟知的生活,後來他又見識到貧民窟的生活情景,讓他感觸良多。之後,他認識了法利賽人的後裔,其實具備資產階級一切惡劣的品質,虛偽、欺詐、腐朽。在故事末尾,謝爾頓發現跟他訂婚的姑娘其實也是法利賽類型的家庭,而且在生活上跟自己有很大的分歧,於是毅然與她解除婚約。

  1906年,高爾斯華綏的長篇小說《有產業的人》發表,同年,他還發表了劇本處女座《銀盒》,這兩部作品讓他收穫了很高的聲譽,從此在文壇取得一席之地。此後,他又創作了《騎虎》(1920)和《出租》(1921),加上《有產業的人》,構成了第一個三部曲《福爾賽世家》;隨後第二個三部曲《現代喜劇》出版,其中包括《白猿》(1924)、《銀匙》(1926)和《天鵝之歌》(1928);接下來是第三個三部曲《尾聲》,包括《女侍》 (1931)、《開花的荒野》 (1932)和《河那邊》(1933)。其中前兩個三部曲各有兩個短篇插曲,第一個三部曲的插曲為《殘夏》和《覺醒》,第二個三部曲的插曲為《默默傳情》和《過客》。

  這樣,以《有產業的人》為開端的這九部長篇小說像一部連續劇一樣呈現給讀者。它以19世紀末、20世紀前期的英國社會為背景,通過描寫福爾賽家族的家庭生活、感情糾葛這條主線,展現出一幅波瀾壯闊的社會背景圖,書中塑造的「福爾賽」世家群英像,讓作者享譽世界。

  除了三部插曲以外,高爾斯華綏還寫了多篇有關福爾賽的小說,如長篇小說《莊園》(1907)、《友愛》(1909)、《弗里蘭家》(1915)等。除《銀盒》外,高爾斯華綏還進行了一系列的戲劇創作,包括《鬥爭》(1909)、《正義》(1910)、《鴿子》(1912)、《皮膚遊戲》(1920)、《忠誠》(1922)、《逃跑》(1926)等。

  從他這一生的創作來看,高爾斯華綏無疑是位多產作家,他一生共創作了17部長篇小說,26篇短篇小說,這還不包括散文、詩歌的創作。憑藉《福爾賽世界》,高爾斯華綏毫無懸念地獲得1932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在英國,他被認為英國文學中現實主義傳統的優秀繼承者,同威爾斯、貝內特並稱為20世紀英國現實主義三傑,並擔任過國際筆會主席。

  1933年1月31日,高爾斯華綏病逝於倫敦附近的哈姆斯特園林小屋,享年65歲。

  作品賞析

  1.情節復原

  《有產業的人》是整部《福爾賽家族》中的第一本,寫的是福爾賽家族的第四代索米斯和伊琳之間的婚姻糾葛。

  在上一代索米斯家族中,一共兄妹十人,安姑太為長、裘麗姑太為老六、海絲特姑太為第七、蘇珊是最小的那個。6個兄弟中,老喬里恩居第二,是茶商和股份公司的經理;詹姆士居第三,是律師;老四斯悅辛是地產公司的代理人;羅傑居排行第五,是房地產主;尼古拉居第八,是礦業和鐵路公司的股東;佛摩西排行第九,是發了財的出版商,如今完全可以靠巨大的資本利息生活。兄妹十人及其子女都在倫敦風景亮麗的豪宅過著舒適宜人的生活。這個龐大的家族都有著相同的本質,就是以積累更多財富為生活目標,所以他們的日子從未風平浪靜過。他們的私有制意識、拜金主義、利己主義都讓他們彼此互相排斥,互相嫉妒,互相誹謗,明爭暗鬥。

  在這幅巨大的資產階級有產者的縮影圖裡,第四代繼承人索米斯成為整部作品的主線。索米斯是個貪圖美色的人,因此娶了貌美如花的伊林,儘管她只是個窮教授的女兒。伊琳本身並不愛索米斯,再加上索米斯總是像霸占私有財產一樣霸占她的身心,使她更加厭惡。帶著這種厭惡情緒,伊琳愛上了建築師波辛尼,後來索米斯洞察一切,開始對伊琳施加暴力。而波辛尼則不明不白地突然死去,伊琳懷疑波辛尼的死跟丈夫脫不了干係,她再也無法忍受這樣的事情發生在她的身上,於是離家出走。

  接著,第二本《騎虎》,繼續描寫了索米斯和伊林的故事,這兩個人已經分道揚鑣,有了各自的生活,只是仍難逃離福爾賽家族的陰影。伊林離家12年,而索米斯在這孤獨的12年中大肆斂財,這讓他突然萌生出想有個繼承者的想法,於是他又開始糾纏伊林。伊林在獨居12年後再次受到糾纏,不得已投靠了索米斯的堂兄弟小喬里恩,這直接導致兩個人相愛並走上婚姻,婚後生下兒子喬恩。索米斯得不到伊林便決定離婚,而後娶了一位年輕漂亮的絕色美女,生下女兒芙蕾。在福爾賽家族繁衍下一代時,英國歷史上發生了一件重大事件,即維多利亞女王逝世,這一重大歷史背景事件預示著什麼呢?是否同福爾賽家族的命運息息相關呢?答案是肯定的,它象徵著資產階級的繁榮將成為過去式。

  在第三本《出租》中,索米斯的女兒芙蕾和伊琳的兒子喬恩相遇。這兩個人的婚戀關係似乎延續了上一代的不如意,芙蕾與生俱來的強烈「占有欲」像極了她的父親,她愛上喬恩後就不擇手段地要得到他。然而,伊琳卻堅決不答應,最後,喬恩在得知上一代的恩怨後,選擇同母親一起離開英國,遷居加拿大。芙蕾得不到喬恩,最後只好委身於貴族青年馬吉爾。當一切已成定局,福爾賽在洛賓山的老房子掛起了「出租」的牌子,似乎象徵著資產階級的福爾賽時代將同洛賓山的老宅一樣,最終要被淘汰。

  在第二個三部曲中,芙蕾的婚姻生活乏味無趣,這時,頹廢派詩人威弗烈無可救藥地愛上了芙蕾。威弗烈難以自拔,親口將這件事告訴給芙蕾的丈夫馬吉爾。馬吉爾對此卻沒有太大的反應,只是讓芙蕾自由選擇,最後芙蕾還是無法捨棄貴族生活而決定跟丈夫在一起。馬吉爾後來積極參與政治活動,作為一名政客的夫人,芙蕾似乎也頗為享受,她同馬喬里·范拉夫人產生分歧,雙方爭執,甚至組織「黨派」,一直爭吵不休,最後鬧到法院。在機緣巧合下,芙蕾重逢喬恩,並對他始終舊情難忘,這時她心中那顆強烈的霸占欲望又開始作祟,她想方設法引誘喬恩,這次終於達到目的,而她也終於得償所願。然而,喬恩早已經是個有妻室的人,對妻子的背叛讓他痛苦不堪,懷著內疚的心情同芙蕾斷絕了來往。芙蕾為此想要自殺,然而關鍵時刻父親索米斯捨棄性命救下自己的女兒。

  自此,索米斯的死亡宣告福爾賽第四代的結束,同時也宣告著整個福爾賽家族的沒落。

  2.主要人物

  索米斯·福爾賽:第四代福爾賽繼承人

  索米斯是整部小說貫穿主線的中心人物,他也是整個福爾賽家族最典型的代表,同時又是整個資產階級有產者的代名詞。他專制,占有欲旺盛,在他看來,美色和風度都令所有人傾倒的妻子,並非他的愛人,而更像他的收藏品,同珠寶、豪宅、名畫、股票一樣,都是他的私有財產。滿足他的占有欲望似乎是他的人生目標和行動準則。他生活的目的、交友的原因、與家庭成員的關係乃至對美好景色的欣賞等都被他賦予了以「財產」為前提的價值和意義。

  為了將自己精美絕倫的藝術品(他的妻子)與世隔離,他專門建造了一所別墅,卻不料促成了妻子同建築師的相愛。在得知這一情況後,他一方面將妻子軟禁起來,加以暴力以行使他所謂的夫權,另一方面他想方設法陷害建築師,最終導致建築師失魂落魄地猝死在馬車下。索米斯這種不擇手段地維護自己財產不被侵犯的行為,實在是資產階級有產者們的真實寫照。

  在第二個三部曲中,作者最後對這個私有制下的怪胎產生了憐憫之情。當他偶然發現女兒正面臨死亡的威脅時,毅然決然地推開女兒,結果自己受傷致死。至此,一直自私自利到底的索米斯終於第一次拋開這一特質,救下女兒和那些名畫。這就像他自己說的:「年紀老起來,你不會再以嚴肅和悲劇性的態度來接受事物,你從這些事物中更會看出譏諷和幽默來。」

  伊琳:索米斯的前妻

  作為這個家族最具悲劇性的女主人公伊琳,她是有著「一雙毫無畏懼的藍眼睛,堅定的下巴,白皙的皮膚」和一頭「金紅色的頭髮」的漂亮女人。「一個戴著淡紫色手套的雙手交叉著,莊重而迷人的面龐偏向一邊,把所有近處男子的眼睛都吸引住了。」同時被吸引住的還有索米斯,於是她成了福爾賽家人眼中的希臘女神,也成了令索米斯愛不釋手的一件精美「藝術品」。

  伊琳最終經不住索米斯的糾纏,嫁給了他,但她討厭索米斯簡直到了極點,就因為他是典型的福爾賽。他身上的庸俗、市儈,不懂得美的欣賞,讓她厭惡至極,雖然索米斯收集名畫,卻並非出於藝術愛好,而是為了賺錢。她更不討厭他的不懂感情,不懂得愛,他那一切從錢看的價值觀,讓她厭惡至極。索米斯以為送給她一些高價裝飾品就能收買她,占有她的全部,但他錯了,這反而更加重了對他的厭惡之情。

  伊琳成了典型的反福爾賽。乃至後來,她之所以愛上波辛尼,大概只是單純出於他那藝術家的身份,是個福爾賽以外的人。再到後來,她之所以嫁給小喬里恩,也是因為小喬里恩是個瞧不起福爾賽家族那種庸俗的財產觀念,而是真正懂得美、懂得生活意義的人。

  小喬里恩:家族的叛逆者

  小喬里恩是整個福爾賽家族裡,最具有另類性格、叛逆精神的人物,他強烈鄙視家族中的金錢觀念,他稱他們為「財產的奴隸」。為了愛情,他不惜放棄對父親財產的繼承權而遠走他鄉,這時,他對福爾賽家族的厭惡已經不只停留在思想層面,他已經敢於從行動上同它劃清界限了。他衝破福爾賽家族的道德禮教,和一個貧窮的外國女教師結婚,並不惜放棄對父親的財產的繼承權。他遠走他鄉,獨立工作,寧願和妻子兒女過著貧窮的日子。

  作為索米斯的堂兄,小喬里恩的精神世界要遠遠高於福爾賽家族任何一員。他衷心熱愛藝術,這種熱愛完全出于欣賞而不是索米斯那般的投機倒把。在福爾賽家族中,他顯得那麼格格不入,又那麼鶴立雞群,高高地鄙視著家中這些財產奴隸們。

  不過,他到底同福爾賽骨血一脈,這註定他的叛逆並不是完全徹底的,「福爾賽精神」已經深入到他的骨髓的、根植在他的內心,它們偶爾會跳出來,影響他的思想和態度。無疑,家族中的叛逆者都是軟弱的。

  3.藝術特色

  從藝術成就上來說,《福爾賽世家》的成功之處在於,他以多卷本小說反映了整個時代,而且將時代的流動性完美呈現出來。作為一部如此龐大的小說體系,《福爾賽世家》三部在情節上互為因果,在時間前後延續,使得三部小說的出版時間中間間隔了十多年,卻依然能保持整部作品的完整性和一致性。這是十分不易的。

  小說的中心情節是散漫地詳述一個資產階級大家庭,福爾賽家族四代人的活動,並將家族的命運同資產階級的發展、英國的現實緊密聯繫起來。作者將福爾賽家族立足社會的根基定為不擇手段地積攢金錢,而這一點仿佛就像這個家族的家訓一般,成為整部小說的表現重點。

  老一輩強大的財產積累能力暗示這個家族的繁榮,在那一帶,整個家族的財產意識和占有欲也達到一個鼎盛。家族中十個兄弟姐妹,每一個都毫不例外地秉承著這一特點。然而,到了下一代代,似乎唯有索米斯已然秉承這一家族特點,而其他家族成員,則更多地被塑造成家族叛逆者形象,比如小喬里恩和索米斯的堂妹瓊。同時,社會上所發生的歷史事件也呼應著這一改變。例如,維多利亞女王的駕崩,工人集體大罷工等,預示著鼎盛時期的福爾賽家族已經暗藏沒落的危機。沒落的背景是,作為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的英國開始日漸衰落。從這幾方面說,福爾賽家族的沒落同英國資產階級的命運休戚相關。與其說福爾賽家族的命運反映了英國歷史的變遷,不如說福爾賽家族就是整個時代的縮影。

  其實,作者早在構思時,並沒有要將福爾賽家族以多卷本小說的形式延續下去,因此作為第一本福爾賽家族的《有產業的人》本身是一部獨立完整的小說,其情節緊湊,更富戲劇性。間隔十幾年後,作者才另外出了續集,為了滿足每部小說在情節和時間上的獨立性和完整性,同時又不失幾本間的緊湊型,作者另外出版兩個中篇來彌補空缺。如《殘夏》中交代伊琳離開索米斯,恢復父姓,多年來過著獨居生活,以及老喬恩死前給伊琳留下遺產,由小喬恩替她管理等情節,是為了《騎虎》中伊琳同小喬恩的戀情發展做了鋪墊。

  在整部福爾賽體系中,獲最大成就的還是《有產業的人》,一經出版,《旁觀者》就曾發表過評論,認為由於批判現實主義所顯示的揭發性的力量,這部小說充滿著危險。著名作家約瑟夫·康拉德曾寫信給高爾斯華綏,說:「我認為你的創作源泉、構思和結構都把偉大的民族藝術在歷史道路上向前推進了一步。」高爾斯華綏在作品中大力運用諷刺和對比手法刻畫出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並借他們有力譏諷和抨擊了統治階級的冷酷、傲慢、唯利是圖、貪得無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