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諾貝爾文學獎

  作者簡介

  特奧多爾·蒙森於1817年生於德國的席萊蘇維格的伽爾丁。當時的席萊蘇維格是屬于丹麥的。蒙森的父親是位鄉村牧師,母親是教師。在這樣的家庭成長,小蒙森自然比尋常人更容易接近書籍。在廣泛的閱讀中,蒙森自小便熟讀古羅馬史並為之著迷。

  1838年,特奧多爾·蒙森考入丹麥的基爾大學法律系。1842年畢業,獲法學博士學位。很快,才華橫溢的蒙森受到丹麥國王的賞識,1843年,丹麥國王授予他獎學金,條件是要蒙森前往義大利,開始研究古羅馬法律。當時的蒙森已經立下宏願,決心在考察研究古羅馬法律、制度的基礎上,寫一部規模宏大的古羅馬史。他認為,對羅馬法律的研究,必須以當時立法者頒發的銘文為根據,為此必須廣泛收集羅馬法律銘文和拉丁銘文。1847,蒙森返回祖國,得到萊比錫大學的邀請,任法學教授。

  1848年,德國興起一股資產階級運動,並異想天開地試圖打擊專制主義,然而被當時已經進入國會的俾斯麥如風捲殘雲般地打壓了下去,從此之後這個軟弱的階級再沒有了重整旗鼓的勇氣。

  不幸的是,我們的特奧多爾·蒙森也捲入了這場政治運動中,最終因發表過攻擊俾斯麥的演說而於1850年遭到萊比錫大學的解聘。蒙森就在這時被迫遠走瑞士,擔任蘇黎世大學的法律教授,並在那裡僑居了6年,研著了《羅馬史》1至3卷。在此期間,他花了整整3年的時間,在羅馬、那不勒斯的博物館和義大利的各個古蹟遺址收集原始資料。

  1854年,蒙森同瑪麗雷默結婚,一生孕育了16個子女。

  1858年,特奧多爾·蒙森擔任柏林大學古代史教授,並應柏林皇家學院之聘,主編期刊《文典》。從1863年到1866年,蒙森以進步黨的身份擔任普魯士州議會議員。1874年,他再次被聘為萊比錫大學教授。1873至1882年,蒙森任德意志帝國國會議員,在議會中,他以自由派領袖的身份經常發表演說,抨擊俾斯麥的「鐵血政治」,後來一再受到俾斯麥的政治迫害,還曾因「誹謗罪」受到過司法機關的傳訊。蒙森憤然退出議會。

  這時,特奧多爾·蒙森已經完成了《羅馬史》的4至5卷。《羅馬史》的宏大氣魄和作者廣博的學識及傑出的藝術才華,甚至使他的政敵俾斯麥也曾當面向他表示欽佩。雖然當時的蒙森仍然不遺餘力地同首相俾斯麥唱反調,但他的作品和實力卻是毋庸置疑的。俾斯麥曾這樣說過:「尊所著《羅馬史》,我拜讀再三,你看,連封皮都磨破了。」

  瑞典文學院的評委們經過再三斟酌,決定拋棄眾多世界級的文學作家,而將第二個諾貝爾文學獎頒發給了一位歷史學家,再次震驚了文學界。

  瑞典文學院認為:「在蒙森身上,我們看到了各種才華的聚合,他知識淵博,頭腦清醒,能客觀地分析史料,也會做出激情的判斷……也許,他首先是一位藝術家,而他的《羅馬史》是一部偉大的藝術作品。作為文明的燦爛花朵,文學在諾貝爾的遺願中占有最重要的位置,而蒙森在這方面無疑是具有代表性的。」

  對於這個獎項,蒙森無疑是當之無愧的。

  1903年11月1日,這是蒙森得獎後的第二年,也是他86歲生日前夕,這位老人在爬上他在柏林夏洛滕堡寓所圖書室的梯子找一本參考書時,突然中風倒下,與世長辭。

  蒙森一生刻苦勤奮,著作頗豐,達1000多種。主要著作還有《羅馬編年史》(1859)、《羅馬幣制史》(1860)、《羅馬國家法》(1871耀1888)、《羅馬刑法》(1899)、《狄奧多西法典》(1905)等。青年時代同他的弟弟提科及作家特·施托姆共同出版過一本名為《三友歌集》(1843)的詩集。主持編纂了15卷本的《拉丁銘文大全》(1863耀1932)。

  作品賞析

  1.作品介紹

  《羅馬史》描述了古羅馬的全部歷史發展過程。蒙森以獨特的眼光,用準確、生動的筆觸再現了這個歷時千餘年的古文明大國,詳盡地敘述了它的內政、外交、法律、財政、宗教、文學以及風俗民情,而且敘事精確生動,寫人栩栩如生。

  特奧多爾·蒙森的《羅馬史》不單單是一部記錄史實的歷史巨著,更多的,他在通過這部作品傳達一個深刻的教育意義。他說,一個國家如果沒有一個強有力的統治者,那麼就只不過是被治理者靠共同的道德觀而聚集在一起的散沙,即便有一個高大的外觀,也不過是建在沙灘上的堡壘。所以,一個民族的核心應當是每一個健康的家庭,所以他嚴厲斥責羅馬的奴隸制度,認為擁有強大的道德力量的人民是可以同國家共患難的。自由奔放的古代雅典正是從波斯人毀滅阿克羅波利斯的烈焰中誕生的,而今天義大利的統一則是從羅馬人點燃的高盧戰火中產生出來的。蒙森希望人們能從他的著作中讀到這一意義。

  另外,由他主持編纂的《拉丁銘文大全》不僅具有重要史料價值,而且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他為此書所寫的序文被公認為現代最精彩的拉丁散文之一。

  2.經典聚焦

  特奧多爾·蒙森在《羅馬史》第5卷中曾寫道,想像力不僅是詩,而且是歷史的母親。的確,在他的《羅馬史》中,我們常常能看到他是如何將這一理念灌注於這一偉大著作當中的。

  古羅馬,對於蒙森所生活的年代來說,已經是非常遙遠的存在了,我們不難想像,他所能找到的資料少之又少。所以,在整個創作過程中,蒙森那紮實的文字功底,淵博的知識底蘊,傑出的組織能力,更重要的是他那滿懷激情的建築在直覺上的想像力,讓他通過各種事件再現了古羅馬風雲,畫面生動到令人嘆為觀止的地步。所以,有人說,正是他的直覺和創造性才華填平了歷史學家與詩人之間的鴻溝。

  羅馬是如何由一個弱小的地區發展成為世界文明大國的,這個歷程一定是宏偉而壯闊的,那麼蒙森運用了怎樣的技巧將其體現出來呢?當然,一定要通過各種歷史事件、大規模的戰爭、政府機構進化等,但蒙森卻能獨闢蹊徑,他還將筆墨從這些客觀事實上分離出來,用來描繪羅馬人的性格。他將羅馬人對國家的忠誠和熱愛描寫成像兒子對父親般。是的,一個文明大國的崛起,不單是某個領袖或某些個人的功勞,它一定包含了所有羅馬子民的血汗。蒙森在創作他的歷史巨著時,不遺餘力的將這一點表現出來。

  同時,蒙森還不忽略這些問題,譬如,隨著帝國的不斷強大而衍生出來的一系列新問題,以及舊勢力的反抗,公民大會的主權是如何在蠱惑家及假公謀私的人手中淪為了幻想,元老院是如何在舊勢力的重新崛起下從一個公正嚴明的機構淪為一個謀取私利的場所的,資本主義是如何不顧國家利益而在政治中濫用權力投機倒把的,自由農民是怎樣流失從而導致全國災難性的後果的。在羅馬帝國日漸強盛的外殼下,這些問題就像蛆蟲一樣蠶食著國家的根本。

  另外,羅馬帝國的強大註定是伴隨著大規模的軍事行動的。而一系列的政治問題又導致了執政官的頻繁更換,執政官的頻繁更換又影響了對戰爭的指揮,從而使得一些軍閥將軍們脫離政府,獨攬軍事大權。愷撒主義正是在這種情形下誕生的,而這種極權主義較之前那種被舊貴族勢力所強占的寡頭政治是溫和而有利的。於是,蒙森毫不避諱地將高度評價給予了愷撒。

  這一點讓一些評論家有機可乘,他們認為蒙森的確是才華出眾,但他那源於直覺的主觀激情又讓他有失公正。這表現在他對天才作用的褒揚以及一些觀點,如大改革時代絕不容許三頭政治;一位革命者必須是目光遠大而值得欽佩的政治家。但我們也應當客觀公正地看到,蒙森也從不美化殘暴力量,相反他是極力讚揚那些為了國家的崇高目的而獻身的人———「讚美已被罪惡的天才所敗壞,被用來反對歷史的神聖精神。」

  語言和文字的表達,在任何形式的文學作品中都應當被看成不可忽略的一點,包括歷史。於是,有些人對蒙森在這部著作中的表達產生了質疑,理由是蒙森使用了許多現代術語,這顯得與它們所描述的古代背景格格不入,比如這些詞彙有「容克地主」、「羅馬騎士」、「秘密社團」、「僱傭兵」、「將軍」、「憲兵」等。蒙森卻有自己的觀點,他認為運用這些比較現代的詞彙可以體現出某種或某些相似的歷史現象是存在於不同時代的。其實這種表現手法並非蒙森純粹出於想像力的創造,而是他為了處理各歷史時期相同點的一種方法。這些語言以及作者添加的許多敘述成分為整部作品增添了一抹清新。

  蒙森以熟練而生動又帶些諷刺和批判的筆觸描寫了羅馬的內政和外交、宗教、文學、法律、財政和風俗民情,這種描寫是宏偉壯麗的,諸如他對特拉西米諾湖、坎尼、阿勒里亞和法薩盧斯戰役的描寫。

  蒙森在人物性格的刻畫上也是頗下功力的。筆法的精練和清晰,讓我們更深刻地認識了「政治縱火犯」C·格拉古、「當瘋狂變成權力,為了逃避領導責任而跳入深淵」的馬略、古羅馬統帥蘇拉等。而蒙森心目中羅馬歷史中的理想人物偉大的尤利烏斯·愷撒以及漢尼拔等都在他的筆下活靈活現得再現出來。他對他們無可比擬的描寫已經成為經典,令人印象深刻,難以忘懷。諸如此類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不勝枚舉,這位大師正是用他的筆清晰地描繪了他們的人生歷程,欲以激勵每一位年輕人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