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諾貝爾文學獎

  作者簡介

  1839年,普呂多姆誕生於法國巴黎,父親是個工程師,家境富有。普呂多姆是個聰慧過人的孩子,高中畢業便順利考入巴黎大學,像父親一樣成為一名工程師。然而,由於身體原因未能進入大學。一年之後,改行攻讀法律並成為一名律師。這期間,普呂多姆開始了文學創作,更由此,他仿佛在他迷霧般的前方看到了一絲前進的曙光。毅然決然地,普呂多姆辭去了律師工作,一心從事文學創作工作。

  1865年,蘇利·普呂多姆發表了第一部詩集《韻節與詩篇》,嶄露頭角。此後,他的文學創作一發不可收拾。1869年的詩集《孤獨》、1875年的《徒勞的柔情》。然而,更受文學界讚賞的是兩部哲理詩集,即1878年出版的《正義》和1888年出版的《幸福12首詩歌》。

  1901年,當瑞典文學院正在為把第一個諾貝爾文學獎頒發給誰的問題而困擾時,他們在眾多的建議書中發現了法蘭西詩人和思想家蘇利·普呂多姆。

  那時,62歲的蘇利已經步入晚年,中風後的他臥床不起已經很久了,外面的喧鬧與他內心世界的寧靜形成鮮明對比。他就這樣借著床頭邊上厚厚的書稿報紙,安靜地度過每一天,日復一日。他甚至從未留意過那天是個什麼特殊的日子。

  1901年,12月10日,對於任何熱愛文學的人來說,都是個隆重的日子,因為這一天是諾貝爾文學獎第一次揭曉的日子。俄國的大文豪列夫托爾斯泰手持《戰爭與和平》、《復活》,義大利的詩人卡爾杜齊、挪威戲劇家易卜生、德國歷史學家蒙森等人齊聚一堂,激動著澎湃著究竟這項殊榮會花落誰家。

  最終,激動人心的消息傳了出來,那個幸運兒正是臥病沉思中的蘇利·普呂多姆,而他的利器正是他一生創作的詩歌選集《孤獨與沉思》。在卷首的十四行詩《致讀者》中,普呂多姆把自己的詩歸納於生活中的一切,而創作詩的目的和動機不過是想留下點東西。

  瑞典文學院的評委們所作出的這個決定在當時卻是飽受爭議的。直到現在,我們也不得不承認,普呂多姆並非一位出名的作家,尤其在與跟他角逐的大名鼎鼎的左拉相比時。有人甚至說,比起法國香水,普呂多姆和他的作品在知名度上要遜色得多。

  然而,大家忘了,根據《諾貝爾基金會章程》規定:諾貝爾文學獎應該「獎給在文學界創作出具有理想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這一獎項不僅包括純文學,還包括在形式和風格上具有文學價值的其他人文作品,重要的是這些作品應為諾貝爾遺囑中所提及的學科領域內最近的成就,或那些最近才顯露出重要價值的較早成果。

  在這一點上,普呂多姆的作品比大多數人更好地體現了立遺囑之人曾稱之為文學中的理想主義的東西。他的作品被稱為「形式完美,措辭嚴謹,並富有一種精雕細琢的美感」、「優雅精緻的詩歌語言,嫻熟完美的表現藝術,……他那些玲瓏剔透的抒情詩篇充滿了感情和冥想,呈現出一種高貴和尊嚴,更難能可貴的是那種豐富的情感與細緻的思考完美地融為一體,使之獨具魅力」。

  總之,他的作品總能反映出他擁有一個不斷追尋、勇於嘗試,毫無止步的靈魂,在他的精神領域中,總有著一種崇高的理想主義的東西,證明著人類歸宿的非凡。

  《孤獨與沉思》包括了《考驗》、《義大利速寫》、《孤獨》、《戰爭印象》、《沉思》5個子集以及其他優秀作品,代表了普呂多姆獲獎前各個時期的作品。

  另外,他的詩集還有《法蘭西》(1874)、《稜鏡》(1886)、《詩的遺言》(1901)和散文著述《散文集》(1883)、《詩的考察》(1892)、《從巴斯卡得到的真信仰》(1905)。1900至1901年,他將所有詩集編輯出版了《蘇利·普呂多姆詩文集》。

  作品賞析

  1.作品介紹

  1869年和1875年,普呂多姆分別出版的兩部詩集《孤獨》和《徒勞的柔情》,是抒寫孤寂的心境和憂鬱的情調的代表作品,普呂多姆以此見長。在表現手法上,這兩部詩歌有嚴謹的結構,精確的語言,和諧的節奏和韻腳,並最大限度地呈現詩歌的美感和樂感。

  這種風格還要歸功於19世紀中後期流行於法國詩壇的一個唯美主義詩歌流派———巴那斯派。巴那斯派標榜「真實的美」,反映在詩歌表現中,即注重詩歌本質的精雕細琢。一般的詩歌,以單純的表現和抒發個人情緒為主,而巴那斯派則看重的是客觀世界。他們認為個人情緒應該隱藏在客觀世界背後,認為客觀世界才是詩歌的殿堂。

  這種情調的作品在19世紀中後期,法國古典主義、浪漫主義文學衰退的年代是不多見的,而普呂多姆卻意外地堅持著這種理想。

  根據諾貝爾文學獎立囑人的願望,獲獎人應該是那些在文學界創造出具有理想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無疑,普呂多姆是幸運的,而他的幸運正是源於他對理想主義和完美藝術不遺餘力的追求。

  說到底,文學的價值應該體現在哪裡?不正應該是對理想的不斷追求和呼喚嗎?只有這種符合宗教和社會道德秩序的東西,才能激發人們樂觀向上的精神。而普呂多姆則一直朝著這方面努力,最終當之無愧地成為文學桂冠的第一個幸運兒。

  另外,備受文學界稱讚的還有兩部哲理性詩集,即1878年出版的《正義》和1888年出版的《幸福12首詩歌》。這兩部詩集是普呂多姆用詩歌的形式來探討哲學觀點的初嘗試,詩歌內容探討的是人類意識與現代社會的衝突,字裡行間充斥著一些晦澀難懂的教條式語句。這種嘗試使他後期的作品發生了很大變化,比如讀他的詩歌,會發現思想觀念更加清晰,甚至還能從中讀出一些科學理念。也正因為如此,他得到了「哲學、科學和實證主義詩人」的稱號。

  2.經典聚焦

  《碎瓶》是普呂多姆早期的作品,最早發表在1865年出版的處女集裡。這本詩集得到了偉大批評家查理·奧古斯丁·聖·佩甫的肯定,這也使得他一舉成名。更重要的是,這首詩奠定了他幾十年后角逐諾貝爾文學獎的基礎。當時,所有評委和讀者都一致認為普呂多姆最好的作品就是抒情小詩。這一點曾經讓驕傲的普呂多姆憤然不甘,但事實上,普呂多姆早期的作品的確是經得起歲月考驗的。

  或許是無意中,經受過一擊的瓶子出現了一道淺淺的不被人發現的裂縫,外表看起來,瓶子依然完好無損,而事實上那條裂縫正日復一日地蠶食著整個瓶身。由此,這個花瓶再觸碰不得,一旦觸碰,粉身碎骨。詩人正是拿這隻碎瓶比作那顆因喪失心愛之物而導致的悲傷之情,整篇詩作將詩人細膩多愁的心理感受準確表達出來,抒發了詩人內心深處無法癒合的悲傷和痛苦。作品中所透露出來的這股濃郁的哀傷、憂慮以及他無盡的精神渴求,正是它對世界正義和人類理想的強烈呼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