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屆諾貝爾文學獎

  作者簡介

  1946年10月20日,埃爾弗里德·耶利內克出生於奧地利施蒂利亞州米爾茨楚施拉格市。父親具有捷克與猶太血統,是位化學家,母親出身於維也納名門望族。耶利內克自小學習鋼琴、管風琴和八孔長笛,後來進入維也納音樂學院學習作曲,曾在維也納音樂學校獲得風琴師文憑,其深厚的音樂素養賦予她的文學創作很多與眾不同的特色。後她又進入維也納大學學習戲劇和藝術史。

  1967年,耶利內克發表了處女作《利莎的影子》。耶利內克曾參與學生運動,因此作品中常展現出對社會的批評口吻。1970年,她完成了諷刺小說《我們都是騙子,寶貝!》,這一作品與其隨後完成的另一部小說在語言上都充滿叛逆的特點,直指流行文化及其標榜的虛假的美好生活。

  20世紀70到80年代間,耶利內克撰寫並發表了三部小說———《做情人的女人們》、《美妙的年代》和《鋼琴教師》,征服了德國讀者。其中,《鋼琴教師》於2001年被導演麥可·漢內克搬上銀幕。

  90年代,耶利內克進入她一生的輝煌期。1998年她榮獲德語文學的最高獎畢希納文學獎,2002年獲海涅獎和柏林戲劇獎,《鋼琴教師》拍成電影後獲得電影大獎。從此,這位溫順的音樂神童完成了到享譽世界的女作家的蛻變。

  2004年10月7日,奧地利女作家埃爾弗里德·耶利內克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然而,這位偉大的女作家卻做出一個驚人的決定,即她正式宣布不會去斯德哥爾摩領取諾貝爾文學獎。當被問及原因時,耶利內克首先提到的是自己的身體健康原因,同時認為自己沒有資格獲得這一大獎。在得知獲得這一崇高的獎項後,她表示自己「不是高興,而是絕望」,「我從來沒有想過能獲得諾貝爾獎,或許,這一獎項是應頒發給另外一位奧地利作家彼傑爾·漢德克的」。

  作品賞析

  1.情節復原

  女鋼琴教師埃里卡·科胡特雖年近四十,卻長期受母親嚴格看管,不僅必須同母親同房而臥還要接受母親對她的過度監視和保護。於是這位中年鋼琴女教師,在欲望長期被壓抑下性格產生了偏差,漸漸變得無法正常表達自己內心感受。表面上她以一副高冷、不可侵犯的面孔示人,實際則內心波濤洶湧,只能借每天私下看成人影片或偷窺等變態行徑來獲得滿足。

  然而生活似乎突然發生了轉機,她遇上一位年輕英俊,又熱情追求他的青年學生瓦爾特。兩人似乎彼此深深吸引,卻又被性格中的極端因子互相牽絆,這直接導致了互相傷害的悲劇下場。埃里卡把男主角當成挽救自己的最後希望,不僅向他展示她收藏的所有施虐刑具和繩索,還一股腦地將自己隱藏著的骯髒的、變態的內心世界藉由書信吐露出來,但這些塵封已久的骯髒念頭似乎震懾住了青年,年少的他猜不透書信中所隱藏的其實是女教師向他傳遞的求救信號。最終,青年學生退縮了。

  可是表面的分道揚鑣,並不意味著欲望的終止。當埃里卡主動開誠布公自己的過失後,瓦爾特無法忍受誘惑,於是重燃愛苗,但這次複合只是短暫的。瓦爾特再也無法忍受女主角反反覆覆的變態行為,他認為這是在愚弄他年幼無知,卻不知埃里卡只是在為自己受壓抑的心靈尋找解脫,誤會無可避免再次造成,瓦爾特似乎也遭受精神上的打擊。終於,他來到埃里卡的家中,為滿足她變態的欲望,鞭打重傷她,甚至強姦她。

  埃里卡在經受非人的身心折磨後,試圖渴求一種精神報復,於是她從廚房拿出一把鋒利的刀子放進口袋,走出家門。在一群人中她發現了瓦爾特,他正快樂地摟著姑娘的肩膀。埃里卡觀望著,沒有憤怒,極其冷靜地將刀刺向自己的肩膀,血立即滲透出來。她眼睜睜地看著瓦爾卡消失在大樓里,自己則捂著傷口慢慢走回家。

  2.主要人物

  埃里卡:典型的成年嬰兒

  埃里卡的生理年齡雖是40歲,心理年齡卻還是個未成年的孩子。她是「琥珀中的一條小昆蟲」,是「母親羊水裡的一條魚」,至今沒有脫離母體。埃里卡的母親在結婚後20年才生下這個女兒,為了將女兒培養成世界級的鋼琴家,替她承擔了一切家務。因此埃里卡不會做家務,日常的飲食起居完全由母親安排,甚至在夜裡,也在女兒的床前放好新鮮的涼開水和可口的水果。埃里卡像搖籃中的嬰兒享受著母親無微不至的照料,同時也像個嬰兒一樣接受著母親嚴密的監管。埃里卡沒有自我獨立生活的空間,晚上也必須與母親同床而臥,晚上,母親也會時刻警惕唯恐埃里卡的手放在不該放的地方。埃里卡沒有人身自由,更沒有秘密可言。無論埃里卡到哪兒,一定要讓母親知道,母親會隨時隨地打電話找她。她每天必須分秒不差地回到母親的家中。每當有人在外面遇到埃里卡時,她幾乎總是走在回家的路上。

  這樣的埃里卡,到了40歲,沒有朋友、從不和同事交往,雖然有職業,卻沒有真正的社會生活。從小到大,沒有人愛過她,她也沒有愛過別人。她就像一個傀儡,被母親完全操縱,生活在封閉的世界裡,遠遠沒有長大。本應該情竇初開的青春期,在埃里卡身上卻成了「禁獵期」。「禁獵」的方法就成了自虐,當同齡男孩女孩一起嬉戲玩耍時,她卻必須坐在鋼琴前靜心練習,一團烈火在她心中迅速膨脹,釋放它的途徑,就是自殘、自虐。

  成年後的埃里卡對色情娛樂以及偷窺別人偷情交歡的濃厚興趣。她會乘坐有軌電車去郊區波法爾海姆,這是外國打工者活動的地方,從沒有一個女人去過那裡。她就那麼走進付費房間,觀看裸體女人的表演。

  當她的生命中出現一個年輕英俊的追求者瓦爾克時,她自以為是地認為是自己獨特的精神魅力讓學生愛上了她。她開始幻想著瓦爾卡和她結婚,就這樣她懷著夢幻般自戀的激情走向自己變態的成人式。

  埃里卡是一個心理不健全的人,是一個人格分裂者,是一個甘願受性奴役和性虐待的變態者。造成這一悲劇的,正是其母親賦予在她身上的那種嚴苛的愛,她是母親教育與管制的犧牲品。

  母親:教育專制的典型

  母親在整部小說中是個舉足輕重的人物,正是這位偉大的母親,造就了今天的鋼琴女教師,同時,也是這位母親,毀掉了埃里卡的整個人生。母親是家長專制的代表,她扮演著壓迫者的角色,無時無刻不緊緊跟隨著自己心愛的女兒。埃里卡從小就被她當成音樂家來培養,不需要做任何家務勞動,因為家務活中的所有洗滌劑都會傷了鋼琴家的手。

  然而,母親望女成鳳的願望並未實現,埃里卡在畢業典禮上的失敗演奏使她只能在一所學校教授鋼琴。母親的失望溢於言表,但她對於埃里卡的「關愛」並未因此而停止,相反她開始變本加厲的控制著女兒的一切。她不許埃里卡買新衣服,埃里卡不在家時偷翻衣櫃,她把所有不應該屬於埃里卡的衣服撕毀;每個月,埃里卡都要去一家咖啡館坐坐,但她總要往那裡打電話,催促她按時回家;埃里卡每天必須按時回家,因此「每當有人在外面遇到埃里卡時,她總是走在回家的路上」。埃里卡是40多歲的女性,可她還和母親同住,她處在母親高度的嚴厲權威下。

  埃里卡沒有父親,母親於是一人飾兩個角色,她在作為家長可以使用的權利範圍下,濫用了這個權利,她要自己的女兒時刻在視力範圍內,防止男人把埃里卡塑造成另外的樣子。母親同樣是一個心理變態者,母女兩人營造了一個封閉的與世隔絕的變態世界,也由此註定了埃里卡悲慘的人生。

  3.藝術特色

  《鋼琴教師》是一部女性心理小說,尤其是病態的女性心理小說。其中摻雜了大段血腥的,暴力的,殘忍的性愛描寫,部分情節甚至令人噁心不忍睹,但耶利內克正是利用這一點,以她自己女性特有的細密和敏銳,像外科醫生一樣,冷漠地用鋒利的手術刀打開埃里卡和母親的內心世界,無情地將她們病態的醜陋心裡解剖出來,讓讀者一同感觀小說中荒謬絕倫的施虐與被虐的母女關係和性愛規則。無疑,小說的心理描寫非常成功,常有十分令人驚奇的描繪,對人性的觀察可謂洞燭幽微。女作家天才另類的筆觸、產生了驚才絕艷的美學效果。

  比如有一段母親視埃里卡為「財產」的心理描寫。為了讓埃里卡實現自己的夢想,母親時時刻刻提防著、監督著她。「她的這個活潑好動的財產現在又去哪裡了?埃里卡這塊水銀,這個滑溜溜的傢伙,這會兒也許還開著車在什麼地方兜風並且瞎胡鬧吧」。她一想到埃里卡的愛慕虛榮就會深深擔憂,「這種愛虛榮是埃里卡現在必須慢慢學會放棄的唯一事情。現在學會放棄要比以後放棄好,因為很快就上了年紀了,年紀大時愛虛榮是一種特別的負擔」。於是,她告訴女兒,女人像公園裡的花一樣,不需要人工裝飾。她之所以阻止女兒買新衣服、打扮,是怕她花錢,因為她要攢錢買房子。

  另外,《鋼琴教師》中的語言運用也是一大特色。我們可以看到冷嘲熱諷、不著邊際的誇張,奇特的比喻和象徵,以及滑稽的模仿,等等。例如在表明埃里卡的不自由時,用了這樣的比喻:「埃里卡的時間慢慢變得像塊石膏一樣,有一次,當母親用拳頭粗暴地敲打它時,時間立即像石膏似的紛紛碎裂開來。」再如作者將一個觀看情色影像的男學生稱為「這個情慾的麻風病患者」。還有青春期時的埃里卡在阿爾卑斯山同表弟布爾西做遊戲時,她看到表弟紅色泳褲包裹著的生殖器。於是她不住地凝視著,「你真美啊,請停留一下」而這句話正是歌德《浮士德》中的名句,是說主人公浮士德與魔鬼訂約,只要浮士德滿足了,說出這句話,他的靈魂就歸魔鬼所有了。這樣一句話突然從情竇初開的埃里卡那裡脫口而出,實在是一種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