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屆諾貝爾文學獎

  作者簡介

  約翰·馬克斯韋爾·庫切於1940年2月9日出生於開普敦一個南非荷蘭裔家庭,父親是律師,母親是小學教師。1956年庫切進開普敦大學,4年後獲得英語文學學士學位和數學學士學位。大學一畢業,庫切就去了倫敦,開始了在海外的自我放逐生活,曾當過電腦軟體程式設計師。

  1963年和菲麗帕·朱博女士結婚。1965年受聘為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助教和研究人員,同時攻讀並獲得文學博士學位。1970年在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任講師。由於未能獲得綠卡,1972年庫切被迫回到南非,在開普敦大學英語系任教。

  1974年,庫切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說《灰暗的國度》。該書包括《越南課題》和《雅各布·庫切紀事》兩個中篇。前者講述一個美國心理專家在越戰中的經歷,以及個人生活因之受到的影響;後者是18世紀時一個荷蘭殖民者的手記,記錄了他和黑人發生衝突,進而屠殺整個部落的前後經過。兩篇小說中故事發生的時間,雖然相隔兩個世紀,但它們互有關聯。

  1977年,庫切又出版了第二部小說《內陸深處》。講述一個南非荷蘭裔老姑娘瑪格達和鰥居的父親的故事。二人深居內陸,住在種族隔離的農場裡,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父親勾搭起黑人工頭的妻子,女兒則認為父親的這一行徑是對自己和所有白人的背叛,而親手殺了父親。最後,女兒瑪格達也被黑人工頭強姦,農場也落到了他的手中。瑪格達是垂死掙扎的種族隔離制度的象徵。

  1980年出版的長篇小說《等待野蠻人》,大獲成功,讓庫切直接登上國際舞台。該書講述一個邊境小鎮的行政長官如何用他寬鬆的態度同當地「野蠻人」友好相處,新上任的上校又是如何對「野蠻人」趕盡殺絕,在同情維護和救助野蠻人的同時,他又是如何愛上「野蠻人」盲女而被定為叛國的。一系列的經歷讓他深刻認識到,文明世界裡的帝國居民才是真正的野蠻人。書中充滿了恐怖、隱喻、反諷和內省,是一則關於文明世界的寓言。

  1983年出版的長篇小說《麥可·K的生活和時代》描寫園丁麥可·K,在南非種族歧視、種族隔離日益激化的情況下,帶著母親,離開城市,打算到渺無人煙的內陸去生活,但途中備受磨難,被追殺,被監禁,最後只好以絕食進行抗爭。全書充滿了卡夫卡式的寓意。

  1994年出版的長篇小說《彼得堡的大師》是對俄國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活和創作世界的一種釋義,尤其是對他創作《群魔》的釋義。1999年出版的長篇小說《恥》是庫切的重要作品。由於作品直接觸及土地政策、種族矛盾、犯罪率、治安狀況等問題,而在南非國內引起很大爭議。

  2002年庫切移居澳大利亞,執教於阿德萊德大學,同時任美國芝加哥大學客座教授,為該校社會思想委員會成員。

  2002年和2003年,庫切相繼發表了小說《青春》和《伊莉莎白·科斯特洛:八堂課》。除此之外,庫切的作品還有小說《福》(1986)、《鐵器時代》(1990)、《童年》(1997)、《動物的生活》(1999)以及散文隨筆集《白人寫作》(1988)、《雙重視角:散文和訪談集》(1992)、《陌生的海岸:1986耀1999散文選》(2000),等等。

  庫切的作品主要描寫南非社會和歷史的現實,包括殖民統治及種族隔離的過去和當今新社會新秩序下的新南非,對過去和當今的價值標準和行為舉止進行了冷峻的思考,反映了在這種條件下人的生存狀況。在小說創作形式上,庫切積極探索,不斷地挑戰著傳統觀念中的小說結構,還能交融運用現實主義、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的小說形式和創作手法,經常跨越小說和非小說之間的界限,嘗試著各種不同的小說創作形式。他的作品風格多樣,結構精巧,意義多元,分析精闢,而且他還善於運用象徵和隱喻,使作品深含哲理,因而更能引起讀者的回味和共鳴。

  作品賞析

  1.情節復原

  開普敦技術大學文學與傳播學教授盧里因勾引了一位大學二年級女生並與之發生性關係而造成學校醜聞。事發後,校方為了挽回聲譽,承諾只要盧里公開悔過,就保住他的教職,但盧里予以拒絕,並來到邊遠的鄉村。在那裡,他跟長久以來獨自謀生的女兒露茜開始共同生活。但因為他多年不跟自己的女兒在一起,二人溝通起來十分困難。與此同時,他還要和許多他以前根本就看不起的人共事,要做他從前想都不會去想,而且肯定會嗤之以鼻的事情,例如在護狗所里打雜。

  突然有一天,一件事打破了父女倆雖然百無聊賴但還算平靜的生活。原來,露茜遭受了農場附近三個黑人的搶劫和蹂躪,而其中一人居然還只是個孩子。盧里也在這一事件中受傷。事件本身,以及事後父女倆和其他有關的人對事件的態度及處理方法衝擊著盧里的大腦,促使著他去創作歌劇《拜倫在義大利》。最後,搶劫強姦案不了了之,露茜懷了孕,而盧里要寫的歌劇始終還在腦海里縈繞。

  2.主要人物

  盧里:咎由自取的「篡越」者

  盧里的懲罰全在他的咎由自取,面對年輕女學生梅拉妮的勾引,他不但不拒絕,還主動往她的飲料里加烈酒,私闖她的住處,最後又私自改動後者的缺席記錄乃至考試成績,儘管梅拉妮沒有參加考試,盧里仍然給了她70分的成績,種種行為明顯是他在濫用自己的權力而謀取私利。而且他不覺得這件事是不道德的表現。當他第一次同梅拉妮發生關係後,隱隱體會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激情,甚至還動了真情,認真考慮過兩人的關係。然而,當梅拉妮的男友出現無疑給了他當頭棒喝,這時他才認識到52歲的男人同20歲的女孩子之間,是不能也不允許發生什麼的。這是他在道德上的「篡越」。後來,當他從鄉下回到開普敦,聽說梅拉妮排的戲已經上演時,忍不住動了再去看她一眼的念頭,卻在戲院裡被其男友發現,一句「和你自己一類人待著去」讓他放棄了對梅拉妮的最後一點慾念。

  露西:洞悉處境的受害者

  露西從小沒有接受過父親的照料和疼愛,從小獨立謀生的她似乎比父親更了解南非的真實處境,因此當她被強暴後,寧可自吞苦果也不肯向警察吐露一句。盧里對此不明就裡,質問她為何不去報案,她回答道:「你不是想知道我為什麼沒有向警察告發這件事嗎?我告訴你,只是你從此不許再提它。原因就是,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完全屬於個人隱私。換個時代,換個地方,人們可能認為這是件與公眾有關的事。可是眼下,在這裡,這不是。這是我的私事,是我一個人的事。這就是南非。」她深深地知道那三個黑人玷污的並不只有她,更是在玷污所有的白人,報復整個社會的種族歧視。在那個年代的南非,因為種族問題而產生了不同的道德標準和立場,是非和正義已經混淆,露西正是意識到了這一點,為了逃避來自不同價值標準的評判眼光,沒有將這件醜聞公開在道德和法律的面前,而選擇把它當成純粹的個人隱私。

  3.藝術特色

  庫切的作品大都以南非的殖民地生活和各種衝突為背景,正如《恥》。《恥》是一部從內容到寓意都具有十分豐富的層次的作品,就拿題目「恥」來說,就有好幾層的含義,首先是「道德之恥」,指盧里的數樁風流韻事所指的道德墮落,其二是「個人之恥」,指女兒遭強暴搶劫,三是「歷史之恥」,指身為殖民者或其後代的白人最終「淪落」到要以名譽和身體為代價,在當地黑人的庇護下生存等意義。

  在寫作手法上,庫切運用的是後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有一個「深度模式」的概念,即辯證法;弗洛伊德的「隱含性」;存在主義的確實性;符號在能指中的隱含意義。小說《恥》當中,就可以找到這種深度模式消失、簡單二元對立被打破的痕跡,表現出隱約可見的後現代主義傾向。比如關於主人公盧里的身份確認問題成為一個表徵。在盧里和梅拉妮的關係中,盧里的身份始終游移不定。「是情人,還是女兒?在她內心深處,她打算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她要為他做些什麼?」這樣的疑問始終縈繞在盧里的心頭,顯示了人生角色的複雜性特點。

  庫切從現代懷疑主義的視角出發對歷史、人性、殖民主義和現代文明等一系列問題的深摯關切與追問,這使他的小說跨越了狹隘的民族、種族等障礙與偏見,直抵歷史淵源與人類發展的縱深處,提醒人們重新審視我們一直以來所秉持的人文觀念、殖民主義的歷史和現代文明的種種淵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