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擴軍

  第232章 擴軍

  永曆四年。

  春節剛過,赤軍立即開始緊鑼密鼓的擴軍。此次擴軍,赤軍增加了協一級編制。全軍戰兵共設五協,番號依次為親兵協、水師協、步兵第一協、步兵第二協、輔兵協。守兵設一協,稱守備協。

  親兵協下設騎兵標、親兵標、炮兵標、輔兵第一標,另有偵察營、警衛隊、特戰隊、醫療隊等直屬隊,總人數約一萬人。丹初親任協統,副協統則為吳捷。

  親兵協常常充當先鋒,吳捷則勇猛敢戰。他是個先鋒之才,堪當大任,只是不愛讀書,略顯粗疏。丹初以他為副手,可以經常把他帶他身邊,以便隨時點撥培養。

  騎兵標一人兩馬,親兵標一人一馬。炮兵標、輔兵標主要裝備挽馬。

  親兵標人數最多,約三千五百人,主要裝備定虜式步槍。炮兵標人數最少,編制一個十成炮營、一個衝天炮營、兩個劈山炮營、一個輜重營,總人數約兩千人,主要裝備九門十成炮、十八門衝天炮、五十四門劈山炮。

  水師協下轄三個水師標、一個輜重標、三個水師基地。全協約六千人,以阮廷峰為協統。

  水師標為水戰主力,每標一千兩百人,所轄戰船為四艘長龍、三十艘三版,輜重船若干。輜重標主要負責水上運輸,裝備輜重船若干,人數約八百人。

  水師協共編制戰船長龍十五艘、三版九十八艘。此外,水師在八尺寨、橫州、潯州三地設有水師基地,以便停泊戰船、修葺船隻。

  步兵第一協下轄步兵第一標、步兵第三標、步兵第五標、輔兵第二標,另有直屬騎兵營、偵察營、工兵營等直屬部隊。全協約一萬五千人,以魏國松為協統。

  魏國松一直擔任步兵第一標標統,所遺位置由趙興接任。趙興在桂林城外與滇兵內訌,差點被焦璉處死。丹初竭力營救,把他帶回赤軍。

  趙興資歷很老。丹初做童子兵時,魏國松是隊長,趙興則是副總兵,地位懸殊。他來赤軍效力,只帶了十幾個親隨。丹初看他是個將才,把他超擢為步兵標統。

  步兵第五標為新組建的部隊,主要由土司俍兵組成。標統為田州土司岑廣雲,他在兩次全州之戰中表現卓異,受到丹初的重用。

  步兵第二協下轄步兵第二標、步兵第四標、步兵第六標,輔兵第三標,另有直屬騎兵營、偵察營、工兵營等直屬部隊。與步兵第一協相同,第二協約一萬五千人,以匡時為協統。

  第六標標統為忠貞營大將-「白馬銀槍無敵將」劉芳亮。忠貞營奪取柳州後,劉芳亮在柳州過得並不如意。柳州瑤侗雜處,瘴氣瀰漫。因水土不服,忠貞營中疫病流行,將士大量病亡。就連主帥李赤心,也病死於柳州。

  劉芳亮本就與李赤心、高必正不和。柳州餉少兵多,劉芳亮更受排擠,乾脆率部出走,前來投奔岑丹初。

  歷史上,他率部脫離忠貞營,與李赤心、高必正分道揚鑣,至湖南郴州被圍,全軍覆沒。

  丹初本就有心收編忠貞營,對劉芳亮委以重用。所部五千多人,只有兩千戰兵,裁撤老弱,只剩一千可戰之兵。丹初令他增募新兵,又從陳邦傅降兵中挑選勁卒,補足三千之數,成步兵第六標。

  輔兵協下轄工兵標、舟橋標、輜重標,另有醫療營、修理營等直屬部隊,總人數約一萬人。協統為曹煜,與吳捷、匡時一樣出身於老三隊。

  以上五協戰兵,共約五萬六千人,此為赤軍野戰力量。

  守兵只負責守備,一般不出城野戰。絕大部分守兵整合為守備協,下轄南寧守備標、泗城守備營、昭永守備營、潯州守備營、鬱林守備營,總人數約五千人。南寧守備標最為重要,統管南寧、崑崙關、鎮南關、水爾關、太平等地防務。

  此外,侯府、軍諮府、武備學堂還有少量直屬守兵,總人數約一千。

  編制下來,赤軍戰兵、守兵總人數達到六萬兩千人。

  廣西一向貧瘠,赤軍以桂西、桂南之地,竟能養活六萬多名官兵,堪稱奇蹟。

  這主要得益於著佃納糧,赤軍可從田地中收取四成的租賦,佃民保留五成糧產,生活水平大為改觀。此外,軍政府鼓勵工商,也開始漸顯成效。

  可資參考的是,大西軍在雲南實行營莊制,與赤軍著佃納糧類似,已經募集了二十萬大軍,正在加緊編練。

  自永曆四年元月起,赤軍開始分發軍餉。守兵、步兵餉銀最低,每月八錢銀子,祿米也有增加。

  軍餉標準已經很低了,但官兵士氣大振,軍政府財政壓力倍增,每月僅軍餉開支就將近五萬白銀。要不是年前拿下了潯州、鬱林州,赤軍還真的發不起這筆軍餉。

  擴軍之後,裝備自然要跟得上。定虜式步槍物美價廉,配上刺刀也不過二兩白銀,比大梢弓便宜多了,成為赤軍最主要的裝備。但受制於生產能力,邕寧公司每月目前只能生產六百支步槍。全軍按編制配發步槍,尚需時日。

  盔甲價格昂貴,布面甲要四五兩白銀,明甲更需十兩白銀。戰場經驗表明,即便是防護能力最強的明甲,已經不能抵擋燧發槍的子彈。

  除價格便宜的藤甲外,赤軍不再採購盔甲。現有盔甲繼續裝備,新增盔甲改以戰場繳獲為主。

  就在赤軍緊鑼密鼓地擴軍時,清軍已經攻入廣東。耿仲明死後,清廷令其長子耿繼茂統領其軍,令尚可喜統管尚、耿兩藩兩萬兵馬,繼續南攻廣東。

  永曆三年臘月二十八夜,清軍乘明軍不備,偷襲梅關。

  明軍負責鎮守梅關的將領是寶豐伯羅成耀,羅成耀不僅不駐守梅關,連梅關所在的南雄府也不去,躲在南雄以南的韶州花天酒地。梅關守軍不戰而潰,大瘐嶺天險拱手讓與清軍。

  清軍故伎重施,於三十日除夕夜襲占南雄。因守軍抵抗,尚可喜下令屠城,「城內居民,屠戮殆盡」。

  主帥羅成耀坐鎮韶州,不戰而逃。清軍未遇抵抗,輕鬆占領韶州,通往肇慶之路已經暢通。

  正月初八,「走天子」朱由榔再次逃跑,啟程前往梧州,令「馬吉翔改兵部尚書,督守肇慶,曹燁升尚書,與李元胤並留督」,又令慶國公陳邦傅、興國公李赤心、定虜侯岑丹初率軍東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