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無力追擊

  第190章 無力追擊

  清軍敗退,丹初長舒一口氣。

  環視大營,一片狼藉。木牆多處損壞,地上血跡斑斑,橫七豎八地躺著兩軍屍體。東翼、營門處戰鬥最為激烈,血水浸透地面,又經人馬踐踏,已成血色泥漿。

  輔兵忙著搶救赤軍傷員,騎兵則在搜殺八旗傷兵。火槍兵重新蟻附至木牆處,由於木牆多損壞,火槍兵傷亡亦大,火力大為削弱。

  清軍的撤退頗有章法。後面的騎兵先撤,為下馬步兵讓出通道。步兵分為兩部,一部在木牆外阻擊赤軍,掩護另一部退至鹿砦。待鹿砦處的步兵就位,木牆處的清軍則退至拒馬牆建立防線。如此交替掩護,節節撤退。後隊的騎兵則整隊列陣,準備迎擊赤軍援軍。

  以往作戰時,只要敵軍陣法已破,勢必崩潰。勒克德渾麾下這支八旗兵,進攻時勇不避死,撤退時井然有序,不愧是滿洲名將。

  丹初心中暗自嘆服,後怕不已。

  清承明制,八旗重視火炮,但不重視火槍,只在漢軍設有炮隊。實際上,滿清成立漢軍八旗的初衷,本就是為了組建炮兵,以對抗遼東明軍的紅夷大炮。時在崇禎七年,皇太極定漢兵為「烏真超哈」,意為「重兵」。

  八旗至今沒有組建專門的火器營。歷史上,直到康熙二十二年,康熙才下令成立漢軍火器營。

  當時,滿清剛平定三藩之亂,康熙成立漢軍火器營,是為了收容孔有德、耿仲明舊部中精習火器的士卒,以應對強勢崛起的準噶爾國。

  漢軍火器營在準噶爾之戰中表現不佳,康熙只得下令成立滿洲火器營,時在康熙三十年。

  此後,八旗不斷加強步騎火力,鳥槍、抬槍等火器裝備率極高。譬如滿洲前鋒營,超過一半配備鳥槍,稱為「鳥槍前鋒」,剩下的前鋒稱為「基本前鋒」或「一般前鋒」。

  假若勒克德渾這支八旗兵大量裝備火槍,就可隔壕溝與赤軍對射。屆時,赤軍還能守住營壘嗎?以滿清當前的火器製造水平,完全可以大規模製造火繩槍。

  為此,赤軍就得不斷改進燧發槍,加緊裝備更加先進的燧發槍,確保在火器上領先八旗。

  假若勒克德渾麾下不止三千旗兵,假如他能分兵阻擊赤軍步兵第二標。親兵標還能守住雷公嶺大營嗎?

  守營戰尚且如此艱難,若是野戰呢?若是遭遇戰呢?

  丹初心生警惕,雖然打退了清軍,卻出奇地冷靜。

  「大帥,步兵第二標快要趕過來了,親兵標要不要開門追擊韃子?」

  楊玉祁問道,臉上皆是興奮。赤軍首次出兵抗虜,一戰而斬殺覺羅果科,再戰而打敗勒克德渾,從此可以名揚天下矣。

  丹初微微一笑,露出一絲疲憊。

  此刻,清軍後衛已退至拒馬牆處,嚴陣以待,其他人陸續通過越壕橋。若此時出擊,士卒暴露,必被滿清弓箭所傷。親兵標傷亡已經很大了,不便再出營野戰。

  「不必了。即便要追擊,也要通過越壕橋。越壕橋只剩兩座可用,人馬擁塞,急切間難以通過,反被韃子所乘。讓火炮營繼續轟擊韃子,待韃子從拒馬牆處撤下,再派火槍營占領拒馬牆,遙擊韃子即可。

  「通知步兵第二標,在雷公嶺兩翼嚴陣以待,無令不得越過雷公嶺,不得主動挑戰清軍。若韃子敢與步兵第二標接戰,我們再派親兵標出營接戰。」

  清軍沒有占到便宜,反而損兵折將。勒克德渾見赤軍步兵趕到,不敢戀戰,引兵退去。清軍皆為騎兵,往來如風。

  丹初沒有下令追擊,赤軍打掃戰場,收殮屍體,修整工事,自不必說。

  傍晚時,焦璉請監軍白國楨來到雷公嶺,面見丹初。

  寒暄過後,白國楨說道:「新興侯放心不下,派某過來探視。若將軍需要增援,儘管開口。」

  話雖這麼說,丹初也了解焦璉那邊的情況。焦璉猛攻全州不下,令士卒分成三班,晝夜不息。據說,炮隊開炮過於頻繁,炮管通紅,炸膛了好幾門炮。他那邊大概也分不出多餘的兵力了,連守衛浮橋的兵力都調走了不少。

  「不必勞煩爵帥。」丹初目光如炬,胸有成竹,說道:「此戰的重心在全州,爵帥當全力進攻全州。全州勢急,勒克德渾將不得不渡江增援全州。屆時,我再率軍綴其後,趁其半渡而擊,或可成功。」

  「將軍此議甚是,今日戰果如何?」

  「堪稱慘勝。」雖已戰勝,丹初卻高興不起來,答道:「殺敵六百,自損四百,且皆為我軍精銳。韃子確證為勒克德渾所部,騎兵不下三千騎,眼下已退至蓑衣渡。」

  「那麼,韃子意圖在蓑衣渡渡江?」

  「應該是的。韃子已在蓑衣渡搜集船隻,隨時可以渡江。」

  此事白國楨自然知道,他沉吟片刻,說道:「新興侯之前派兵襲擊過一次蓑衣渡,燒毀了不少船隻。他打算今夜再次襲擊蓑衣渡,將軍意下如何?」

  焦璉襲擊蓑衣渡,自然無需經過岑丹初的同意。此舉或將給丹初帶來麻煩—清軍有可能會滯留在湘江東岸,時刻威脅赤軍。故,焦璉派白國楨過來知會岑丹初。

  不過,若焦璉有膽識,便可以在蓑衣渡設伏,待清軍半渡時,與岑丹初合擊清軍,或可成大功。

  丹初猶疑片刻,說道:「我紮營於雷公嶺,背灌江列陣,本就是為了阻擊韃子。爵帥要襲擊蓑衣渡,我舉雙手贊成。我倒是有個主意……」

  白國楨連忙說道:「將軍請講。」

  「蓑衣渡附近有獅子嶺,樹木茂密。不如請爵帥伏兵於獅子嶺,待韃子半渡而擊。我在對岸綴其後,鼓譟而擊,或可成大功。」

  這倒是個好主意。白國楨思索良久,卻說道:「計謀雖好,恐不堪行。」

  「為何?」丹初心中已經猜知了答案,必是滇師、桂師力有不逮。

  「爵帥麾下滇師、桂師說起來有兩萬人馬,除去輔兵、沿線的守兵,真正能用於圍攻全州的還不到一萬。全州城地勢險要,內有佟圖賴坐鎮,狡黠悍勇,非同尋常之賊。

  「將軍久經戰事,自然也清楚,攻城不同於守城、野戰,難度倍增。爵帥以一萬兵力圍城已屬困難,實已無力伏兵獅子嶺。」

  事非經歷不知難。丹初做了赤軍統帥,用此深有感觸。很多情況下,紙面上的兵馬很多,能堪戰鬥的卻不多,能投入到一線作戰的更少。

  赤軍總人數已有兩萬,但能用於前線作戰的還不到一萬,只得檄調土司兵扈從。這次挺進雷公嶺,能與清軍交戰的,也就是親兵標兩千五百人,再除去輔兵,能夠戰鬥的也就是兩千人左右。

  經過唐家鋪、雷公嶺再次戰鬥,親兵標已損失了六百人馬,人數已不足兩千了。此時若還想乘勝追擊、半渡而擊,完全就是紙上談兵了。

  (本章完)